张强;吴越;廖维宏;沈岳;王正国
目的:探讨用双Sage针固定加自体骨髓移植方法治疗尺桡骨双骨折是否比其它手术方法更优越.方法:根据桡骨解剖形态及X线特点,选择适当的双Sage针,从桡骨茎突内侧打入,选择另1枚逆行法打入固定尺骨,即达到了恢复生理弯度的目的,又达到了防止旋转内固定的目的.骨折区注入自体骨髓移植促进了骨折愈合.结果:骨折愈合时间短6周,平均8周.结论:Sage针固定加骨髓移植治疗尺桡骨双骨折,操作简单,经济实用,骨折愈合快,容易拔除,易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金旭;崔正默;玄文虎;李松哲;南军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骨科择期手术用自体血输血替代延用已久的异体血输血术,减少输血后合并症,加速患者康复.方法:采血前1周口服铁剂、维生素C等药物.术前第12d及第5d分2次采血,总量800ml.在无菌条件下分离出富含血小板血浆及浓缩红细胞,在相对应条件下储存备用.结果:38例输自体血,26例输异体血,两者比较,输自体血者一般情况恢复快,输注效果优于输异体血者.结论:在骨科手术中,采用自体输血术优于输异体血.
作者:李大鹏;徐学芳;任红;张莉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作者:王向阳;池永龙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作者:吴宗键;王继芳;卢世璧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慢性感染松动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12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慢性感染松动患者,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58岁(45~65岁).术前Harris评分平均为30分(24~38分),血沉平均为55mm/hr(35~74mm/hr).所有病例术前、术中均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8例行一期翻修手术,4例行二期翻修手术.结果:10例术中标本细菌培养阳性,2例阴性,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生长.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6~30个月),感染均未再复发.术后血沉均恢复正常,Harris评分平均82分(78~89分),较术前提高50分(t检验,P<0.02).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慢性感染松动的治疗是选择Ⅰ期翻修或Ⅱ期翻修术,取决于感染程度和致病菌的类型、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以及患者的全身情况,局部软组织和骨质条件.
作者:杨静;段宏;沈彬;裴福兴;屠重棋;李箭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纯钛空心钉治疗股骨颈囊内骨折手术.方法:自1997年12月~1999年10月引进Mathys公司生产的7.3mm纯钛空心钉系统治疗股骨颈骨折42例.结果:40例内固定保持稳定,愈合位置满意.其中解剖复位32例,空心钉向外滑出1例,选钉过长穿出股骨头软骨者2例.无关节功能受限、无严重畸形、无感染、无二次手术病例.结论:纯钛空心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是一个创伤小、有前途的手术方法.
作者:汤欣;李杰;于利;孙康;葛全胜;逄永刚;韩峰;姜长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保留后交叉韧带人工全膝置换治疗严重膝内翻畸形患者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1995年7月间严重膝内翻畸形骨关节炎患者(≥20°)人工全膝置换后的临床结果.假体为Miller-Galante-Ⅰ人工全膝(MG-Ⅰ,Zimmer公司).采用KSS评分对临床结果进行评估.结果:38人56膝获完整随访,平均随访6(4~9)年.术前至后一次随访,平均膝评分从33分提高到91分,其中84%优秀;平均膝关节功能评分自39增加到76分;两者的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86%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超过90°,多数病例(50/56)术后膝关节力线正常,6例残留5~10°内翻畸形.总翻修率21%(12/56),平均翻修时间为术后5.5年.其它并发症包括髌骨半脱位,膝前痛,浅表感染.无深部感染、假体松动及前后向不稳.结论:保留后交叉韧带人工全膝可矫正严重膝内翻畸形,术后内、外向不稳问题常致假体早期失败.
作者:张先龙;K H Seow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作者:王子明;王爱民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Cheneau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分析了1998年5月~2000年12月共38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均给予了Cheneau支具治疗.结果:经平均15个月随访(5~30个月),除1例因中止治疗使角度加大而改行手术外,其余患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平均矫正12°(-6~24°),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我们认为对于Risser征为0,侧凸角度>20°的特发性侧凸患者应尽早行支具治疗.
作者:肖建德;熊建义;范佳进;梁鸿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近有幸拜读了刚刚面世的世界医学名著英文影印版《脊柱外科手术学》(Operative Spine Surgery)收益匪浅。本书由(美)韦尔奇(Welch.W.C.)等20余位专家教授集体编写,内容涵盖了脊柱外科中疾病、创伤与畸形常见手术的基本概念与实践,对脊柱解剖学结构和生物力学、采取病史、神经系统检查及影像学诊断,手术适应证、麻醉、颈椎、胸腰段基本手术入路和方法以及关节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手术并发症、远期随访、预后等均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附300余幅照片和示意图,文字简练,通俗易懂,使青年医务人员在脊柱外科领域很难精确把握的问题通过本书可以得到解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脊柱外科迅速发展,不少医院骨科已建立学科分支,基础与临床研究受到重视,专科设备与技术水平日渐普及与提高,无论脊柱畸形矫治还是创伤救治均取得显著效果。围绕脊柱外科,国内也相继出版了这方面专著,但在内容深度及广度上还不能满足临床各层次工作者的需要。英文版《脊柱外科手术学》填补了我国空白,中青年医师通过阅读本书,既可提高相关专业知识,又可巩固专业英语水平,是临床工作中一本很切实际的参考书。宁志杰2001年9月于山东泰安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开放复位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斯氏针撬拨下切开复位跟骨骨折并植骨融合,与单纯斯氏针撬拨复位对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斯氏针撬拨复位组优良率77.4%,手术植骨组优良率92.6%.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严重的波及距下关节面的跟骨骨折,尤其是跟骨压缩型骨折,应采用开放复位植骨融合治疗.
作者:孙宏慧;王强;唐农轩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建立动物实验模型,采用血清学、放免、病理组织学、透射电镜等方法,探讨PGE2和TXB2在激素性股骨头骨坏死中的意义.方法:选用健康成年中国白兔40只,雌雄不限,体重(2.5±0.5)kg,随机等分两组.实验组,臀部肌注甲基强的松龙琥珀酸钠,每次8ml/kg,每周2次.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激素.各组于处理前和处理后2、4、6、8周,测定血脂、血浆前列腺素E2(PGE2)和血栓烷素B2(TXB2)含量.并于第4、8、10、周分批处死动物,取肝脏和股骨头作常规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1)实验组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2)从实验第4周开始实验组PGE2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3)实验第4周,TXB2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经秩和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4)实验组股骨头骨组织内早期见髓腔脂肪细胞增多且细胞肥大,造血细胞减少,周围可见大量炎性细胞.电镜下见核膜破坏,染色质碎裂,晚期见空泡骨陷窝形成.结论:糖皮质激素所致的股骨头坏死是多种因素引起股骨头血液循环障碍所致.
作者:刘忠堂;王坤正;池永龙;李幼芬;党晓谦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评价经口咽入路松解、Ⅱ期后路器械融合治疗陈旧性寰枢椎脱位.方法:经口咽入路寰枢椎前方松解颅骨牵引复位、Ⅱ期后路寰枢椎融合内固定治疗6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患者,术后对脊髓功能和颈椎影像学进行评定.结果:术后2年脊髓功能改善2级3例,改善1级2例,无变化1例.术后X线显示寰枢椎复位理想和后方融合满意,MRI显示脊髓压迫解除.结论:经口咽入路行寰枢椎前方松解后颅骨牵引复位、Ⅱ期后路器械融合术治疗陈旧性寰枢椎脱位,临床和影像学评估满意.
作者:郭立新;陈兴;马远征;孙继恫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我自1993年12月~1999年11月赴日本国留学.在此期间分别在日本国立山形大学研究生院、广岛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和研究骨科学.现将留学期间的所见所闻作一回忆性小结,介绍于下.仅供各位读者作为了解或参考.日本的医学教育制度与我国不尽相同,在国立大学中,医学部一般设有医学科(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综合药学科和保健学科等三大分野.医学生是6年制.学完所规定课程,成绩合格者,发给毕业证书,获医学学士学位.毕业之后有志从事医师者,接受医师国家考试(每年3月进行),成绩合格者发给医师免许证,有了免许证才能进入医院从事医生工作.医学研究生根据学科不同而设置也不同,医学科未设有硕士研究生(博士前期)课程,参加大学博士生所规定科目的考试,各大学所考的科目及要求不尽相同,成绩合格者直接进入博士课程,学制4年;综合药学科和保健学科均设有博士前期(硕士)和博士后期(博士)课程,博士前期是2年,博士后期为3年.按照规定,修完规定课程后,向大学学位审查委员会提出学位授予申请,经审查委员会进行严格的审查以及终考试,判定为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学位.日本十分重视再教育的培养,成为考科医师后,送去日本国内较高水准的医院研修1年左右,一部分医师赴欧美留学,研究专科临床和基础理论,吸取世界先进的医疗技术水准和科研技能,从而使医学得到进一步发展,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日本国立大学的医师们对待工作十分认真,具有刻苦钻研医学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心.昼间从事临床工作,夜间或星期六、星期日搞科研,中午和晚上随便吃点饮食就可以了,他们处处以工作和患者为重,在临床及学术方面,相互团结,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从而促进医学的发展.因此,日本人患病看门诊或住院,就把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交给了医生,不会怀疑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道德作风,因为医院给患者创造了一个信得过的、安全的环境.日本政府、各大学均重视医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设立各种研究基金,鼓励从事或喜爱研究的医学者,参与医学的研究工作.各大学设立了动物实验中心,提供了较好的环境.通过查新,立题经教授批准后,就能顺利地开展科研工作,实验用品只要给秘书讲了,就会立即办到,不会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日本医学各个分野的研究是比较深、比较细的,而且在世界医学中也属领先地位.日本的医学也和其它行业一样,到处都充满着竞争.医学生毕业刚分到医院,几乎每天24h均在医院、门诊书写门诊病历、协助老师或教授诊病,有时也给患者作些简单的处置;在住院部,熟悉病房的各个环节,掌握住院医师的基本技能,还要准备回答教授门诊、查房及手术时所提出的各种基础和临床问题.大学附属医院的医员(住院医师)、博士生,每天晚上很迟才回家,一般是在晚上12时左右,或是凌晨2时左右才离开医院,早上8:30时仍按时上班,这些医师长期处于睡眠不足,一开会时就打瞌睡,相当辛苦.但教授布置的临床任务、科研任务,以及学术会议论文、投稿论文等,各级医师都会自觉地、认真地、出色地去完成.特别是参加学术会议的论文和投杂志的论文,要求十分严格.因为它代表一所大学的水准,一篇文章(如学术交流)的幻灯片和说明文经高年资医师或讲师、副教授、教授反反复复修改后,并在全科发表通过后,方能投出.投杂志的论文,要求更高,修改次数更多.这些经历只是在日本留过学的人才能体会到.但是,投出的论文质量确是高水平的.国民健康保险给日本国民和在日本工作或学习的人提供了良好的就医保障.一位国民只要向当地政府缴纳少许保险费(约是一般工作人员月薪的1%,大学教授月薪的0.3%.年满70岁者进入老年健康保险,不缴纳保险费.进入国民健康保险后,患病去看门诊或住院,所有费用的70%由政府支付,自己只负担余下30%的费用.由于单位不同,处理剩余30%的费用也不一样,有的单位支付剩余费用的90%,有的单位将剩余30%的费用全部支付.进入老年健康保险者,就诊的所有费用全由政府支付.因此,日本的医师不会在患者经费问题上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可致力于医学的临床和基础的研究.综上所述,日本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医学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在教育及培养方面,各大学对医学生和医生们的要求十分严格,而且医生们也具有刻苦学习、努力拼搏、忘我工作的精神.日本政府也非常重视医学的研究和发展.因此,日本医学的发展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21世纪.并且,国民健康保险给日本国民提供了良好的医疗保障.
作者:刘远禄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国成人前臂长粗及腹壁可供皮瓣的大小差异.方法:在全国分五片进行调查,主要测量健康成人前臂长粗及上、下腹壁长宽.结果:不论男、女,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质由瘦到胖的变化,前臂长度几无变化,但上、下腹壁宽度却越来越宽;不论体质胖瘦,上、下腹壁长度均明显小于前臂大围径.各民族间略有差异.结论:女性较男性、中老年较青少年、胖者较瘦者适宜用腹部大型皮瓣修复前臂及手的皮肤毁损伤.
作者:朱冬承;陈爱民;王庆荣;李林东;董红军;绳勇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由《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和海军总医院骨科拟定2002年4月21~28日在北京联合举办第四届全国经椎弓根内固定学习班暨脊柱内固定与融合学术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脊柱外科专家做专题报告,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专题研讨(授课)内容:1、椎弓根应用解剖学研究;2、经椎弓根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3、各种脊柱内固定的临床应用;4、经椎弓根内固定的并发症与预防措施;5、下腰椎不稳的内固定器械与融合方式选择;6、经后路腰椎间融合(PLIF)与后外侧融合(PLF)的优缺点;7、前路植骨融合在胸腰段骨折治疗中的作用;8、融合与内固定的相关性;9、Cage在下腰椎融合中的作用;10、脊柱假关节形成与对策.二、学习班内容:1、实践操作:学员6~7人为一组,利用新鲜尸体脊柱标本进行椎弓根螺钉及内固定器械操作练习,初步掌握经椎弓根内固定的应用技术.2、看手术录像:通过手术录像提高对经椎弓根内固定应用技术的实践认识.三、征文要求:1、全文一般不超过4 000字,并附500~800字摘要(好附软盘).2、报名及截稿日期:2002年3月20日.本次学习班属卫生部2002年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结业合格者授学分14分.来信请寄北京阜成路6号海军总医院骨科阮狄克收.邮政编码:100037,联系电话:010-68584079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作者:侯宝兴;徐纪庆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桡骨远段不稳定性骨折方法.方法:从1992年6月~2001年1月采用第二掌骨与桡骨间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23例.结果:经过3个月~7年随访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基本解剖复位,骨折愈合,腕关节功能良好.结论:第二掌骨与桡骨间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张平;闵春年;王怀云;王川江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通过8例脊柱椎间隙感染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分析,探讨内固定手术在脊柱椎间隙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脊柱后路内固定治疗,其中Trifix 3例、改良Trifix 3例、USS 2例.结果:随访时间3个月.采用内固定治疗的8例中卧床时间短3d,长4周.比保守治疗卧床时间缩短2~3周.结论:本组8例内固定治疗脊柱椎间隙感染没有引起炎症扩散,而且缩短了卧床时间.
作者:姚长海;侯树勋;史亚民;李利;王华东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本组病例为1986年1月~1999年3月的股骨颈囊内骨折病人且已行内固定治疗,基底部骨折因属粗隆部骨折,故不包含在内.本组只包括那些并有缺血坏死、骨不连病人,以及无并发症的骨愈合者.骨不连的评定标准为:伤后1年需要矫形手术的移位骨折者或有骨折而伤后1年X线片显示无愈合者;无菌坏死标准为:骨折后X线片显示Ⅱ°或Ⅱ°以上的缺血坏死;正常愈合标准为:经过少3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所有的数据测量均由一名不知治疗结果的医生在术前的前后位X线片上进行测量.采用比值法和间距法来判定骨折平面.方法为:在X线片上定四个点,A点为透明覆盖法测定股骨头中心,B点为骨折线的中点,如为移位骨折,则近端骨折线和远端骨折线的中点均为B点,C点是股骨大粗隆的外侧点,D点为A、B点延长线与股骨头关节面的交点.骨折平面测量的比值法为BC/AD.比值越大提示骨折线越靠近端,间距测量为A、B两点的距离,以mm为单位,间距越大,骨折线越靠近远端;股骨头的大小是用旋转覆盖法来测量(见图1).图1 股骨颈骨折平面的比值法(BC/BD)和间距法(AB) 测量结果分为愈合组、骨不连组、无菌坏死组,并对各组病人测量的平均比值、间距和股骨头大小进行比较,无移位骨折和有移位骨折各自进行评估,各组间采用x2和t检验进行检验.P<0.05为有差异.本组411例,女性占77%,平均年龄为73.8岁,无移位骨折68例(GardendⅠ、Ⅱ型),移位骨折为343例(GardendⅢ、Ⅳ型).骨折正常愈合病人X线片随访时间平均为446d,骨不连140例,无菌坏死38例.比值法男∶女=1.03∶1.13(P=0.05-0.001),间距法男∶女=27.2∶23.8mm(P<0.0001),股骨头直径男∶女=58.3∶53.7(P<0.0001),均有显著差异.而且骨不连的发生率男∶女=23.9%∶36.9%(P<0.025-0.01),有显著差异,而男女病人在股骨头坏死及发生移位骨折的比率无显著差异.
作者:郭志民;林斌;黄庆森 刊期: 200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