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明;徐旻;戴小磊;谢金
临床输血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病人的一种治疗方法.狭义的输血是指输注全血,广义的输血是包括全血在内的由血液制备的各种有形或无形成分的输注严格来说,造血干细胞(骨髓或外周血)也算是一种特殊的输血.输血是一种常规治疗方法,成为急性出血、贫血或低蛋白血症、重症感染及凝血功能障碍治疗的重要措施[1-2].对肿瘤外科来说,临床输血在围手术期的支持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业;唐晓峰;李新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分析直肠癌患者施行Dixon手术术中应用雷替曲塞灌注化疗的安全性.选择青岛市市立医院100例直肠癌患者,其中65例术中应用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35例作为对照.观察患者术后胃肠道恢复、腹腔引流量、吻合口瘘、腹腔以及切口感染、血液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实验组和对照组胃肠道恢复时间、腹腔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腹腔化疗未见增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P>0.05).两组血常规、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患者施行Dixon手术术中应用雷替曲塞灌注化疗安全可靠.
作者:臧金林;周东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评价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技术在肛肠手术中缓解患者焦虑的疗效.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因肛肠疾病就诊、需手术治疗、焦虑自评量表(SAS)≥40分的9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在基础麻醉后只进行基本心理诱导,实验组在基础麻醉的基础上行笑气/氧气吸入.对比手术前后患者焦虑状态的改善和治疗配合情况.两组患者手术后SAS评分与Venham临床焦虑及合作行为级别评分均降低,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技术可以作为肛肠手术过程中对抗焦虑的有效辅助方法.
作者:孙士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探讨XIAP、Smac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5年5月治疗的291例乳腺癌患者,其中49例为三阴性乳腺癌,242例为非三阴性乳腺癌.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XIAP、Smac表达.Smac在三阴性乳腺癌和非三阴性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7%、56.6%(P<0.05);XIAP在三阴性乳腺癌和非三阴性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8%、63.2%(P< 0.05).凋亡抑制蛋白XIAP和促凋亡因子Smac可能在三阴性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凋亡受抑是三阴性乳腺癌生物学特性表现特殊的因素之一.
作者:肖刚;陈建立;王振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MMT)与传统Bard活检针穿刺对乳腺触诊阴性病灶的乳腺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3例经乳腺超声、X线钼靶发现且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共计167个乳腺病灶,其中80例(120个病灶)在超声引导下经MMT旋切活检(MMT组)、33例(47个病灶)采取Bard穿刺活检(Bard组),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2种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MMT组活检成功率100%,显著高于Bard组的8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T法活检鉴别诊断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良恶性的灵敏度为96.67%、特异度为97.78%、漏诊率为3.33%、误诊率为2.22%;Bard法活检鉴别诊断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良恶性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92.22%、漏诊率为16.67%、误诊率为7.78%.MMT法活检的并发症率为10.00%,显著低于Bard组的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MMT活检较BARD活检针穿刺对乳腺触诊阴性病灶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付浩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探讨胸乳路径的腔镜手术对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以2013年6月-2015年10月接受治疗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全乳晕入路手术(全乳晕路径组)和胸乳路径的腔镜手术(胸乳路径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甲状腺功能的差异.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乳路径组患者切口满意度明显高于全乳晕路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乳路径的腔镜手术对甲状腺良性肿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手术创伤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福广;洪伟;王治伟;金鑫;熊裕民;柳言平;高王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循环肿瘤DNA(ctDNA)主要是指肿瘤体细胞在凋亡/死亡时以及肿瘤细胞异常分泌释放进入循环系统一种无细胞状态的胞外DNA,包括单链或双链DNA以及单链与双链DNA的混合物.ctDNA作为—种特征性的肿瘤生物标记物,可以被定性、定量和追踪,将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发展过程监测、预后判断以及个性化用药指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李新星;胡志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探讨胃小弯全切术治疗远端胃癌的临床效果.选取2012年4月-2015年7月江苏省响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远端胃癌患者17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行胃小弯全切术,对照组行传统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淋巴结清除情况、1年和2年生存率及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淋巴结清除总数目及平均每例清除数目均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和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吻合口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反流性胃炎、吻合口瘘、倾倒综合征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小弯全切术比传统胃癌根治术能清除更多的淋巴结,且1年和2年生存率高于传统胃癌根治术,而在并发症方面,除吻合口复发率低于传统胃癌根治术之外,并不能更好的降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顾春晓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手术治疗的12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60例行常规开腹取石术,研究组60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疼痛、感染、胆漏、结石残留等并发症发生率8.3%,低于对照组的21.7% (P< 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效果显著,术中出血量少,恢复迅速,对胃肠道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临床可作为首选术式.
作者:冯章东;韩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观察普瑞巴林联合阿片类药物对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MNP)的治疗效果.以2014年3月-2015年6月接受治疗的MNP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者40例,接受普瑞巴林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者4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得分、睡眠量表(MOS)得分和生活质量的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前VA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得分均降低,且联合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睡眠干扰(SLPD)、睡眠充足度(SLPA)和日间精神状态(SLPS)等睡眠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LPD、SLPA、打鼾(SLPQ)和9-items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联合组改善更明显(P<0.05),而两组患者的SLPS、醒后气促(SLPSNR)、睡眠量(SLPO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均增高,且联合组增高更明显(P<0.05).普瑞巴林联合阿片类药物对MNP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杜红;程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选取87例HCC患者,其中早期HCC患者42例(早期组)、进展期HCC患者45例(进展期组);另选取30例腱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清Th1、Th2、Th17细胞因子水平.健康组血清IL-2、IL-12、INF-γ水平显著低于早期组和进展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和进展期组血清IL-2、IL-12、INF-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血清IL-4、IL-17水平显著低于早期组和进展期组,IL-5水平显著高于早期组和进展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血清IL-4、IL-17水平显著低于进展期组,IL-5水平显著高于进展期组(P<0.05).HCC患者血清Th1、Th2、Th17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肿瘤进展有关.
作者:程广霞;李建志;张俊;朱玉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探讨老年患者消化道穿孔的诊断和治疗策略.回顾性分析近5年60岁以上消化道穿孔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63例患者中2例选择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61例.术中证实胃穿孔(其中胃癌5例)27例、十二指肠穿孔11例、小肠穿孔7例、阑尾穿孔10例、结肠穿孔6例.手术采用单纯胃或肠穿孔修补术28例,胃次全切除8例,胃癌根治术2例,阑尾切除10例,肠段切除术8例,穿孔结肠段切除+远端闭合+近端结肠造瘘5例.治愈61例(96.83%),术后并发症死亡及未手术自动出院各1例(3.17%).老年患者消化道穿孔症状体征不典型,诊断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早期明确诊断,准确把握手术指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蔡仲达;谢尚锦;蔡和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肝脏转移与局部转移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比较,为筛选高危患者及精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6年485例直肠癌术后患者随访发现肝脏转移75例和局部转移32例临床及病理资料,比较术后二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直肠癌肝脏及局部转移患者在CEA水平、肿瘤位置、手术方式、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癌肝脏转移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6.6%、53.1%、18.8%,局部转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3%、62.5%、37.5%,(P均<0.05).结论:直肠癌肝脏转移及局部转移其临床病理特点不同,预后存在差异,局部转移患者预后优于肝脏转移患者.
作者:张洪志;姚国忠;晏江;吴醒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辅助硬膜外麻醉对阑尾炎腹腔镜手术的效果.2015年9月-2016年6月,阑 尾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均采取硬膜外麻醉加常规镇静剂,试验组同时给予小剂量氯胺酮,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中生命体征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显示,试验组在T2、T3、T4时的HR和在T2、T3时刻的PETCO2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各时刻的MAP、Spa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中镇静效果优54例(90.0%)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6例(76.7%,P<0.05);对照组恶心的发生率21.7%、术后躁动的发生率13.33%均显著的高于试验组的8.3%、3.3%(P<0.05).结果表明,小剂量氯胺酮辅助硬膜外麻醉能减轻手术气腹、游离阑尾系膜牵拉阑尾引起的不适反应,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卢国栋;赵鑫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DVT的相关性,探讨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在DVT中的发生、发展的作用.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收治的70例DVT患者和7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和DVT部位、分型、时间分期及Hcy水平等实验室检查指标.两组成员间年龄分布及性别组成无显著差异.DVT病例组患者以50-60岁为好发高峰期,左下肢DVT比右下肢多见(3.38∶1).DVT组Hcy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18.45±9.67 vs13.89±4.33,P=0.001).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患者Hcy水平是DVT发生的危险因素.DVT组部位分型、发病时间分期各组间Hcy对比无明显差异.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DVT发生的敏感的风险标记,Hcy的监测对诊断DVT的观察有一定临床参考意义.
作者:张玲玲;于剑;王坤;王宾;王辉;史作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35岁,体重70 kg,身高165 cm,体重指数>25,腹围105 cm.因“右下腹剧烈疼痛1d”入院.既往有右侧腹股沟疝病史二十余年,可自行还纳.1d前因搬重物时出现腹部疼痛,以右下腹部明显,呈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不向他处牵涉、放射,伴恶心呕吐数次,呕吐为胃内容物,肛门排气、排便(稀便),患者体温正常,至当地卫生院就诊,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伴穿孔”,为求进一步治疗遂至我院就诊.
作者:乔唐;刘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对比乳腺肿瘤常规手术活检与超声引导开放式手术活检的临床效果.选取2014年8月-2015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单侧、单发女性乳腺肿瘤患者98例,随机分为常规手术活检组与超声引导开放式手术活检组,并对其临床及手术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常规手术活检组与超声引导开放式手术活检组患者年龄、乳腺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切口长度[(2.62±0.06)cm比(2.28±0.11)cm]、手术时间[(22.52±0.46)min比(18.82±0.66)min]、疼痛等级[(2.46±0.09)比(1.64±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开放式手术活检较常规手术活检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疼痛轻的优势,在乳腺外科医生培训中,采用超声引导活检有利于专科医师的快速成长.
作者:秦科宇;胡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探讨内悬外剔肛门修整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分析总结11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内悬外剔肛门修整术治疗.110例患者治愈107例,好转3例,治愈率97.3%.无一例发生切口出血、感染、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内悬外剔肛门修整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操作简便、创伤小、住院和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军;袁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分析乳腺超声分型与乳腺癌的相关性,观察乳腺癌转移患者的超声影像学表现.以2012年3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乳腺检查的300例女性为观察对象,根据检查结果,乳腺癌者85例,乳腺良性病变者95例,健康者120例.观察三组乳腺超声分型的不同,比较不同超声影像学表现的患者转移情况的差异,分析不同乳腺超声分型发生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结果发现,乳腺癌组、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的超声分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乳腺良恶性病变与超声分型具有相关性,乳腺癌组致密型腺体占的比例多,乳腺良性病变组混合型比例高;形态不规则、边缘毛刺征、边界不清的乳腺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几率较高,而原发灶大径、高回声晕和RI对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明显影响;致密型、不均型乳腺癌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156、2.952,为乳腺癌的高危类型,导管型和混合型OR值分别为0.231、0.385,为乳腺癌的低危类型.我们认为,乳腺超声分型与乳腺良恶性病变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鉴别指标.
作者:董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观察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以2015年4月-2016年5月接受治疗的乳腺纤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常规手术组(60例)和ATEC微创旋切组(6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和手术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差异.ATEC微创旋切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直径均少于常规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EC微创旋切组切口血肿和出血发生率低于常规手术组,而两组感染率和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焦虑、抑郁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得分均较手术前降低(P<0.05),且微创旋切组降低更明显(P<0.05);微创旋切组患者术后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常规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EC微创旋切术对乳腺纤维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术后满意度.
作者:孙波;还勇为;安璐;刘金苗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