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urvivin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VEGF关系的相关研究

孙智勇;智绪亭

关键词:胆管肿瘤·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51例胆管癌组织和10例正常胆管组织的Survivin和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1)胆管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74.5%,正常胆管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在胆管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肿瘤的分化程度和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2)VEGF在胆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4%,在正常胆管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VEGF在胆管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肿瘤的分化程度和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3)Survivin和VEGF在胆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的比率均为70.6%,二者的表达密切相关(P<0.01).结论: Survivin和VEGF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密切相关,为胆管癌的诊断和靶向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检测大肠癌组织中PTEN与CyclinD1的表达及DNA含量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PTEN和CyclinD1的表达及与DNA含量联合检测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大肠癌及14例癌旁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PTEN和CyclinD1蛋白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以上组织中PTEN和CyclinD1的DNA含量;分析它们之间及与肿瘤分期、分级的关系.结果:PTEN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65.52%)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100%),CyclinD1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60.34%)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72%),两种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 =-0.71);大肠癌组织的异倍体率(68.97%)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PTEN阳性组的DNA指数(DNA index,DI)、S期细胞比率(S-phase fraction ,SPF)均低于阴性组(P<0.05),CyclinD1阳性组的DI及SPF均高于阴性组(P<0.05);两者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异倍体率及SPF均高于无淋巴转移患者(P<0.05).结论:PTEN和CyclinD1基因的异常改变可能参与大肠黏膜细胞的恶性转化过程,两者的变化存在相关性;DNA含量的变化可能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联合检测PTEN、CyclinD1蛋白及DNA含量可作为评估大肠癌病理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峰;李乐平;靖昌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Survivin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VEGF关系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51例胆管癌组织和10例正常胆管组织的Survivin和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1)胆管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74.5%,正常胆管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在胆管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肿瘤的分化程度和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2)VEGF在胆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4%,在正常胆管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VEGF在胆管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肿瘤的分化程度和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3)Survivin和VEGF在胆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的比率均为70.6%,二者的表达密切相关(P<0.01).结论: Survivin和VEGF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密切相关,为胆管癌的诊断和靶向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孙智勇;智绪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LCBDE与ERCP+EST结合LC治疗胆总管结石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提高,临床上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处理越来越多地采用微创治疗.泰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及张家港澳洋医院普外科对90例临床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BDE+LC)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endoscopic retrograde holan-giopancreatography+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la-paroscopic eholecystectomy,ERCP+EST+LC)两种术式治疗,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沈烨;高军业;黄彬;慕海峰;闻兆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腹主动瘤合并左肾动脉狭窄一例

    近年来腔内隔绝术及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腹主动脉瘤及.肾动脉狭窄的重要方法之一.传统开放手术的指征主要由患者全身情况而定,而支架置入术的主要根据是患者解剖学形态特点.腹主动脉瘤及肾动脉狭窄患者多全身情况不佳,开放手术风险极大,而介入手术创伤小,对患者全身情况要求小.我院于2008年1月11日对1例腹主动脉瘤、髂内动脉瘤合并左肾动脉狭窄患者施行了左肾动脉支架置入及腹主动脉腔内支架隔绝术,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苏宏斌;周兴立;郭曙光;陈翠菊;尹存平;方伟;张鹏;邱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解剖式肝段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保肝手术的探讨

    目的:总结解剖式肝段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采用解剖式肝段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38例.其中左肝内外叶胆管均有结石12例,单纯左肝外叶胆管结石26例,合并胆囊结石19例,胆总管结石30例.同时伴有左肝管口狭窄10例;伴肝门部胆管狭窄3例.结果: S2切除26例,S3切除12例,另附加S4a切除5例,S4a+b切除3例.合并行带蒂自体组织瓣肝门部胆管及左肝管狭窄部成形13例;加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术中使用纤维胆道镜探查取石者29例,术中经纤维胆道镜通路高能震波碎石者16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1%;无手术死亡.疗效总优良率97.36%.结论:解剖式肝段切除术能够有效清除结石,并发症少,可防止术后胆石复发及肝脏旋转变形.

    作者:陈燕凌;朱金海;韩圣华;陈辉星;叶敬旻;杜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腰麻下无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我院自2007年8-12月成功实施腰麻下无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56例,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科2007年8一12月急性阑尾炎患者56例.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14-75岁,平均年龄39-4岁.

    作者:周国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皮层肌动蛋白在肿瘤进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皮层肌动蛋白(cortactin)与多种复杂的细胞进程有关,包括细胞运动性、侵袭性、突触发生、吞噬作用以及肿瘤发生和转移灶的形成.cortactin的过度表达可能以多种途径在侵袭性肿瘤表现型的发展过程起作用,包括增强肌动蛋白聚合作用、下调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调节podosome和invadopodia的形成以及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CD44等分子之间相互作用.cortactin作为与癌细胞运动性和侵袭性密切相关的标志物可能成为预测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对cortactin的深入研究将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靶向基因.

    作者:赵刚;张洪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Axin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发生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目的:明确Axin蛋白在正常肝组织、肝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Axin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及与预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检测正常肝组织(15例)、肝细胞癌组织(40例)及其癌旁组织(21例)中Axin蛋白的表达及定位.结果:正常肝组织、肝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均有Axin蛋白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9%、57.5%和90.5%.Axin蛋白表达于阳性细胞胞质中;正常肝组织与癌旁组织中Axin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肝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xin蛋白表达与癌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xin的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AFP表达水平无关(P>0.05),而与临床病理分期、门静脉癌栓形成相关(P<0.05).结论:Axin蛋白表达减弱可能参与肝细胞癌的发生;Axin蛋白表达水平可作为肝细胞癌患者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指标.

    作者:董承伟;曾勇;丁怡;庄冠一;李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伴上消化道出血一例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tor of pancreas,SPTP)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或具有潜在恶性的胰腺肿瘤,多见于年轻女性.其组织来源尚不清楚.近年来,随着对其认识的提高,临床诊断病例亦逐渐增多,但术前诊断困难,容易误诊[1].

    作者:崔云甫;王国辉;邰升;钟翔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自行脱落胆道支架在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研究

    胆总管探查后T管引流是传统的手术方式,由于其引流时间长及并发症较多,一直有学者探索替代T管引流的方法.曾有逆行经肝胆道引流[1]、经胆囊管探查引流[2]、不置引流的胆总管切口原位缝合口[3-4]以及顺行胆道支架引流[5-9]的报道,但各有优缺点及使用局限性.笔者研制了一种能在术后2周自行脱落的胆道支架,并分别应用于腹腔镜及开腹胆总管探查手术,报告如下.

    作者:田明国;张培建;何玉泉;杨俊峰;臧宏;胡伟;胡丹;钱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局部麻醉施行PPH术126例体会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m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多以蛛网膜下腔麻醉或骶管阻滞为主.近年来我科主要选择局部麻醉开展此手术,麻醉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少.同时降低了麻醉风险性及治疗费用.缩短了手术治疗时间,报道如下.

    作者:黄燕;毛仁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1996-2006年上海松江地区肝外伤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比较1996-2006年上海松江地区肝外伤手术治疗特点变迁.方法:通过对1996-2006年我院肝外伤手术治疗方式变化,比较病情转归.结果:我院2000年前转院率较高,手术成功率低且并发症较多, 2000年后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手术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肝破裂危险性大,急诊及时手术止血治疗是佳有效方式, 基层医院对肝脏解剖和手术技术的掌握可提高肝外伤治愈率.

    作者:柳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肠内免疫营养对创伤后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肠内免疫营养对创伤后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普通肠内营养组、肠内免疫营养组.行胃造瘘术后早期分别给予普通饲料、肠内营养剂、肠内免疫营养剂等,行肠内营养7 d,测量小肠黏膜形态和小肠黏膜IgA+、CD3+、CD4+和CD8+细胞数量.结果:小肠绒毛高度、肠腺隐窝深度、黏膜厚度以及绒毛表面积等相关的形态学参数测量值显示,肠内免疫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普通营养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和普通肠内营养组大鼠小肠黏膜IgA+、CD3+、CD4+和CD8+细胞数低于肠内免疫营养组 (P<0.05).结论:肠内免疫营养能较好的改善术后大鼠的小肠机械屏障功能,促进小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恢复,增强其肠道免疫功能.

    作者:余利坚;徐亮;姚晖;魏仁志;綦晓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乳腺癌眶内转移一例

    乳腺癌是目前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乳腺癌转移常见于淋巴组织、肝脏、肺脏、胸壁、骨骼等,眼内转移较少见.恶性肿瘤转移至眼部的常见部位是葡萄膜,尤其是脉络膜,转移到眶内者较少见.我院诊治1例乳腺癌眶内转移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陈国玲;张晗;王静;赵锐;许复郁;刘执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肝内胆管结石发病率有下降趋势,但在局部地区发病率仍较高,是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因素.肝内胆管解剖位置的复杂性导致其病情复杂,治疗困难,术后残留及结石复发率较高,晚期可致肝脏功能严重受损甚至衰竭.目前肝切除特别是肝段及半肝切除联合肝门部胆管整形、胆肠吻合术是各种治疗措施中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就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治疗的效果作回顾性临床分析,以期对临床医生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周克俭;王福贻;张锋刚;王增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血管生成及其成熟度在肝细胞癌边缘与中心的差异研究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边缘和中心血管生成及其成熟度的差异.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病灶边缘(A组)和中心区域组织(B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Flk-1、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的表达情况,并对微血管和成熟血管的数目、平均面积、总面积、周长、直径、异型指数、血管间距、表达部位,以及动脉数、静脉数、动脉比、静脉比、血管成熟指数和平均灌注分数等进行计数.分析以上血管生成相关参数在肿瘤边缘和中心的差异.结果:两组微血管的数目、直径及异型指数,成熟血管的数目、总面积、动脉数、动脉比及静脉比,血管成熟指数及平均灌注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微血管和成熟血管的数目、平均面积、总面积、直径、异型指数及血管间距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微血管和成熟血管的数目、总面积、异型指数及血管间距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平均面积、周长和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HCC边缘和中心的微血管和成熟血管的多个形态学特征存在差异,病灶中心血管多为幼稚的微血管,边缘则以成熟血管居多.

    作者:于德新;张宗利;马祥兴;张晓明;李传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进展期胃癌腹腔灌注化疗的研究现状

    由于肿瘤生物学行为特征,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AGC)的治疗常因腹膜癌扩散(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 PC)而失败,经腹腔灌注化疗(intraperitoneal perfusion chemotherapy,IPT),具有显著的药代动力学优势,在优势的化疗方案基础上,利用灌注液的温度、性质、持续时间、灌注次数等有利因素,可达到预防与阻止PC、淋巴转移、远处转移和减少或杀死腹腔脱落癌细胞;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AGC的治疗效果.该方法已成为AGC多模式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近年来AGC进行IPT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灌注时间及方法选择、疗效影响等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参28

    作者:何运胜;姜淮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Survivin、VEGF和p5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th factor, VEGF)、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0例乳腺癌组织(A组)、22例乳腺良性增生组织(B组)及10例乳腺癌旁正常组织(C组)中的Survivin、VEGF及p53蛋白进行检测.结果:Survivin阳性表达率在A组和B组分别为76.7%(46/60) 和18.2%(4/22),在C组不表达(P<0.05);Survivin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级、HER2表达有关.VEGF阳性表达率在A组和B组分别为73.3%(44/60)和31.8%(7/22),在C组为10%(1/10)(P<0.05);VEGF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分级、HER2表达及临床分期有关.p53阳性表达率在A组和B组分别为51.7%(31/60)和13.6%(3/22),在C组不表达(P<0.05);p53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分级、HER2表达及临床分期均有关.在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与VEGF、p53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Survivin、VEGF及p53 在A组的表达明显高于B组和C组,并与转移和病理分级等生物学特征有关,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Survivin有望成为乳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翟怡;黎莉;王新美;丁宇;张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后肝转移诊治的进展研究

    肝转移是胃癌根治术后远处复发的主要类型,常因多发性肝内转移或伴有其他脏器转移,使手术治疗概率降低,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如何正确防治肝转移是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对胃癌肝转移的治疗没有显著性地突破.本文复习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诊治经验,对其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初步预测.

    作者:孙丹;邓靖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经皮注射消融治疗小肝癌结节71例

    肝癌的早期发现和小肝癌的手术切除,是当前提高肝癌治疗效果的基础.但肝硬化的程度和肝癌的位置是影响小肝癌手术切除的局部因素,常可能使切除性手术存在极大风险[1].在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消融治疗小肝癌结节操作简便、安全、微创.可反复进行,且费用低廉,易被患者接受.我科在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消融治疗小肝癌结节患者71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徐贵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