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中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概况

岳增辉;叶禹;李良;姜京明;何新群

关键词:脑中风痉挛性瘫痪, 针灸疗法, 综述
摘要:脑中风痉挛性瘫痪是高级中枢丧失对随意性运动功能的控制能力,低位中枢控制下以痉挛为基础的异常运动模式.中枢性瘫痪恢复的过程,经历了低级中枢控制的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的释放到半分离、分离运动的出现,以及协调运动的出现.初期肌张力的快速增高是有意义的,而到痉挛后期,肌张力的进一步增高则限制了病情的恢复.近年来,关于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报道较多,现综述如下.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模型构建与评价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是导致育龄妇女不孕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性疾病.PCOS患者以长期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为基本特征.其病理生理学改变范围非常广泛,涉及遗传、神经内分泌、代谢以及卵巢局部调控等因素,对其研究至今仍是妇科内分泌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其发病原因至今尚未阐明,目前对其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的人体研究依然存在很多困难,故寻找理想的接近人类PCOS病理特征的动物模型对深入研究PCOS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巍巍;侯丽辉;郝松莉;李勤;吴效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手法结合液压扩张治疗冻结期冻结肩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手法结合液压扩张治疗冻结期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8例(58肩)冻结肩患者采用手法结合液压扩张治疗,治疗周期为1个月,为两次液压扩张和10次手法.治疗开始后1、3和6个月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症状、关节活动度、有无不良事件并进行UCLA评分.结果 治疗前UCLA评分为(16.33±1.18)分;治疗后1个月时为(33.95±1.26)分,3个月时为(34.84±0.49)分,6个月时均为(35±0)分.治疗后随访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个月时,58例患者中优39例(67.24%),良19例(32.76%);3个月时优55例(94.83%),良3例(5.17%);6个月时均为优.结论 手法结合液压扩张治疗冻结期冻结肩,能够在较短时期内减轻疼痛,较快地恢复关节功能,不良事件少而且轻微,可明显地缩短冻结肩的病程,并且疗效维持满意.

    作者:孙钢;张淳;张洪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穴位注射与按摩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穴位注射及按摩对于人工流产综合反应预防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197例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9例和对照组98例,治疗组术前予足三里穴位注射,并于术中按摩内关及三阴交,对照组给予人工流产常规处理.观察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手术过程中疼痛的程度及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中腹痛程度、腹痛持续时间、收缩压及心率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穴位注射及按摩对于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可以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内关调和内外,足三里强壮补虚,三阴交令阳气通达于四末,三穴合用调和一身之气血有关.

    作者:孙战华;张翔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30例临床观察

    中风后便秘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出现腑气不通,浊气上逆,使脑出血及脑梗死症状加重、再发,影响疾病的康复.2009年6月~2011年6月,笔者采用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爱翔;安玉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美国中医药教育概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医药教育在美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美国国家高教部早在1982年就正式承认针灸和中医学,并授权美国针灸和东方医学学院资格审查委员会督导全国40多所东方医学、中医学及针灸学院.1998年,美国哈弗大学报道了其对全美125所医学院校中的117所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其中有75所学校提供补充及替代医学的选修课程.为了规范对中医药针灸人员的从业资格认证标准,1982年,根据美国政府的有关法令.成立了国家针刺疗法及东方医学认证委员会(NCCAOM).该机构的宗旨是推广国家承认的针刺疗法、中草药学以及东方身体疗法的资格标准和安全标准,达到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目的.NCCAOM每年组织全国范围内的针灸、中草药疗法及东方身体疗法资格考试,并向通过考试者颁发国家认证书.该证书现已被全美34个州及华盛顿特区认可.

    作者:侯建春;郭文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外剥内扎皮瓣缝合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56例

    我院自2005年至今,对外痔与内痔环绕肛管一周且内痔三度及四度时的环状混合痔患者均采用外剥内扎整形缝合术,临床效果好,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男32例,女24例;年龄大的72岁,小的21岁,平均年龄43岁;其中外痔呈结缔组织样改变38例,外痔呈炎性水肿11例,呈多发血栓性外痔7例;环状突出肛缘至少1 cm以上39例,2 cm以上17例.

    作者:陈冬凤;朱文;王桂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脾失健运与抑郁症发病机制探讨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并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临床表现为情感低落,思维迟缓,言语动作减少,并伴有食欲减退、睡眠障碍、性功能减退等躯体症状,其发病主要由于思虑过度引起的,中医认为,抑郁症的病位主要在肝,但文章认为其病位与脾亦有密切关系,脾失健运在抑郁症的发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气血不足,以及心失所养、心脾两虚从而加重抑郁状态,文章旨在探讨脾失健运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内在关联.

    作者:陈林庆;张震文;彭晓明;马岱朝;张玉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伏九贴疗法合匹多莫德片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伏九贴疗法配合口服匹多莫德片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6月~2009年6月就诊符合儿童过敏性咳嗽诊断标准的64例门诊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给予贴敷伏九贴配合口服匹多莫德片;对照组32例,仅给予口服匹多莫德片.治疗期间停止一切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两组均以1年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16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痊愈7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59.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伏九贴疗法配合口服匹多莫德片对控制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有较好疗效,且穴位贴敷疗法无痛无创、副作用小,易于坚持,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香玉;原晓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对黑色素瘤A375和B16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白花蛇舌草总黄酮(FOD)对体外培养黑色素瘤A375和B1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黑色素瘤A375和B16细胞,分别使用浓度为6.25、12.5、25、50、100 mg·L-1的FOD作用24、48 h,通过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12.5 mg·L-1的FOD作用A375细胞48 h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受抑制(P<0.05),25 mg·L-1的FOD作用A375细胞24 h后,细胞增殖能力也明显受抑制(P<0.05);25 mg·L-1的FOD作用B16细胞48 h后,细胞增殖活力明显下降(P<0.05),50 mg·L-1的FOD作用B16细胞24 h后,细胞增殖活力也明显降低(P<0.05);分别作用24 h和48 h后,两组随着浓度的升高,不同浓度对细胞的增殖能力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浓度的增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的增殖能力随着下降.结论 FOD能有效抑制黑色素瘤A375和B16细胞增殖,且具有一定的时-效和量-效关系.

    作者:杨娴;刘汝青;杜德荣;李其林;郑定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颈椎前路融合术后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预防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枕头正确使用和颈部肌肉功能锻炼预防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ASD)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1月~2008年12月731例患者,颈椎病380例,颈椎后纵韧带钙化5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115例,颈椎骨折脱位185例.手术后正确使用枕头和颈部肌肉功能锻炼,避免日常生活中不良因素组为实验组,共526例.手术后不能正使用枕头和颈部肌肉功能锻炼,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不良因素组为对照组,共205例.结果 手术后1周内,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高度、椎体不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8年随访时,两组在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高度、椎体不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融合术后积极主动的长期的正确垫枕和颈部肌肉锻炼,避免日常生活中不良因素,可以有效地防止或者延缓ASD.

    作者:马虎升;张俊;赵庆安;杨耀州;孙彦鹏;曹海云;周献伟;张晓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再论新形势下加强中医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加强中医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有四个方面的必要性:提高中医护理质量,是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中医护理人员业务素质,是适应国家护理人才培养规划要求和弥补高等护理教育相对落后状况的需要;促进护士的专业化发展,是医学科学迅速发展及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培养高素质中医护理人才,是中医护理事业谋求更大发展的需要.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应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中医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中医护理专门人才,推动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

    作者:张银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脑中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概况

    脑中风痉挛性瘫痪是高级中枢丧失对随意性运动功能的控制能力,低位中枢控制下以痉挛为基础的异常运动模式.中枢性瘫痪恢复的过程,经历了低级中枢控制的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的释放到半分离、分离运动的出现,以及协调运动的出现.初期肌张力的快速增高是有意义的,而到痉挛后期,肌张力的进一步增高则限制了病情的恢复.近年来,关于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报道较多,现综述如下.

    作者:岳增辉;叶禹;李良;姜京明;何新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补中益气法在少弱精子症治疗中的运用

    通过探讨中医脾胃与肾的生理病理关系,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并参考古今名医临床治疗经验,认为少弱精子症引起的男性不育虽病位在肾,但与脾胃功能的盛衰密切相关.提出治疗少弱精子症可从调理脾胃出发,运用补中益气法,达到精血生化有源、治病求本的目的.文章就少精、弱精治疗上的关系提出了看法.精子密度低下时,治疗应以生精为主,通过补中益气,健脾开胃改善脾胃功能,通过补肾填精,为精子的生成提供物质基础;精子活力低下时,则以强精为主.相对精子的数量而言,精子的质量显得更为重要.

    作者:陈德宁;钟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中医治疗及与红细胞免疫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自拟方)加敷贴法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患儿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红细胞免疫在其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将90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中药加敷贴组30例,对照组30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正常组.中药组予单纯中药治疗;中药加敷贴组在中药组基础上,加穴位敷贴治疗;西药组予氯雷他定口服,同时配合色甘酸钠滴鼻.观察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变化情况.结果 中药加敷贴组、中药组临床显效率明显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药加敷贴组患儿咳嗽、咽部不适及咽后壁分泌物改善方面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加敷贴组患儿滤泡减少改善时间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C3bRR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中药组及中药加敷贴组C3bRR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低下参与了UACS患儿的病理损伤过程.中药加敷贴疗法在改善UACS临床症状、调节红细胞免疫功能方面有较好疗效,从而达到有效控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目的.

    作者:林东红;辛晓卉;吴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患者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患者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以及影响IR的相关因素,探寻中医辨证防治本病的规律.方法 60例尿毒症维持性腹膜透析的(MPD)患者,根据主观综合营养评分法(SGA评分)符合营养不良,按照慢性肾衰竭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检测两组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等指标,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作为胰岛素抵抗指标,同时检测MPD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总尿素清除指数KT/Vt和残肾尿素清除指数KT/Vr,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与IR各项参数的关系以及HOMA-IR与其他各项指标的关系.结果 MPD组患者血清FBG、FINS、HOMA-IR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主证中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及兼证中湿浊证患者血清FBG、FINS、HOMA-IR较其他三组均明显增高(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KT/Vt和KT/Vr与HOMA-IR呈负相关.结论 维持性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患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在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湿浊证表现明显,胰岛素抵抗与营养状态、透析充分性及残肾功能密切相关.

    作者:李建英;梁青;黄克基;刘先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弹性髓内针治疗56例儿童股骨干骨折

    儿童的股骨干骨折传统的治疗多采用手法复位、牵引、小夹板或石膏固定,随着人们对疾病治疗要求的提高,为了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不少医生采用了各种器械治疗,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愈合很容易达到,但其不能提供解剖复位,尤其对大龄儿童不能提供早期愈合所需的加压力,并且住院、卧床时间较长.传统的切开复位或骨牵引治疗由于其并发症较多,易损伤骨骺导致儿童骨骼生长紊乱,增加股骨头的缺血性坏死,股骨远近段骨骺早闭或骺阻滞,并有延缓愈合、针道感染、关节僵硬及再骨折等的风险.自2008年2月~2009年5月,我们采用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5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国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帕瑞昔布钠对周围血管患者术后止痛作用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治疗周围血管患者术后疼痛的有效性.方法 择期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患者120例,年龄40~60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帕瑞昔布钠组在硬膜外穿刺前经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间隔12 h再次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患者术后12 h和24 h的VAS评分,两组患者均在要求术后止痛时,先行VAS评分,3分以上的给予杜冷丁1 mg·kg-1,记录术后12 h和24 h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两组患者术后需要辅助镇痛发热的例数,以及观察期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比较,帕瑞昔布钠组12 h和24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仅12 h点两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瑞昔布钠组无术后辅助镇痛的患者,3例发生术后恶心呕吐,而对照组在术后辅助镇痛的发生率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上都远远高于帕瑞昔布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用于周围血管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

    作者:陈传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菟丝子黄酮对流产大鼠模型母胎免疫平衡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菟丝子助孕安胎的免疫机理.方法 通过对溴隐亭致SD大鼠流产模型组织形态、母胎界面滋养细胞凋亡因子CD95分子及其配子(Fas/FasL)、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人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HB-EGF)及妊娠免疫调节因子孕激素受体(PR)、催乳素(PRL)、孕酮(P)、辅助性T细胞Th1/Th2的变化,观察菟丝子总黄酮高、低剂量组、达芙通组各项指标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胎盘和蜕膜Fas/FasL、PCNA、HB-EGF、PR的表达;RT-PCR法检测蜕膜Th1/Th2 mRNA的表达.结果 菟丝子高、低剂量治疗组、达芙通组胎仔数、HB-EGF、PCNA、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及PR表达显著高于流产模型组,流产率、Fas/FasL、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FN-γ)mRNA表达显著低于流产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组织形态学方面,菟丝子总黄酮高、低剂量组及达芙通组与流产模型组比较,胎盘绒毛和血管较丰富,密度较大,形状规则,血管相对较薄,管腔相对稍大,血管合体细胞绒毛较模型组增加,管腔较规则,镜下形态较接近于正常组.结论 菟丝子助孕安胎的机理可能通过调节母胎界面的内分泌-免疫网络分子水平的平衡,使其恢复到正常妊娠状态而起到保胎的作用.

    作者:刘华;韦炳华;马红霞;赖毛华;宋兴华;尤昭玲;陈玉莲;谢军;丁涛;郑艳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板苦酊治疗扁平疣103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板苦酊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扁平疣诊断标准的患者1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3例,对照组61例.两组年龄、性别、皮损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采用自拟板苦酊治疗,对照组采用酞丁安乳膏治疗,两组经治疗40 d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痊愈率60.19%,总有效率95.15%,对照组治疗后痊愈率为24.59%,总有效率80.32%,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板苦酊治疗扁平疣,具有消疣散结抗病毒止痒功效,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弥补了当前中草药酊外治扁平疣的不足,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简便易行等特点.因此,发挥中草药优势治疗扁平疣是切实可行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马建国;张向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消痤汤合药物倒模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消痤汤合药物倒模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疗效.方法 将1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口服消痤汤,每日1剂,分2次口服,结合药物倒模,每周2次共4周,外用复方维A酸凝胶;对照组口服米诺环素、甲硝唑片、甘草锌颗粒及维生素B6片,外用复方维A酸凝胶,14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分别于治疗开始后1、2、3、4周复诊,观察并记录炎性丘疹、脓疱、个数及不良反应情况.于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有效率为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例复发,对照组13例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痤汤合药物倒模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较好且复发率低.

    作者:武建勇;韩世娟;裴文元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