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韦炳华;马红霞;赖毛华;宋兴华;尤昭玲;陈玉莲;谢军;丁涛;郑艳华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是导致育龄妇女不孕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性疾病.PCOS患者以长期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为基本特征.其病理生理学改变范围非常广泛,涉及遗传、神经内分泌、代谢以及卵巢局部调控等因素,对其研究至今仍是妇科内分泌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其发病原因至今尚未阐明,目前对其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的人体研究依然存在很多困难,故寻找理想的接近人类PCOS病理特征的动物模型对深入研究PCOS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巍巍;侯丽辉;郝松莉;李勤;吴效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化湿解毒清膏治疗乙型肝炎的病毒学及血清免疫学应答情况,探讨中医化湿解毒法抗乙肝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把符合纳入标准的乙型肝炎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进入相应组别.治疗组患者给予化湿解毒清膏,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片,总疗程52周.所有患者于疗程第12、24、52周及停药后24周分别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免疫标志物(HBVM)、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及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 治疗52周,治疗组HBeAg/抗-HBe转换率明显好于对照组(0.383/0.191、χ2值6.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24周,治疗组HBeAg/抗-HBe持久转换率、HBVDNA持久阴转率分别为96.8%和86.7%,对照组则为64.3%和58.06%,χ2值分别为8.81和6.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化湿解毒清膏具有肯定的抗乙肝病毒作用,其抑制HBVDNA复制一年期间,效果相当于拉米夫定,而促HBeAg/抗HBe转换,以及减轻耐药复发、维持持久答应方面,效果明显好于拉米夫定.
作者:李双全;李变华;任树萍;门九章;余在先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通过探讨中医脾胃与肾的生理病理关系,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并参考古今名医临床治疗经验,认为少弱精子症引起的男性不育虽病位在肾,但与脾胃功能的盛衰密切相关.提出治疗少弱精子症可从调理脾胃出发,运用补中益气法,达到精血生化有源、治病求本的目的.文章就少精、弱精治疗上的关系提出了看法.精子密度低下时,治疗应以生精为主,通过补中益气,健脾开胃改善脾胃功能,通过补肾填精,为精子的生成提供物质基础;精子活力低下时,则以强精为主.相对精子的数量而言,精子的质量显得更为重要.
作者:陈德宁;钟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伏九贴疗法配合口服匹多莫德片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6月~2009年6月就诊符合儿童过敏性咳嗽诊断标准的64例门诊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给予贴敷伏九贴配合口服匹多莫德片;对照组32例,仅给予口服匹多莫德片.治疗期间停止一切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两组均以1年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16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痊愈7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59.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伏九贴疗法配合口服匹多莫德片对控制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有较好疗效,且穴位贴敷疗法无痛无创、副作用小,易于坚持,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香玉;原晓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大黄虫丸、抵当汤(丸)、下瘀血汤、鳖甲煎丸均为<伤寒杂病论>中具有活血散瘀作用的方剂,文章介绍了仝小林教授治疗肝硬化的用方和用药特点,从经方新用角度介绍了大黄虫丸、抵当汤及丸、下瘀血汤、鳖甲煎丸在肝硬化治疗中的运用.仝小林教授以四方为基本方剂,加减化裁,在运用经方的同时,擅长运用虫类药活血搜剔经络,活血利水药以消水肿,活血破瘀药以消积聚,又强调结合现代药理的研究成果,使其回归于临床,有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
作者:周强;张家成;赵锡艳;仝小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手法结合液压扩张治疗冻结期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8例(58肩)冻结肩患者采用手法结合液压扩张治疗,治疗周期为1个月,为两次液压扩张和10次手法.治疗开始后1、3和6个月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症状、关节活动度、有无不良事件并进行UCLA评分.结果 治疗前UCLA评分为(16.33±1.18)分;治疗后1个月时为(33.95±1.26)分,3个月时为(34.84±0.49)分,6个月时均为(35±0)分.治疗后随访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个月时,58例患者中优39例(67.24%),良19例(32.76%);3个月时优55例(94.83%),良3例(5.17%);6个月时均为优.结论 手法结合液压扩张治疗冻结期冻结肩,能够在较短时期内减轻疼痛,较快地恢复关节功能,不良事件少而且轻微,可明显地缩短冻结肩的病程,并且疗效维持满意.
作者:孙钢;张淳;张洪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补气活血定晕方对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二维三七桂利嗪胶囊和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用药同对照组,同时给予补气活血定晕方治疗.共治疗14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应用经颅多普勒检测颅内双侧椎动脉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峰流速(Vs),并进行巴塞尔指数评分,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再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善、巴塞尔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82.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气活血定晕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性血眩晕有较好疗效,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同凯;杨光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月经病是妇科常见的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功能失调性疾病与部分器质性疾病,如功能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发育不良、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高泌乳素血症等.蔡连香教授是全国中医妇科专业的著名专家,她治疗该病重视中医理论,处方灵活,疗效明显,处方喜用经典方,如归肾丸、当归芍药散、固冲汤、理冲汤等;用药强调恰中其病,顺应胞宫的生理功能.同时,蔡连香教授也常借助阴道脱落细胞、宫颈黏液及B超联合检查,指导中药的调周期治疗,用药更有针对性.
作者:谢京红;周佩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由于窦房结起搏细胞兴奋性降低或(和)兴奋性传出异常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简称病窦.轻者无症状或有心悸、胸闷、头晕、乏力、一过性黑朦,重者可出现阿-斯综合征:晕厥、抽搐、甚至危及生命.目前认为[1],其病变过程众多,如淀粉样变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某些感染(布氏杆菌病、伤寒),纤维化与脂肪浸润,硬化与退行性病变等均可损害窦房结.
作者:赵建红;强立新;马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医药教育在美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美国国家高教部早在1982年就正式承认针灸和中医学,并授权美国针灸和东方医学学院资格审查委员会督导全国40多所东方医学、中医学及针灸学院.1998年,美国哈弗大学报道了其对全美125所医学院校中的117所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其中有75所学校提供补充及替代医学的选修课程.为了规范对中医药针灸人员的从业资格认证标准,1982年,根据美国政府的有关法令.成立了国家针刺疗法及东方医学认证委员会(NCCAOM).该机构的宗旨是推广国家承认的针刺疗法、中草药学以及东方身体疗法的资格标准和安全标准,达到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目的.NCCAOM每年组织全国范围内的针灸、中草药疗法及东方身体疗法资格考试,并向通过考试者颁发国家认证书.该证书现已被全美34个州及华盛顿特区认可.
作者:侯建春;郭文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经筋疗法早在<灵枢经筋>篇已有记载,但一直未得到系统整理开发.近年来,经筋疗法以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和突出的临床疗效,应用于多种筋伤疾病的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郭蕾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患者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以及影响IR的相关因素,探寻中医辨证防治本病的规律.方法 60例尿毒症维持性腹膜透析的(MPD)患者,根据主观综合营养评分法(SGA评分)符合营养不良,按照慢性肾衰竭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检测两组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等指标,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作为胰岛素抵抗指标,同时检测MPD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总尿素清除指数KT/Vt和残肾尿素清除指数KT/Vr,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与IR各项参数的关系以及HOMA-IR与其他各项指标的关系.结果 MPD组患者血清FBG、FINS、HOMA-IR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主证中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及兼证中湿浊证患者血清FBG、FINS、HOMA-IR较其他三组均明显增高(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KT/Vt和KT/Vr与HOMA-IR呈负相关.结论 维持性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患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在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湿浊证表现明显,胰岛素抵抗与营养状态、透析充分性及残肾功能密切相关.
作者:李建英;梁青;黄克基;刘先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脑中风痉挛性瘫痪是高级中枢丧失对随意性运动功能的控制能力,低位中枢控制下以痉挛为基础的异常运动模式.中枢性瘫痪恢复的过程,经历了低级中枢控制的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的释放到半分离、分离运动的出现,以及协调运动的出现.初期肌张力的快速增高是有意义的,而到痉挛后期,肌张力的进一步增高则限制了病情的恢复.近年来,关于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报道较多,现综述如下.
作者:岳增辉;叶禹;李良;姜京明;何新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枕头正确使用和颈部肌肉功能锻炼预防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ASD)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1月~2008年12月731例患者,颈椎病380例,颈椎后纵韧带钙化5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115例,颈椎骨折脱位185例.手术后正确使用枕头和颈部肌肉功能锻炼,避免日常生活中不良因素组为实验组,共526例.手术后不能正使用枕头和颈部肌肉功能锻炼,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不良因素组为对照组,共205例.结果 手术后1周内,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高度、椎体不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8年随访时,两组在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高度、椎体不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融合术后积极主动的长期的正确垫枕和颈部肌肉锻炼,避免日常生活中不良因素,可以有效地防止或者延缓ASD.
作者:马虎升;张俊;赵庆安;杨耀州;孙彦鹏;曹海云;周献伟;张晓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中医辨证分风邪外犯、肝火上炎、气滞血瘀三型,分别用中药银翘散加减、龙胆泻肝汤加减及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用中药煎剂口服,1日2次.针刺取穴翳风、耳门、听宫、听会、外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足窍阴等腧穴,隔日针刺1次;并用血塞通注射液输液治疗.对照组用凯时(前列腺素E1)及甲钴胺治疗.两组皆14 d为1个疗程.结果 两组间治疗后听力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69%,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耳鸣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11%,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及中药结合治疗突发性聋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漫;沈红强;白桦;李书良;贾庚湘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医学的双语教学是教学新模式,而方剂学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是连接中医基础学科和临床各科的桥梁课,因此方剂学的双语教学更具有特殊性.因此方剂学双语教学的开展,一要明确方剂学双语教学的教学目的 和对象,双语教学的目的 是提升学习者的专业外语水平,对授课对象的外语水平要求较高,适合于外语水平达到国家四级的高年级本科生、七年制学生及研究生;二要探索双语教学的模式,双语方剂学以选修课为宜,网络教学是较好的形式;三要在教材建设上,摒弃全盘翻译教材的老路,结合学科特点和动态,做到内容精炼和视角丰富的统一.
作者:杨勇;吴晓丹;白晶;张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软肝化坚颗粒对C57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瘦素(Leptin,LEP )及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的影响.方法 6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六组,即正常对照组、正常软肝化坚颗粒组、模型对照组、软肝化坚颗粒低剂量组、软肝化坚颗粒高剂量组和秋水仙碱组,每组10只.参照文献方法给药后,测定各组小鼠PDGF及LEP的含量.结果 软肝化坚颗粒低剂量组、软肝化坚颗粒高剂量组小鼠血清LEP及PDGF的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模型秋水仙碱组则只有PDGF的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 软肝化坚颗粒可通过抑制LEP及PDGF的产生阻止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作者:杨莉;赵召霞;田岳颺;许怡;叶立红;高会霞;刘玉珍;侯军良;戴二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加强中医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有四个方面的必要性:提高中医护理质量,是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中医护理人员业务素质,是适应国家护理人才培养规划要求和弥补高等护理教育相对落后状况的需要;促进护士的专业化发展,是医学科学迅速发展及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培养高素质中医护理人才,是中医护理事业谋求更大发展的需要.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应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中医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中医护理专门人才,推动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
作者:张银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消痤汤合药物倒模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疗效.方法 将1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口服消痤汤,每日1剂,分2次口服,结合药物倒模,每周2次共4周,外用复方维A酸凝胶;对照组口服米诺环素、甲硝唑片、甘草锌颗粒及维生素B6片,外用复方维A酸凝胶,14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分别于治疗开始后1、2、3、4周复诊,观察并记录炎性丘疹、脓疱、个数及不良反应情况.于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有效率为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例复发,对照组13例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痤汤合药物倒模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较好且复发率低.
作者:武建勇;韩世娟;裴文元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板苦酊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扁平疣诊断标准的患者1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3例,对照组61例.两组年龄、性别、皮损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采用自拟板苦酊治疗,对照组采用酞丁安乳膏治疗,两组经治疗40 d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痊愈率60.19%,总有效率95.15%,对照组治疗后痊愈率为24.59%,总有效率80.32%,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板苦酊治疗扁平疣,具有消疣散结抗病毒止痒功效,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弥补了当前中草药酊外治扁平疣的不足,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简便易行等特点.因此,发挥中草药优势治疗扁平疣是切实可行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马建国;张向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