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005 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舒张功能及二尖瓣返流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 卡维地洛, 慢性心衰患者, 舒张功能
摘要: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福辛普利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肺心痛心力衰竭患者5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25)和福辛普利组(n=27).常规治疗组用抗感染、吸氧、解痉止喘、止咳化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必要时小剂量利尿剂、洋地黄类制剂等综合治疗.福辛普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福辛普利10mg/d,连续7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7天后,福辛普利组总有效率92.6%,与常规治疗组76%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福辛普利治疗肺心痛心力衰竭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

    作者:曹恒献;陈宇宁;赵文来;张映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007 血清中新蝶呤的升高是妇女冠心病病变活动的一种标志物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起搏脉冲引导的临时心脏起搏

    目的:探讨用起搏脉冲引导的临时心脏起搏的可行性.方法:应用深静脉穿刺和带漂浮球囊的起搏电极,经体表心电图在起搏脉冲的指导下定位,进行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结果:86例起搏均获成功,且无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结论:床旁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在体表心电图监测下,用起搏脉冲定位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宋柯;胡宏宇;张龙友;吴其明;刘玄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普伐他汀早期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益处

    ·支持他汀药物早期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证据大多来自普伐他汀.·研究证实普伐他汀早期用于ACS(数小时或数天)迅速改善内皮功能,显著减少冠脉再狭窄和心血管事件,并安全可靠.·目前临床实践中他汀药物早期应用尚未得到充分认识,患者也未得到大益处,这种治疗实践与临床研究证据的脱节有待消除.

    作者:马伟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长效5-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与硝酸异山梨酯对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49例稳定型的心绞痛患者停用抗心绞痛药物1周,随机分组,A组服用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B组服用硝酸异山梨酯共4周,以平板运动负符心电图作为考察指标.结果: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60mg每日一次与硝酸异山梨酯均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提高运动能力,但A组疗效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长效5-单硝酸异山梨酯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

    作者:须五平;毛华;文美;李羚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并发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氯沙坦(losartan)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和降尿酸作用.方法:80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n=40)和依那普利组(n=40),氯沙坦组给予氯沙坦(美国默沙东公司产品)50mg/d;依那普利组给予依那普利(enapril,江苏杨子江制药公司产品)10mg/d,2周为一疗程.观察期间两组均不能使用利尿剂、降尿酸药物以及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同时观察两组血压和血、尿尿酸水 平的变化.结果:(1)氯沙坦降压效果平稳,与依那普利比较,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氯沙坦组用药1周后,血尿酸即出现明显下降,同时伴24h尿尿酸排出量增加和24h尿蛋白排出减少.结论:氯沙坦能同时降压和降尿酸,并能更好地保护肾脏.

    作者:徐武华;张素平;肖建友;梁瑞华;林静华;朱建毅;冯琼;赵进;宋慧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营养条件改善,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日趋升高,本文就高尿酸血症引起高血压的发病机理及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邱朝晖;曹奕;郑安琳;殷民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016 暴发性心肌炎与急性心肌炎的超声心动图所见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左室肥厚患者的降压作用及疗效的预测因素:LIFE研究

    在氯沙坦干预以减少终点事件的研究(LIFE)中,对照氯沙坦与β阻滞剂阿替洛尔的降压疗效及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是一个双盲、随机、前瞻性且主动控制的平行对照的多中心研究.

    作者:柏萍;赵美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肌钙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心肌肌钙蛋白作为心肌损伤时的一种高敏感度和特异性的无创检测指标,可以为临床提供大量的诊断和预后信息.

    作者:潘晔生;金立仁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P-选择素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本文就P-选择素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过程及抗P-选择素治疗在动物模型中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胡高频;张文秀;李志梁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009 急性心梗溶栓治疗后的转归与肌酸激酶同工酶释出的关系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013 对759例AMI病人早期血管成形术的10年经验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004 对舒张性心力衰竭下定义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011 支架内再狭窄病人冠脉内放射疗法的后期完全闭塞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53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临床观察

    目的:应用心电图P波离散度有效地预测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概率及危险度,以及对药物疗效的评价.方法:将106例病人分为两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为观察组(n=53),非心房颤动患者53例为对照组(n=53).对患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病人和非心房颤动的病人进行12导联心电图同步记录,找出大P波时限(Pmax)及小P波时限(Pmin),两者差值为P波离散度(Pdisp).同时对患心房颤动的病人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给予可达龙600mg/d静脉滴注,连续7天,观察治疗前后Pdisp的变化.结果:P波离散度≥40ms时,预测心房颤动敏感性达81%,特异性80%,阳性预测准确度达85%.结论:P波离散度对预测心房颤动的发生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对抗房性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评价也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蒋金全;朱伟达;楼丽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心脏保护

    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显著改变与全身血管阻力的增加及伴随的血压升高密切相关,因而降低血管阻力有重要意义.利用首过放射性核素血管造影比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赖诺普利和福辛普利的血流动力学效应,福辛普利较相同剂量的卡托普利和赖诺普利降低全身血管阻力更显著.

    作者:陈仲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应用进展

    状动脉内多普勒超声技术已被广泛用于评价冠脉血流,因其灵活、易操作等特点,成为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侯旭敏;施海明;范维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010 初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特征及转归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002 C-反应蛋白及其他炎症标记物对妇女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作用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