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东升;王锡田;张继业;黄慧芳;周永列;皇甫梅生
本文概述了心血管疾病心肌线粒体呼吸链改变的研究现状,呼吸链结构、功能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呼吸链异常的原因及治疗学意义.
作者:吴强;李隆贵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心室内膜电-机械标测系统可同时反映心肌的电学和机械收缩性能,因而可确定坏死、缺血和正常心肌的空间位置,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作者:饶芳;苏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心脏记忆是指T波的持续可逆的变化,本文对心脏记忆的研究现状进行论述.
作者:张树龙;杨延宗;林治湖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含血心肌保护液持续灌注加主动脉开放前温血加甘露醇持续灌注在危重瓣膜病人手术中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对159例连续危重瓣膜置换术的病人进行分析,实验组(组Ⅰ)83例,采用中度低温含血心肌保护液持续灌注加主动脉开放前温血+甘露醇持续灌注;对照组(组Ⅱ)76例,采用单纯中度低温含血心肌保护液持续灌注.观察心脏自动复跳率,心脏停跳、主动脉阻断、辅助时间,应用持续左心功能监测仪(CCO)观察左心功能的变化,计算氧摄取率,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及心肌酶CK的变化.结果:两组心脏停跳良好,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心脏自动复跳率组Ⅰ为100.0%,组Ⅱ为68.4%(P<0.01);主动脉阻断、辅助时间及心肌氧摄取率无明显差异;心脏停跳时间组Ⅰ较组Ⅱ缩短(11.4±3.2)min;CCO显示术后左心功能组Ⅰ较组Ⅱ恢复快;MDA的变化组Ⅰ较组Ⅱ产量低(P<0.05).结论:采用含血心肌保护液持续灌注加主动脉开放前温血加甘露醇持续灌注的心肌保护方法,能够明显减轻术后早期再灌注损伤,加快术后左心功能恢复.
作者:王军;徐美英;李志刚;王连才;朱家麟;郝家骅;徐志云;张宝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比较福辛普利与依那普利对高血压心脏病(高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8例高心病患者随机单盲分为福辛普利组和依那普利组,每日早晨分别口服福辛普利10mg或依那普利5mg,2周后若坐位收缩压≥160mmHg和(或)坐位舒张压≥95mmHg者,则剂量加倍,4周后血压仍达上述水平则加服双氢克尿噻25mg/d,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用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测定二尖瓣口及瓣下3cm处左室内的舒张期充盈速度E0、A0及E3,计算E0/A0、E3/E0,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经治疗后E0、E0/A0及E3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与P<0.05),E3/E0升高更明显(P<0.001与P<0.01).福辛普利效果较依那普利更显著.结论:福辛普利可较显著地改善左室的舒张功能.
作者:张顺遂;冯清;胡莉梨;梁艳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对照观察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用氯沙坦和其他降压药治疗前后血尿酸、血酯变化情况.结果:氯沙坦组在治疗8周后血尿酸有所下降,而其他降压药组则无明显变化,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氯沙坦加双氢克尿噻(DHCT)组在治疗8周后血尿酸浓度有所升高,但较其他药物加DHCT治疗组升高幅度小,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氯沙坦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明显变化.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氯沙坦治疗可以降低血尿酸,而对血脂无明显影响.
作者:杜晓红;陈素秀;蒋亦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血压的昼夜节律是人体中众多生物节律之一.本文概述了正常人的血压昼夜节律及不同疾病状态时血压节律的变化,并且列举了血压节律调节的相关因素和中枢神经系统对血压节律的调节.
作者:陈安;杜立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静滴地尔硫(艹卓)(diltiazem)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的疗效.方法:对32例经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变异型心绞痛14例和梗死后心绞痛18例)不能控制的夜间心绞痛患者,给予静滴地尔硫 (艹卓)30~40毫克/晚,维持8~10h,疗程7d,评价其疗效及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结果:32例的临床和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0%,治疗前后心率和血压无临床意义变化.结论:静滴地尔硫(艹卓)治疗UAP疗效确切、安全,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蒋锦琪;王青;单慧敏;张悦;倪幼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VitE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影响.方法:将住院4周以上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在给予常规抗高血压治疗的同时加服VitE,每次100mg,每日3次,连续28天;对照组(n=30),给予常规抗高血压治疗而未加服VitE.结果:在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种类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的血压平均值高于对照组,且抗高血压药的用量明显增加.结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时应尽量避免使用VitE,尤其是大剂量的VitE.
作者:鲍文银;赵宏;陈艳;赵碧兰;程胜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人凝血和纤溶活性的改变,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高血压病人血压以及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将2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和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所有入选对象1个月内未服任何降脂药物,停用降压药1周以上,禁食10h后,次晨抽取血样,测定各项指标.结果: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降低,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活性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则升高.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PAI-1与收缩压水平、总胆固醇和vWF呈显著正相关.高血压组给予氯沙坦50~100mg/d治疗,疗程6周,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PAI-1活性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tPA活性较治疗前升高;ISI和vWF在治疗后无明显变化.结论:高血压病人存在一定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和凝血、纤溶功能紊乱.氯沙坦治疗能有效降低病人的血压,同时可以改善高血压病人的纤溶活性.
作者:孙东升;王锡田;张继业;黄慧芳;周永列;皇甫梅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氨力农改善冠心病(CHD)患者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及机理.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的CHD患者30例,以氨力农静脉滴注,用左心室造影法测定用药前后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用左心导管持续监测用药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主动脉收缩压及舒张压(ASP、ADP).结果:氨力农静脉滴注后CO、EF明显提高(P<0.01),LVEDP、ASP及ESV显著降低(P<0.01).结论:氨力农可显著增加心排量,降低前后负荷,改善心肌缺血,提示其对CHD患者具独特的改善血流动力效应.
作者:郑宏超;吕宝经;徐伟平;舒红;朱玉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