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燕;高志玉;王雪花;李小钧;王雪芹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四诊信息与生命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32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横断面调查研究,多中心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及中医四诊信息,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价其生命质量,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SF-36中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等8个维度与出现频率位于前15位的中医症状及频率大于40%的舌诊及脉诊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位于前15位的中医症状中呼吸困难、少气懒言、神疲、气短、食欲不振、乏力、下肢浮肿、失眠与SF-36一个或多个维度及总分呈负相关(P<0.05),舌诊结果与SF-36一个或多个维度及总分呈低相关(P<0.05),脉诊结果与SF-36各维度及总分呈低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四诊信息与患者生命质量具有相关性,其中呼吸困难、少气懒言、神疲、气短、食欲不振、乏力、下肢浮肿、失眠等8个症状与患者生命质量存在显著负相关,改善以上症状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韦葭蔚;黄幸;赵慧辉;王娟;王金平;李雪丽;曾紫凡;王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以知为度”一词出自《伤寒论》,是以用药见效为尺度来控制总体给药量的一种方法.临证所见,病情有轻重、药物有厚薄、人体耐受度也有差异,所以用药剂量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以患者服药后确切反应为基础,从宏观把握用药剂量,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仲景十分重视对患者服药后出现不同反应的观察,笔者全面梳理《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相关论述,以作为不同经方疗效评价及临床药量把握的依据,意在举一反三,启迪临床用药思路,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仲景学术.
作者:陈琳;王敏;李宇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同时分析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因表达调控区甲基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承德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DN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教育、糖尿病饮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2组均以6周作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蛋白尿排泄率和TGF-β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UAER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改善的幅度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2组的VEGF蛋白和mRNA表达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的趋势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TGF-β基因甲基化为(13.66 ±8.22)%,对照组组为(66.89±11.18)%,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可有效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TGF-β基因表达调控区甲基化水平有关.
作者:李国宏;纪品川;王雅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6-2016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Sinomed、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查找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16篇文献,1 253例患者,其中观察组644例,对照组609例,各研究均明确指出基线均衡,具有可比性.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在提高临床疗效(RR=1.73,95%CI[1.46,2.05])、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MD =0.26,95%CI[0.22,0.3])、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MD=-1.02,95%CI[-1.16,-0.87])、降低体重指数(MD=-0.78,95%CI[-1.26,-0.3])、降低血脂TC:(MD=-0.57,95%CI[-0.73,-0.42]、TG:(MD=-0.78,95%CI[-1.26,-0.30])、LDL-C:SMD=-0.46,95%CI[-0.59,-0.32]、空腹胰岛素(SMD=-0.69,95%CI[-0.81,-0.57])、空腹血糖(MD=-0.9,95% CI[-1.09,-0.7])、糖化血红蛋白(MD=-0.77,95%CI[-1.28,-0.26])等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具有一定的优势,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作者:聂春丽;李靖;郑世静;蒋逸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红藤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在西药基础服用的基础上,观察组33例加服红藤汤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加服妇炎消胶囊进行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性包块直径与盆腔积液深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汤能够高效缓解慢性盆腔炎患者血瘀证的状况,能够改变血液流变学;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增加患者身体免疫力.
作者:廖文艳;邓霜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水华的形成需要大量的氮磷营养物质、较高的水温、缓慢的水体流速,当这些条件都具备时,蓝藻细胞团聚上浮,终在水面形成蓝藻水华,从而导致水体中其他生物死亡.研究以水华为始源域,癌症为目标域,将水华映射到人体的癌症,通过水温与热毒、水体流速与气血运行、蓝藻的复甦与癌症的复发进行系列类比映射,试图从水华发生去探求癌症发病机制,以期激荡一些有益的思考.
作者:侯星宇;刘宁;贾春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运用电针刺激大肠合穴下合穴配穴(曲池、上巨虚),观察针刺对于2种不同状态(便秘、腹泻)的功能性肠病的临床疗效,为探求针刺治疗的双向调节作用机制,扩大针灸主治范围,探索针灸配穴组合疗效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相应纳入标准的功能性肠病患者132例(便秘型72例、腹泻型60例),将2型患者各自分为2个电针组,2个药物组,分别为便秘电针组(36例)、便秘药物组(36例)、腹泻电针组(30例)、腹泻药物组(30例).2电针组均采用针刺双侧曲池、上巨虚后,采用20 Hz电流、连续波刺激30 min.治疗期为4周,共完成16次治疗,第1~2周治疗5次/周,第3~4周治疗3次/周.腹泻药物组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2 mg/次,3次/d,连服4周.便秘药物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 mg/次,3次/d,连服4周.各组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末、治疗完成后(第4周末)、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分别记录患者周排便次数和大便性状,评估其治疗期间及随访期的心理状态(SAS、SDS),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经治疗后,2电针组的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SAS、SDS均得到有效改善.组内比较中,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4周与治疗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中,2电针组的临床疗效与同型的药物组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大肠合穴下合穴配穴能够治疗不同状态(便秘、腹泻)下的功能性肠病,并能产生稳定的、具有一定持续性的双向调节效应.
作者:钟峰;曹越;罗容;盛蓉蓉;石文英;刘英含;章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评价麻黄汤不同配伍对苦杏仁和甘草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制备苦杏仁苷对照品溶液和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溶液和不同配伍方式的麻黄汤水煎液供试品溶液,以正交设计8中不同配伍的麻黄汤组方,苦杏仁有效成分研究中以A-H进行标识;甘草有效成分研究中以A1-H1对8中不同配伍方式进行标实.终结果根据国家药典委员会提出的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进行相似度分析,采用MATLAB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结果:苦杏仁和甘草色谱条件能够分别将苦杏仁苷和甘草酸清晰的分离出来,无其他杂质峰,基线稳定,具有可比性.麻黄汤不同配伍方式中对苦杏仁有效成分苦杏仁苷每剂含量未见明显差异,进行方差分析后结果显示,麻黄汤不同配伍中麻黄、桂枝、甘草对苦杏仁苷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黄汤不同配伍方式中以H1单纯甘草中甘草酸含量为高,而麻黄汤全方A1中的甘草酸含量为低;不同配伍中麻黄、桂枝和苦杏仁均降低麻黄汤中甘草酸的含量(P<0.05).结论:麻黄汤不同配伍中麻黄、桂枝、甘草对苦杏仁中有效成分苦杏仁苷未见明显影响;而不同配伍中麻黄、桂枝和苦杏仁均降低麻黄汤中甘草有效成分甘草酸的含量.
作者:麦荣国;郭晓銮;招丽娟;林家寿;刘少文;张建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养心氏片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PCI术后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倒,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药物口服;观察组给予基础药物口服治疗联合养心氏片.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运动试验、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以评价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4.0%,观察组有效率为78.0%,中医证候积分、睡眠质量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改善(P<0.05).结论:养心氏片能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心绞痛症状的发生,并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杨威;宁微;李滕;苏庆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PAT)是实现药品质量源于设计(QbD)的关键工具之一.在线(On-line)和原位(In-line)等PAT技术的使用,为中药生产质量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和决策支持,在稳定产品质量、优化工艺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节能降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从分析功能和属性角度,将PAT技术分为5个方面进行介绍:1)模拟视觉分析技术;2)模拟听觉分析技术;3)模拟味觉分析技术;4)模拟触觉分析技术和;5)多功能集成在线分析技术.同时综述了PAT在中药提取、浓缩、醇沉、柱层析、干燥、混合、制粒、包衣等制药过程中的应用.
作者:王馨;徐冰;徐翔;苑兆国;吴志生;史新元;乔延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比较针灸联合克罗米芬(CC)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效果.方法:2016年11月1日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建库至检索日的针灸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文献,用Jadad量表和Cochrane协作网系统综述手册5.0评价文献质量、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文献9篇共769例(观察组398例、对照组380例),针灸联合其他中医与单用CC、针灸联合其他中医与CC联合其他西医的总有效率均是前者高于后者(P<0.05),单用针灸与CC联合其他西医治疗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针灸与CC联合其他西医、针灸联合其他中医治疗与单用CC的妊娠率均是前者高于后者(P<0.05),针灸联合其他中医改善FSH、LH、T的效果均明显优于单用CC(P <0.05).结论:针灸联合其他中医治疗PCOS性不孕在提高总有效率、妊娠率方面比单用CC或CC联合其他西医治疗有优势,在改善FSH、LH、T方面比单用CC有优势.
作者:单利娜;林丽霞;陈义娇;陈思达;刘步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血流变学及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急诊病区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9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及观察组(48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CHD常规基础治疗及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后统计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电图变化情况;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活化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显效率均升高,无效率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及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9%及53.19% (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观察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GMP-140及观察组MAR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有助于改善CHD患者血流变,调节其血小板活化功能,有效改善CHD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刘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究愈创汤治疗肛瘘术后创面瘢痕组织的疗效及其对胶原Ⅰ (Collagen-Ⅰ)、胶原Ⅲ(Collagen-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雅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肛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愈创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Collagen-Ⅰ/Collagen-Ⅲ比值,对治疗前后肛门功能采用wexner评分进行评价,并记录不同时间愈合情况,同时检测血清人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7d后Collagen-Ⅰ/Collagen-Ⅲ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7d、14 d后EG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3d后E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14 d Collagen-Ⅰ/Collagen-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0 d、14 d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7.67%比48.67%,85.05%比6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wexner评分差异显著,治疗后观察组稀便、干便、气体、需衬垫、改变生活方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瘘术后常规处理愈合时间较长,加用愈创汤能够改善肛门功能,显著缩短愈合时间,可能与增加创面瘢痕组织EGF,调控Collagen-Ⅰ、Collagen-Ⅲ有关.
作者:何大香;朱虹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小针刀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不同病变因素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符合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对病变程度进行评价后并采用小针刀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4周、8周对比疗效,将不同病变特征与治疗结果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脱落及失访病例5例,余19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针刀治疗后4周、8周总有效率分别为95.2%、96.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分级、间室病变个数、病程长短、体重、关节畸形程度等属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小针刀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肯定,但应根据患者的病变程度,合理选择治疗方法,从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针刀治疗措施.
作者:邓迎杰;马雷;张凯;方锐;艾力江·阿斯拉;刘振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药品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鼓励采用创新制药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药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连续制造(Continuous Manufacturing)指在一段时间内不间断提供原料并生产出终产品的过程.与间歇(Batch)生产相比,连续制造具有占地面积少、生产周期缩短、智能化程度高、工艺易放大、产品质量一致性高等特点,符合未来药品生产发展趋势和需求.本文总结了连续制药过程关键技术和方法,包括连续喂料、连续混合、连续制粒等单元型连续制药过程,以及口服固体制剂、化学药合成和生物制品的全程型连续生产过程,介绍了停留时间分布分布(RTD)模型和过程分析技术(PAT)等先进控制方法在连续制药过程中的应用,以期对我国药品和中药生产的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王芬;徐冰;刘雨;李建宇;史新元;乔延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加味防己黄芪汤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微炎状态水平,并探索其对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PNS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关于PNS的基础治疗:PNS教育、PNS饮食,以及抗凝、抗感染、利尿、激素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防己黄芪汤,2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蛋白尿排泄率和各炎性反应指标二结果: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UAER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前,检测的血清IL-1β、IL-6、IL-10及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ANGPTL3平均值较高(P<0.05),而尿ANGPTL3/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防己黄芪汤可有效治疗PNS,其治疗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反应水平有关,此外,血ANGPTL3水平可能是反映PNS患者激素药物治疗后蛋白尿转归的重要指标.
作者:毛仁丽;陈丽;秦盼盼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析不同煎煮方式对小柴胡汤中黄岑有效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柴胡汤用去滓再煎法与不去滓煎法2种煎煮后的黄岑有效化学成分(黄岑苷、黄岑素、汉黄岑素)的含量.对照品溶液包括黄岑苷、黄岑素、汉黄岑素,检测开始前先进行对照品溶液的线性关系考察及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回收率试验.结果:黄岑苷、黄岑素、汉黄岑素对照品溶液的标准曲线方程分别为Y=4 345 730.98X-8 888.11(r=0.999 8)、Y=2 478 268.68X911.05(r =0.999 5)、Y=771 988 9.74X2 449.03(r =0.999 9).黄岑苷、黄岑素、汉黄岑素对照品溶液的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与回收率试验的RSD均低于2%,平均回收率均高于95%.供试品溶液A中所测得的黄岑苷、黄岑素、汉黄岑素含量分别为(0.364 2±0.027 1)g/L、(10.192 3±0.387 5)g/L、(18.082 2±0.746 5)μg/mL,高于供试品溶液B的(0.282 4±0.047 8)g/L、(8.215 0±0.354 1)g/L、(12.698 2±0.642 9)μg/mL(P<0.05).结论:去滓再煎法较之传统不去滓煎法更利于小柴胡汤中黄岑有效化学成分黄岑苷、黄岑素、汉黄岑素的溶出.
作者:陈露露;林汝秀;李瑞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坤泰胶囊+知柏地黄丸+维生素E胶囊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医院门诊就诊的125例围绝经期患者,将其随机分成2组,观察者75例,给予坤泰胶囊+知柏地黄丸+维生素E胶囊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激素替代治疗(HRT).通过检测治疗3个月、6个月2组血清FSH、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肝肾功能指标(ALT,AST,BUN)、KI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来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观察组血清FSH、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子宫内膜厚度无明显变化(P>0.05);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3个月,2组K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观察组Ⅺ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3个月、6个月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坤泰胶囊+知柏地黄丸+维生素E胶囊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症状,调节性激素水平,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丁仁波;吕会娟;王甜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斑蝥胶囊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观察组63例,对照组给予内分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纯中药制剂斑蝥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质量、免疫功能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生命质量治疗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FACT-B、EORTC-QOL-C30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功能治疗前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CD8+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CD4+、CD4 +/CD8+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恶心、潮热、肌肉关节疼痛及阴道流血发生率分别为11.11%、7.94%、6.35%、3.17%,与对照组25.40%、20.63% 、19.05%、14.29%比较,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加入斑蝥胶囊,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吴池华;李一;杨麟翰;贾新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青蒿鳖甲汤对提高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索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收治的肺癌并发骨转移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予紫杉醇与顺铂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青蒿鳖甲汤,比较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各细胞因子水平、临床受益情况等.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86.22%,对照组有效率6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2组患者治疗前各免疫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在KPS方面的改变及其体重稳定率的例数比对照组优(P<0.05);4)治疗前的血浆IL-2、IL-6、IL-10及TNF-α浓度,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指标均降低,观察组降低显著.结论:青蒿鳖甲汤可明显改善肺癌并骨转移患者的免疫力和抗炎水平,同时可提高其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王红兵;蒲志忠;邓彬;雷霄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