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春丽;李靖;郑世静;蒋逸韵
目的:探讨滋肾育胎丸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3日至2016年9月11日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助孕的女性随机双盲分为滋肾育胎丸药物组及安慰剂组,均采用长方案,降调日起服药,至移植后35 d停药,比较2组超排卵的治疗过程及结局;结果:共入组205例,药物组(103例)和安慰剂组(102例)基础数据没有差异,2组促排卵时间、促排卵药物总量、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优胚率亦没有统计学意义.药物组HCG日每成熟卵泡对应E2值、新鲜移植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F-ET过程中配合应用滋肾育胎丸能够改善卵细胞质量,促进胚胎种植,终可提高IVF-ET助孕效率.
作者:柏海燕;王婷;刘晓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养心氏片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PCI术后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倒,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药物口服;观察组给予基础药物口服治疗联合养心氏片.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运动试验、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以评价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4.0%,观察组有效率为78.0%,中医证候积分、睡眠质量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改善(P<0.05).结论:养心氏片能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心绞痛症状的发生,并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杨威;宁微;李滕;苏庆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徐冰,男,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质量和先进工艺控制,中药智能制造技术及实现.兼任中药生产过程控制与质量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信息工程重点研究室方向负责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协会药物分析与过程控制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制药工程协会(ISPE)会员.主持/参加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企业课题30余项.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同时分析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因表达调控区甲基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承德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DN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教育、糖尿病饮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2组均以6周作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蛋白尿排泄率和TGF-β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UAER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改善的幅度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2组的VEGF蛋白和mRNA表达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的趋势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TGF-β基因甲基化为(13.66 ±8.22)%,对照组组为(66.89±11.18)%,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可有效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TGF-β基因表达调控区甲基化水平有关.
作者:李国宏;纪品川;王雅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斑蝥胶囊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观察组63例,对照组给予内分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纯中药制剂斑蝥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质量、免疫功能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生命质量治疗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FACT-B、EORTC-QOL-C30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功能治疗前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CD8+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CD4+、CD4 +/CD8+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恶心、潮热、肌肉关节疼痛及阴道流血发生率分别为11.11%、7.94%、6.35%、3.17%,与对照组25.40%、20.63% 、19.05%、14.29%比较,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加入斑蝥胶囊,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吴池华;李一;杨麟翰;贾新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小金胶囊联合手术治疗瘘管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4月武汉市第五医院收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瘘管期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小金胶囊.观察术后7d时伤口愈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随访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2例在第12个月时失访,5例在24个月时失访,对照组有1例在第12个月时失访,3例在24个月时失访.术后7d时,观察组愈合率97.9%,对照组愈合率85.4%,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回访中,观察组复发率分别为0%,4.3%,7.0%;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8.3%,17.0%和22.2%,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未观察到与药物有直接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瘘管期浆细胞性乳腺炎在围手术期服用小金胶囊,能提高创口愈合率,降低复发率,安全性良好.
作者:郜朝霞;邵力伟;陈春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评价麻黄汤不同配伍对苦杏仁和甘草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制备苦杏仁苷对照品溶液和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溶液和不同配伍方式的麻黄汤水煎液供试品溶液,以正交设计8中不同配伍的麻黄汤组方,苦杏仁有效成分研究中以A-H进行标识;甘草有效成分研究中以A1-H1对8中不同配伍方式进行标实.终结果根据国家药典委员会提出的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进行相似度分析,采用MATLAB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结果:苦杏仁和甘草色谱条件能够分别将苦杏仁苷和甘草酸清晰的分离出来,无其他杂质峰,基线稳定,具有可比性.麻黄汤不同配伍方式中对苦杏仁有效成分苦杏仁苷每剂含量未见明显差异,进行方差分析后结果显示,麻黄汤不同配伍中麻黄、桂枝、甘草对苦杏仁苷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黄汤不同配伍方式中以H1单纯甘草中甘草酸含量为高,而麻黄汤全方A1中的甘草酸含量为低;不同配伍中麻黄、桂枝和苦杏仁均降低麻黄汤中甘草酸的含量(P<0.05).结论:麻黄汤不同配伍中麻黄、桂枝、甘草对苦杏仁中有效成分苦杏仁苷未见明显影响;而不同配伍中麻黄、桂枝和苦杏仁均降低麻黄汤中甘草有效成分甘草酸的含量.
作者:麦荣国;郭晓銮;招丽娟;林家寿;刘少文;张建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析不同煎煮方式对小柴胡汤中黄岑有效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柴胡汤用去滓再煎法与不去滓煎法2种煎煮后的黄岑有效化学成分(黄岑苷、黄岑素、汉黄岑素)的含量.对照品溶液包括黄岑苷、黄岑素、汉黄岑素,检测开始前先进行对照品溶液的线性关系考察及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回收率试验.结果:黄岑苷、黄岑素、汉黄岑素对照品溶液的标准曲线方程分别为Y=4 345 730.98X-8 888.11(r=0.999 8)、Y=2 478 268.68X911.05(r =0.999 5)、Y=771 988 9.74X2 449.03(r =0.999 9).黄岑苷、黄岑素、汉黄岑素对照品溶液的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与回收率试验的RSD均低于2%,平均回收率均高于95%.供试品溶液A中所测得的黄岑苷、黄岑素、汉黄岑素含量分别为(0.364 2±0.027 1)g/L、(10.192 3±0.387 5)g/L、(18.082 2±0.746 5)μg/mL,高于供试品溶液B的(0.282 4±0.047 8)g/L、(8.215 0±0.354 1)g/L、(12.698 2±0.642 9)μg/mL(P<0.05).结论:去滓再煎法较之传统不去滓煎法更利于小柴胡汤中黄岑有效化学成分黄岑苷、黄岑素、汉黄岑素的溶出.
作者:陈露露;林汝秀;李瑞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四诊信息与生命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32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横断面调查研究,多中心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及中医四诊信息,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价其生命质量,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SF-36中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等8个维度与出现频率位于前15位的中医症状及频率大于40%的舌诊及脉诊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位于前15位的中医症状中呼吸困难、少气懒言、神疲、气短、食欲不振、乏力、下肢浮肿、失眠与SF-36一个或多个维度及总分呈负相关(P<0.05),舌诊结果与SF-36一个或多个维度及总分呈低相关(P<0.05),脉诊结果与SF-36各维度及总分呈低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四诊信息与患者生命质量具有相关性,其中呼吸困难、少气懒言、神疲、气短、食欲不振、乏力、下肢浮肿、失眠等8个症状与患者生命质量存在显著负相关,改善以上症状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韦葭蔚;黄幸;赵慧辉;王娟;王金平;李雪丽;曾紫凡;王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中国药典中对中药膏滋制备过程中的清膏以及辅料的用量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本文通过继承周长峰老师膏滋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和膏滋清膏得量以及辅料用量等工艺参数,为操作人员正确掌握膏滋的制备工艺要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继承周长峰老师中药膏滋传统制备方法经验并通过实践工作中记录的数据结合参考其他文献中传统膏滋的制备工艺.结果:总结出了中药膏滋在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并对膏滋清膏得得率情况以及糖类、胶类等辅料常用量的使用情况.结论:中药膏滋在制备过程中复方膏滋可按药材总量的33.58%预计清膏得量,糖、蜜类辅料用量一般为清膏量的1.2倍.单方膏滋的清膏平均得率为25.16%,糖、蜜类辅料用量一般为清膏量的2.1倍.
作者:路继刚;吕福杰;任学明;侯红星;李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大蒜素注射液对于治疗前列腺癌的临临床效果,进一步探讨其对于前列腺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92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2组均采取急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生理盐水与大蒜素注射液配制后静脉推注,2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3个疗程再观察2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临床功能评分、免疫水平以及前列腺液COX-2、p38MAPK、血浆TNF-α以及IL-6方面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84.7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7.39%,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治疗前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治疗后QOL均较治疗前降低,IIEF-5均升高,但观察组的QOL评分及IIEF-5评分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治疗前,2组前列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均有显著的提高;4)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前列腺液的COX-2、p38MAPK及血浆TNF-α、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上述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蒜素注射液在治疗前列腺癌方面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该药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其前列腺炎性反应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杨庆辉;路平;姬颖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4周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统计2组临床疗效,判定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评分,对比2组致残情况;于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67.00% (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NIHS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Barthel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0、1、2级致残患者比例明显升高(P<0.05),2组4级致残患者比例及观察组5级致残患者比例降低(P<0.05);2组致残级别<4级的患者比例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学,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爱玲;马丛丛;刘存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药品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是设计科学和制造科学的总和,设计思维和方法贯穿于药品研究、开发、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设计对药品质量具有决定作用.中药设计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有效使用多学科的科学原理使中药质量满足临床防病治病需求的过程.本文总结了中药方剂设计、中药药物设计和中药剂型设计等中药产品设计内容,以及药辅合一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制剂处方设计、中药制药工艺路线设计和制药工程设计等中药工艺设计内容.随着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基于大数据、知识和规则的中药智能设计方法,如专家系统(ES)、工艺分类系统(MCS)和智慧中药系统(iTCM)等,提高了中药设计效率,丰富了中药质量源于设计内容.
作者:戴胜云;徐冰;史新元;张志强;张燕玲;王耘;乔延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药品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鼓励采用创新制药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药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连续制造(Continuous Manufacturing)指在一段时间内不间断提供原料并生产出终产品的过程.与间歇(Batch)生产相比,连续制造具有占地面积少、生产周期缩短、智能化程度高、工艺易放大、产品质量一致性高等特点,符合未来药品生产发展趋势和需求.本文总结了连续制药过程关键技术和方法,包括连续喂料、连续混合、连续制粒等单元型连续制药过程,以及口服固体制剂、化学药合成和生物制品的全程型连续生产过程,介绍了停留时间分布分布(RTD)模型和过程分析技术(PAT)等先进控制方法在连续制药过程中的应用,以期对我国药品和中药生产的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王芬;徐冰;刘雨;李建宇;史新元;乔延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加味防己黄芪汤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微炎状态水平,并探索其对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PNS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关于PNS的基础治疗:PNS教育、PNS饮食,以及抗凝、抗感染、利尿、激素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防己黄芪汤,2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蛋白尿排泄率和各炎性反应指标二结果: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UAER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前,检测的血清IL-1β、IL-6、IL-10及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ANGPTL3平均值较高(P<0.05),而尿ANGPTL3/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防己黄芪汤可有效治疗PNS,其治疗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反应水平有关,此外,血ANGPTL3水平可能是反映PNS患者激素药物治疗后蛋白尿转归的重要指标.
作者:毛仁丽;陈丽;秦盼盼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西药治疗对复发性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80例复发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西药+中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周.治疗后,比较患者临床疗效、H-B面神经功能评分、Portmann评分、FDI评分情况.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 (P <0.05).2)治疗后,2组H-B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H-B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FD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H-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2组Portmann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Portmann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西药治疗复发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陈名涛;刘美;徐向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坤泰胶囊+知柏地黄丸+维生素E胶囊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医院门诊就诊的125例围绝经期患者,将其随机分成2组,观察者75例,给予坤泰胶囊+知柏地黄丸+维生素E胶囊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激素替代治疗(HRT).通过检测治疗3个月、6个月2组血清FSH、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肝肾功能指标(ALT,AST,BUN)、KI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来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观察组血清FSH、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子宫内膜厚度无明显变化(P>0.05);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3个月,2组K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观察组Ⅺ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3个月、6个月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坤泰胶囊+知柏地黄丸+维生素E胶囊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症状,调节性激素水平,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丁仁波;吕会娟;王甜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红藤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在西药基础服用的基础上,观察组33例加服红藤汤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加服妇炎消胶囊进行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性包块直径与盆腔积液深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汤能够高效缓解慢性盆腔炎患者血瘀证的状况,能够改变血液流变学;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增加患者身体免疫力.
作者:廖文艳;邓霜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对MCAO大鼠的行为学干预效应,同时评价其对Notch信号通路标志性蛋白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及针刺组,各12只.模型组及针刺组大鼠均接受改良线栓法建立左侧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MCAO)再灌注模型,空白组大鼠仅进行血管分离术,术后空白组及模型组大鼠每日接受模拟捉拿1次,针刺组大鼠予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连续干预14 d,用神经行为学评分评估大鼠行动能力,TTC染色法观察脑梗死体积变化,HE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组织细胞形态和结构,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Notch1、Hes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提高,并缩小了脑梗死体积;2)针刺可明显改善MCAO术大鼠脑组织细胞形态和结构;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针刺可明显上调大鼠脑组织Notch1、Hes1的蛋白水平.结论:电针曲池穴及足三里穴可改善MCAO大鼠行为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介导Notch通路有关.
作者:于雪萍;袁秀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在药品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框架下,工艺控制策略是用于确保产品质量和工艺性能符合预期目标的一套计划性控制方法和步骤的组合.工艺控制策略的先进程度取决于对药品和制药工艺的理解和相关知识水平的积累.目前,国内制药工艺控制正经历从质量源于检验(QbT)模式向QbD模式的转变.本文总结并比较了分别由美国FDA的Lawrance Yu和国际制药工程协会PQLI工作组提出的工艺控制策略等级模型.介绍了药物产品质量实时放行测试、工艺设计空间、工艺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工艺闭环控制、工艺智能控制等先进工艺控制方法和策略,及其在中药和药品生产中的应用.
作者:连传运;徐冰;王秋平;于佳琦;史新元;乔延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