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朝霞;邵力伟;陈春洲
目的:探讨坤泰胶囊+知柏地黄丸+维生素E胶囊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医院门诊就诊的125例围绝经期患者,将其随机分成2组,观察者75例,给予坤泰胶囊+知柏地黄丸+维生素E胶囊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激素替代治疗(HRT).通过检测治疗3个月、6个月2组血清FSH、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肝肾功能指标(ALT,AST,BUN)、KI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来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观察组血清FSH、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子宫内膜厚度无明显变化(P>0.05);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3个月,2组K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观察组Ⅺ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3个月、6个月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坤泰胶囊+知柏地黄丸+维生素E胶囊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症状,调节性激素水平,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丁仁波;吕会娟;王甜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调督通脑针法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加用调督通脑针法,对照组加用口服草酸西酞普兰.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8周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NF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对患者的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有效率为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患者HAMD评分方面,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Barthel指数评分方面,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评分改善愈明显.结论:和艾司西酞普兰都能减缓患者的抑郁症状,但在促进神经功能康复及生命质量的改善方面,调督通脑针法更胜一筹.
作者:郭晓芳;连玲霞;王艳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同时分析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因表达调控区甲基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承德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DN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教育、糖尿病饮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2组均以6周作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蛋白尿排泄率和TGF-β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UAER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改善的幅度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2组的VEGF蛋白和mRNA表达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的趋势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TGF-β基因甲基化为(13.66 ±8.22)%,对照组组为(66.89±11.18)%,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可有效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TGF-β基因表达调控区甲基化水平有关.
作者:李国宏;纪品川;王雅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药品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强调对制药过程的透彻理解,即理解原料、工艺和产品质量之间的多维组合和相互作用关系.数学模型以函数关系的形式表征所研究工艺系统或过程“输入-输出”量对的集合,是解释制药质量传递规律,实现产品关键质量属性(CQAs)预测的重要工具.本文提出依据数学模型对终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将工艺模型分为高、中、低3类.为规范建模过程、提高建模效率,提出工艺建模质量管理规范(GMoP).总结了机理建模、统计建模和混合建模方法,并介绍了数学模型在中药提取、干燥、制粒、粉体压缩、制药过程质量监控和工艺系统表征中的应用.
作者:石国琳;徐冰;林兆洲;史新元;戴幸星;乔延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运用电针刺激大肠合穴下合穴配穴(曲池、上巨虚),观察针刺对于2种不同状态(便秘、腹泻)的功能性肠病的临床疗效,为探求针刺治疗的双向调节作用机制,扩大针灸主治范围,探索针灸配穴组合疗效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相应纳入标准的功能性肠病患者132例(便秘型72例、腹泻型60例),将2型患者各自分为2个电针组,2个药物组,分别为便秘电针组(36例)、便秘药物组(36例)、腹泻电针组(30例)、腹泻药物组(30例).2电针组均采用针刺双侧曲池、上巨虚后,采用20 Hz电流、连续波刺激30 min.治疗期为4周,共完成16次治疗,第1~2周治疗5次/周,第3~4周治疗3次/周.腹泻药物组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2 mg/次,3次/d,连服4周.便秘药物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 mg/次,3次/d,连服4周.各组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末、治疗完成后(第4周末)、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分别记录患者周排便次数和大便性状,评估其治疗期间及随访期的心理状态(SAS、SDS),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经治疗后,2电针组的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SAS、SDS均得到有效改善.组内比较中,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4周与治疗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中,2电针组的临床疗效与同型的药物组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大肠合穴下合穴配穴能够治疗不同状态(便秘、腹泻)下的功能性肠病,并能产生稳定的、具有一定持续性的双向调节效应.
作者:钟峰;曹越;罗容;盛蓉蓉;石文英;刘英含;章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肺纤维化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和肺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肺纤维化患者94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36%)高于对照组(70.21%)(P<0.05);2组治疗后呼吸困难、咳嗽、啰音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困难、咳嗽、哆音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TGF-β1和TNF-α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VC、FEV1和DLeo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单次呼吸法一氧化碳弥散(Dlco)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肺纤维化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炎性因子IL-6、TGF-β1和TNF-α水平,及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于国强;庞立健;付东升;石绍顺;李明飞;李丁蕾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定坤丹结合激素治疗肾虚肝郁证月经过少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确诊为肾虚肝郁证月经过少女性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2组患者同时予雌孕激素周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定坤丹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服2个疗程.结果:治疗后2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血清LH、E2及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增加,行经时间显著延长(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57% (P <0.05).结论:定坤丹结合激素与单纯应用激素相比治疗肾虚肝郁证月经过少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明显增加患者的月经量、行经时间、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
作者:李嘉慧;欧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系统评价瓜蒌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取6项研究,共计1 734例.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Cochrane、PubMed,收集瓜蒌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通过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S.3软件包进行Meta分析.结果:观察组瓜蒌皮注射液在临床症状有效率、心电图有效率、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舒血宁、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的临床症状有效率比较OR=3.57,95% CI(2.81,4.54),P<0.00001,心电图有效率比较RD=0.28,95% CI(0.23,0.33),P<0.00001.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情况比较MD=-1.86,95% CI(-2.24,-1.48),P<0.00001,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低切情况比较MD=-2.46,95% CI(-3.20,-1.73),P<0.00001,且瓜蒌皮注射液不良反应较少,使用较安全.结论,瓜蒌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高飞;张向;郭建恩;李静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究针灸结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对副肿瘤综合征患者相关抗体及肌电图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本溪钢铁公司总医院收治的副肿瘤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免疫抑制剂规范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针灸辨证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统计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清相关抗体水平及肌电图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0%,较对照组的56.00%显著升高(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抗Hu-抗体、抗-Yo抗体、抗-Ri抗体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正中神经及尺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均显著加快(P<0.05或P<0.01),且观察组显著快于对照组(P<0.01);运动/感觉波幅显著增大(P<0.01),且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结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副肿瘤综合征可显著调节患者自身免疫紊乱,并有效改善患者肌电图,恢复其正常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显著且优于免疫抑制剂单用.
作者:赵航;刘晓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细胞因子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96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细胞因子和血脂代谢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5.42%)高于对照组(66.67%)(P<0.05).2组治疗后ADL评分和BEHAVE-AD评分降低而MMSE评分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和BEHAVE-AD评分低于对照组而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TNF-α、CRP和IL-6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CRP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LDL-C、TG和TC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LDL-C、TG和T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疗效明显,且可改善患者细胞因子和血脂代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作者:陈戴荣;郑义雄;陈敏庄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并对比中药及中药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就诊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中药+生物反馈组,每组各25例,终完成临床观察37例.治疗前后进行数字划消、SNAP-Ⅳ量表评分、脑电生理检测以及多动指数测试.结果:治疗后,2组在SNAP-Ⅳ量表评分、数字划消测试、脑电波频率变化方面均有改善(P<0.05);多动指数无明显改善.结论:中药+脑电生物反馈、中药治疗2种方案对ADHD治疗均是有效的,其中综合疗法在疾病总体症状较中药单一疗效更佳.
作者:丁一芸;王雅璇;周义山;王俊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以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为基础的制药质量体系,逐渐将智能装备、工业信息化软件、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智能化工具纳入生产质量管控和知识管理系统.智能制造引领着中药产业的转型升级,面对不断涌现的智能制造新技术和新模式,本文引入智能制造成熟度等级模型,评价分析了当前中药智能制造主要处于规范级(即数字化和标准化)和集成级阶段,未来朝向优化级和引领级发展.提出由连续制造、信息集成、智能模拟和智慧应用组成的中药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体系.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将催生新一代中药智能制造模式,实现工艺知识和模型的应用,以及生产过程感知和控制决策的闭环.
作者:于佳琦;徐冰;姚璐;戴幸星;史新元;乔延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血流变学及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急诊病区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9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及观察组(48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CHD常规基础治疗及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后统计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电图变化情况;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活化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显效率均升高,无效率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及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9%及53.19% (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观察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GMP-140及观察组MAR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有助于改善CHD患者血流变,调节其血小板活化功能,有效改善CHD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刘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PAT)是实现药品质量源于设计(QbD)的关键工具之一.在线(On-line)和原位(In-line)等PAT技术的使用,为中药生产质量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和决策支持,在稳定产品质量、优化工艺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节能降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从分析功能和属性角度,将PAT技术分为5个方面进行介绍:1)模拟视觉分析技术;2)模拟听觉分析技术;3)模拟味觉分析技术;4)模拟触觉分析技术和;5)多功能集成在线分析技术.同时综述了PAT在中药提取、浓缩、醇沉、柱层析、干燥、混合、制粒、包衣等制药过程中的应用.
作者:王馨;徐冰;徐翔;苑兆国;吴志生;史新元;乔延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养心氏片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PCI术后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倒,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药物口服;观察组给予基础药物口服治疗联合养心氏片.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运动试验、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以评价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4.0%,观察组有效率为78.0%,中医证候积分、睡眠质量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改善(P<0.05).结论:养心氏片能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心绞痛症状的发生,并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杨威;宁微;李滕;苏庆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防治原发性肝癌(HCC)复发转移的效果并探究其对血清P53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2例,根据入院顺序编号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00% (P <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 +/CD8+水平分别为(58.15±9.25)%、(44.41±5.63)%、1.71±0.56高于对照组的(51.14±6.54)%、(32.66±4.29)%、1.06±0.26(P <0.05);观察组患者血清P53抗体、VEGF、TGF-β1及Ki67水平分别为(153.29 ±31.85) pg/mL、(214.39±31.28) pg/mL、(16.47±1.93) ng/mL、(71.34±6.27)%低于对照组的(189.94±44.21) pg/mL、(352.87±43.67) pg/mL、(25.63±4.26) ng/mL、(82.37±7.12)%(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5.56%、2.78%,低于照组的27.78%、36.11% (P <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能通过降低血清标志物水平、诱导癌细胞凋亡杀灭癌细胞,有效防治HCC复发转移的发生,且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张大为;何津;张海光;王丽莉;郝春海;张跃伟;马龙滨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比较黄芩水煎液及黄芩苷对肝纤维化大鼠的防治作用及量效关系.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8周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同时灌胃给予高、中、低剂量的黄芩水煎液及黄芩苷,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肝脏病理组织形态;试剂盒检测肝脏HYP,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ALP、GGT)及肝组织匀浆及血清SOD、MDA水平;放免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C-Ⅳ及LN).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低剂量黄芩水煎液及黄芩苷均能有效改善大鼠肝功能,降低血清HA、LN、PCⅢ水平及肝脏HYP含量,提高血清及肝组织SOD,降低MDA水平,并尤以低剂量组作用佳,但黄芩水煎高剂量组具有加重肝损伤趋势.结论:中、低剂量黄芩水煎液及黄芩苷均能有效改善大鼠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孟洪宇;常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以文献学的方法,通过考证古代医籍,对火疗法的源流做了初步的梳理,并将其归纳为炙、焫、熏、熨、温针、烧针、灸、烙等8种方法;从文字学研究和字面意义上解释了火疗八法的含义,并分述其操作方法、探讨其作用机制和适应症候,进而分析了各疗法的发展进程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对火疗八法的作用特点和相互间关系的分析有助于火法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张恒;贾春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在药品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框架下,工艺控制策略是用于确保产品质量和工艺性能符合预期目标的一套计划性控制方法和步骤的组合.工艺控制策略的先进程度取决于对药品和制药工艺的理解和相关知识水平的积累.目前,国内制药工艺控制正经历从质量源于检验(QbT)模式向QbD模式的转变.本文总结并比较了分别由美国FDA的Lawrance Yu和国际制药工程协会PQLI工作组提出的工艺控制策略等级模型.介绍了药物产品质量实时放行测试、工艺设计空间、工艺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工艺闭环控制、工艺智能控制等先进工艺控制方法和策略,及其在中药和药品生产中的应用.
作者:连传运;徐冰;王秋平;于佳琦;史新元;乔延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比较针灸联合克罗米芬(CC)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效果.方法:2016年11月1日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建库至检索日的针灸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文献,用Jadad量表和Cochrane协作网系统综述手册5.0评价文献质量、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文献9篇共769例(观察组398例、对照组380例),针灸联合其他中医与单用CC、针灸联合其他中医与CC联合其他西医的总有效率均是前者高于后者(P<0.05),单用针灸与CC联合其他西医治疗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针灸与CC联合其他西医、针灸联合其他中医治疗与单用CC的妊娠率均是前者高于后者(P<0.05),针灸联合其他中医改善FSH、LH、T的效果均明显优于单用CC(P <0.05).结论:针灸联合其他中医治疗PCOS性不孕在提高总有效率、妊娠率方面比单用CC或CC联合其他西医治疗有优势,在改善FSH、LH、T方面比单用CC有优势.
作者:单利娜;林丽霞;陈义娇;陈思达;刘步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