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质量源于设计方法和应用:智能制造

于佳琦;徐冰;姚璐;戴幸星;史新元;乔延江

关键词:质量源于设计, 中药, 智能制造, 智能模拟, 智能优化
摘要:以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为基础的制药质量体系,逐渐将智能装备、工业信息化软件、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智能化工具纳入生产质量管控和知识管理系统.智能制造引领着中药产业的转型升级,面对不断涌现的智能制造新技术和新模式,本文引入智能制造成熟度等级模型,评价分析了当前中药智能制造主要处于规范级(即数字化和标准化)和集成级阶段,未来朝向优化级和引领级发展.提出由连续制造、信息集成、智能模拟和智慧应用组成的中药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体系.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将催生新一代中药智能制造模式,实现工艺知识和模型的应用,以及生产过程感知和控制决策的闭环.
世界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及血糖水平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MS患者108例,并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片降糖、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脾利湿化浊汤治疗,1周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糖的变化,并计算平均体重指数(BMI)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DL-C较治疗前升高,BMI、TC、TG、LDL-C及FPG、2 hPG、HbAl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HDL-C显高于对照组,BMI、TC、TG、LDL-C及FPG、2 hPG、HbAlc均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MS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血脂水平,降低BMI.

    作者:周雷;杨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药质量源于设计方法和应用:工艺放大

    当制药工艺从实验室小试规模向生产规模放大时,工艺规模成为影响产品质量的新的变量.小试规模下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在中试规模或生产规模下可能呈现另外情况.在质量源于设计(QbD)框架下,加入工艺规模这个新的变量,势必对制药过程的理解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总结了常用制药工艺放大的方法,并重点介绍了数学模拟放大.以高速剪切湿法制粒过程为例,通过采用量纲分析,保持各规模间颗粒增长微环境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相似,建立非规模依赖型工艺动态设计空间,扩展了设计空间的边界和范围,提高了工艺对变化因素的容忍性,产品可变性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罗赣;徐冰;孙飞;马群;史新元;乔延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小金胶囊配合手术治疗瘘管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金胶囊联合手术治疗瘘管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4月武汉市第五医院收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瘘管期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小金胶囊.观察术后7d时伤口愈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随访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2例在第12个月时失访,5例在24个月时失访,对照组有1例在第12个月时失访,3例在24个月时失访.术后7d时,观察组愈合率97.9%,对照组愈合率85.4%,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回访中,观察组复发率分别为0%,4.3%,7.0%;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8.3%,17.0%和22.2%,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未观察到与药物有直接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瘘管期浆细胞性乳腺炎在围手术期服用小金胶囊,能提高创口愈合率,降低复发率,安全性良好.

    作者:郜朝霞;邵力伟;陈春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瓜蒌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瓜蒌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取6项研究,共计1 734例.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Cochrane、PubMed,收集瓜蒌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通过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S.3软件包进行Meta分析.结果:观察组瓜蒌皮注射液在临床症状有效率、心电图有效率、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舒血宁、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的临床症状有效率比较OR=3.57,95% CI(2.81,4.54),P<0.00001,心电图有效率比较RD=0.28,95% CI(0.23,0.33),P<0.00001.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情况比较MD=-1.86,95% CI(-2.24,-1.48),P<0.00001,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低切情况比较MD=-2.46,95% CI(-3.20,-1.73),P<0.00001,且瓜蒌皮注射液不良反应较少,使用较安全.结论,瓜蒌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高飞;张向;郭建恩;李静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针刺足三里、曲池对MCAO模型大鼠梗死周围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目的:评价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对MCAO模型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及观察脑梗死灶周围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的变化.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干预组,各15只.假手术组仅予切开皮肤分剥离神经血管后缝合,模型组及干预组大鼠予线栓法进行MCAO模型制备,造模成功后干预组大鼠予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1次/d,30 min/次,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仅模仿捉拿、回笼,连续干预14 d,用Homecage Scan行为学评价大鼠不同时间段运动能力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PI3K、Bax的表达差异,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观察AKT、p-Akt的浓度变化.结果:1)Homecage Scan行为学检测显示:假手术组大鼠未见明显异常,造模大鼠出现明显偏瘫,随着时间的推移模型组及干预组大鼠花费在行走、后肢站立、舔毛3种行为的时间逐渐延长,其中干预组改善得更为明显(P<0.05).2)造模组大鼠脑组织TTC染色出现明显白色梗死区域,干预组大鼠梗死区域明显小于模型组.3)免疫组化显示造模后大鼠PI3K降低,Bax升高,针刺足三里穴及曲池穴可上调PI3K及AKT的磷酸化程度,抑制了Bax的表达;4)Western blotting显示针刺足三里、曲池穴可上调造模大鼠AKT的磷酸化程度.结论:针刺曲池穴、足三里穴可改善脑缺血大鼠的神经缺损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 K/AKT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唐冕;章琪;陈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大蒜素对前列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蒜素注射液对于治疗前列腺癌的临临床效果,进一步探讨其对于前列腺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92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2组均采取急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生理盐水与大蒜素注射液配制后静脉推注,2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3个疗程再观察2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临床功能评分、免疫水平以及前列腺液COX-2、p38MAPK、血浆TNF-α以及IL-6方面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84.7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7.39%,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治疗前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治疗后QOL均较治疗前降低,IIEF-5均升高,但观察组的QOL评分及IIEF-5评分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治疗前,2组前列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均有显著的提高;4)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前列腺液的COX-2、p38MAPK及血浆TNF-α、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上述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蒜素注射液在治疗前列腺癌方面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该药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其前列腺炎性反应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杨庆辉;路平;姬颖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药质量源于设计方法和应用:智能制造

    以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为基础的制药质量体系,逐渐将智能装备、工业信息化软件、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智能化工具纳入生产质量管控和知识管理系统.智能制造引领着中药产业的转型升级,面对不断涌现的智能制造新技术和新模式,本文引入智能制造成熟度等级模型,评价分析了当前中药智能制造主要处于规范级(即数字化和标准化)和集成级阶段,未来朝向优化级和引领级发展.提出由连续制造、信息集成、智能模拟和智慧应用组成的中药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体系.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将催生新一代中药智能制造模式,实现工艺知识和模型的应用,以及生产过程感知和控制决策的闭环.

    作者:于佳琦;徐冰;姚璐;戴幸星;史新元;乔延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火法源流论

    以文献学的方法,通过考证古代医籍,对火疗法的源流做了初步的梳理,并将其归纳为炙、焫、熏、熨、温针、烧针、灸、烙等8种方法;从文字学研究和字面意义上解释了火疗八法的含义,并分述其操作方法、探讨其作用机制和适应症候,进而分析了各疗法的发展进程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对火疗八法的作用特点和相互间关系的分析有助于火法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张恒;贾春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药质量源于设计方法和应用:产品和工艺设计

    药品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是设计科学和制造科学的总和,设计思维和方法贯穿于药品研究、开发、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设计对药品质量具有决定作用.中药设计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有效使用多学科的科学原理使中药质量满足临床防病治病需求的过程.本文总结了中药方剂设计、中药药物设计和中药剂型设计等中药产品设计内容,以及药辅合一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制剂处方设计、中药制药工艺路线设计和制药工程设计等中药工艺设计内容.随着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基于大数据、知识和规则的中药智能设计方法,如专家系统(ES)、工艺分类系统(MCS)和智慧中药系统(iTCM)等,提高了中药设计效率,丰富了中药质量源于设计内容.

    作者:戴胜云;徐冰;史新元;张志强;张燕玲;王耘;乔延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药膏滋制备要点和工艺参数的探讨

    目的:中国药典中对中药膏滋制备过程中的清膏以及辅料的用量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本文通过继承周长峰老师膏滋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和膏滋清膏得量以及辅料用量等工艺参数,为操作人员正确掌握膏滋的制备工艺要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继承周长峰老师中药膏滋传统制备方法经验并通过实践工作中记录的数据结合参考其他文献中传统膏滋的制备工艺.结果:总结出了中药膏滋在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并对膏滋清膏得得率情况以及糖类、胶类等辅料常用量的使用情况.结论:中药膏滋在制备过程中复方膏滋可按药材总量的33.58%预计清膏得量,糖、蜜类辅料用量一般为清膏量的1.2倍.单方膏滋的清膏平均得率为25.16%,糖、蜜类辅料用量一般为清膏量的2.1倍.

    作者:路继刚;吕福杰;任学明;侯红星;李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调督通脑针法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调督通脑针法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加用调督通脑针法,对照组加用口服草酸西酞普兰.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8周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NF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对患者的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有效率为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患者HAMD评分方面,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Barthel指数评分方面,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评分改善愈明显.结论:和艾司西酞普兰都能减缓患者的抑郁症状,但在促进神经功能康复及生命质量的改善方面,调督通脑针法更胜一筹.

    作者:郭晓芳;连玲霞;王艳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青蒿鳖甲汤对肺癌骨转移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青蒿鳖甲汤对提高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索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收治的肺癌并发骨转移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予紫杉醇与顺铂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青蒿鳖甲汤,比较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各细胞因子水平、临床受益情况等.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86.22%,对照组有效率6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2组患者治疗前各免疫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在KPS方面的改变及其体重稳定率的例数比对照组优(P<0.05);4)治疗前的血浆IL-2、IL-6、IL-10及TNF-α浓度,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指标均降低,观察组降低显著.结论:青蒿鳖甲汤可明显改善肺癌并骨转移患者的免疫力和抗炎水平,同时可提高其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王红兵;蒲志忠;邓彬;雷霄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4周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统计2组临床疗效,判定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评分,对比2组致残情况;于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67.00% (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NIHS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Barthel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0、1、2级致残患者比例明显升高(P<0.05),2组4级致残患者比例及观察组5级致残患者比例降低(P<0.05);2组致残级别<4级的患者比例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学,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爱玲;马丛丛;刘存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探讨坤泰胶囊+知柏地黄丸+维生素E胶囊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医院门诊就诊的125例围绝经期患者,将其随机分成2组,观察者75例,给予坤泰胶囊+知柏地黄丸+维生素E胶囊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激素替代治疗(HRT).通过检测治疗3个月、6个月2组血清FSH、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肝肾功能指标(ALT,AST,BUN)、KI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来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观察组血清FSH、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子宫内膜厚度无明显变化(P>0.05);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3个月,2组K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观察组Ⅺ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3个月、6个月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坤泰胶囊+知柏地黄丸+维生素E胶囊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症状,调节性激素水平,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丁仁波;吕会娟;王甜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针刺联合中西药治疗复发性周围性面瘫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西药治疗对复发性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80例复发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西药+中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周.治疗后,比较患者临床疗效、H-B面神经功能评分、Portmann评分、FDI评分情况.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 (P <0.05).2)治疗后,2组H-B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H-B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FD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H-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2组Portmann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Portmann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西药治疗复发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陈名涛;刘美;徐向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防治原发性肝癌复发转移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防治原发性肝癌(HCC)复发转移的效果并探究其对血清P53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2例,根据入院顺序编号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00% (P <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 +/CD8+水平分别为(58.15±9.25)%、(44.41±5.63)%、1.71±0.56高于对照组的(51.14±6.54)%、(32.66±4.29)%、1.06±0.26(P <0.05);观察组患者血清P53抗体、VEGF、TGF-β1及Ki67水平分别为(153.29 ±31.85) pg/mL、(214.39±31.28) pg/mL、(16.47±1.93) ng/mL、(71.34±6.27)%低于对照组的(189.94±44.21) pg/mL、(352.87±43.67) pg/mL、(25.63±4.26) ng/mL、(82.37±7.12)%(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5.56%、2.78%,低于照组的27.78%、36.11% (P <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能通过降低血清标志物水平、诱导癌细胞凋亡杀灭癌细胞,有效防治HCC复发转移的发生,且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张大为;何津;张海光;王丽莉;郝春海;张跃伟;马龙滨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四诊信息与患者生命质量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四诊信息与生命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32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横断面调查研究,多中心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及中医四诊信息,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价其生命质量,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SF-36中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等8个维度与出现频率位于前15位的中医症状及频率大于40%的舌诊及脉诊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位于前15位的中医症状中呼吸困难、少气懒言、神疲、气短、食欲不振、乏力、下肢浮肿、失眠与SF-36一个或多个维度及总分呈负相关(P<0.05),舌诊结果与SF-36一个或多个维度及总分呈低相关(P<0.05),脉诊结果与SF-36各维度及总分呈低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四诊信息与患者生命质量具有相关性,其中呼吸困难、少气懒言、神疲、气短、食欲不振、乏力、下肢浮肿、失眠等8个症状与患者生命质量存在显著负相关,改善以上症状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韦葭蔚;黄幸;赵慧辉;王娟;王金平;李雪丽;曾紫凡;王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膝骨性关节炎病变因素与小针刀疗法疗效的相关性

    目的:评价小针刀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不同病变因素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符合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对病变程度进行评价后并采用小针刀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4周、8周对比疗效,将不同病变特征与治疗结果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脱落及失访病例5例,余19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针刀治疗后4周、8周总有效率分别为95.2%、96.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分级、间室病变个数、病程长短、体重、关节畸形程度等属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小针刀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肯定,但应根据患者的病变程度,合理选择治疗方法,从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针刀治疗措施.

    作者:邓迎杰;马雷;张凯;方锐;艾力江·阿斯拉;刘振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隔药饼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4只大鼠,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和造模组(26只),采用改良的造模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隔药饼灸组和丹那唑组,每组8只.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样本ICAM-1和PPAR-γ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隔药饼灸组和丹那唑组大鼠的ICAM-1的表达显著上升(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和丹那唑组的ICAM-1的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隔药饼灸组和丹那唑组PPAR-γ的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和丹那唑组的PPAR-γ的表达显著增强(均P<0.05).结论:隔药饼灸能抑制ICAM-1表达,促进PPAR-γ的表达,从而抑制子宫内膜细胞的黏附,阻止血管生成.

    作者:周志刚;王晓洁;肖小文;王萍;覃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肺纤维化患者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肺纤维化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和肺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肺纤维化患者94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36%)高于对照组(70.21%)(P<0.05);2组治疗后呼吸困难、咳嗽、啰音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困难、咳嗽、哆音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TGF-β1和TNF-α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VC、FEV1和DLeo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单次呼吸法一氧化碳弥散(Dlco)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肺纤维化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炎性因子IL-6、TGF-β1和TNF-α水平,及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于国强;庞立健;付东升;石绍顺;李明飞;李丁蕾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世界中医药杂志

世界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