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和血脂代谢的影响

陈戴荣;郑义雄;陈敏庄

关键词:针灸, 老年痴呆, 疗效, 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三酰甘油, 总胆固醇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细胞因子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96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细胞因子和血脂代谢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5.42%)高于对照组(66.67%)(P<0.05).2组治疗后ADL评分和BEHAVE-AD评分降低而MMSE评分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和BEHAVE-AD评分低于对照组而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TNF-α、CRP和IL-6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CRP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LDL-C、TG和TC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LDL-C、TG和T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疗效明显,且可改善患者细胞因子和血脂代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世界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静宁颗粒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并对比中药及中药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就诊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中药+生物反馈组,每组各25例,终完成临床观察37例.治疗前后进行数字划消、SNAP-Ⅳ量表评分、脑电生理检测以及多动指数测试.结果:治疗后,2组在SNAP-Ⅳ量表评分、数字划消测试、脑电波频率变化方面均有改善(P<0.05);多动指数无明显改善.结论:中药+脑电生物反馈、中药治疗2种方案对ADHD治疗均是有效的,其中综合疗法在疾病总体症状较中药单一疗效更佳.

    作者:丁一芸;王雅璇;周义山;王俊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老年糖尿病肾病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表达调控区甲基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同时分析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因表达调控区甲基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承德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DN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教育、糖尿病饮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2组均以6周作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蛋白尿排泄率和TGF-β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UAER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改善的幅度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2组的VEGF蛋白和mRNA表达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的趋势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TGF-β基因甲基化为(13.66 ±8.22)%,对照组组为(66.89±11.18)%,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可有效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TGF-β基因表达调控区甲基化水平有关.

    作者:李国宏;纪品川;王雅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加味防己黄芪汤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微炎状态及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的影响

    目的:观察加味防己黄芪汤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微炎状态水平,并探索其对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PNS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关于PNS的基础治疗:PNS教育、PNS饮食,以及抗凝、抗感染、利尿、激素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防己黄芪汤,2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蛋白尿排泄率和各炎性反应指标二结果: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UAER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前,检测的血清IL-1β、IL-6、IL-10及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ANGPTL3平均值较高(P<0.05),而尿ANGPTL3/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防己黄芪汤可有效治疗PNS,其治疗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反应水平有关,此外,血ANGPTL3水平可能是反映PNS患者激素药物治疗后蛋白尿转归的重要指标.

    作者:毛仁丽;陈丽;秦盼盼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及血糖水平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MS患者108例,并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片降糖、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脾利湿化浊汤治疗,1周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糖的变化,并计算平均体重指数(BMI)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DL-C较治疗前升高,BMI、TC、TG、LDL-C及FPG、2 hPG、HbAl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HDL-C显高于对照组,BMI、TC、TG、LDL-C及FPG、2 hPG、HbAlc均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MS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血脂水平,降低BMI.

    作者:周雷;杨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补肾祛瘀方联合丹那唑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雌/孕激素、前列腺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祛瘀方联合丹那唑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雌/孕激素、前列腺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应城市人民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丹那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肾祛瘀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清雌/孕激素、体液/细胞免疫指标及前列腺素水平变化;观察并比较治疗过程中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97%,较对照组的63.93%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2组P、E2、LH、FSH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2组IgA、IgG、IgM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C3和C4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CD3+、CD4+细胞比例及CD4+/CD8+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细胞比例较治疗前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G E2、PG F2α、TXB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6-k-PG F1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祛瘀方联合丹那唑能调节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雌/孕激素、前列腺素水平,增强患者抵抗力,缓解疼痛,效果显著,安全可行.

    作者:孙阿梅;刘长云;刘汉蓉;汪正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慢性胃炎湿热证病性与病位证素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湿热证病性湿、热与病位证素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证素辨证的方法筛选出312例慢性胃炎湿热证患者,探讨湿热证病性湿、热与病位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312例慢性胃炎湿热证患者的常见的病位证素出现的频数从高往低的分布情况为:胃>脾>肝>肾>肺=胆;湿与脏腑病位证素的相关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胃>肝>肾>胆>肺.结果表明湿与脾、胃、肝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 <0.001),与肾、胆、肺不存在相关性(P >0.005).热与脏腑病位证素的相关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胆>胃>脾>肺>肾.结果表明热与肝、胆、胃、脾存在相关性(P <0.005),与肺、肾不存在相关性(P >0.005).结论:湿热证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证型,病性证素湿与热均与胃、脾、肝相关.

    作者:肖俊杰;杨文娟;梁丽丽;万信;冯秀君;林雪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药膏滋制备要点和工艺参数的探讨

    目的:中国药典中对中药膏滋制备过程中的清膏以及辅料的用量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本文通过继承周长峰老师膏滋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和膏滋清膏得量以及辅料用量等工艺参数,为操作人员正确掌握膏滋的制备工艺要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继承周长峰老师中药膏滋传统制备方法经验并通过实践工作中记录的数据结合参考其他文献中传统膏滋的制备工艺.结果:总结出了中药膏滋在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并对膏滋清膏得得率情况以及糖类、胶类等辅料常用量的使用情况.结论:中药膏滋在制备过程中复方膏滋可按药材总量的33.58%预计清膏得量,糖、蜜类辅料用量一般为清膏量的1.2倍.单方膏滋的清膏平均得率为25.16%,糖、蜜类辅料用量一般为清膏量的2.1倍.

    作者:路继刚;吕福杰;任学明;侯红星;李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防治原发性肝癌复发转移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防治原发性肝癌(HCC)复发转移的效果并探究其对血清P53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2例,根据入院顺序编号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00% (P <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 +/CD8+水平分别为(58.15±9.25)%、(44.41±5.63)%、1.71±0.56高于对照组的(51.14±6.54)%、(32.66±4.29)%、1.06±0.26(P <0.05);观察组患者血清P53抗体、VEGF、TGF-β1及Ki67水平分别为(153.29 ±31.85) pg/mL、(214.39±31.28) pg/mL、(16.47±1.93) ng/mL、(71.34±6.27)%低于对照组的(189.94±44.21) pg/mL、(352.87±43.67) pg/mL、(25.63±4.26) ng/mL、(82.37±7.12)%(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5.56%、2.78%,低于照组的27.78%、36.11% (P <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能通过降低血清标志物水平、诱导癌细胞凋亡杀灭癌细胞,有效防治HCC复发转移的发生,且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张大为;何津;张海光;王丽莉;郝春海;张跃伟;马龙滨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探讨坤泰胶囊+知柏地黄丸+维生素E胶囊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医院门诊就诊的125例围绝经期患者,将其随机分成2组,观察者75例,给予坤泰胶囊+知柏地黄丸+维生素E胶囊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激素替代治疗(HRT).通过检测治疗3个月、6个月2组血清FSH、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肝肾功能指标(ALT,AST,BUN)、KI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来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观察组血清FSH、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子宫内膜厚度无明显变化(P>0.05);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3个月,2组K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观察组Ⅺ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3个月、6个月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坤泰胶囊+知柏地黄丸+维生素E胶囊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症状,调节性激素水平,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丁仁波;吕会娟;王甜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肺纤维化患者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肺纤维化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和肺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肺纤维化患者94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36%)高于对照组(70.21%)(P<0.05);2组治疗后呼吸困难、咳嗽、啰音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困难、咳嗽、哆音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TGF-β1和TNF-α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VC、FEV1和DLeo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单次呼吸法一氧化碳弥散(Dlco)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肺纤维化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炎性因子IL-6、TGF-β1和TNF-α水平,及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于国强;庞立健;付东升;石绍顺;李明飞;李丁蕾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6-2016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Sinomed、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查找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16篇文献,1 253例患者,其中观察组644例,对照组609例,各研究均明确指出基线均衡,具有可比性.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在提高临床疗效(RR=1.73,95%CI[1.46,2.05])、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MD =0.26,95%CI[0.22,0.3])、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MD=-1.02,95%CI[-1.16,-0.87])、降低体重指数(MD=-0.78,95%CI[-1.26,-0.3])、降低血脂TC:(MD=-0.57,95%CI[-0.73,-0.42]、TG:(MD=-0.78,95%CI[-1.26,-0.30])、LDL-C:SMD=-0.46,95%CI[-0.59,-0.32]、空腹胰岛素(SMD=-0.69,95%CI[-0.81,-0.57])、空腹血糖(MD=-0.9,95% CI[-1.09,-0.7])、糖化血红蛋白(MD=-0.77,95%CI[-1.28,-0.26])等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具有一定的优势,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作者:聂春丽;李靖;郑世静;蒋逸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针灸结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对副肿瘤综合征患者相关抗体及肌电图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究针灸结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对副肿瘤综合征患者相关抗体及肌电图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本溪钢铁公司总医院收治的副肿瘤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免疫抑制剂规范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针灸辨证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统计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清相关抗体水平及肌电图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0%,较对照组的56.00%显著升高(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抗Hu-抗体、抗-Yo抗体、抗-Ri抗体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正中神经及尺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均显著加快(P<0.05或P<0.01),且观察组显著快于对照组(P<0.01);运动/感觉波幅显著增大(P<0.01),且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结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副肿瘤综合征可显著调节患者自身免疫紊乱,并有效改善患者肌电图,恢复其正常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显著且优于免疫抑制剂单用.

    作者:赵航;刘晓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药艾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防治含顺铂方案患者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中药艾迪注射液穴位注射防治含顺铂化疗方案相关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选取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中药艾迪注射液组,各30例;后2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中药艾迪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于化疗后第1、2、3、7天观察消化道毒性反应、止呕药疗效、生命质量及安全性.结果:3组CINV缓解比较,自化疗第1天开始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程度级别可知中药组化疗后消化道毒性反应低,其次是生理盐水组,而对照组消化道毒性重;3组止呕药疗效比较,自化疗第1天开始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疗效级别可知中药组止呕药疗效好,其次是生理盐水组,而对照组差;3组患者KPS评分比较,中药组从化疗第3天开始、生理盐水组与对照组从第2天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本呈下降趋势;3组患者KPS评分改善程度自化疗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艾迪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能够有效缓解含顺铂化疗方案患者化疗后相关恶心呕吐;能够改善含顺铂化疗方案患者KPS评分,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芦殿荣;柏大鹏;何生奇;王芳;高音;王宁军;江正龙;芦殿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泻心汤类方及其衍化方演化规律中的“方-证要素对应”思想探究

    泻心汤类方为治疗心下痞的一类方剂,辛开苦降以平调寒热、恢复气机升降.“方-证要素对应”是指“方剂要素”与“证候要素”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属于临证组方的一种基本思维模式,是辨证论治临证组方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强调“理法方药”之间的逻辑关系,组方药物靶向明确、药味多而不杂,少而易明.剖析泻心汤类方及衍化方的演化规律,深入探究其中的“方-证要素对应”思想,明晰仲景泻心汤类方的加减思路,以期拓宽医者辨证论治的思路,并为更好地临床辨证用药指明规律.

    作者:张鑫蕾;王町囡;孙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聚焦智能制造,抢占中药制药产业发展制高点——访北京中医药大学徐冰副教授

    徐冰,男,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质量和先进工艺控制,中药智能制造技术及实现.兼任中药生产过程控制与质量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信息工程重点研究室方向负责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协会药物分析与过程控制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制药工程协会(ISPE)会员.主持/参加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企业课题30余项.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炎性因子和左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AMI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PCI,术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2周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于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并比较2组左心功能指标的变化,记录2组治疗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5%,较对照组的55.0%显著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MPO、hs-CRP、IL-6、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及血清BNP、cTnT、CK-MB等心功能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LVEDD及观察组LVESD均明显减小(P<0.05),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LVEF及观察组FS均明显增大(P<0.05),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 <0.05或P<0.01);随访期间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30.0%,较对照组的55.0%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AMI患者PCI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血清炎性因子,减轻患者心肌损害,提高左心功能,并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MACE的发生.

    作者:姬洪涛;刘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小金胶囊配合手术治疗瘘管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金胶囊联合手术治疗瘘管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4月武汉市第五医院收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瘘管期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小金胶囊.观察术后7d时伤口愈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随访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2例在第12个月时失访,5例在24个月时失访,对照组有1例在第12个月时失访,3例在24个月时失访.术后7d时,观察组愈合率97.9%,对照组愈合率85.4%,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回访中,观察组复发率分别为0%,4.3%,7.0%;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8.3%,17.0%和22.2%,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未观察到与药物有直接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瘘管期浆细胞性乳腺炎在围手术期服用小金胶囊,能提高创口愈合率,降低复发率,安全性良好.

    作者:郜朝霞;邵力伟;陈春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电针对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P-糖蛋白和间质液β淀粉样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于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P-糖蛋白表达和脑间质液Aβ水平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方法:12只4月龄雄性APP/PS1转基因鼠,随机分为电针组和模型组;6只4月龄雄性C57BL鼠为正常对照组.电针“百会”“涌泉”2周后,采用脑微透析检测技术取小鼠脑间质液,Elisa法检测小鼠间质液Aβ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小鼠海马P-糖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糖蛋白表达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的表达相对增加.ELISA检测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间质液Aβ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Aβ水平明显下降.结论:电针可以降低脑间质液Aβ水平,并可以升高海马内P-糖蛋白的表达.

    作者:周英奕;高誉珊;李丽娜;毛颖秋;张磊;张学婷;裴亚妮;薛卫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红藤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红藤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在西药基础服用的基础上,观察组33例加服红藤汤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加服妇炎消胶囊进行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性包块直径与盆腔积液深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汤能够高效缓解慢性盆腔炎患者血瘀证的状况,能够改变血液流变学;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增加患者身体免疫力.

    作者:廖文艳;邓霜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大蒜素对前列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蒜素注射液对于治疗前列腺癌的临临床效果,进一步探讨其对于前列腺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92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2组均采取急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生理盐水与大蒜素注射液配制后静脉推注,2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3个疗程再观察2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临床功能评分、免疫水平以及前列腺液COX-2、p38MAPK、血浆TNF-α以及IL-6方面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84.7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7.39%,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治疗前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治疗后QOL均较治疗前降低,IIEF-5均升高,但观察组的QOL评分及IIEF-5评分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治疗前,2组前列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均有显著的提高;4)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前列腺液的COX-2、p38MAPK及血浆TNF-α、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上述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蒜素注射液在治疗前列腺癌方面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该药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其前列腺炎性反应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杨庆辉;路平;姬颖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世界中医药杂志

世界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