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徐晓娟;王张;邓蒂斯;李宛静;雒芙蓉;梁小青;张淼
本文通过对刘完素和李东垣2位医家在脾胃病火热证的认识进行比较,二者对脾胃病火热证论述各有侧重,刘完素偏重六气火化致病,治宜开达玄府,宣通气液;李东垣注重脾胃内伤,治疗多补中益气、升阳散火.从而增加我们对脾胃病火热证的进一步认识,为以后的临床提供治疗思路.
作者:陈瀚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健脾宣肺防喘汤对缓解期哮喘患儿气道反应性及哮喘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哮喘缓解期患儿7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自拟健脾宣肺防喘汤治疗,于治疗前后对2组患儿进行肺功能及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查,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下降20%时组胺累计剂量(PD20),并于治疗结束后随访12个月,比较治疗前及随访结束时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PD20、FEV1和呼气峰流速(PEF)均有显著提高,但观察组患儿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儿哮喘完全控制率及C-ACT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宣肺防喘汤能够降低哮喘患儿气道高反应性,改善哮喘控制水平.
作者:孙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胶囊辅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内皮功能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98例,根据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步长脑心通胶囊辅助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冠心病和高血压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和血脂变化.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ET-1水平降低而NO水平增加(观察组t=21.103、24.482,对照组t=8.169、9.121,P<0.05);观察组治疗后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而NO水平高于对照组(t=11.783、11.740,P<0.05);2组治疗后2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增加(观察组t=11.042、20.228、16.643、10.630,对照组t=5.338、8.544、7.832、4.824,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t=6.821、11.449、9.823、6.450,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辅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且能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脂.
作者:任阳;林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益气通脉汤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就诊时间前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益气通脉汤治疗.分别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LVEF、FVC、FEV1以及6 min步行距离,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水平,治疗前后IL-6、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3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FVC、FEV1以及6 min步行距离分别为(52.9±7.5)%、(2.6±0.5)L、(1.7±0.3)L、(413.1±67.2)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3±9.6)%、(2.2±0.3)L、(1.4±0.1)L、(365.4±73.2)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浆NT-proBNP水平分别为(478.7±211.4)pg/mL、(783.5±281.5)pg/m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又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分别为(10.4±2.5)ng/L、(4.5±0.9)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2±3.3)ng/L、(7.5±1.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通脉汤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同时有利于降低炎性反应.
作者:文志远;罗友斌;王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究鼻渊通窍颗粒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RS)的效果及对鼻纤毛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住院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CRS30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规范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予鼻渊通窍颗粒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鼻塞、流涕、鼻涕后漏和嗅觉障碍等症状改善情况、生命质量评分、鼻纤毛传输功能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各项症状评分及症状评分总分均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总分及鼻塞、流涕、鼻涕后漏、嗅觉等各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2组患者的SNOT-20量表4个方面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的SNOT-20量表4个方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照组患者鼻纤毛传输功能提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鼻纤毛传输功能显著提高(P<0.01);治疗后对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鼻渊通窍颗粒不仅能够改善CRS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可以提高患者嗅觉,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楚选云;高建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中医药服务贸易作为中医药服务发展的重要战略,已在多地展开试点工作,区域中医药服务贸易工作的开展由于政策灵活、对象明确、参与机构多样等特点,取得了不少进展,文章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介绍中医药服务贸易区域性发展的概况、优势和发展趋势.
作者:冯传有;张蕾;陈开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对MCAO模型大鼠行为学、超微结构及TGF-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的影响,探析针刺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成年的Sprague Dawley大鼠(SD鼠)常规驯养3 d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各20只.模型组及针刺组大鼠接受线栓法进行脑缺血模型制备,假手术组大鼠仅接受皮肤切开及血管剥离术,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术后回笼继续饲养,每日模拟捉拿、穴位点触一次.针刺组接受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1次/d,30 min/次,连续干预7 d.治疗前后记录大鼠catwalk系统动静态指标的变化,TTC染色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TGF-β1浓度的差异.结果:1)Catwalk系统参数分析:造模组大鼠步行速度明显慢于假手术组,步行时间明显较针刺组长,其中针刺组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TTC及其图像软件分析:造模组大鼠存在明显脑梗死区域,针刺组脑梗死体积小于模型组(P<0.05);3)透射电镜: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细胞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神经元细胞结构受破坏,包括细胞膜不完整、细胞核肿胀、内质网减少等,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脑组织具有较为完整的细胞膜及细胞核结构,线粒体空泡病变现象亦有明显改善.4)Western blot:假手术大鼠脑组织的TGF-β1浓度明显高于2组造模大鼠,经过针刺干预后2组造模大鼠脑组织TGF-β1均高于假手术组,其中针刺组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可通过上调TGF-β1浓度实现神经细胞增殖及结构修复,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江一静;林志诚;郑美;游咏梅;薛偕华;夏敏;詹增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刀松解辅助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的近期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5月在濮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11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性功能锻炼,观察组接受康复性功能锻炼加针刀松解辅助治疗.评估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对比血清中疼痛相关指标、炎性递质、血管功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疼痛递质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的水平低于对照组,炎性递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水平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接受针刀松解辅助治疗,在缓解病情方面具有肯定疗效,具体机制与其减轻患者炎性反应、优化血管功能等相关.
作者:韩永亮;孙伟琦;霍尚飞;徐振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芪参颗粒干预心力衰竭大鼠的药效研究,并基于氧化应激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左冠脉结扎诱导的心力衰竭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参颗粒组、福辛普利组.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法、Masson染色分别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病理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大鼠心肌中氧化应激关键分子p47 phox、RAC1的含量.结果:HE染色和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丧失正常结构,心肌间质出现大量炎细胞浸润,胶原过度沉积,纤维明显增生;而芪参颗粒与假手术组排列整齐,细胞形态基本无变化,几乎没有沉积的胶原蛋白.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显示模型组p47phox、RAC1在mRNA与蛋白层面显著增高;而芪参颗粒可显著降低p47 phox、RAC1的含量.结论:芪参颗粒能显著改善左冠脉结扎诱导诱导的大鼠心力衰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47phox、RAC1诱导的氧化应激效应有关.
作者:曾紫凡;张惠敏;任莹璐;焦世红;王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天麻注射液穴位注射对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70例纳入研究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2组患者均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磁振热、腰背肌功能锻炼及口服中药,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加用天麻注射液穴位注射阿是穴,2 mL/穴,注射1次/3 d.2组均接以10次为1个疗程,均接受为期2疗程的治疗,疗程中间间隔3 d.观察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 d、10 d后JOA评分系统(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的变化、腰肌表面肌电图信号、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HAMD)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1)2组治疗前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2组JOA评分均有所增加,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有所减少,但此时2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至治疗10 d后观察组JOA明显高于对照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治疗前竖脊肌、多裂肌AEMG、MF、MP 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 d后观察组竖脊肌、多裂肌AEMG值均大于对照组,MF、MPF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至治疗10 d时观察组改善的幅度进一步扩大.3)2组治疗前HAMA、HAMD评分数值相仿(P>0.05),治疗3 d后2组HAMA和HAMD负面情绪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活血止痛胶囊可明显改善腰三横突综合征临床症状及腰肌功能,该法具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
作者:邵越峰;马守战;贾思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本实验采用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SD大鼠HF模型,在大鼠足三里、太冲、阳陵泉这3个穴位上进行刺络泻血治疗,观察该疗法对HF模型大鼠肝脏组织形态、肝功能AST、ALT及肝纤维化指标PCⅢ、CⅣ的影响,从而探索刺血疗法对于HF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Sprague-Dawley(SD)大鼠40只,雄性,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10只)、模型对照组(10只)、秋水仙碱组(10只)以及刺血干预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用40%CCL4(花生油稀释)诱导HF模型,为期6周.第6周至第12周,对空白对照组的大鼠0.9%生理盐水皮下注射,2次/周,至12周;其余3组的大鼠持续注射40%CCL4(花生油稀释),模型对照组的大鼠只抓取,不做其他处理,秋水仙碱组同时220μg/(kg·d)标准给予秋水仙碱,5次/周;刺络泻血组同时进行刺络泻血疗法干预,2次/周,至12周.12周后,麻醉大鼠并行开腹术,取大鼠肝左叶小块组织行石蜡包埋、切片,以及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左叶的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ELisa法对肝纤维化指标PCⅢ、CⅣ,采用化学法对肝功能指标AST、ALT进行定量检测.结果:1)肝脏组织形态改变:对切片分析后可见生理盐水对照组肝小叶结构完整,汇管区周围存在少量染色;模型组肝小叶消失,纤维架桥出现,形成肝纤维化;秋水仙碱组和刺血干预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比造模组减轻,但比空白对照组严重,说明秋水仙碱组和刺血干预组干预均有效.2)肝功能情况:比较于模型对照组,刺血干预组AST、ALT含量显著降低(P<0.05),秋水仙碱组AST含量降低(P>0.05),而ALT含量显著降低(P<0.05);提示刺血疗法可显著降低血清AST、ALT的含量.3)对肝纤维化指标PCⅢ、CⅣ的影响:比较于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组和刺血干预组PCⅢ、CⅣ的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刺血疗法可以显著降低PCⅢ、CⅣ的含量.
作者:张博;赵慧玲;谭丽;魏珂;魏丹蕾;曾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对患者睡眠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南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肝郁气滞型失眠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右佐匹克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统计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及认知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5.00%,较对照组的63.33%显著升高(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睡眠时间均显著延长,且观察组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2组夜间觉醒、多梦恶梦、日间困倦及精力不足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除日间困倦外观察组上述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N2-PL、P3-PL均显著缩短,P3 Amp及MoCA评分显著增大,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肝解郁胶囊联合右佐匹克隆可有效改善肝郁气滞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认知功能,疗效显著提高且优于右佐匹克隆单用.
作者:高超;张军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利肺片治疗稳定期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并研究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9,MMP-9)的干预效应.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支气管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口服氨茶碱片,0.1 g/次,3次/d.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利肺片,2片/次,3次/d,2组均以20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哮喘指标复常时间以及血清MMP-9.结果:2组单项及总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哮喘指标的复常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肺容积(FEV1)、呼气峰流量(PEF)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得趋势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MMP-9水平有所下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MMP-9水平更低(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利肺片可进一步缓解支气管哮喘病情,安全性高.
作者:魏恩垚;张文斌;李世川;陈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9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AMI患者81例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麝香保心丸,14 d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等心功能,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等血管内皮功能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改善情况;比较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BNP、Hs-CRP、LVEDD、LVESD、ET均降低,LVEF、NO升高,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28/40),观察组90.24%(37/41),总有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AMI疗效显著,可更好地保护心脏功能及内皮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熊巍;叶华;佘姝娅;何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针法联合干扰素治疗对宫颈癌合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Th17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宫颈癌合并HPV感染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2组患者均接受紫杉醇+卡铂化疗方案以及重组人α-2β干扰素均匀涂宫颈表面,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子午流注针法联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临床疗效、KPS评分、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比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其中观察组提高的趋势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4.2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9,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26例HPV转阴,转阴率74.29%,对照组12例转阴,转阴率3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3,P<0.05).治疗后2组外周血Th17百分比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针法可改善宫颈癌合并HPV感染的免疫抑制状态,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翟垚青;闫文静;乔志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定量研究致石饲料致胆固醇结石动物模型的造模要素,为提高造模效率及评价药物有效性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选取1993—2016年期间研究致石饲料致胆固醇结石动物模型的文献,录入动物种别、致石饲料配方、成石率、测试指标、受试药物等重要信息,定量统计和分析造模要素.结果:常用豚鼠、小鼠、兔等动物;致石饲料常用胆固醇、脂肪等,其中豚鼠常用的致石饲料配方为90.00%全价饲料、1%胆固醇、2%猪油、5%蔗糖和2%酪蛋白,连续喂养49 d,成石率平均为87.40%;小鼠常用的配方为83.50%全价饲料、1%胆固醇、15%脂肪、0.5%胆酸,连续喂养45 d,成石率平均为89.48%;兔常用的配方为98.80%全价饲料、1.2%胆固醇,连续喂养50 d,成石率平均为72.40%;犬喂食含0.3%胆固醇的致石饲料,连续42 d,成石率为100%;树鼩喂食含胆固醇20%、蔗糖20%、大油(猪油)15%、蛋黄20%、玉米粉25%的致石饲料,连续喂养42 d,成石率为100%;金黄地鼠喂食含葡萄糖74.3%、酪蛋白20%、食盐5%、维生素0.5%和氯化胆碱0.2%的致石饲料,连续21 d,成石率为50%.常测试的指标为,胆汁中TC、TBIL、LDL、BA、PL、HDL等,血清中TC、TG、TBIL、LDL、BA、HDL、CKK等.造模的同时给药,常用药物包括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和中药复方,涉及甘草、大黄、白芍、金钱草、柴胡、茵陈等77种药材.结论:致石饲料常用于制造胆固醇结石动物模型,但配方及其成石率差异大、成本高、耗时长,中医药有利于肝胆系统功能恢复,防止成石性胆汁的产生,评价指标主要涵盖脂质、肝功能及胆道动力学等.
作者:张纯;徐晓娟;王张;邓蒂斯;李宛静;雒芙蓉;梁小青;张淼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乌灵联合清咽理气散加减治疗咽异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收治的咽异感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清咽理气散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乌灵胶囊联合清咽理气散进行治疗,比较分析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复发率为1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复发率为26%,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治疗后复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SCL-90量表得分对比中,观察组数据优于对照组数据,2组数据差异性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灵胶囊联合清咽理气散治疗咽异感症,应用清咽理气散消除患者咽部不适、咽部异物感等,再配以乌灵胶囊治疗患者的神经衰弱、精神焦虑等精神障碍,故疗效显著.
作者:杨军;田进强;田依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人胰腺癌SW199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对Wn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低/中/高剂量观察组人胰腺癌SW1990细胞分别以终浓度为20、50、100μmol/L姜黄素处理,100μL/孔,对照组细胞则以等体积生理盐水处理,分别干预24、48、72 h.以噻唑蓝(MTT)法及Annexin-V/FITC双染法分别检测人胰腺癌细胞SW1990增殖及凋亡情况,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及细胞爬片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人胰腺癌细胞SW1990β-链蛋白(β-Catenin)mRNA及β-Caten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干预72 h后低/中/高剂量观察组人胰腺癌SW1990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59±1.32)、(40.01±3.87)、(60.98±5.97);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观察组人胰腺癌SW1990细胞凋亡率(%)(8.14±1.25)、(13.04±1.03)、(27.15±1.62)、(59.21±1.46);β-Catenin蛋白免疫细胞化学(ICC)评分(分)分别为(5.78±0.56)、(4.42±0.61)、(2.57±0.58)、(1.38±0.63).观察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β-Catenin mRNA相对表达量及β-Catenin蛋白IC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增殖抑制率、凋亡率随姜黄素作用浓度增加逐渐升高(P<0.05),增殖抑制率亦随干预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0.05);β-Catenin mRNA相对表达量及β-Catenin蛋白ICC评分随姜黄素作用浓度增加逐渐降低(P<0.05).结论:姜黄素可有效下调人胰腺癌细胞SW1990β-Catenin基因表达,抑制Wnt信号通路活化,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具有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
作者:宋魏;崔云;张建波;孙淼淼;夏庆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不同分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招募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青海省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老年晚期NSCLC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根据肺癌国际分期标准分为对照组III期189例、对照IV期21例,观察组III期20例、观察组IV期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化疗基础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2周期后比较2组的肿瘤控制情况及化疗毒理反应.结果:对照组不同期患者的有效率和控制率差异均无显著性(χ2=0.1788,P=0.6724>0.05;χ2=0.0585,P=0.8089>0.05).2组III和IV期患者间有效率和控制率比较也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分期比较,III期患者不良反应患者数较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两期不良反应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II期和IV期的各不良反应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抗肿瘤效果,可有效地减轻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在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上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和进一步观察.
作者:冯青;郑红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淫羊藿叶的化学组成成分.方法:使用萃取、正相硅胶、溶剂法提取法、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Sepha-dex LH-20、反相ODS等多种分离纯化方法,来对淫羊藿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研究,综合应用磁共振成像、质谱等方法鉴定各单体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淫羊藿干燥叶的95%乙醇提取物(V/V)中共分离鉴定7个化合物,分别为4-羟基肉桂酸甲酯;4-羟基-3-异戊二烯基-苯甲酸;3,5,7,4′-四甲氧基黄酮;2,3,4,6,7-五甲氧基-菲;5,7,4′-三甲氧基-4-苯基香豆素;4-羟基-(2E)-2-壬烯酸;4,5,-二羟基-2,3,6-三甲氧基-9,10-二氢菲.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淫羊藿属分离得到化合物.
作者:黄楚燕;梁宏宇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