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媛媛
目的 探讨非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手法、中频电疗、牵引综合治疗非脊髓型颈椎病209例.结果 经1~4个疗程治疗,并追踪观察1年以上,治愈131例(占62.7%),显效45例(占21.5%),好转16例(占7.7%),无效17例(占8.1%).有效率:91.8%.结论 多手段结合疗法,从多个层面起作用是治疗颈椎病的佳选择,取得较好疗效,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罗志安;邓燕妮;徐雪明;范景霞;施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调查资料表明,65岁以上的老年人,约80%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关节炎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其中有35%的老年人患有2种或2种以上的慢性疾病.通常80%的老年人需药物治疗,25%左右的老年病人同时服用4~6种药物,而且用药时间一般较长[1],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代偿适应能力都逐渐衰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功能降低[2],不良的用药习惯不仅增加经济负担,也给老年人带来严重的副反应.
作者:曹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通过对10年来关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康复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后得知,尽管目前国内外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的方法较多,但尚未发现能促进患者意识、认知恢复的特异性治疗方法.因此,在正确诊断评估基础上综合促醒康复是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治疗的必然路径.
作者:沈威;李立娜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抗抑郁药对脱毒依从性和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对91例戒毒患者,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3组,在使用美沙酮治疗过程中,分别给予盐酸安非他酮、盐酸曲唑酮和安慰剂,比较患者住院天数和脱毒成功率.结果 盐酸安非他酮和盐酸曲唑酮组的住院天数和脱毒成功率均高于安慰剂组.但盐酸安非他酮和盐酸曲唑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抑郁药可明显提高自愿戒毒患者的脱毒依从性和脱毒成功率.
作者:宾燕丽;林云;徐珀;郑军;徐海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部分离退休老干部在疗养期间由于环境改变、生活方式改变、疗养住房条件达不到预想值等刺激源导致一系列心理行为改变,主要表现为焦虑、烦躁、激越、徘徊等,其中语言激越行为是为常见也是急需处理的问题,是一种与社会标准不相符的,以不恰当地摔打物品或徘徊、骂人等为表现的活动.
作者:冯静;李翠琴;周敏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慢性盆腔炎是理疗科常见的妇科病之一,主要发生于年轻、性活跃的育龄妇女[1].该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而患者长期反复使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及许多不良反应,我们用物理因子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淑娟;唐文静;巩淑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干预对地震所致下肢骨折伤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下肢开放性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37例,分3组.其中康复1组为地震伤所致,康复2组为普通创伤所致,均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另选10例未行康复干预的普通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1个月后对3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进行测量比较.结果 两组康复干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而康复2组的疗效更优于康复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灾后的早期、持续康复介入,可有效地减轻伤员的残疾程度.
作者:李爱萍;沈良册;林建强;蔡涵;孙晓敏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索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156例中老年健康体检人员颈动脉检测,共诊断5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对其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超声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为颈总动脉分叉处,占53.7%,颈内动脉起始段,占27.8%,颈总动脉主干,占18.5%.超声特征表现为四种类型:扁平斑、软斑、硬斑和溃疡斑,临床追踪随访及CT、MRI检查证实总计有脑梗死19例,占35.2%,其中,软斑块及溃疡斑块易被血流冲击脱落,形成栓子,发生脑梗死.结论 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可以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能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作者:张宇虹;尹秀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减少误诊及不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幼儿急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断、治疗情况.结果 本病作为幼儿发烧的常见病因,往往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身心及经济上的损失.结论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避免不合理用药,本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德栋;邱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我院是集疗养、保健、康复、医疗于一体的军队新型疗养院.休养员既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前辈(他们几乎都患有多种老年性疾病和慢性病),也有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在高原、边防哨所守家卫国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作者:陈丽萍;吴云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分析特勤人员窦性心动过缓的心电图诊断标准与临床诊断标准的区别,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2008年入院疗养保健的特勤人员临床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的11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13例临床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的病例中心电图平均心率(53.2±3.8)次/min,心脏听诊平均心率(68.8±4.1)次/min,入院时平均脉搏(67.8±4.8次)/min,出院时平均脉搏(67.9±4.6)次/min,下蹲试验均为阴性,均无自觉症状及其他相关疾病,健康鉴定结论均合格.结论 113例特勤人员均不符合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诊断标准.
作者:姜懿华;范景霞;吴岩印;李爱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整体护理的核心.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而且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如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等.
作者:吕燕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西安地区人群尿酸的临床特点,为该地区人群高尿酸血症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将2008年1月~2009年12月西安地区部队、公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人员的体检资料中尿酸异常者分年龄段及性别作对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人群尿酸的患病率男性为4.19%,女性为1.82%.结论 本组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偏高,需积极采取干预治疗.
作者:李开勤;鲜金昌 刊期: 2010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1岁,因患高血压病21年、冠心病9年入我院疗养.入院3 d后来我科行常规超声查体.B超检查示:中重度脂肪肝,肝多发囊肿.当超声探头扫查至中上腹部时,于腹主动脉远段、肾动脉起始处下方,探及腹主动脉明显扩张呈梭形,扩张处大前后径约5.4 cm,其相邻动脉段内径2.2 cm,二者比值为2.4.
作者:赵艳侠 刊期: 2010年第07期
1 野外作业的卫勤特点一是时间长、路程远.近些年,随着军事训练的深入开展,为了提高官兵的野外生存能力及获得准确的数据材料,全军部队加强了野外生存及作业演练.
作者:崔艳杰;潘承法;张玉涛;缪世胜;郝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在老年人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60例单侧下肢手术老年病人,ASAⅡ~Ⅲ级,随机分为R1(0.5%罗哌卡因10 mg)、R2(0.4%罗哌卡因8 mg)、R3(0.3%罗哌卡因5~7 mg)3组,取患肢上方侧卧位L3-4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注药.观察麻醉效果、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不良反应.结果 3组均成功单侧阻滞,镇痛效果满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大平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觉阻滞消退时间R2、R3组明显短于R1组(P<0.01),R2、R3两组肌松弱于R1组但不影响手术进行.血压下降幅度R3组显著小于R1组(P<0.01).结论 小剂量(5~7 mg)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单侧阻滞更适用于老年下肢手术麻醉.
作者:陈守坚;叶强;黄磊;梁玉英;胡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杯苋甾酮在家兔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方法 血浆样品用乙腈提取,流动相为乙腈20 g、水80 g、磷酸二氢钠1.20 g,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43 nm.结果 家兔口服给药后血浆中可检出杯苋甾酮,杯苋甾酮在0.565~9.04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n=5),日内RSD为±3.9%,日间RSD为±7.3%;血浆低检测浓度为0.28 μg/mL.结论 本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为该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潘靖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颈源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可以由椎动脉、交感神经和本体感觉等多种因素所致.但部分颈性眩晕患者经推拿、牵引及药物治疗,疗效不明显.作者从颈性眩晕部分是由本体觉因素引起的[1]受到启发,将此类患者归入胸源性眩晕,从胸论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白伍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药物治疗艾滋病疗效和CD4+变化.方法 针对艾滋病引起的不同症状和体征,针灸相应穴位和口服药物,1次/d,15次为一疗程.结果 经两个疗程治疗,针灸加药物治疗组CD4+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 针灸配合药物治疗明显提高艾滋病人免疫功能,可以对患者生命起到延续作用.针灸治疗无副作用,不产生耐药性.
作者:甘子义;胡希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我院2002~2008年共收治6例剧烈运动后致急性肾衰(ARF)及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患者,经及时的血液透析治疗均抢救成功,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包丽媛;易冬梅;朱开常;任少楠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