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飞行人员大体检质量确保飞行安全

金荣连;王成传;谢宁

关键词:飞行人员, 体检工作, 质量确保, 疗养院, 医疗设备, 时间比较, 飞行安全, 治疗
摘要:飞行人员年度大体检改在疗养院进行,充分发挥了疗养院医疗设备比较齐全,观察和治疗时间比较充裕的优势.为了进一步提高大体检工作的质量,确保飞行安全,近2年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观察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多见的一种类型.颈椎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及钩椎关节增生均可压迫神经根,主要症状为颈肩部疼痛并沿神经根分布放射至前臂和手指,可伴有麻木感,影响工作与生活.临床上一般首选以颈椎牵引为基础治疗,但部分老年人往往因为高龄或合并心脑血管疾患、血压不稳定以及对牵引有恐惧或牵引后有不适等因素不能耐受颈椎牵引.我们用温热磁场、低周波(低频电疗)与体疗训练的综合方法治疗老年人神经根型颈椎病41例,并与单纯行颈椎间歇牵引治疗的老年人神经根型颈椎病55例相对照,报告如下.

    作者:徐小梅;周明秀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新时期军队疗养服务体系的构建

    疗养院服务体系重新构建是疗养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趋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军队疗养院一方面要确保为军队人员的健康服务,满足部队卫生保健需求;另一方面要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也要求疗养院的服务从单纯关注生理走向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关注.疗养院办院模式,必然是走疗养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健康教育一体化的道路.构建新的服务体系,其基本思路是:确保为军服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广大官兵的健康要求为起点,以新的医学模式为基础,以疗养员为中心,以疗养治疗为特色,以更好地适应军队现代化目标,以提高战斗力为结果.

    作者:张方;彭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TAT脱敏注射后致过敏性休克二例

    精制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XT)被广泛地用于治疗及预防破伤风.因其存在过敏反应,临床给予脱敏注射,但这不能完全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笔者曾遇到2例TAT脱敏注射后引起过敏性休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旭;刘旭东;张建忠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恩丹西酮治疗化疗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临床使用的大多数抗肿瘤药物都能引起程度不等的恶心、呕吐,尤其是顺铂、氮芥、亚硝脲类药物等.有时因胃肠道反应严重,导致部分患者化疗难以进行,同时也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1996年8月~1999年6月,我们采用恩丹西酮预防和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并与胃复安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丛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超声波音频电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超声波、音频电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为临床选用提供依据.方法 观察超声波+药物组治疗85例,音频电+药物组治疗65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超声波+药物组治愈显效率71.8%,音频电+药物组治愈显效率49.2%(χ2=7.36,P<0.01) 结论 应用超声波、音频电治疗慢性盆腔炎可以提高疗效,超声波+药物组的疗效显著优于音频电+药物组

    作者:王曙光;朱贞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甘露醇少见的不良反应

    20%甘露醇注射液作为一种高效脱水剂,主要用于降低颅内压及眼内压.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在临床上不良反应的报道亦见增多,如:电解质紊乱中的低钾、低钠、低氯血征;血尿、急性肾衰、尿潴留、皮疹、低颅压综合征、脑疝.此外还引起过敏反应、心律失常和心跳骤停、急性肺水肿、急性溶血性贫血、肠梗阻等.本文就临床少见的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作者:戎平;丁淑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非手术治疗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老年人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治疗方式有手术、非手术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微创手术治疗.由于受身体状况、年龄等因素的制约,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多首选非手术治疗.如何应用综合疗法,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疗效,是值得探讨的.1997年~1999年,我们综合保守治疗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12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建罡;孔庆波;张新健;刘泉;岳伟杰;张长林;刘安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整体护理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

    运用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对病人实施全方位的护理是护理事业的发展方向,仅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病人的需要.笔者为了进一步调查外科模式病房整体护理工作实施情况,于2000年3月20日~4月21日,从基础护理、护士对病情了解程度及健康教育效果、护理病历书写、病人满意度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梅;刁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疗养学史的发展与分期

    现代疗养学认为:疗养学是研究利用各种疗养因子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专门学科,也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沿其实践活动和发展历程来看,疗养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青的学科.言其古老,是指人们利用自然因素防治疾病已有悠久的历史;讲其年青,指其具有特征的科学理论与专门技术只有近百年的历史.

    作者:陈华新;梁波;葛玉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息隐药物流产20例

    我院对20例停经≤49天早孕妇女,给予米非司酮(息隐)口服,进行药物流产,效果显著.

    作者:李元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景观疗养因子的医疗保健价值及其应用

    景观是指地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1],它属于心理疗养因子[2].疗养学从医学、美学、心理学和气象学等观点出发,把景观作为一种疗养因子,人们通过对其感受所产生的心理、生理效应,能达到增强体质、防治疾病的目的.它有显著的医疗保健价值,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作者:张荣健;许亚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光化学疗法(PUVA)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

    银屑病是常见皮肤病之一,至今原因不明.其发病率约占总人口的1%~3%.尽管其不威胁人的生命,但该病由于其慢性、难治、长期不适及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由于本病反复发作,常需反复治疗,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而,寻找一种快速、方便、价格低廉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者:迟爱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冠心病心绞痛用药时间的探讨与观察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对此类病人的病情观察中我们发现:根据冠心病心绞痛的类型、发作规律,科学调整给药时间和剂量,可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85例疗效观察

    我们自1991年7月以来共采有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现将资料完整的85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田有粮;魏丰秋;谢春秀;刘静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鞭索综合征误诊一例分析

    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农民.3天前骑车途中不慎跌倒,面部着地跌于路边沟中,昏迷10余分钟,醒后双上肢无力,不能活动,触之有水烫样剧烈疼痛.体格检查双上肢感觉过敏,左侧肱二、肱三头肌反射消失,左侧肌力减退.伤后立即就诊某医院,诊断为颈椎病.CT检查示C3~5椎管可疑狭窄.

    作者:王超;刘晓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非创伤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介入疗法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6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学志;张静;于怀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提高飞行人员大体检质量确保飞行安全

    飞行人员年度大体检改在疗养院进行,充分发挥了疗养院医疗设备比较齐全,观察和治疗时间比较充裕的优势.为了进一步提高大体检工作的质量,确保飞行安全,近2年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作者:金荣连;王成传;谢宁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浸浴疗法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

    目的 探讨应用浸浴疗法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 浸浴前去除残余创面外层敷料,病人浸于温度为38~40℃的浸浴液中,浸浴时间为20~30分钟.浸浴后给予局部换药,1~2次/日.结果 通过浸浴疗法,较彻底地清除了创面的脓液及脓痂,促进了残余创面的愈合,效果满意 结论 根据深度烧伤残余创面反复溃破、感染、经久不愈的特点,我们采取浸浴疗法,清洁皮肤,促进了残余创面的愈合.此方法简便易行,是目前治疗残余创面极好的方法之一.

    作者:王惠杰;王斌;关宇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冷擦综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1349例

    我科于1991~1999年采用冷擦综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1 349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庞菊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超重和肥胖症的临床分析

    肥胖症是由于摄入热能量超过消耗量,多余热能以脂肪形式贮存于体内,使体重和体脂超过正常水平,因营养过剩造成的营养不良性疾病[1].本文通过77例超重和肥胖症体检情况综合分析他们与高血压、胰岛素抵抗、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之间的关系.报道如下.

    作者:阮奇;吴琦琴;王德凤;朱要武;曹晓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