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心绞痛用药时间的探讨与观察

张建平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 用药时间, 现报告如下, 科学调整, 给药时间, 发作规律, 病情观察, 心内科, 剂量, 疾病, 病人
摘要:冠心病心绞痛是心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对此类病人的病情观察中我们发现:根据冠心病心绞痛的类型、发作规律,科学调整给药时间和剂量,可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浸浴疗法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

    目的 探讨应用浸浴疗法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 浸浴前去除残余创面外层敷料,病人浸于温度为38~40℃的浸浴液中,浸浴时间为20~30分钟.浸浴后给予局部换药,1~2次/日.结果 通过浸浴疗法,较彻底地清除了创面的脓液及脓痂,促进了残余创面的愈合,效果满意 结论 根据深度烧伤残余创面反复溃破、感染、经久不愈的特点,我们采取浸浴疗法,清洁皮肤,促进了残余创面的愈合.此方法简便易行,是目前治疗残余创面极好的方法之一.

    作者:王惠杰;王斌;关宇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甘露醇少见的不良反应

    20%甘露醇注射液作为一种高效脱水剂,主要用于降低颅内压及眼内压.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在临床上不良反应的报道亦见增多,如:电解质紊乱中的低钾、低钠、低氯血征;血尿、急性肾衰、尿潴留、皮疹、低颅压综合征、脑疝.此外还引起过敏反应、心律失常和心跳骤停、急性肺水肿、急性溶血性贫血、肠梗阻等.本文就临床少见的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作者:戎平;丁淑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斑秃与微量元素缺乏的关系

    微量元素在人体健康中所起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微量元素的缺乏,所致斑秃已有报道[1].我们对48例斑秃患者与30例正常人的毛发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对照并就其临床意义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凤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石蜡疗法治疗良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石蜡疗法对良性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 治疗组蜡饼治疗良性关节炎95例,对照组频谱治疗90例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石蜡疗法是治疗良性关节炎的一种经济实用,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

    作者:孟马铃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老年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观察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多见的一种类型.颈椎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及钩椎关节增生均可压迫神经根,主要症状为颈肩部疼痛并沿神经根分布放射至前臂和手指,可伴有麻木感,影响工作与生活.临床上一般首选以颈椎牵引为基础治疗,但部分老年人往往因为高龄或合并心脑血管疾患、血压不稳定以及对牵引有恐惧或牵引后有不适等因素不能耐受颈椎牵引.我们用温热磁场、低周波(低频电疗)与体疗训练的综合方法治疗老年人神经根型颈椎病41例,并与单纯行颈椎间歇牵引治疗的老年人神经根型颈椎病55例相对照,报告如下.

    作者:徐小梅;周明秀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冠心病心绞痛用药时间的探讨与观察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对此类病人的病情观察中我们发现:根据冠心病心绞痛的类型、发作规律,科学调整给药时间和剂量,可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光化学疗法(PUVA)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

    银屑病是常见皮肤病之一,至今原因不明.其发病率约占总人口的1%~3%.尽管其不威胁人的生命,但该病由于其慢性、难治、长期不适及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由于本病反复发作,常需反复治疗,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而,寻找一种快速、方便、价格低廉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者:迟爱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上颌弯曲切牙阻生矫治一例报告

    临床资料患儿王欣,男,13岁.主诉上颌左侧切牙长期仍未萌出,并见两侧正常牙向中心倾斜.临床检查所见;左上切牙未萌出,邻接侧切牙向近中偏移,呈现牙列间隙不足现象,触诊时可感觉到在唇系带外有一凸出物.全景片正侧位片显示左上切牙弯曲,牙冠明唇侧弯曲而阻生.

    作者:周荣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正性肌力药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对正性肌力药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综述,其中包括洋地黄类和非强心甙类正性肌力药物,着重分析新近开发的药物,如多巴胺类、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及钙增敏剂.

    作者:郑志雄;孟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小针刀治疗慢性臀中肌损伤21例

    臀中肌损伤为软伤科疾病,有急、慢性两种.急性损伤者,局部肿痛显著,因内出血、血肿等原因,影响附近之神经、血管,出现臀部麻木、发凉等症状.而慢性者,除局部麻木外,还常常引起坐骨神经疼痛,行走活动受限.并可波及梨状肌,使诊断更为困难[1].有明确的诊断者,也较难治愈,大多数患者成为老病号.我们自1998年10月至今对21例久治不愈的慢性臂中肌损伤者,进行小针刀治疗,随访1.5年以上1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玉鋆;何永清;王兴;魏平;陈东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某部85名基层军官健康疗养心电图分析

    2000年5月,军区组织团以下基层军官疗养团到达我院,进行为期20天的疗养,现将其体检心电图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郭立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新时期军队疗养服务体系的构建

    疗养院服务体系重新构建是疗养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趋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军队疗养院一方面要确保为军队人员的健康服务,满足部队卫生保健需求;另一方面要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也要求疗养院的服务从单纯关注生理走向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关注.疗养院办院模式,必然是走疗养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健康教育一体化的道路.构建新的服务体系,其基本思路是:确保为军服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广大官兵的健康要求为起点,以新的医学模式为基础,以疗养员为中心,以疗养治疗为特色,以更好地适应军队现代化目标,以提高战斗力为结果.

    作者:张方;彭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兴城综合疗养因子对飞行人员自主神经平衡状态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兴城综合疗养因子对飞行人员自主神经平衡状态的影响.方法 健康飞行人员74例,利用梁月华制定的综合指标测定评定其自主神经平衡状态,然后观察疗养前后自主神经平衡指数的改变.结果 飞行人员疗养4周后,自主神经平衡指数由0.217变为-0.543,同时唾液量增加,脉搏间隔时间显著延长,收缩压和舒张压显着下降(P<0.05).结论 兴城综合疗养因子有调整飞行人员自主神经使其由不平衡状态转为平衡状态的作用.

    作者:谢宁;郑建寅;王成传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85例疗效观察

    我们自1991年7月以来共采有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现将资料完整的85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田有粮;魏丰秋;谢春秀;刘静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护理

    医学的发展使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抢救水平明显提高,其死亡率明显降低,但致残率却较高,约80%存活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两年来,我们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指导,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云双;岳书勇;朱玉鋆;韩宏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一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21岁,因左侧腹股沟肿物渐增大1年余,明显增大2月余,于1999年3月18日入我院.患者于1年前无诱因觉左侧腹股沟瘙痒不适,可触及蚕豆大小的肿物,未介意,遂后肿物逐渐增大,无发热、畏寒、压之不痛,近2个月肿物明显增大,皮肤粗糙、无红肿,触之不痛,夜间偶有盗汗,生活规律,饮食及二便正常,既往无传染病史,无特殊嗜好.其母亲于1986年行右侧颈淋巴结结核病灶清除术.

    作者:阮传纪;王进;李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较大鼻石一例

    临床资料鼻石是鼻腔一种很少见的疾病,特别是在医疗水平和大众卫生意识有较大提高的地区更是罕见.笔者于2000年6月诊治一鼻石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范业忠;孙海军;李洪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疗养学史的发展与分期

    现代疗养学认为:疗养学是研究利用各种疗养因子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专门学科,也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沿其实践活动和发展历程来看,疗养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青的学科.言其古老,是指人们利用自然因素防治疾病已有悠久的历史;讲其年青,指其具有特征的科学理论与专门技术只有近百年的历史.

    作者:陈华新;梁波;葛玉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社区服务中护理管理模式探讨

    1.社区服务中护理管理模式利用由下至上,分片集中,就近负责,居民医疗护理逐级管理的办法,实行上网终生制服务,没条件的,由负责医院保管书面健康卡.具体办法由国家卫生部发出通知,对2000年以前出生的全国居民进行一次健康普查,改善以往强调治病轻防病,第三状态人群无人问津的局面,根据某村几家医院,对当地居民进行平均分配,如陆庄有5000人口,有4家医院;平均每家承担1200人;刘庄3000人,2家医院各承担1500人,海滨共有6家医院,共8000人的健康状况已有保障,这样由村到乡,由乡到县,由县到市,由市到省,一级一级逐级汇总,使每个居民的健康有所保障为每个居民建立健康卡.

    作者:凌娟;白杰;杨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利培酮的临床应用

    现代精神病的治疗已有近50年的时间[1],传统抗精神病药的锥体外系副反应和迟发性运动障碍副作用,严重影响精神病患者的服药的依从性.70年代研制的氯氮平因其有严重的降粒细胞作用,在临床应用上受到局限.80年代利培酮的研制使人们在治疗精神病方面走进新的天地.我国于1997年在临床上开始应用西安杨森公司生产的利培酮,在各医院受到精神科医生、患者及家属的好评,现将有关利培酮的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赵利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