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民;任志军
20%甘露醇注射液作为一种高效脱水剂,主要用于降低颅内压及眼内压.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在临床上不良反应的报道亦见增多,如:电解质紊乱中的低钾、低钠、低氯血征;血尿、急性肾衰、尿潴留、皮疹、低颅压综合征、脑疝.此外还引起过敏反应、心律失常和心跳骤停、急性肺水肿、急性溶血性贫血、肠梗阻等.本文就临床少见的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作者:戎平;丁淑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运用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对病人实施全方位的护理是护理事业的发展方向,仅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病人的需要.笔者为了进一步调查外科模式病房整体护理工作实施情况,于2000年3月20日~4月21日,从基础护理、护士对病情了解程度及健康教育效果、护理病历书写、病人满意度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梅;刁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某些小型啮齿动物携带的一种病毒引起人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死亡率颇高.有出血发热症状.我国、日本、朝鲜等国对其临床、病理方面累有报告,而在放射学杂志上国外首先报告的是Bank等(1978)[1].该文报告了62例流行性出血热(EHF)诊断本病是根据典型症状、体征和临床过程,未应用抗原体反应.该组病例63%有肺充血、肺水肿、胸膜反应、心脏增大等胸部变化,94%有腹水、小肠麻痹、肾肿大等腹部X线变化,肾外形消失,心脏增大伴肺水肿的患者,其尿素氮和肌酐的增高极为显著.
作者:高春瑞;马槐;张子林;王成州;曾根芽;王永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 旨在探讨肺动脉压与三尖瓣返流之间的关系.方法 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68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49例),年龄平均36±10.2岁,依是否伴有三尖瓣返流将其分为三尖瓣返流组(n=33)和非三尖瓣返流组(n=35),所有患者均接受M、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统计分析表明,三尖瓣返流组的左心房内径、肺主动脉内径和右心室内径等参数均显著大于非三尖瓣返流组,肺动脉压虽略高于后者但差异并不显著.结论 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三尖瓣返流与肺动脉压之间的关系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彭章平;徐启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尿失禁是指清醒时不能控制排尿,尿液自行排出的一种病证.引发尿失禁的原因较多,既可由五脏虚损引起,又可由湿热下注造成,还可由下焦蓄血致使,但常见的病因仍属五脏虚损中的肾阳不足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喷嚏、失笑后小便自行排出.常见于中老年人、妇女和病后患者,治疗上多以中医中药治疗为主,但效果常常不尽人意.笔者翻阅诸多古医书,并结合多年来临床中医实践,发现利用传统针灸,结合药物穴位注射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在我国其终生患病率为6.55‰[1],是精神疾病中患病率高一种,病情重,预后不佳;尤其是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以阴性症状为主,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活动减退,社会功能下降,严重者甚至可发展成痴呆,给家庭、社会造成严重负担.我院于1999年2月开始,成立康复疗科,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在降低患者复发率,延缓心身衰老,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宋惠芬;赵利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对正性肌力药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综述,其中包括洋地黄类和非强心甙类正性肌力药物,着重分析新近开发的药物,如多巴胺类、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及钙增敏剂.
作者:郑志雄;孟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以全腹剧痛1小时来诊.查体:意识清楚,表情痛苦,强迫仰卧位,T 37.5℃,P 80次/分,Bp 13.3/9.31kPa,心肺未见异常.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均阳性,以下腹部为著.移动性浊音阳性、直肠指诊阴性、腹穿抽出血性尿液、导尿仅有少量血尿流出.阴道后穹窿穿刺阴性,尿妊娠实验弱阳性、10%泛影钠造影X线是造影剂衬托的肠襻.诊为腹腔内型膀胱破裂并伴泛发性腹膜炎.术中探查见腹腔内血性尿液约600ml.膀胱顶部附着一约妊娠60天大小的胚胎,胎膜完整有羊水,胎膜与阔韧带、大网膜、腹膜部分粘连、包裹.胎盘附着在膀胱顶部,该处与后壁见一长约3厘米的裂口.左侧输卵管间质部与峡部交界处有近期妊娠破裂的迹象.子宫直肠陷凹处见少许陈旧血块,证实为继发性腹腔娠致自发性膀胱破裂.吸尽尿液、切除粘连部分的阔韧带、大网膜及腹膜、完整剥离胎膜,连同少许膀胱壁一并切除、修补缝合膀胱,膀胱造瘘、留置导尿.术后切开胎膜,见胎儿身长约5厘米,已具有雏形,脐带内血液新鲜,证实胎膜切除前胚胎尚在存活.患者对症治疗,3周后康复出院.1年内随访无异常.
作者:董杰;马英华;冯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自1994年3月至1995年7月应用五大连池矿泉水配合中药(补髓生血胶囊),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55例住院CAA患者进行了治疗、护理观察,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淑琴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临床资料患儿王欣,男,13岁.主诉上颌左侧切牙长期仍未萌出,并见两侧正常牙向中心倾斜.临床检查所见;左上切牙未萌出,邻接侧切牙向近中偏移,呈现牙列间隙不足现象,触诊时可感觉到在唇系带外有一凸出物.全景片正侧位片显示左上切牙弯曲,牙冠明唇侧弯曲而阻生.
作者:周荣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颈椎牵引对改善中老年人脑供血的影响.方法 随机取样163例,其中健康组44例,疾病组119例,观察颈椎牵引前后脑血流图的改变.结果 牵引前后脑血流图左、右侧的重搏波、波幅、峰谷深度、波幅差、流入时间指数,流入容积速度及流出容积速度等均较牵引前有显著变化.结论 颈椎牵引对改善中老年人的脑供血状态有一定的益处.经常坚持,可以起到脑保健作用.
作者:傅志义;刘卉明;傅恒娟;谷芳馥;姜雪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浸浴疗法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 浸浴前去除残余创面外层敷料,病人浸于温度为38~40℃的浸浴液中,浸浴时间为20~30分钟.浸浴后给予局部换药,1~2次/日.结果 通过浸浴疗法,较彻底地清除了创面的脓液及脓痂,促进了残余创面的愈合,效果满意 结论 根据深度烧伤残余创面反复溃破、感染、经久不愈的特点,我们采取浸浴疗法,清洁皮肤,促进了残余创面的愈合.此方法简便易行,是目前治疗残余创面极好的方法之一.
作者:王惠杰;王斌;关宇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精制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XT)被广泛地用于治疗及预防破伤风.因其存在过敏反应,临床给予脱敏注射,但这不能完全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笔者曾遇到2例TAT脱敏注射后引起过敏性休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旭;刘旭东;张建忠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飞行人员年度大体检改在疗养院进行,充分发挥了疗养院医疗设备比较齐全,观察和治疗时间比较充裕的优势.为了进一步提高大体检工作的质量,确保飞行安全,近2年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作者:金荣连;王成传;谢宁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们自1991年7月以来共采有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现将资料完整的85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田有粮;魏丰秋;谢春秀;刘静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我国主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我们收集了5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对其康复效果进行了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繁忠;郑霞荣;周向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介入疗法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6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学志;张静;于怀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眩晕的病因很多,内科治疗效果欠佳,近几年来,我们对颈椎病性的眩晕进行了推拿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对其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进行颅多普对比性检查,结果也表明:推拿对颈椎病性眩晕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景真;周宏明;吴力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近几年来我们用藻酸双脂钠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收到了良好疗效,现将56例资料完整的临床观测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长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现代精神病的治疗已有近50年的时间[1],传统抗精神病药的锥体外系副反应和迟发性运动障碍副作用,严重影响精神病患者的服药的依从性.70年代研制的氯氮平因其有严重的降粒细胞作用,在临床应用上受到局限.80年代利培酮的研制使人们在治疗精神病方面走进新的天地.我国于1997年在临床上开始应用西安杨森公司生产的利培酮,在各医院受到精神科医生、患者及家属的好评,现将有关利培酮的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赵利国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