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包茎所致龟头癌及癌前病变7例

潘付堂;朱学骏

关键词:包茎, 龟头, 包皮垢, 慢性刺激, 阴茎癌, 包皮口, 粘连, 炎症, 现象, 狭窄, 外露, 积聚, 感染, 病例
摘要:包茎是指包皮口狭窄或包皮与龟头粘连,使包皮不能上翻外露龟头的现象.由于包皮垢的积聚,易导致感染.包皮垢和炎症的长期慢性刺激,可导致阴茎癌的发生.本文报道我科5年来确诊的7例病例.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相关文献
  • 抗震救灾某部队官兵皮肤病发病情况分析

    重大地震后某些皮肤病在幸存者中发病可能增加,例如直接创伤所致的物理性皮肤病、暴露毁坏基础设施和不卫生的生活状况所致的皮肤病及应激引起的皮肤病.救援人员同样暴露于基础设施破坏严重、卫生状况恶劣的危险环境,救援工作过多接触各种污染物,以及处理毁坏基础设施造成皮肤磨损等,致使救援人员亦可能发生某些皮肤病.

    作者:聂本勇;刘翠杰;刘洪普;李霖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表现为组织样麻风瘤的界限类偏瘤型麻风1例

    麻风病是一种因感染麻风杆菌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肉芽肿疾病,由于患者免疫状态的不同而有多种临床表现.现将我科近期发现的1例表现为组织样麻风瘤的界限类偏瘤型麻风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莉;刘宝珩;郝飞;叶庆佾;杨希川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壬二酸和湿肤膏联合治疗酒渣鼻疗效观察

    将120例丘疹脓疱期酒渣鼻分3组,分别单独使用湿肤膏、壬二酸及壬二酸联合湿肤膏12周,观察各组疗效.湿肤膏组总有效率70%, 壬二酸组60%,湿肤膏和壬二酸联合组为90%.前两组的疗效无明显差别(χ2=0.879,P=0.348),联合用药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单用湿肤膏组(χ2=5.0,P=0.025)和壬二酸组(χ2=9.6,P=0.002).联合应用壬二酸和湿肤膏能显著提高酒渣鼻的疗效.

    作者:杨国栋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2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简称SSSS)又称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或新生儿剥脱性皮炎,是一种好发于新生儿与婴幼儿的少见病.我科2008年7~8月收治2例,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连续3天冲击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刘进先;邹凌云;吴世平;李静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包茎所致龟头癌及癌前病变7例

    包茎是指包皮口狭窄或包皮与龟头粘连,使包皮不能上翻外露龟头的现象.由于包皮垢的积聚,易导致感染.包皮垢和炎症的长期慢性刺激,可导致阴茎癌的发生.本文报道我科5年来确诊的7例病例.

    作者:潘付堂;朱学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银屑病和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

    目的: 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白癜风和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9例白癜风患者、18例银屑病患者及19名正常人外周血中CD4+CD25+Treg的表达水平.结果: 白癜风患者的CD4+CD25+Treg表达率为(1.056±0.662)%,低于正常对照组(2.022±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屑病患者的CD4+CD25+Treg为(1.761±1.396)%,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P=0.177).结论: CD4+CD25+Treg细胞在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数量明显减少.

    作者:王小霞;余春艳;张英起;张衍国;荣祥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尖锐湿疣患者认知、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尖锐湿疣(CA)患者对CA相关知识的认知和心理状况,我们对在我院治疗的117例CA患者进行了相关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张瑞君;宣晓梅;李艳佳;王立芹;茹秀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在食物不耐受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检测中的应用

    食物特异性IgG介导的过敏反应目前称之为食物不耐受,是一种新的检测食物过敏原的方法.食物不耐受的发生是免疫系统把进入人体的某种或多种食物当成有害物质,从而针对这些物质产生过度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 IgG抗体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从而可引起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并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皮肤是常受累的器官,因此通过检测这种特异性IgG抗体,可判断一些慢性皮肤过敏性疾病是否由于食物不耐受所诱发.

    作者:曹俊;曹永艳;马玲;董碧麟;阎鸣;周小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食物不耐受检测

    选择68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通过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并与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荨麻疹患者单项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44.4%,2项阳性率19.4%,3项阳性率5.6%,4项阳性率8.3%,总阳性率77.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其中以鸡蛋(50%)、虾(27.94%)、螃蟹(16.18%)、牛奶(13.24%)的阳性率较高.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与食物特异性IgG具有相关性.

    作者:张弘;刘江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银屑病治疗进展

    本文综述了一些包括生物学制剂在内的,较新的治疗银屑病的方法和药物,其中大部分在临床应用或实验中已取得一定疗效.虽然这些方法和药物目前仍无法根治银屑病,但它们为银屑病的治疗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方向和思路.

    作者:王俊;季必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环氧合酶-2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和外阴鳞癌中的表达

    目的: 检测环氧合酶-2(COX-2)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和外阴鳞癌(VSCC)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COX-2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和VSCC及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用CD34标记测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 MVD)值.结果: COX-2在正常外阴皮肤中不表达,在两种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外阴鳞状上皮增生(SH)和外阴萎缩硬化性苔藓(LS)中表达,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VSCC中表达明显升高,与外阴正常皮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LS中MVD值与正常皮肤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COX-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而在不同年龄组之间、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中,COX-2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VSCC中COX-2与MVD值呈正相关.结论: 在外阴鳞癌中,COX-2促进血管生成并增加外阴癌侵袭和转移的活性.

    作者:张淑芹;武昕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Marie Unna遗传性少毛症一家系7例

    遗传性少毛症(hereditary hypotrichosis)即先天性脱发症(congenital alopecia),临床罕见,有常染色体显性、隐性和性连锁三种遗传方式,Marie Unna遗传性少毛症(Marie Unna hereditary hypotrichosis, MUHH)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现将我们所见一家系报道如下.

    作者:邵娟;张立;赵天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蕈样肉芽肿皮肤冰冻组织中T细胞受体-Vγ基因重排的检测

    目的: 评价蕈样肉芽肿(MF)冰冻组织基因组DNA T细胞抗原受体(TCR)Vγ基因克隆性重排法对MF基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一步法提取37例MF患者冰冻组织基因组DNA,用两套Vγ1-8/Jγ和Vγ9/Jγ基因重排的引物进行两次PCR扩增.结果: 在30例MF中Vγ1-8/Jγ引物检出420 bp条带TCR-γ基因克隆性重排;在28例MF中Vγ9/Jγ引物检出380 bp条带TCR-γ基因克隆性重排;同时出现Vγ1-8/Jγ和Vγ9/Jγ TCR-γ基因重排的有26例,阳性率为86.49%.结论: MF冰冻组织中T细胞受体γ基因的重排在诊断中简便快速、符合率较高;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作者:郭英军;郭春芳;王雅坤;金光玉;赵玉铭;陈洪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疤痕净电-药离子导入法治疗面部痤疮疤痕疗效观察

    痤疮后疤痕的防治是皮肤科的一个重大难题,疤痕的产生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而且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目前除痘疤的方法主要有果酸换肤、填充法、脉冲光、皮肤深层再生治疗、激光磨皮等,但上述方法多有很大的副作用,临床推广困难.

    作者:钱婧;赵颖;魏品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晕痣伴发白癜风和色素瘤1例

    临床资料患者女,51岁.全身色素脱失斑26年,左手背尺侧肿块1年,于2008年6月20日就诊于我科.患者26年前左手背尺侧出现一椭圆形色素斑,中间为淡黑色斑块,周边有白晕,皮损逐渐呈离心性扩大,并增多,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1年后全身相继出现色素脱失斑,大小不等,呈乳白色.

    作者:曹春育;梁尚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地奥司明片治疗淤积性皮炎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7年2月至2008年4月应用地奥司明片治疗淤积性皮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0例病人均为我院门诊病人,具有典型淤积性皮炎症状及体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男35例,女13例,年龄37~78岁,病程3月~18年;对照组42例,男31例,女11例,年龄35~80岁,病程2.5月~20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均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

    作者:胡志帮;张莉;周宇涵;魏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2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

    我科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了2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国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时间生物学在皮肤科的应用

    时间生物学是一门新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它研究生理活动周期的理论和应用,近年来发展迅速.研究证实皮肤的生理学特征存在节律性变化,在皮肤病的治疗与预防方面,时间生物学也有应用的意义.时间生物学的发展将推动医学的进步.

    作者:文翔;蒋献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CO2激光联合冷冻一次性治愈巨大化脓性肉芽肿1例

    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因后脑部红色肿物逐渐增大3月余,于2007年6月3日来我科就诊.患者后脑部有蚕豆大小的红色肿物,碰破后流血难止,由于患者正处于妊娠期未做处理.分娩后于2007年8月10日又来我科就诊.患者平素体健,否认家族成员有类似疾病.

    作者:许进;杨菲;周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复方环磷腺苷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68例疗效观察

    本文运用复方环磷腺苷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68例,并与维A酸乳膏作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勇;盛国荣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