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又一强化降糖治疗临床试验的里程碑:ADVANCE研究

ADVANCE中国区协作组

关键词:降糖治疗, 临床试验, vascular disease, 型糖尿病, 前瞻性研究, 试验结果, 美国, 旧金山, 学会, 年会
摘要:2008年6月6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第68届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年会上,大规模的2型糖尿病前瞻性研究一ADVANCE研究(Action in Diabetes and Vascular Disease:Preterax and Diamicron Modified Release Contmlled Evaluation)的降糖组试验结果正式公布.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相关文献
  • 机械应力对MG63成骨样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力学刺激对MG63成骨样细胞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途径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MG63细胞CTGF蛋白表达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38磷酸化水平,应用RT-PCR检测CTGF mRNA表达.结果 环状应力刺激可显著上调CFGF蛋白及mRNA表达,3~6 h达高峰,升高2~3倍;并且激活ERK及JNK信号途径,刺激10 min开始活化,ERK在60 min达高峰,而JNK在15~30min达高峰,对p38信号途径没有明显活化作用.JNK信号通路阻断剂SP600125能够阻断应力刺激对CTGF的上调作用,而ERK信号阻断剂PD98059及p38信号阻断剂SB203580却无此作用.结论 环状机械应力通过JNK依赖的途径上调了MG63细胞的CTGF表达.

    作者:杨敏;肖立伟;黄凌云;彭依群;隋国良;何玉玲;崔蓉蓉;黄佼;卢瑛;廖二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垂体腺癌一例

    垂体腺癌是一中罕见的疾病,它占所有垂体肿瘤的0.2%,至今国外文献报道超过140例.大多数垂体腺癌具有一种或多种垂体前叶激素分泌功能.

    作者:巢濛磊;王卫庆;金晓龙;宁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清胰岛素免疫检测及相关问题

    血清胰岛素检测对糖代谢疾病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胰岛素检测技术经历了近50年的衍变历程,大体上能符合临床研究的要求.但由于胰岛素分子免疫原性和生物活性的多元性、检测体系的复杂性和多重因素的干扰性,目前仍缺乏统一的参考标准,给临床和不同实验室进行胰岛素测定值比较带来一定困难.

    作者:罗雪娇;陆汉魁;贾伟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淫羊藿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淫羊藿总黄酮(HEF)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5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尼尔雌醇组(0.1 mg·kg-1·d-1)和HEF低、中、高剂量组(40,80和160 mg·kg-1·d-1),治疗12周,测定大鼠令身骨密度及雌二醇水平,采用3'-OH末端DNA原位标记技术和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凋亡,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和凋亡相关基因Fas的蛋白表达.结果 HEF增加去卵巢大鼠的全身骨密度,中、高剂量组与去卵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不增加血清雌二醇水平(P>0.05).去卵巢组骨细胞、成骨细胞凋亡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1),HEr组明显降低(P<0.01).与去卵巢组相比,HEF组Fas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TGF-β1、FGF-2表达明显增加,尤以中、高剂量组为显著(P<0.01).结论 HEF对去卵巢大鼠骨丢失具有防治作用,其部分机制可能与促进TGF-β1、FGF-2,抑制Fas蛋白的表达和抑制骨细胞、成骨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彭文芳;张秀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APPLl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研究初探

    脂肪组织不仅可以储存能量,还可分泌激素、细胞因子和生物活性物质,影响其他组织的功能和结构完整.包括:瘦素(1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网膜素(omentin)等,统称为脂肪因子.

    作者:王琛;方启晨;贾伟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胰岛分泌功能:LADA China研究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表型介于经典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之间,对LADA的深入研究并与2型糖尿病比较有助于深化对糖尿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的认识,更好地防治糖尿病.

    作者:向宇飞;侯璨;周智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述评:按胰高血糖素样肽-1理念治疗2型糖尿病——仍然还处于入门阶段吗?

    在过去的几十年以及可预见的未来,由于全球生活方式的剧烈变化,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呈爆炸性增长.要改变这种趋势,可能至少需要50年.在此期间,除了关于生活方式的指导外,我们还需要药物来降低迅速增长的大血管并发症发病率,后者对于患者及其家庭和整个社会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作者:李宏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根据循证证据强化降糖,保护β细胞,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作为经济迅速发展中的国家,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在迅速增加,并且发病年龄不断年轻化.其血管合并症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作者:高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干预方式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胰岛功能的影响

    对北京地区中老年人群共2344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并进行随访研究,分析显示单纯空腹血糖受损主要是肝脏胰岛素抵抗和基础状态的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

    作者:陆菊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585例结缔组织病患者甲状腺疾病分析

    对585例结缔组织病(CT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合并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共236例(40.3%),其中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率高(47.9%),其余依次为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33.1%)、桥本甲状腺炎(11.4%)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1%).上述结果提示对CTD患者有必要常规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免漏诊.

    作者:韩咏梅;张新华;厉有名;李永伟;孙德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C肽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C肽能够特异性地结合到细胞表而,通过多种机制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如C肽可以减轻肾脏的高滤过状态,减少高渗性利尿和白蛋白渗出,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微循环,增加患者的心功能,预防和逆转神经病变.本文综述了 C肽在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王建;陈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早期胰岛素分泌降低是正常血糖人群发生糖代谢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

    目的:评价早期胰岛素分泌降低及胰岛素抵抗在糖代谢异常发病中的作用,探讨正常血糖人群发生糖代谢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罗樱樱;席晓芳;韩学尧;周翔海;纪立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脂联素调控人成骨细胞OPG/RANKL表达的信号转导机制

    目的 研究脂联素调控人成骨细胞护骨素(OPG)和NF-кB受体活化凶子配体(RANKL)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 人成骨细胞OPG和RANKL mRNA的表达以实时PCR检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c-Jun氨基端激酶(JNK)的磷酸化水平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廊用小分子RNA干扰技术(siRNA)阻断脂联素受体(AdR)表达,并以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和JNK抑制剂(SP600125)干预,以观察脂联素对人成骨细胞OPG/RANKL作用的调节机制.结果 用siRNA沉默AdRl的表达可消除脂联素促进人成骨细胞RANKL表达和抑制OPG表达的作用;脂联素干预前予SB203580阻断p38 MAPK后,也可消除脂联素对成骨细胞RANKL和OPG的作用,而SP600125并无作用.结论 在人成骨细胞中,脂联素通过AdR1/p38 MARK途径促进RANKL表达和抑制OPG的表达.

    作者:刘幼硕;罗湘杭;袁凌青;谢辉;詹俊鲲;廖二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先证者腰臀比对遗传表型的影响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先证者腰臀比对糖耐量正常一级亲属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86个2型糖尿病核心家系中的先证者和489名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根据先证者腰臀比的四分位数,分别选取低四分位数腰臀比的先证者(男性<0.86,女性<0.84)的一级亲属115名(为FDRl组)和高四分位数腰臀比的先证者(男性>0.92,女性>0.89)的一级亲属106名(为FDR2组)进行研究.应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30/△G30(△I30:30 min胰岛素增值,△G30:30 min血糖增值)、△I30·△G-1<30·HOMA-IR-1来分别评估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 FDR2组的体重指数、女性一级亲属的腰围以及腰围/身高比值(WHtR)、收缩压、甘油三酯、HOMA-IR均高于FDRl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30/△G,,30>、△I30·△G-130·HOMA-IR-1均低于FDR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两组中腰围、WHtR均与HOMA-IR呈正相关.小平方回归分析显示,FDR2组中HOMA-IR与腰围、WHiR间回归直线斜率显著高于FDRI组(均P<0.01).结论 较高腰臀比的2型糖尿病先证者的糖耐量正常一级亲属可能具有更明显的胰岛素抵抗表型特点和β细胞功能降低,同时腹型肥胖轻度增加可能会带来更加明显的胰岛素抵抗.

    作者:陈明卫;杨明功;王长江;王佑民;刘树琴;章秋;包爱民;孙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吡格列酮对体外培养大鼠破骨细胞样细胞分化及活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大鼠破骨细胞样细胞(OLC)分化及活性的影响,探讨PPARγ2活化与破骨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NF-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及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协同诱导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BMC)向OLC分化,同时加入1、5、10μmol/L盐酸吡格列酮干预.应用RT-PCR分析OLC分化过程中PPARγ2及NF-кB受体活化因子(RANK)mRNA的表达,结合细胞染色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活性观察吡格列酮对OLC分化的影响,通过骨吸收陷窝分析及整合素β3(CD61)平均荧光强度的检测比较吡格列酮对OLC活性的影响.结果 (1)对OLC分化的影响:培养7 d时10μmol/L吡格列酮组与其它组相比OLC数量及TRAP活性明显减少(P<0.01或P<0.05),表明吡格列酮部分抑制OLC分化且此作用与剂量相关;RT-PCR结果显示在诱导分化早期,不同浓度吡格列酮呈剂量依赖性上调PPARγ2的表达水平,但随OLC的成熟其表达渐减弱,而RANK表达在5及10 p,mol/L吡格列酮干预组培养的各时间点均明显下调,与对照及1μmol/L干预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2)对OLC活性的影响:骨吸收陷窝数量及吸收面积在吡格列酮5、10μmol/L组明显减少,与另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培养早期这两组细胞CD61平均荧光强度均明显下调(P<0.05或P<0.01).结论 吡格列酮激活PPAR田γ2转录活性可部分抑制大鼠骨髓OLC的分化及活性.

    作者:朱亦堃;乔振华;周永安;朱镭;郗光霞;史书红;赵宝珍;郭志新;李兴;刘素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女性年龄相关的血清护骨素参考值及与其他种族的比较

    测定647例成年健康女性(年龄20~81岁)的血清护骨素浓度并与其他种族进行比较.结果 显示血清护骨素与年龄呈正相关(r=0.276,P<0.01),绝经前血清护骨素的几何平均值显著低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在中年期本组女性的护骨素显著高于奥地利女性和冰岛女性,在老年期则相反.

    作者:伍贤平;廖二元;谢辉;罗湘杭;张红;刘石平;戴如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细胞因子对骨代谢的调节作用

    近年来人们对免疫学及骨代谢中的关键细胞及分子机制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就骨免疫学中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骨与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作者:王凌;李大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临床综述:21-羟化酶缺乏所致成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治疗

    一、病例患者为18岁女性,有典型的21-羟化酶缺乏症,已达成人身高.出生时外生殖器呈两性畸形.生后3天检测17-羟孕酮(17-OHP)为16 000 ng/dl(483 nmol/L),诊断为21-羟化酶缺乏症,即予氢化可的松,氟氢可的松及补盐治疗.

    作者:李一君;母义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β细胞凋亡增加及胰岛素信号通路受损导致OLETF大鼠发生糖尿病

    β细胞量失调是糖尿病高血糖发生发展过程中根本的原因.然而,对胰岛素抵抗或2型糖尿病发展过程中β细胞量调控的机制仍不甚清楚.

    作者:胡仁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重组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重组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rCTGF)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rCTGF干预体外培养的人成骨细胞,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人成骨细胞增殖率,α-磷酸萘酚法测定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放射免疫法测定骨钙素含量的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Ⅰ型胶原表达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CTGF埘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rCTGF呈剂量依赖性促进人成骨细胞增殖,200 ng/ml rCTGF达大效应;rCrrGF干预显著促进人成骨细胞分化,rCTGF旱剂量依赖性增加Ⅰ型胶原、骨钙素表达及碱件磷酸酶活性;rCTGF干预可显著减少成骨细胞凋亡.结论 rCTGF可显著促进人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并抑制人成骨细胞凋亡.

    作者:隋国良;彭依群;何玉玲;翟木绪;廖二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