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萍;黄荣杰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各种老年病逐年增加,老年性晕厥是急诊的常见病,因其造成的各种损害对家庭及社会的负担进一步加重,值得社会尤其是急诊科医生的关注.我院急诊科2010年1月-2011年10月共收治36例老年性晕厥患者,现对其临床特点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松贤;刘伟;李景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广西地区矽肺合并肺结核发病情况,为矽肺及肺结核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2010年广西地区确诊的矽肺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矽肺合并肺结核发生情况.结果 2 462例患者矽肺合并肺结核检出率为36.76%,住院和新发患者矽肺合并肺结核检出率分别为39.27%和25.76%,住院和新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住院和新发患者矽肺合并肺结核检出率分别为49.73%和23.62%、36.81%和25.22%、27.31%和33.81%,各年住院和新发患者矽肺合并肺结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广西地区矽肺合并肺结核检出率较高,住院患者矽肺合并肺结核检出率高于新发患者;但住院患者矽肺合并肺结核检出率有下降趋势,而新发患者矽肺合并肺结核检出率有增高趋势,应在矽肺患者中加强肺结核筛查和诊断,对确诊患者及时治疗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肺结核的进一步蔓延.
作者:周武旺;陈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CT影像表现及特征,并提出与相关疾病鉴别诊断的方法及技巧.方法 对我科2006年3月-2011年5月收治的8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均经临床病理证实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T细胞淋巴瘤5例,B细胞淋巴瘤3例.胃淋巴瘤CT表现为弥漫性或结节状胃壁增厚,呈波浪状或分叶状,密度均匀,边界清楚,胃壁外周脂肪间隙存在,增强呈轻中度强化.小肠淋巴瘤范围广、分布位置不确定、形态不一致,常侵犯肠系膜致肠系膜增厚,但边缘清楚,增厚的肠管可有不同程度的狭窄,一般不引起完全性梗阻.结论 浸润、结节、均质、轻中度强化是胃肠道淋巴瘤的共性特征,准确识别这一共性特征能对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起到很大的帮助.
作者:虞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全麻术后气管导管患者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0例全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7例,采用传统全麻术后气管导管护理方法;试验组73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行全麻术后气管导管护理.拔管后进行临床护理效果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降低了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提高了护理质量满意度和术后自理能力恢复率,使 VAP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全麻术后气管导管患者能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气管导管护理,预防VAP的发生,同时提高了护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及护理工作的目标性和计划性.
作者:李翎;吴丹;代翠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益肺润肠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将随机抽取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47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疗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益肺润肠汤与西药联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B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A组;B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A组.结论 应用益肺润肠汤与西药联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邰小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作为老年高血压的一种常见的特殊类型,有着较高的心脑血管事件患病率和病死率,其治疗和控制已成为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的规律,以期为读者提供借鉴.
作者:黄群;冯惠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0例临床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功能不全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依据<临床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判定其临床疗效.结果 显效40例,有效3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8.7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彭晓燕;何奇檀;黎志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价值.方法 47例患者采用日本Olympus BF-P20型纤维支气管镜刷片检查抗酸杆菌和病理检查诊断为支气管内膜结核,并于纤支镜下局部多点注射异烟肼治疗.结果 47例患者根据纤支镜下表现可分为浸润型9例,溃病型16例,增殖型15例和纤维狭窄型7例;发病部位:左上叶气管受累10例,左舌叶气管受累10例,左下叶气管受累9例,右上叶气管受累7例,右中叶气管受累6例,右下叶气管受累5例;经纤支镜局部注射药物治疗后症状好转,糜烂、坏死、溃疡、息肉病灶消散.结论 纤支镜检是支气管内膜结核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经纤支镜多点药物局部注射治疗是支气管内膜结核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李春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1年10月收治的6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对照组使用鼻导管吸氧.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变及血气变化、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PaO2的升高和PaCO2下降幅度都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能有效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提高生存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小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绒毛膜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绒毛膜癌因有病灶转移甚至破裂,可有脑血管意外、急腹症等表现,因此使诊断的难度增加,甚至误诊.本文分析2例绒毛膜癌转移的临床资料.通过探讨绒毛膜癌病灶转移可有多种临床表现形式,熟知绒毛膜癌的诊断和转移途径,尽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误诊,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刘格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辅助治疗风湿性瓣膜病(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4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接受治疗的风湿性瓣膜病(气虚血瘀型)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术前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100ml,1次/d)辅助治疗,连用1周.对照组仅用同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给予同样时间的治疗,待两组患者均符合手术适应证后择期行瓣膜置换术.记录两组患者入院时、住院后1周、出院时的观察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值,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h),ICU监护时间(h)及总住院天数等.结果 辅助治疗1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LVEF分别是(0.49±0.04)%和(0.47±0.02)%,观察组与对照组的NT-proBNP分别是(2256.9±951.8)pg/mL和(3039.3±929.1)pg/mL,观察组与对照组的NT-proBNP降低率分别是(47.9±24.9)%和(19.4±2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呼吸机辅助时间分别是(46.7±31.7)h和(72.5±46.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监护时间及患者总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虽然观察组平均数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黄色素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风湿性瓣膜病有确切疗效,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患者围术期的心脏功能.
作者:李志文;李新民;祝岩;尹宗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将石蜡切片与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报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延迟诊断率2.08%、误诊率1.56%、确诊率96.35%.结论 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解决了手术过程中难以诊断其疾病良、恶性的问题,但还存有少量的误诊和延迟诊断.
作者:李跃晨;孙智勇;孙萌;王永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策略.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及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根据机械通气治疗特点采用个性化护理.分析两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经治疗和护理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机械通气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个性化的护理策略,在加强营养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及治疗中对症护理,取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利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结合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PPVS)的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图形与左室造影,指导封堵器的选择.方法 2010年7月-2011年5月,43例PPVS患者行介入封堵,分别用TTE及左室造影,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并对封堵后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超声图形与左室造影相关性良好,所有患者均成功封堵.结论 PPVS封堵较复杂,对拟行介入封堵的PPVS患者的TTE前期进行分析,可以帮助预计介入封堵方案.介入封堵疗效可靠、安全.
作者:姚艺;张刚成;沈群山;江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管壁上局部异常改变而出现的瘤样突起,好发于脑底动脉环的大动脉分支或分叉部,由于这些动脉位于脑底的脑池中,大多是自发性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时才被发现.颅内多发性动脉瘤是指颅内血管上同时有2个或2个以上的动脉瘤,其好发部位依次为大脑后动脉、大脑中动脉、前交通和眼动脉[1].相对于单发性颅内动脉瘤,其破裂机会更多,诊断治疗更加复杂,且预后更差.
作者:杨越;邵福丽;何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未达标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回顾我院2007年5月-2011年6月年住院治疗及门诊治疗高血压病患者200例血压控制未达标的原因,并针对各种血压未达标原因制定个性化的降压方案,减少影响降压的不利因素,积极合理降压.结果 200例患者有190例经合理指导降压后血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总有效率为95.0%.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未达标与患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和患者用药依从性差有关.
作者:王国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慢性心力衰竭在中医上主要因劳累、情志内伤加上外邪侵袭所导致,有多重症候分类方法,并形成了多重行之有效的治则和方剂.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早有认识,且治疗经验丰富,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尹学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在乳腺微小病变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2例患者经超声或钼靶检查发现的微小病变进行超声引导下切除,其中37例术前超声引导活检证实为良性病变,5例超声或钼靶提示为良性病变.结果 42例患者病变在超声引导下均被完整切除,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切除乳腺微小病变简便安全.
作者:郑永财;潘国栋;张伟;张春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胃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康复进程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84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积极控制感染和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营养支持,10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和呼吸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 疗程结束后对照组2例患者死于肺心病、心力衰竭;观察组无死亡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和呼吸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早期使用胃肠外营养支持能明显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提高生存质量,减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顾锦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3.5%,观察组总有效率88.2%.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经护理后满意度88.2%,观察组经护理后满意度100%.两组满意度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护患关系,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黎黎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