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耳穴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疗效观察

王利洪

关键词:耳穴疗法, 失眠, 脑卒中
摘要:目的 观察耳穴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疗效.方法 收集脑卒中后失眠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耳穴疗法加安眠药物,对照组采用安眠药物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为52.8%,对照组的显效率为25.0%,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耳穴疗法对脑卒中后失眠有显著疗效.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临床症候群,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臀部等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是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研究分析我院2008-2010年接诊的891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指导今后预防保健工作.

    作者:张建华;陈鸿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7年12月-2009年12月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负荷剂量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口服,术后口服阿司匹林100mg,1次/d,口服氯吡格雷75mg,1次/d,术中普通低分子肝素50~70U/kg,术后低分子肝素1次/12h,皮下注射3~5d.研究组术后即刻给予替罗非班10μg/kg 3min内推注完毕,随后0.15μg/(kg·min)静脉持续24h.观察两组患者心电图、血小板聚集、主要终点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替罗非班研究组心电图ST段抬高明显改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马雪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妇科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护理

    妇科手术虽然多限于盆腔,但经腹部的手术必然对肠管有刺激,胃肠道不可避免地受到干扰和损伤,加之麻醉药物的暂时抑制,术后出现一过性胃肠蠕动减慢甚至消失而发生肠麻痹.为使妇科腹部术后病人胃肠功能尽早恢复,早期排气,早期正常进食,促进机体康复,进行足部保健护理指导具有特殊的意义.

    作者:刘迎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CA125在心功能衰竭中的意义一例报告

    CA125是一种人类卵巢上皮癌相关抗原.对卵巢癌的特异性82%~100%.现临床用于卵巢癌的定性,预后评估,术后复发的早期监测.但是近年来有报道监测CA125在心功能衰竭中呈明显上升趋势,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亦观察到心功能衰竭特别是在心功能Ⅲ~Ⅳ患者具有显著相关性,现将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华明;廖日洪;仲崇翔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米力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的变化

    目的 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米力农微泵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方法 136例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硝酸酯类药物等)基础上加用米力农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7d后测血清MMP-9水平,评价其心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7d后显效54例(39.71%)、有效70例(51.47%)及无效12例(8.82%),总有效率为91.18%(124/136);治疗前患者血清MMP-9水平为(47.86±18.39)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9.57±6.69)ng/ml;治疗7d后,血清MMP-9水平为(25.28±7.35)ng/ml,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CHF患者存在着高水平的MMP-9,在经过米力农微泵治疗后血清MMP-9水平显著降低,心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临床疗效显著,显示米力农微泵可用于CHF患者的治疗,动态检测血清MMP-9水平变化可作为心室重构和心功能变化的指标.

    作者:张爱新;逯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7月-2010年7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2例,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技巧及术中处理.结果 对52例患者均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其中44例成活,4例死亡,术后放弃治疗4例.出院时效果良好率为6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费用低,疗效确切,手术过程相对于外科开颅简单,风险低,值得推广,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

    作者:汤洪丽;刘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丹红注射液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将同期收集的54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加维生素B1肌肉注射,均1次/d,连续治疗4周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15例,显效率44.33%,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3例,显效率25.00%,总有效率79.1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丹红注射液配合中药熏洗治疗DPN疗效确切.

    作者:吕国英;刘慧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疏血通具有活血祛瘀、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作用,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预后,减少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目前被广泛运用于临床辅助脑梗死的治疗.我科2008年7月-2010年12月间采用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132例,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胡小松;王晓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观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10mg·kg-1·d-1加入5%葡萄糖50~100ml中静脉滴注,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mg·kg-1·d-1,加入5%葡萄糖50~100ml静脉点滴,1次/d;对照组48例,每日给阿奇霉素静脉滴注.两组均以5~7d为1个疗程,同时都给予退热、止咳、化痰、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5.3%和8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显著,较单用阿奇霉素疗效好,疗程短.

    作者:闫华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期前收缩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步长稳心颗粒加用常规治疗期前收缩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患者76例随机分为稳心颗粒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给予常规期前收缩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评定指标包括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后症状改善程度、总体改善率和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步长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50026)治疗期前收缩疗效满意,是临床治疗期前收缩治疗首选中药制剂.

    作者:范胜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小儿热性惊厥的脑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热性惊厥(FC)患儿的异常脑电图(EEG)与FC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年龄、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等的关系,对脑功能的影响及如何避免FC的损害.方法 对2007-2010年来我院儿科诊治的50例FC患儿EEG进行分析.结果 惊厥发作次数越多,发作年龄越大,发作持续时间越长,发作体温越低,EEG异常率越高.结论 FC患儿EEG异常率与发病年龄、发病次数、发作持续时间有相关性,为了防止脑损伤,应积极预防高热及时检查EEG,及早治疗.

    作者:戴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青年患者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一例报告

    心电图检查以其方便、快捷、准确、能重复无创检查等优点,为某些疾病的诊断、治疗、判断预后及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现对1例突发晕厥青年患者的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报告如下.

    作者:杨永春;刘丽丽;王权华;陈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特比萘芬联合伊曲康唑序贯疗法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特比萘芬与伊曲康唑序贯疗法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特比萘芬与伊曲唑治疗,对照组单用伊曲康唑.结果 治疗组临床痊愈率7~10d为91.30%;28~32d为89.86%;58~60d为92.75%;对照组临床痊愈率7~10d为84.06%;28~32d为65.22%;58~60d为65.22%.近期疗效无显著差别,但远期疗效治疗组明显做优于对照组.结论 两药联合优于单用伊曲康唑.

    作者:熊素英;周良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的变化及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检测9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对不同出血量患者的血清心肌酶水平进行比较,并观察血清心肌酶水平与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关系.结果 脑出血组血清心肌酶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量出血组心肌酶水平明显高于小量出血组;与心肌酶正常组比较,心肌酶水平增高患者ADL 1~2级的比率明显降低,ADL 5级明显增高.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明显升高,其程度与脑出血量有关.观察血清心肌酶水平有助于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郑艳斌;邓懋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N末端原脑利钠肽测定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N末端原脑利钠肽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8月-2011年1月心血管内科收诊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另选择同期40例非心力衰竭的心内科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心力衰竭组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结论 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水平可以作为判断慢性心力衰竭的一个可靠指标,可以反映出左室功能状态的同时有助于医者临床判断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作者:霍志成;王智明;黄建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造影剂肾病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造影剂肾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与造影剂的直接细胞毒性效应、肾髓质缺血性损伤、氧自由基损伤及血管活性物质失衡、造影剂造成的细胞凋亡,免疫损伤及肾小管梗阻等因素有关.发病危险因素更涉及基础肾功能受损、糖尿病、造影剂的剂量和理化性质、脱水、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高龄(>70岁)、肝功能异常、低血钾、周围血管病变、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消炎药)及多发性骨髓瘤等.现就造影剂肾病的发病机制和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杨爱玲;李兴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医用腕带的临床应用

    随着现代科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我院在临床上应用了移动护理工作站和医用腕带,在临床应用的这一年多时间里,就我院医用腕带的临床应用实践做了如下总结.腕带主要是医院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标识的有效工具.我院应用的是一次性防水纸类腕带,卫生简洁,扣子牢固,不易脱落.通过PDA对患者腕带上的条形码进行有效扫码,可以获得患者住院号、病区、床号、姓名、年龄、临床诊断、等级护理、主治医师、长期及临时医嘱、检验结果、生命体征等所有住院信息.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有效的防止了各种护理差错的发生[1].

    作者:哈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重症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对重症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6例重症频发TIA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治疗组在常规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滴注,连续5~7d.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24h 内及72h 内TIA 发作控制率分别为75%和91.66%,均高于常规组18.18%和50%;尿激酶治疗后凝血功能无明显变化,纤维蛋白原较常规组明显降低.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重症频发TIA 疗效显著、起效快、安全,能有效防止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杜延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参附注射液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体会

    参附注射液是在参附汤的基础上经现代工艺提炼成的注射剂.主要有效成分是人参皂苷及水溶性生物碱.因该制剂经济、安全、疗效广泛,深受内、外、妇、急诊医生青睐,现将2000年2月以来参麦注射液在内科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根武;张惠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尿酸血症与老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与老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的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等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将35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尿酸升高组(A组)和尿酸正常组(B组),记录所有患者的体质指数、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情况及所有病例空腹血糖(FBS)、总胆固醇(TC)、血尿酸(UA)、血清肌酐(SCr)、三酰甘油(TG)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查结果,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A组与B组患者高血压、冠心病、急性脑血管意外患病率均增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2型糖尿病并高尿酸血症为高血压、冠心病、急性脑血管意外、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王欣莉;刘云霞;吕海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