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语;贾若冰;周晓燕
目的了解 miRNA‐101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力和皮下移植瘤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 PCR 分析28份胃癌组织与人胃癌细胞系BGC‐823、SGC‐7901、MKN‐45、AGS ,以及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系 GES‐1中 miRNA‐101的表达水平。构建 miRNA‐101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应用 M TT 法检测 miRNA‐101对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应用 Millipore 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使用 BALB/c 裸鼠建立胃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并比较肿瘤体积。统计学分析采用 t 检验。结果胃癌组织中 miRNA‐101的表达量为0.661±0.396,低于所对应的癌旁组织中的1.128±0.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091,P <0.01)。胃正常上皮细胞GES‐1中的miRNA‐101表达量高于胃癌细胞系 BGC‐823、SGC‐7901、MKN‐45和 AGS 。 miRNA‐101对MKN‐45细胞的增殖能力呈现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胃癌细胞 BGC‐823、SGC‐7901、MKN‐45、AGS 的迁移和侵袭均有抑制作用。选取 MKN‐45细胞系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后5周,miRNA‐101重组腺病毒(Ad‐miRNA‐101)组肿瘤体积为(333.56±46.71) mm3,小于空腺病毒‐增强绿色荧光蛋白(Ad‐EGFP)组的(806.41±51.83) 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1.431,P <0.01)。结论在胃组织和细胞中, miRNA‐101是一个抑制性 miRNA ,其表达水平下调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可能成为胃癌生物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杜静;黄伟;陈有为;阮洪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患者女,23岁,满族,因持续性腹部胀痛1个月,加重伴腹围增大1周于2014年1月28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自觉持续性中上腹胀痛,与饮食无关,向右肩部、腰背部放射,侧卧位时加重,伴食欲进行性下降,自服奥美拉唑后症状无好转。入院近1周患者中上腹部胀痛加重,并出现下腹痛,运动时加重,自觉腹围进行性增大。门诊腹部超声提示肝硬化可能,大量腹水;上腹部 CT 平扫提示腹水,胃壁稍增厚;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自发病以来,患者食欲食量下降,1个月来体质量增加5 kg ,排便正常,尿量未减少,色黄。无恶心、呕吐,无乏力、消瘦,无腹泻、黑便、便血,无颜面部水肿、泡沫尿,夜间可平卧,无尿量减少,无双下肢水肿,无发热、盗汗、胸闷、气促。既往史无特殊,职业为护士,曾接触化学疗法药物奥沙利铂、伊立替康、氟尿苷、氟尿嘧啶、表柔比星等2年。月经史正常,未婚、未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及结核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
作者:杨丽;张东伟;杨长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与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与实验室结果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2年12月至2014年4月间接受 HVPG 测定的肝硬化患者,收集这些患者的肝硬化病因,白蛋白、肌酐、总胆红素水平,INR ,是否存在腹水及出血,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Child‐Pugh 分级及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线性回归的方法,研究这些指标与 HVPG 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63例肝硬化患者符合纳入条件,其中6例存在肝静脉的异常分流,HVPG 测定失败。余57例患者的 HVPG 为9.50~33.20 mmHg (1 mmHg =0.133 kPa ),平均为(16.38±5.64) mmHg 。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57例患者的白蛋白水平(r2=0.145,P=0.002)和 Child‐Pugh 分级(r2=0.069,P=0.048)与 HVPG 水平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白蛋白(B =-4.920, t=-3.521,P=0.001)及总胆红素水平(B=4.066,t=2.206,P =0.032)与 HVPG 水平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与 HVPG 水平无相关性。结论肝硬化患者白蛋白与总胆红素水平与 HVPG 水平相关。
作者:张明;诸葛宇征;邹晓平;彭春艳;贺奇彬;李振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论著(包括短篇论著)可按前言、对象(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四部分的结构进行撰写。前言应简要阐明研究设计的背景、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拟达到的目的,可引用文献,以200~300字为宜。研究方法中应明确提出研究类型,研究类型的关键信息也需在摘要和文题中体现。具体内容包括:①临床研究或实验研究,②前瞻性研究或回顾性研究,③病例系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非随机对照研究或随机对照研究。结果需与方法一一对应,避免出现评论性语句。讨论中出现的结果必须在前文结果部分有所表述。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在医学论文的描述中,凡涉及实验动物者,在描述中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品种、品系描述清楚;②强调来源;③遗传背景;④微生物学质量;⑤明确体质量;⑥明确等级;⑦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⑧明确性别;⑨有无质量合格证;⑩对饲养的描述(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湿度要求);皕瑏瑡所有动物数量准确;皕瑏瑢详细描述动物的健康状况;皕瑏瑣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代;皕瑏瑤全部有对照,部分可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 miRNA‐7及黏着斑激酶(FAK )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结直肠癌及其癌旁结直肠组织各60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FAK 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 miRNA‐7表达。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采用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结果 FAK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5.0%(45/60),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26.7%(1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4,P <0.01)。磷酸化 FAK (p‐FAK )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5.0%(39/60),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21.7%(1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4,P<0.01)。miRNA‐7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较癌旁组织下调(P=0.044)。 miRNA‐7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2.290,P =0.022),与结直肠癌患者的 TNM 分期呈显著负相关(r =-2.698,P=0.007);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和肿瘤分化程度均无关;miRNA‐7表达与 FAK 、p‐FAK 表达呈负相关(r =-0.303,P=0.019;r=-0.267,P=0.038)。结论 miRNA‐7可能通过调控FAK 的表达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为结直肠癌的诊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曾春艳;占一姗;黄俊;陈江;吕农华;陈幼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 MYD88)是 TLR 信号通路中的一个关键转接分子,在 TLR 和IL 刺激后可活化 NF‐κB 信号转导通路。近年来研究发现, MYD88基因在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和许多实体肿瘤中存在活化性突变或异常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可能成为重要的治疗靶点。现就 MYD88与 TLR 信号通路的关系及其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缪语;贾若冰;周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我国简化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DILI)诊断方法在诊断急性 DILI 中的可靠性。方法纳入2008年至2013年诊断为急性 DILI 的320例患者,收集其病历资料,以国际公认的Roussel Uclaf 因果关系评估方法(RUCAM )为对照,评价我国简化的急性 DILI 诊断方法。统计学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对两种诊断方法判断结果计算 Gamma 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20例急性 DILI 患者中,采用 RUCAM 评价方法的结果为,非常可能相关39例(12.19%),很可能相关193例(60.31%),可能相关74例(23.12%),不大可能相关11例(3.44%),无关3例(0.94%);采用简化的急性 DILI 诊断方法的结果为,确诊194例(60.62%),疑似103例(32.19%),排除23例(7.19%)。确诊组平均RUCAM评分为(7.5±1.2)分,高于疑似组的(5.3±1.3)分和排除组的(2.1±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9.545,P <0.01)。对这两种诊断方法判断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Gamma 值为0.955( P <0.01)。结论我国简化的急性 DILI 诊断方法与 RUCAM 评分方法较为一致,且简单、实用,可作为筛选急性 DILI 的临床途径之一。
作者:任晓非;许建明;宋育林;陈熙;蔡轶;王巍;陈丽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门静脉高压是引起腹水、肝性脑病、静脉曲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血流动力学异常症候群。静脉曲张出血是临床的危急状况,尽管近年来治疗有所进展,但是6周病死率仍高达10%~20%。为探讨相关问题,自1990年起每5年召开1次专家共识会议(Baveno Ⅰ至Ⅴ)。近一次的 Baveno Ⅵ共识会于2015年4月召开,以“门静脉高压的危险分层和个体化治疗”为主题,内容包括采用侵入性和非侵入性方法筛查和监测食管胃静脉曲张和门静脉高压,病因治疗对肝硬化的作用,失代偿的一级预防,急性静脉曲张出血的处理,预防再出血和其他失代偿事件,肝硬化和非肝硬化的肝脏血管病等。 Baveno Ⅵ共识全文发表于2015年欧洲肝脏病学会杂志[1]。
作者:任书瑶;张博静;韩国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出现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危险因素指标。方法纳入2008年1月至2014年11月的 PBC 并行胃镜检查患者112例,其中行肝活组织穿刺检查24例。分析患者组织学分期、年龄、性别、抗着丝点抗体、PLT 、白蛋白、TBil 、ALP 、GGT 、AST 、ALT 、PT 、Mayo 评分与食管胃静脉曲张的相关性,通过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筛选出可能有效独立预测PBC 出现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危险因素。结果112例 PBC 患者中,静脉曲张62例,其中单纯食管静脉曲张51例,食管胃静脉曲张9例,单纯胃静脉曲张占2例。肝组织穿刺检查的24例患者中,15例有静脉曲张,其中2例发生在组织学早期(Ⅰ和Ⅱ期),13例发生在组织学晚期(Ⅲ和Ⅳ期)。静脉曲张患者抗着丝点抗体阳性、PT 、TBil 和 Mayo 评分高于无曲张患者,而白蛋白、GGT 、PLT 水平低于无曲张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抗着丝点抗体阳性(OR =8.759,95% CI :1.308~58.637)、Mayo 评分≥4.52(OR =8.941,95% CI :1.145~69.809)、PLT <96.5×109/L (OR =10.410,95% CI :2.344~46.224)和 TBil >26.62μmol/L (OR =14.348,95% CI :2.945~69.913)为食管胃静脉曲张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抗着丝点抗体阳性、PLT 计数<96.5×109/L 、TBil >26.62μmol/L和 Mayo 评分≥4.52有助于预测 PBC 患者出现食管胃静脉曲张。
作者:陈刚;许建明;张飞娟;李素文;马维娟;孔德润;洪汝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在胆管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胆管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 PCR 和 Western 印迹法比较人胆管癌细胞QBC939和 HuCCT1与正常胆管上皮细胞 HIBEpiC 中 SIRT1 mRNA 和蛋白的表达。将 QBC939和HuCCT1分成阴性对照组、转染序列1组和转染序列2组,分别转染阴性对照小干扰 RNA 、针对 SIRT1的小干扰 RNA 序列1和小干扰 RNA 序列2,采用实时定量 PCR 和 Western 印迹法鉴定干扰效果。转染后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 Western 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生存素、B 细胞淋巴瘤‐2基因相关 X 蛋白(Bax)基因、剪切型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以及上皮标志物上皮型钙黏蛋白和间质标志物神经型钙黏蛋白、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统计学处理采用 t 检验。结果胆管癌细胞 QBC939和 HuCCT1中 SIRT1的 mRNA 表达水平分别比正常胆管上皮细胞 HIBEpiC 升高(3.30±0.43)和(4.55±0.50)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7.29、9.79,P 均<0.05);胆管癌细胞中SIRT1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与 mRNA 相似。转染 SIRT1小干扰 RNA 后,胆管癌细胞中 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HuCCT1细胞的转染序列1组和转染序列2组的细胞生存率在转染后72 h分别为(19.72±1.39)%和(27.48±2.67)%,均低于阴性对照组的(84.65±3.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42、27.54,P均<0.05);HuCCT1细胞中转染序列1组和转染序列2组早期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19.43±1.72)%和(19.80±0.86)%,均高于阴性对照组的(5.43±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30、22.23,P均<0.05);HuCCT1细胞中转染序列1组和转染序列2组24 h 穿过微孔膜的细胞数分别为(56.00±2.61)和(58.80±3.19)个,均少于阴性对照组的(76.60±5.08)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1、5.93,P 均<0.05)。 QBC939细胞的细胞生存率、早期细胞凋亡比例和迁移能力与HuCCT1细胞相似。下调胆管癌细胞中 SIRT1的表达后,可显著下调生存素、神经型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上调 Bax 、剪切型 PARP 和上皮型钙黏蛋白的表达。结论 SIRT1在胆管癌细胞中高表达,下调胆管癌细胞中 SIRT1的表达可抑制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其凋亡,机制可能与下调生存素,上调 Bax 蛋白的表达,抑制上皮间质转化的发生有关。
作者:廖婉玉;张斌;方诚;杨燕;张舒;丁希伟;邹晓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的数据显示,我国新增癌症患者312万,死亡270万,癌症正以超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趋势而成为第一死亡原因[1]。在我国城市地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的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在我国农村地区也上升较快,目前已位居第5位[1]。结直肠癌在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构成中分别占10.56%和7.80%,分别列第3和5位[1]。临床强调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但目前影像学技术对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有不足之处,如 MRI 、CT 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 )检查费用均较为昂贵,需在肿瘤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有影像学变化,而且不能确诊;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X 线摄片检查、经直肠腔内超声和内镜检查会有一定痛苦,患者往往拒绝。此外,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粪便隐血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 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为结直肠癌细胞脱落后可随粪便排出,所以检测粪便 miRNA 可能成为早期筛查和诊断结直肠癌的新方法。现就 miRNA 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以及检测粪便 miRNA 在诊断和筛查研究进展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甄潮辉;李富荣;余小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PHNET )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根据消化系肿瘤 WHO 分类(2010)神经内分泌肿瘤(NET )分级标准对17例病理诊断明确的 PHNET 进行分级,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对17例 PHNET 患者的组织标本进行新标准分型,其中5例因标本因素未能进行分类,12例PHNET中 NET G1期5例,NET G2期7例,无神经内分泌癌(NEC)病例。17例患者均无明显类癌综合征表现。组织学检查显示,肿瘤细胞呈腺泡状或巢片状排列,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嗜铬颗粒蛋白阳性5例,突触囊泡蛋白阳性8例,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16例。 NET G1期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为80.0%,NET G2期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为57.1%。结论 PHNET 确诊主要依靠病理表型及分级,需要在消化系统 NET WHO 分类的基础上结合肿瘤大小及有无子病灶等多种因素综合判断其恶性程度及预后。
作者:刘娜;周华邦;胡和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顿服与分次服用治疗轻中度活动期 UC 的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将60例轻中度活动期 UC 患者分为 A 、B 、C 3组,每组20例,A 组给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4 g/次,1次/d ;B 组为2 g/次,2次/d ;C 组为1 g/次,4次/d ,疗程8周。监测患者第0、4、8周的生命体征、Mayo 评分、依从性和不良反应。第0、8周行结肠镜检查。疗效评估的指标为临床完全缓解率、临床缓解率、有效率、黏膜愈合率、症状缓解时间和安全性。组间比较采用 F 检验、t 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 A 、B 、C 组的临床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0%(4/20)、10%(2/20)和10%(2/20),临床缓解率分别为70%(14/20)、65%(13/20)和70%(14/20),有效率分别为95%(19/20)、85%(17/20)和90%(18/20),黏膜愈合率分别为70%(14/20)、60%(12/20)和50%(10/2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4/20)、15%(3/20)和20%(4/20),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A 、B 组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15.4±3.7)和(15.6±2.9) d ,均短于 C 组的(18.4±3.6) 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661、2.710, P均<0.05)。 A 、B 、C 组间性别、病程、严重程度、病变部位、疾病分型的亚组间临床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顿服与分次服用治疗轻中度活动期 UC 具有相似的疗效及安全性,顿服具有更好的依从性。
作者:门路;朱良如;付妤;张培培;杨建美;刘晓晶;郭爱丽;邹开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