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草内生真菌Fusarium sp.F-1化学成分研究

肖义平;陈晶晶;张云海;邵志宇;徐德强

关键词:真菌, Fusarium sp., 化学成分
摘要:从海草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 flora)中分离到真菌Fusarium sp.,从该菌株的培养物中首次分离到5个化合物,经TLC对照,MS,NMR等光谱技术鉴定,确定其结构分别为麦角甾醇(Ⅰ)、过氧化麦角甾醇(Ⅱ)、肉桂酸(Ⅲ)、对羟基苯丙酸(Ⅳ)和白僵菌素(Ⅴ).
中国海洋药物杂志相关文献
  • 海洋来源的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

    放线菌是迄今重要和大的药用微生物种群.海洋放线菌生存于苛刻特殊的海洋环境,使其具备了复杂独特的代谢途径,其次级代谢产物在结构类型以及在生物活性等方面都呈现出与陆生放线菌不同的特点和多样性.多年来,诸多结构新颖、生物活性显著的天然活性产物持续从海洋来源放线菌代谢产物中被发现,这些活性化合物为新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先导化合物,有些已进入研发阶段.近年,海洋放线菌活性产物的研究仍然是海洋微生物产物研究中值得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按化合物结构类型简要介绍了海洋来源放线菌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

    作者:张清丽;顾谦群;崔承彬;方玉春;刘红兵;朱天骄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二十二碳六烯酸乙酯对脑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及脑水肿的影响

    目的研究二十二碳六烯酸乙酯(ethyl docosahexaenoate,E-DHA)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氧化损伤和脑水肿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阻断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E-DHA对缺血再灌注后脑中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ATP酶活性;水及Na+、Ca2+含量的影响,并进行了病理检查.结果缺血前E-DHA预防给药10周有效阻止了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MDA升高,GSH降低,GSH-Px、CAT活性降低,ATP酶活性降低,水及Ca2+、Na+含量升高.结论E-DHA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具有保护作用,其机理与清除自由基和减轻脑水肿有关.

    作者:薛任皓;曹德华;郑维发;孙靓;刘志礼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假单胞菌产壳聚糖酶突变菌株的筛选

    以假单胞菌Y1为出发菌株,分别通过亚硝基胍(NTG),Co60,UV(紫外)诱变,采用透明圈法筛选,获得了产壳聚糖酶较好的突变菌株假单胞菌Y8,其所产酶活力达到3.0 U·ml-1,酶活力提高近6倍,并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3种诱变方法中,UV诱变效果好.

    作者:王艳;周培根;俞剑燊;王平平;戚晓玉;陶圣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海生素注射液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海生素的抗肿瘤效果.方法:采用小鼠移植性实体瘤S180、艾氏腹水瘤(EAC)和肝癌实体瘤(Heps)模型的抑瘤试验,尾静脉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海生素,计算抑瘤率和荷瘤小鼠生命延长率.结果:海生素在490~1000mg·kg-1·d-1剂量范围内对小鼠S180和Heps的抑瘤率分别达到41.10%~49.08%和36.29%~49.19%,对EAC小鼠的生命延长率为22.93%~69.98%.结论:海生素对荷瘤小鼠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在有效治疗肿瘤的同时对小鼠体重无明显影响.

    作者:柳忠旭;战松梅;姚如永;房丽华;杨秀;王春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海洋真菌的分离、抗肿瘤活性筛选与发酵条件研究

    目的对青岛海域海水、海泥样品进行真菌选择性分离培养,并对其发酵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及活性菌株发酵条件的研究.方法采用温敏型小鼠乳腺癌tsFT210细胞系,运用流式细胞术结合显微镜镜检,以细胞周期抑制和细胞凋亡诱导为活性筛选指标,并通过该活性指标对培养基、发酵条件及提取分离条件进行考查.结果添加青霉素、链霉素构成的土豆培养基具有很好的培养真菌选择性;共分离得到真菌207株,活性筛选得到阳性菌19株,其中编号Z8 3200的真菌具有显著的细胞凋亡活性.

    作者:于垂亮;崔承彬;朱天骄;顾谦群;刘红兵;方玉春;韩冰;蔡兵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不同水解模式下琼二糖多聚体的HPLC定量分析

    目的琼二糖多聚体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建立不同水解模式下的琼二糖聚合体的定量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将降解产物用Sephadex柱纯化得到聚合度为2~10的琼寡糖,对每一种寡糖进行α-萘胺衍生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并利用此方法对4种水解模式(盐酸、柠檬酸、固态酸及羟基自由基降解)的产物进行分析.结果各种聚合度的寡糖衍生物在HPLC上得到了很好的分离,低检测限达到0.1~2μg·mL-1.应用固态酸降解琼胶,其产物中的寡糖含量可达33.2%,其中琼二糖含量高达57.8%;盐酸降解产物较为分散,包含2~10糖;柠檬酸降解产率过低;羟基自由基降解产物过杂.结论建立的琼胶寡糖定量方法可有效地应用于寡糖制备分析中.

    作者:陈海敏;严小军;郑立;林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海草内生真菌Fusarium sp.F-1化学成分研究

    从海草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 flora)中分离到真菌Fusarium sp.,从该菌株的培养物中首次分离到5个化合物,经TLC对照,MS,NMR等光谱技术鉴定,确定其结构分别为麦角甾醇(Ⅰ)、过氧化麦角甾醇(Ⅱ)、肉桂酸(Ⅲ)、对羟基苯丙酸(Ⅳ)和白僵菌素(Ⅴ).

    作者:肖义平;陈晶晶;张云海;邵志宇;徐德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南海海绵Topsentia sp.化学成分的研究

    从中国南海海绵Topsentia sp.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应用1H-NMR,13C-NMR,IR,MS,GC/MS等光谱分析技术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确定它们为:胆甾醇(Ⅰ),24-亚乙基胆甾-5-烯-3β-醇(Ⅱ),苯乙酸(Ⅲ),对羟基苯甲醛(Ⅳ),β-吲哚醛(Ⅴ),胸腺嘧啶(Ⅵ).

    作者:周淑梅;马伟杰;肖定军;邓松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复方花刺参黏多糖对球囊血管成形术兔血浆内皮素及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花刺参黏多糖对家兔髂动脉腔内成形术(TA)后血浆内皮素及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50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4组:花刺参组、辛伐他汀组、模型组和正常组.花刺参组、辛伐他汀组和模型组用球囊导管剥脱损伤髂动脉内皮后,喂高脂饲料6wk,髂动脉造影显示形成粥样硬化狭窄.行TA后,即日均停喂高脂饲料改普通饲料,花刺参组和辛伐他汀组经胃管给药,模型组给等量生理盐水,分笼喂养,自由饮水.正常组仅给予普通饮食及假手术.各组动物于TA后4wk空腹颈动脉同步采血行血浆内皮素、血清一氧化氮浓度测定.结果TA后4wk,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血浆ET浓度明显升高,而血清NO浓度明显降低,花刺参组和辛伐他汀组血浆ET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而血清NO浓度显著高于模型组.结论家兔髂动脉TA后ET增多,NO减少,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失调,而复方花刺参黏多糖通过调整ET和NO的平衡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王华亭;蔡生业;姚成芳;朱宗涛;王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南极冰藻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生活在南极极端环境下的南极冰藻,不仅在南极的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基础研究和开发应用中显示出广阔的前景.现根据国内外对南极冰藻近20年的研究资料并结合作者的部分研究工作,对南极冰藻的组成及分布,以及南极冰藻在饵料、不饱和脂肪酸、抗冻蛋白、紫外吸收色素和其它生物活性物质的应用前景加以阐述,以期为南极冰藻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王波;缪锦来;阚光锋;姜英辉;侯旭光;李光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海洋真菌Aspergillus versicolor菌丝体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自海洋真菌Aspergillus versicolor菌丝体的丙酮和甲醇萃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从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为柄曲菌素(Ⅰ)、6-甲氧基柄曲菌素(Ⅱ)、奥佛尼红素(Ⅲ)、酪氨酸(Ⅳ)、3-甲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Ⅴ)、3-异丙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Ⅵ)和尿素(Ⅶ).其中化合物Ⅳ,Ⅴ和Ⅵ为首次从该属菌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海龙;田黎;华会明;裴月湖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海鞘类天然产物的临床研究进展

    综述目前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海鞘类天然化合物ET-743,Didemnin B,Aplidine的研究进展.

    作者:耿越;刘靓雯;张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马氏珠母贝糖胺聚糖对体外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珠母贝糖胺聚糖在体外对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PNPP法、茜素红染色(ARS)矿化骨结节及用图像分析仪计算骨结节的面积等方法观察细胞的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矿化结节形成的影响.结果珠母贝糖胺聚糖0.008~0.5g·L-1在不同时间MTT测得的A值均低于空白对照组.不促进细胞的增殖;各浓度组在培养5d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培养31d后茜素红染色显示,0.063g·L-1组所形成的骨结节面积显著大于空白对照组.结论珠母贝糖胺聚糖对体外培养的SD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有显著促进分化和矿化的作用,但不促进细胞的增殖.

    作者:艾春媚;崔燎;刘钰瑜;雷晓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国海洋药物杂志

中国海洋药物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