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桡动脉采用Szabo技术治疗前降支及回旋支开口病变1例报告

魏静;张明哲;王秀花;丛琳强;王青海

关键词:桡动脉, Szabo技术, 血管开口病变
摘要:Szabo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治疗血管开口病变的介入技术,多用于冠脉左主干、右冠、回旋支、前降支开口病变支架精准定位治疗.随着介入器材改进及介入医师技术的提高,目前已可以经桡动脉采用此技术,并且可应用于多支血管同时是开口病变的治疗.我院心内科近期成功完成1例经桡动脉前降支及回旋支开口病变进行精准定位支架治疗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松蘑提取液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松蘑提取液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功能的影响.方法 50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松蘑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100 mg/mL、150 mg/mL、200 mg/mL).采用D-半乳糖复制衰老模型,检测小鼠脏器指数,学习记忆功能,测定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结果 模型组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下降,逃避潜伏期延长;皮层和海马组织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增高.松蘑提取液治疗组能明显改善衰老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提高皮层和海马中SOD、GSH-PX活性,降低MDA水平,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松蘑提取液减轻了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李娜;王利民;王海燕;许勇;王桂华;杨茗;栾海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SPC)是一种少见的、恶性程度较低的肿瘤,组织学上表现为肿瘤细胞紧密排列成膨胀的、界限清楚的结节,结节内的乳头血管轴心纤细且不明显,在低倍镜下看似实性结构,部分结节外周缺乏肌上皮,常有神经内分泌分化和伴细胞内、外黏液,部分肿瘤也可呈浸润性生长[1].由于SPC发病率低、国内外对其相关研究较少,故其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目前尚未被充分认识.本文收集3例SPC临床病理资料,查阅相关文献后对其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对SPC的认识.

    作者:张爱兵;李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首发症状布氏杆菌病1例

    儿童布氏杆菌病较少见,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首发症状的病例报道极少,现报道1例,以期临床医师对此病加以重视.1 病例资料患儿,女,2岁,因“皮肤出血点1天”入院.患儿近10天伴有发热,体温38.5℃左右,热型不规则,无鼻衄.查体:神志清,精神好,全身皮肤黏膜散在针尖大小出血点,颈软,心肺未闻及异常.

    作者:王鑫;李晓花;王翠翠;朱淑霞;李建厂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心脏骤停1例

    在腹部外科中,胆囊炎及胆石症在我国的住院人数仅次于急性阑尾炎.因此,对于胆囊切除术中的胆心反射的预防及处理显得尤为重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因其创伤小、用时少、恢复快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LC中的胆心反射也多有报道,然而,全麻下胆心反射而致心脏骤停者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全麻下胆心反射引起的心脏骤停,并就胆心反射的影响因素、预防及处理报道如下.

    作者:邓书;孟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逆向分段采取法对大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逆向分段采取法对大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远期效果.方法 将家兔分为4组,即结扎后0 min(对照组),30 min(Ⅰ组),60 min(Ⅱ组),120 min(Ⅲ组),检测其单位面积内皮细胞合成与释放一氧化氮(NO)、PCNA的表达及增殖指数、细胞凋亡指数和血管管腔直径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Ⅰ、Ⅱ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Ⅲ组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逆向分段采取大隐静脉可以有效保护内皮细胞,提高血管通畅率.

    作者:刘典晓;王玉玖;刘宝辉;李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桡动脉采用Szabo技术治疗前降支及回旋支开口病变1例报告

    Szabo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治疗血管开口病变的介入技术,多用于冠脉左主干、右冠、回旋支、前降支开口病变支架精准定位治疗.随着介入器材改进及介入医师技术的提高,目前已可以经桡动脉采用此技术,并且可应用于多支血管同时是开口病变的治疗.我院心内科近期成功完成1例经桡动脉前降支及回旋支开口病变进行精准定位支架治疗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静;张明哲;王秀花;丛琳强;王青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microRNA及SNP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

    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递增和年轻化趋势,肺癌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具有致命性的恶性肿瘤之一[1].据统计,2012年全世界肺癌患者高达180万人,占所有肿瘤的13%,每年约有150万人死于肺癌,占所有肿瘤死亡总数的23%[2].肺癌按生物学行为分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cancer,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两种类型.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进一步分为腺癌(adenocarcinoma,ADC)、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和大细胞癌(large cell carcinoma,LCC)三种细胞组织类型.

    作者:李敬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发育期大鼠惊厥后血清丙二醛、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髓鞘碱性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发育期大鼠惊厥发作后血清丙二醛(MDA)、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发育期大鼠6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5)和高热组(n=49).高热组又随机分为3个亚组:高热未惊厥组(惊厥次数<1,n=15)、一般惊厥组(1≤惊厥次数≤5,n=17)、反复惊厥组(惊厥次数>5次,n=17).采用热水浴法反复诱导发育期大鼠惊厥,记录每组惊厥潜伏期、惊厥开始发作时肛温、惊厥持续时间及惊厥发作级别;采用ELISA分别测定各组大鼠丙二醛、促红细胞生成素、髓鞘碱性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一般惊厥组发育期大鼠惊厥后24 h血清MD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及高热未惊厥组(P<0.05);一般惊厥组发育期大鼠惊厥后12 h、24 h、48 h、72 h血清EPO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及高热未惊厥组(P<0.05);反复惊厥组发育期大鼠惊厥后12 h、24 h、48 h、72 h血清MDA、EPO水平均高于一般惊厥组(P<0.05);髓鞘碱性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各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血清丙二醛、促红细胞生成素是发育期惊厥脑损伤的敏感指标,反复惊厥更容易造成脑损伤,可通过其观察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来了解发育期脑损伤情况.

    作者:朱淑霞;孙瑞丽;张燕燕;王行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静脉动脉化对微循环重建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静脉动脉化对新西兰大白兔后肢微循环重建、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西兰大白兔60只,分为动静脉转流组(A组)和缺血模型组(B组)各30只.A组制作静脉动脉化模型,B组制作缺血模型.于手术后第1、2、3、4周取A、B两组股动脉、股深静脉血做血气分析,取远端腓肠肌做切片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取股动脉血分离血清测血清细胞因子,检测不同时相变化.结果 与术前比较,A和B组术后1周灌注动脉血与回流静脉血血氧分压差和二氧化碳分压差显著降低(P<0.05),并且A、B组间上述指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在术后1周后陆续因感染而死亡.术后4周,A组上述指标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周,B组肌肉组织弥漫坏死,A组肌纤维大小不等,萎缩变性,纤维间有炎性细胞浸润;术后2~3周,A组肌纤维逐渐恢复,炎细胞对比减少;术后4周,A组肌纤维排列有序,无萎缩变性及坏死征象.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A和B组血清因子含量明显提高(P<0.05),而术后4周,A组血清因子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静脉动脉化可使缺血肢体组织营养供应、微循环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作者:邵滨;房清敏;刘永涛;邢建强;王大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条件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88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经比较发现腹腔镜组术中出血、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开腹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术中临床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均优于开腹手术.因此,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雪颖;张英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早孕期超声检查在胎儿心脏畸形中的诊断价值

    早孕期(11~13+6周)超声检查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用于产前筛查,初用于筛查唐氏综合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随着超声仪器分辨率的提高和产前超声检查技术的进步,早孕期超声检查已逐渐扩展至胎儿解剖结构畸形的筛查.心脏畸形的早孕期超声筛查较难,起初多为利用经阴道超声进行检查,后逐渐发展为经腹超声检查心脏畸形,目前研究已较成熟,早孕期进行胎儿严重心脏畸形筛查的可行性及效果已得到肯定[1-4].本研究通过对我院行超声检查并经出生或引产后证实为胎儿心脏畸形的23例胎儿诊断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分析早孕期超声检查对胎儿心脏畸形的临床价值,为我院今后在胎儿产前筛查工作积累一定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少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木犀草素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木犀草素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I)组、木犀草素低剂量组、木犀草素中剂量组、木犀草素高剂量组,采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双侧肾蒂22 min后松开恢复血流的方法复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木犀草素预处理组分别在术前1周开始给予木犀草素灌胃,剂量由低到高分别为50 mg/(kg· d-1)、100 mg/(kg·d-1)、200 mg/(kg·d-1),假手术组和IRI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再灌注24 h后分别检测各组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Cr)含量、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MDA含量及血清中TNF-α、IL-6含量,并观察肾组织HE染色病理改变.结果 与IRI组比较,木犀草素预处理各组血清BUN、Cr含量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明显增高(P<0.05或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TNF-α、IL 6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并呈剂量—效应关系.IRI组肾组织切片光镜下可见大量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肾间质高度充血、炎细胞浸润,木犀草素预处理各组肾组织病变减轻较明显.结论 木犀草素预处理可以抑制氧化应激,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对IRI大鼠肾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苏庆国;蔡虹静;张冰;梅延辉;曹景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电针结合空气波压力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电针结合空气波压力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影响.方法 筛选符合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纳入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0例,2组患者均采用脑卒中后恢复期的常规康复诊疗方案,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进行电针结合空气波疗法为期训练8周后,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法(MBI)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和ADL能力进行评定.采用疼痛定量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 scals VAS)来评定患者的疼痛改善状况.结果 经过8周的康复训练,两组患者的FMA、MBI、VAS评分、水肿改善情况均有显著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FMA、MBI、VAS评分、水肿改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电针结合空气波压力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有非常显著的疗效,是改善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作者:郭光明;李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宫型节育器异位于膀胱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42岁,因“放置节育器10年,发现节育器异位半月”收入我科.患者剖宫产术后9个月于2005年在当地计生办放置节育器(具体数目及过程不详,自述放环过程有两位医师参与),术后未复查彩超观察节育器位置.放置节育器后,月经周期同以往,经期较前延长,由4~5天延长为7~8天,含大量血块,伴腰骶部不适,偶有痛经,可忍受,未在意.自述平时偶有无明显诱因的下腹部不适,未曾就诊.2014年出现乏力,伴面色发黄,未就诊.半月前自觉乏力明显,伴头晕、食欲差、烦躁等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彩超提示:①宫腔内节育器;②节育器穿出子宫肌层;③符合子宫腺肌症声像改变,建议上级医院就诊.

    作者:张晓敏;张英姿;刘艳妮;胡雪颖;胡宁宁;孙聪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医保总额控制背景下定点医院发展的SWOT分析

    目的 寻求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政策背景下定点医院的发展机遇.方法 运用SWOT方法和深度访谈法分析.结果 在总额控制的背景下,定点医院既有医保定点的优势,又有与总额控制政策不相适应的传统经营观念和诊疗理念等劣势;定点医院既有促进自身发展的机会,又面临医保总额超支等威胁.结论 定点医院应当加强自身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采取多种方式合理控制医疗保险费用,并调动医务人员控费的积极性,终实现定点医院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作者:李华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热休克蛋白90α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世界上致死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起病隐匿,早期无症状或临床症状不明显,进展迅速,确诊时已达局部晚期或发生转移,预后差.因此,肝癌的早期筛查和监测非常重要.热休克蛋白90α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已有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90α在原发性肝癌中高表达[1],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密切相关[2].现结合文献,对热休克蛋白90α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孔巧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丙泊酚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 Ⅰ或Ⅱ级拟在全身静脉麻醉下自愿行无痛人流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静注芬太尼1 μg/kg(F组),舒芬太尼0.1 μg/kg(SF1组),0.15 μg/kg(SF2组),3组均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2.0 mg/kg,密切观察至改良清醒镇静(MOAA/S)评分为0分时停止.记录注药前(T1)、睫毛反射消失时(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开始后1 min(T4)、术毕(T5)及清醒时(T6)的MAP、HR、SpO2.3组丙泊酚的总用量、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术中体动发生情况,患者清醒后10 min和30 min的疼痛VAS的评分,记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T2时SF2组SpO2组明显低于F和SF1组,T3时F组MAP、SpO2及HR均明显高于SF1和SF2组(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SF2组丙泊酚的总用量明显少于F组与SF1组(P<0.05),SF1组起效时间、恢复意识时间、清醒时间均短于F组和SF2组(P<0.05),F组体动反应的例数明显高于SF1和SF2组(P<0.05),3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0.1 μg/kg舒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手术,麻醉镇痛效果好,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王振华;王耀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06例临床分析

    我国高血压脑出血约占全部脑卒中病人的21%~48%,存活中超过30%遗留神经功能障碍[1].因其起病急,病情凶险,致残率、死亡率高,是神经外科疾病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治疗方法上仍存在较多的争议.我院自2009年1月-2016年4月选择性收治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清除血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学东;郭文斌;罗光东;于龙;曹宴宾;李建涛;刘书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23例临床观察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1].对于肌层浸润性和高危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需要进行膀胱全切手术.目前膀胱全切后尿流改道的主要方式包括输尿管皮肤造口、回肠膀胱通道、原位新膀胱等.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完成23例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并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统计临床数据并定期随访,以期总结临床经验和了解预后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举阳;梅延辉;燕东亮;张冰;苏庆国;曹景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医学生拖延行为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研究

    拖延作为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在人群中十分普遍,拖延行为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表明,经常拖延的人与他人相比,更易患免疫系统的疾病,如感冒;拖延的学生与不拖延的学生相比,不仅学习成绩更低,而且躯体症状也更多[1].

    作者:曲海英;王春美;刘林林;张玲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