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生拖延行为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研究

曲海英;王春美;刘林林;张玲玉

关键词:医学生, 拖延行为, 心理控制源
摘要:拖延作为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在人群中十分普遍,拖延行为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表明,经常拖延的人与他人相比,更易患免疫系统的疾病,如感冒;拖延的学生与不拖延的学生相比,不仅学习成绩更低,而且躯体症状也更多[1].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经桡动脉采用Szabo技术治疗前降支及回旋支开口病变1例报告

    Szabo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治疗血管开口病变的介入技术,多用于冠脉左主干、右冠、回旋支、前降支开口病变支架精准定位治疗.随着介入器材改进及介入医师技术的提高,目前已可以经桡动脉采用此技术,并且可应用于多支血管同时是开口病变的治疗.我院心内科近期成功完成1例经桡动脉前降支及回旋支开口病变进行精准定位支架治疗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静;张明哲;王秀花;丛琳强;王青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丙泊酚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 Ⅰ或Ⅱ级拟在全身静脉麻醉下自愿行无痛人流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静注芬太尼1 μg/kg(F组),舒芬太尼0.1 μg/kg(SF1组),0.15 μg/kg(SF2组),3组均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2.0 mg/kg,密切观察至改良清醒镇静(MOAA/S)评分为0分时停止.记录注药前(T1)、睫毛反射消失时(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开始后1 min(T4)、术毕(T5)及清醒时(T6)的MAP、HR、SpO2.3组丙泊酚的总用量、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术中体动发生情况,患者清醒后10 min和30 min的疼痛VAS的评分,记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T2时SF2组SpO2组明显低于F和SF1组,T3时F组MAP、SpO2及HR均明显高于SF1和SF2组(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SF2组丙泊酚的总用量明显少于F组与SF1组(P<0.05),SF1组起效时间、恢复意识时间、清醒时间均短于F组和SF2组(P<0.05),F组体动反应的例数明显高于SF1和SF2组(P<0.05),3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0.1 μg/kg舒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手术,麻醉镇痛效果好,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王振华;王耀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太极拳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太极拳康复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运动能力以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2015年4月至2015年10月招募来自烟台社区稳定期COPD患者共40例,按1:1随机分为太极拳康复辅以常规治疗组(太极组)以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4式简化太极拳训练3个月,每周3次,每次40 min,评价康复前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FEV1%预计值、FEV1/FVC、6分钟步行距离(6MW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 康复治疗3个月后,太极组和对照组COPD患者的三项肺功能指标较康复前无明显改善(P>0.05),太极组康复前后差值与对照组康复前后差值的比较亦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康复后太极组6MWD较前显著增加70 m(P=0.02),对照组康复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49),太极组康复前后差值与对照组康复前后差值的比较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太极组COPD患者的炎症因子TNF-α、IL-6、IL-8较康复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康复后较康复前亦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太极组康复前后差值与对照组康复前后差值的比较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NF-α:P=0.02;IL-6:P=0.005;IL-8:P=0.03).结论 太极拳康复有助于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可下调外周血促炎因子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

    作者:李绍先;李爱君;孙婧;王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静脉动脉化对微循环重建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静脉动脉化对新西兰大白兔后肢微循环重建、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西兰大白兔60只,分为动静脉转流组(A组)和缺血模型组(B组)各30只.A组制作静脉动脉化模型,B组制作缺血模型.于手术后第1、2、3、4周取A、B两组股动脉、股深静脉血做血气分析,取远端腓肠肌做切片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取股动脉血分离血清测血清细胞因子,检测不同时相变化.结果 与术前比较,A和B组术后1周灌注动脉血与回流静脉血血氧分压差和二氧化碳分压差显著降低(P<0.05),并且A、B组间上述指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在术后1周后陆续因感染而死亡.术后4周,A组上述指标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周,B组肌肉组织弥漫坏死,A组肌纤维大小不等,萎缩变性,纤维间有炎性细胞浸润;术后2~3周,A组肌纤维逐渐恢复,炎细胞对比减少;术后4周,A组肌纤维排列有序,无萎缩变性及坏死征象.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A和B组血清因子含量明显提高(P<0.05),而术后4周,A组血清因子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静脉动脉化可使缺血肢体组织营养供应、微循环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作者:邵滨;房清敏;刘永涛;邢建强;王大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06例临床分析

    我国高血压脑出血约占全部脑卒中病人的21%~48%,存活中超过30%遗留神经功能障碍[1].因其起病急,病情凶险,致残率、死亡率高,是神经外科疾病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治疗方法上仍存在较多的争议.我院自2009年1月-2016年4月选择性收治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清除血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学东;郭文斌;罗光东;于龙;曹宴宾;李建涛;刘书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宫型节育器异位于膀胱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42岁,因“放置节育器10年,发现节育器异位半月”收入我科.患者剖宫产术后9个月于2005年在当地计生办放置节育器(具体数目及过程不详,自述放环过程有两位医师参与),术后未复查彩超观察节育器位置.放置节育器后,月经周期同以往,经期较前延长,由4~5天延长为7~8天,含大量血块,伴腰骶部不适,偶有痛经,可忍受,未在意.自述平时偶有无明显诱因的下腹部不适,未曾就诊.2014年出现乏力,伴面色发黄,未就诊.半月前自觉乏力明显,伴头晕、食欲差、烦躁等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彩超提示:①宫腔内节育器;②节育器穿出子宫肌层;③符合子宫腺肌症声像改变,建议上级医院就诊.

    作者:张晓敏;张英姿;刘艳妮;胡雪颖;胡宁宁;孙聪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电针结合空气波压力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电针结合空气波压力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影响.方法 筛选符合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纳入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0例,2组患者均采用脑卒中后恢复期的常规康复诊疗方案,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进行电针结合空气波疗法为期训练8周后,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法(MBI)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和ADL能力进行评定.采用疼痛定量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 scals VAS)来评定患者的疼痛改善状况.结果 经过8周的康复训练,两组患者的FMA、MBI、VAS评分、水肿改善情况均有显著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FMA、MBI、VAS评分、水肿改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电针结合空气波压力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有非常显著的疗效,是改善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作者:郭光明;李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热休克蛋白90α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世界上致死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起病隐匿,早期无症状或临床症状不明显,进展迅速,确诊时已达局部晚期或发生转移,预后差.因此,肝癌的早期筛查和监测非常重要.热休克蛋白90α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已有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90α在原发性肝癌中高表达[1],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密切相关[2].现结合文献,对热休克蛋白90α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孔巧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SPC)是一种少见的、恶性程度较低的肿瘤,组织学上表现为肿瘤细胞紧密排列成膨胀的、界限清楚的结节,结节内的乳头血管轴心纤细且不明显,在低倍镜下看似实性结构,部分结节外周缺乏肌上皮,常有神经内分泌分化和伴细胞内、外黏液,部分肿瘤也可呈浸润性生长[1].由于SPC发病率低、国内外对其相关研究较少,故其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目前尚未被充分认识.本文收集3例SPC临床病理资料,查阅相关文献后对其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对SPC的认识.

    作者:张爱兵;李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microRNA及SNP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

    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递增和年轻化趋势,肺癌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具有致命性的恶性肿瘤之一[1].据统计,2012年全世界肺癌患者高达180万人,占所有肿瘤的13%,每年约有150万人死于肺癌,占所有肿瘤死亡总数的23%[2].肺癌按生物学行为分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cancer,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两种类型.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进一步分为腺癌(adenocarcinoma,ADC)、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和大细胞癌(large cell carcinoma,LCC)三种细胞组织类型.

    作者:李敬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生殖衰老过程中抑郁症状的4年随访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前瞻性观察女性生殖衰老过程中抑郁症状的4年累积发生率,探讨其与生殖衰老阶段、血清激素水平变化及绝经相关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便利抽样北京市西城区228名30~54岁未绝经、且符合STRAW+ 10分期纳入标准的健康、无抑郁症状女性,随访4年,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血清FSH和E2水平、抑郁及绝经相关症状及月经情况.主要评估工具包括: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绝经生活质量问卷(MENQOL)和月经日记记录表.结果 抑郁症状4年累积发生率22.4%,绝经过渡期的持续期发生比例高.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血清FSH水平升高(OR=1.10,P=0.008),血管舒缩症状(OR=3.54,P=0.033)和躯体症状得分(OR=5.89,P=0.032)增加与抑郁症状的发生密切相关;但未发现血清E2水平变化和性问题症状对抑郁症状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绝经过渡持续阶段抑郁高发.躯体症状、血管舒缩症状和以FSH水平升高为标志的垂体-卵巢轴功能改变可能是影响生殖衰老阶段抑郁症状发生的重要原因.

    作者:范燕燕;林守清;何仲;金宁宁;王艳红;孙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首发症状布氏杆菌病1例

    儿童布氏杆菌病较少见,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首发症状的病例报道极少,现报道1例,以期临床医师对此病加以重视.1 病例资料患儿,女,2岁,因“皮肤出血点1天”入院.患儿近10天伴有发热,体温38.5℃左右,热型不规则,无鼻衄.查体:神志清,精神好,全身皮肤黏膜散在针尖大小出血点,颈软,心肺未闻及异常.

    作者:王鑫;李晓花;王翠翠;朱淑霞;李建厂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逆向分段采取法对大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逆向分段采取法对大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远期效果.方法 将家兔分为4组,即结扎后0 min(对照组),30 min(Ⅰ组),60 min(Ⅱ组),120 min(Ⅲ组),检测其单位面积内皮细胞合成与释放一氧化氮(NO)、PCNA的表达及增殖指数、细胞凋亡指数和血管管腔直径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Ⅰ、Ⅱ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Ⅲ组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逆向分段采取大隐静脉可以有效保护内皮细胞,提高血管通畅率.

    作者:刘典晓;王玉玖;刘宝辉;李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厚皮回植治疗皮瓣术后臃肿

    皮瓣治疗组织缺损和骨外露创面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无论游离皮瓣还是带蒂皮瓣术后常带来皮瓣臃肿、外形不美观、影响肢体功能等问题,尤其是在手部尤为明显.因此皮瓣术后,如何对臃肿皮瓣消臃成为临床上的重要问题.目前传统手术方式是分次手术和吸脂术,但此方法有时效果欠佳,需分多次手术才能完成,且其术后厚度及外观与正常形态差别依然较大.作者从2010年1月-2016年4月对12例患者采用皮瓣上层组织切除后,取原皮瓣中厚皮在剩余基底组织上植皮方法消臃,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外型满意,而且不影响肢体功能恢复,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坤修;孙广超;尹刚;马丙栋;朱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消肿止痛胶囊在外伤性颈髓损伤早期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颈髓损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损伤后会出现四肢运动、感觉、大小便以及脏器功能紊乱,神经功能恢复差[1],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近年来,随着交通业、建筑业的发展,外伤性颈髓损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寻找有效的药物或措施减轻颈髓损伤造成的损伤以及继发性损伤,是脊柱外科医生的一项重要使命.中医中药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我院脊柱脊髓科采用自制的消肿止痛胶囊治疗外伤性颈髓损伤的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海涛;王亚楠;黄相鹏;邵诗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医学生拖延行为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研究

    拖延作为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在人群中十分普遍,拖延行为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表明,经常拖延的人与他人相比,更易患免疫系统的疾病,如感冒;拖延的学生与不拖延的学生相比,不仅学习成绩更低,而且躯体症状也更多[1].

    作者:曲海英;王春美;刘林林;张玲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沿海地区老年人群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沿海地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分析老年人骨折危险因素的分布特点,为预防和降低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支持.方法 对沿海地区老年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基本人口学特征、膳食特点、运动习惯、既往病史等指标因素与骨质疏松性骨折之间的相关性.使用IBM SPSS 22.0软件采用统计描述、假设检验、logistic回归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OR=2.831)、体重指数(OR=-2.943)、吸烟(OR=1.874)、饮酒(OR=2.377)、吃豆制品(OR=-3.398)、喝牛奶或酸奶(OR=-3.254)、户外运动(OR=-1.592)、高血压(OR=1.719)等八项指标是影响沿海城市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体质指数、经常吃豆制品、经常喝牛奶或酸奶及户外运动为骨折的保护因素,而年龄、吸烟、饮酒和高血压史是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 沿海地区老年人骨折与性别、体重指标、饮食因素、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应控制适当体重、调节健康饮食、调整良好生活习惯,以有效预防沿海地区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及骨折.

    作者:相静;孙红卫;王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条件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88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经比较发现腹腔镜组术中出血、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开腹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术中临床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均优于开腹手术.因此,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雪颖;张英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肺炎继发红细胞冷凝集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20岁,发热、咳嗽8天于2013年4月23日人院.患者8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无咳痰,伴咽痛、头痛、恶心、呕吐、腹泻,为黄色稀水便,无呕血、腹痛、血便,无胸痛、咯血,曾于当地诊所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3天,仍有发热,体温高39℃,2013年4月19日于我院门诊行肺CT示右下肺大片密度增高影,内部实变.血常规示:白细胞6.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7.5%,淋巴细胞百分比10.4%,红细胞4.3×1012/L,血红蛋白125g/L,血小板167×109/L.

    作者:张倩文;徐宁;李爱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影响绝经过渡期女性抑郁症状的综合因素分析

    绝经过渡期开始于近10个月经周期中2次出现相邻2个月经周期长度之差≥7天,终止于绝经后一年[1],被推测是女性抑郁的重要易感阶段[2].研究显示,绝经过渡期抑郁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和家庭和谐[3].但目前国内缺少相关研究在严格界定绝经过渡期的前提下,综合探讨该阶段抑郁的影响因素.本研究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燕燕;林守清;王亚平;陈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