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庆国;蔡虹静;张冰;梅延辉;曹景源
目的 探究电针结合空气波压力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影响.方法 筛选符合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纳入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0例,2组患者均采用脑卒中后恢复期的常规康复诊疗方案,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进行电针结合空气波疗法为期训练8周后,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法(MBI)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和ADL能力进行评定.采用疼痛定量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 scals VAS)来评定患者的疼痛改善状况.结果 经过8周的康复训练,两组患者的FMA、MBI、VAS评分、水肿改善情况均有显著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FMA、MBI、VAS评分、水肿改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电针结合空气波压力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有非常显著的疗效,是改善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作者:郭光明;李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逆向分段采取法对大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远期效果.方法 将家兔分为4组,即结扎后0 min(对照组),30 min(Ⅰ组),60 min(Ⅱ组),120 min(Ⅲ组),检测其单位面积内皮细胞合成与释放一氧化氮(NO)、PCNA的表达及增殖指数、细胞凋亡指数和血管管腔直径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Ⅰ、Ⅱ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Ⅲ组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逆向分段采取大隐静脉可以有效保护内皮细胞,提高血管通畅率.
作者:刘典晓;王玉玖;刘宝辉;李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儿童布氏杆菌病较少见,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首发症状的病例报道极少,现报道1例,以期临床医师对此病加以重视.1 病例资料患儿,女,2岁,因“皮肤出血点1天”入院.患儿近10天伴有发热,体温38.5℃左右,热型不规则,无鼻衄.查体:神志清,精神好,全身皮肤黏膜散在针尖大小出血点,颈软,心肺未闻及异常.
作者:王鑫;李晓花;王翠翠;朱淑霞;李建厂 刊期: 2016年第04期
Szabo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治疗血管开口病变的介入技术,多用于冠脉左主干、右冠、回旋支、前降支开口病变支架精准定位治疗.随着介入器材改进及介入医师技术的提高,目前已可以经桡动脉采用此技术,并且可应用于多支血管同时是开口病变的治疗.我院心内科近期成功完成1例经桡动脉前降支及回旋支开口病变进行精准定位支架治疗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静;张明哲;王秀花;丛琳强;王青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SPC)是一种少见的、恶性程度较低的肿瘤,组织学上表现为肿瘤细胞紧密排列成膨胀的、界限清楚的结节,结节内的乳头血管轴心纤细且不明显,在低倍镜下看似实性结构,部分结节外周缺乏肌上皮,常有神经内分泌分化和伴细胞内、外黏液,部分肿瘤也可呈浸润性生长[1].由于SPC发病率低、国内外对其相关研究较少,故其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目前尚未被充分认识.本文收集3例SPC临床病理资料,查阅相关文献后对其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对SPC的认识.
作者:张爱兵;李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颈髓损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损伤后会出现四肢运动、感觉、大小便以及脏器功能紊乱,神经功能恢复差[1],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近年来,随着交通业、建筑业的发展,外伤性颈髓损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寻找有效的药物或措施减轻颈髓损伤造成的损伤以及继发性损伤,是脊柱外科医生的一项重要使命.中医中药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我院脊柱脊髓科采用自制的消肿止痛胶囊治疗外伤性颈髓损伤的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海涛;王亚楠;黄相鹏;邵诗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20岁,发热、咳嗽8天于2013年4月23日人院.患者8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无咳痰,伴咽痛、头痛、恶心、呕吐、腹泻,为黄色稀水便,无呕血、腹痛、血便,无胸痛、咯血,曾于当地诊所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3天,仍有发热,体温高39℃,2013年4月19日于我院门诊行肺CT示右下肺大片密度增高影,内部实变.血常规示:白细胞6.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7.5%,淋巴细胞百分比10.4%,红细胞4.3×1012/L,血红蛋白125g/L,血小板167×109/L.
作者:张倩文;徐宁;李爱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松蘑提取液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功能的影响.方法 50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松蘑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100 mg/mL、150 mg/mL、200 mg/mL).采用D-半乳糖复制衰老模型,检测小鼠脏器指数,学习记忆功能,测定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结果 模型组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下降,逃避潜伏期延长;皮层和海马组织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增高.松蘑提取液治疗组能明显改善衰老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提高皮层和海马中SOD、GSH-PX活性,降低MDA水平,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松蘑提取液减轻了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李娜;王利民;王海燕;许勇;王桂华;杨茗;栾海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产后抑郁症由Pitt在1986年首次提出,根据DSM-Ⅳ诊断标准[1],系指产后4周内发生的抑郁发作.主要表现为情绪的持久低落,兴趣的丧失、思维迟钝、意志行为减少,重者出现幻觉或自杀行为等.近年来对产后抑郁的研究越来越多,有研究表明,国外产后抑郁的发病率为8% ~50%,国内这一比例为4%~15%[2],产后抑郁为产后常见的心理精神疾病[3].研究发现影响产后抑郁发生的因素众多,其中人格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中文Frost多维完美主义问卷(CFMPS),探讨完美主义人格对产后抑郁的影响,为产后抑郁的早期干预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宋修丽;于腊梅;李香萍;耿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绝经过渡期开始于近10个月经周期中2次出现相邻2个月经周期长度之差≥7天,终止于绝经后一年[1],被推测是女性抑郁的重要易感阶段[2].研究显示,绝经过渡期抑郁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和家庭和谐[3].但目前国内缺少相关研究在严格界定绝经过渡期的前提下,综合探讨该阶段抑郁的影响因素.本研究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燕燕;林守清;王亚平;陈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42岁,因“放置节育器10年,发现节育器异位半月”收入我科.患者剖宫产术后9个月于2005年在当地计生办放置节育器(具体数目及过程不详,自述放环过程有两位医师参与),术后未复查彩超观察节育器位置.放置节育器后,月经周期同以往,经期较前延长,由4~5天延长为7~8天,含大量血块,伴腰骶部不适,偶有痛经,可忍受,未在意.自述平时偶有无明显诱因的下腹部不适,未曾就诊.2014年出现乏力,伴面色发黄,未就诊.半月前自觉乏力明显,伴头晕、食欲差、烦躁等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彩超提示:①宫腔内节育器;②节育器穿出子宫肌层;③符合子宫腺肌症声像改变,建议上级医院就诊.
作者:张晓敏;张英姿;刘艳妮;胡雪颖;胡宁宁;孙聪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递增和年轻化趋势,肺癌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具有致命性的恶性肿瘤之一[1].据统计,2012年全世界肺癌患者高达180万人,占所有肿瘤的13%,每年约有150万人死于肺癌,占所有肿瘤死亡总数的23%[2].肺癌按生物学行为分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cancer,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两种类型.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进一步分为腺癌(adenocarcinoma,ADC)、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和大细胞癌(large cell carcinoma,LCC)三种细胞组织类型.
作者:李敬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前瞻性观察女性生殖衰老过程中抑郁症状的4年累积发生率,探讨其与生殖衰老阶段、血清激素水平变化及绝经相关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便利抽样北京市西城区228名30~54岁未绝经、且符合STRAW+ 10分期纳入标准的健康、无抑郁症状女性,随访4年,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血清FSH和E2水平、抑郁及绝经相关症状及月经情况.主要评估工具包括: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绝经生活质量问卷(MENQOL)和月经日记记录表.结果 抑郁症状4年累积发生率22.4%,绝经过渡期的持续期发生比例高.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血清FSH水平升高(OR=1.10,P=0.008),血管舒缩症状(OR=3.54,P=0.033)和躯体症状得分(OR=5.89,P=0.032)增加与抑郁症状的发生密切相关;但未发现血清E2水平变化和性问题症状对抑郁症状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绝经过渡持续阶段抑郁高发.躯体症状、血管舒缩症状和以FSH水平升高为标志的垂体-卵巢轴功能改变可能是影响生殖衰老阶段抑郁症状发生的重要原因.
作者:范燕燕;林守清;何仲;金宁宁;王艳红;孙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比较胆囊多发结石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于我院肝胆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27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微创保胆取石组(GPC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组(LC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生存质量及结石复发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患者术中胆管损伤、术后胆瘘、腹腔内出血的发生率高于GP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PC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长于LC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治疗手段均可有效缓解患者腹痛症状,但LC组患者术后易出现轻度腹泻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PC组患者术后有1例复发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格把控手术适应症的情况下,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于保留胆囊的正常生理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胆囊结石治疗新手段.
作者:张强;秦爱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1].对于肌层浸润性和高危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需要进行膀胱全切手术.目前膀胱全切后尿流改道的主要方式包括输尿管皮肤造口、回肠膀胱通道、原位新膀胱等.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完成23例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并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统计临床数据并定期随访,以期总结临床经验和了解预后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举阳;梅延辉;燕东亮;张冰;苏庆国;曹景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条件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88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经比较发现腹腔镜组术中出血、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开腹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术中临床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均优于开腹手术.因此,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雪颖;张英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寻求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政策背景下定点医院的发展机遇.方法 运用SWOT方法和深度访谈法分析.结果 在总额控制的背景下,定点医院既有医保定点的优势,又有与总额控制政策不相适应的传统经营观念和诊疗理念等劣势;定点医院既有促进自身发展的机会,又面临医保总额超支等威胁.结论 定点医院应当加强自身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采取多种方式合理控制医疗保险费用,并调动医务人员控费的积极性,终实现定点医院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作者:李华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我国高血压脑出血约占全部脑卒中病人的21%~48%,存活中超过30%遗留神经功能障碍[1].因其起病急,病情凶险,致残率、死亡率高,是神经外科疾病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治疗方法上仍存在较多的争议.我院自2009年1月-2016年4月选择性收治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清除血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学东;郭文斌;罗光东;于龙;曹宴宾;李建涛;刘书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沿海地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分析老年人骨折危险因素的分布特点,为预防和降低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支持.方法 对沿海地区老年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基本人口学特征、膳食特点、运动习惯、既往病史等指标因素与骨质疏松性骨折之间的相关性.使用IBM SPSS 22.0软件采用统计描述、假设检验、logistic回归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OR=2.831)、体重指数(OR=-2.943)、吸烟(OR=1.874)、饮酒(OR=2.377)、吃豆制品(OR=-3.398)、喝牛奶或酸奶(OR=-3.254)、户外运动(OR=-1.592)、高血压(OR=1.719)等八项指标是影响沿海城市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体质指数、经常吃豆制品、经常喝牛奶或酸奶及户外运动为骨折的保护因素,而年龄、吸烟、饮酒和高血压史是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 沿海地区老年人骨折与性别、体重指标、饮食因素、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应控制适当体重、调节健康饮食、调整良好生活习惯,以有效预防沿海地区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及骨折.
作者:相静;孙红卫;王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皮瓣治疗组织缺损和骨外露创面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无论游离皮瓣还是带蒂皮瓣术后常带来皮瓣臃肿、外形不美观、影响肢体功能等问题,尤其是在手部尤为明显.因此皮瓣术后,如何对臃肿皮瓣消臃成为临床上的重要问题.目前传统手术方式是分次手术和吸脂术,但此方法有时效果欠佳,需分多次手术才能完成,且其术后厚度及外观与正常形态差别依然较大.作者从2010年1月-2016年4月对12例患者采用皮瓣上层组织切除后,取原皮瓣中厚皮在剩余基底组织上植皮方法消臃,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外型满意,而且不影响肢体功能恢复,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坤修;孙广超;尹刚;马丙栋;朱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