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宝照;于秀荣;薄其美
目的:探讨冠脉慢血流(SCF)发生与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及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行冠脉造影正常但存在SCF的50例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51±6岁)为试验组,冠脉造影正常且无SCF的48例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2±5岁)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计算两组患者血浆脂质水平、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同型半胱氨酸( Hcy)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血压、血浆脂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CF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 A‐IR、hs‐CRP及 Hcy的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CF与IR、hs‐CRP及Hcy的水平呈正相关。IR可能通过相关炎症通路介导体内hs‐CRP及 Hcy水平上调进而导致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及血小板的激活,参与SCF的发生发展。
作者:宓宝斌;张清潭;崔建国;闫晓红;梁淑琴;安可英;石斗飞;王云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重合型资源浪费、制度框架性割裂等问题,推动两者有效衔接成为各方共识,且在培养内容、组织管理等方面均存在衔接的可行性。上海、重庆等地的改革试点也有效佐证了两者衔接的积极效果。未来,推进两者衔接需解决好组织管理、招录考核、学位授予、执业资质等关键问题。
作者:李明娥;张璐萍;王梅林;王芳;刘云启;张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实施,公立医院的改革问题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院长饶克勤表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体制的改革,在于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关于深化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1]提出:公立医院的改革应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立公立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公立医院的运营效率,通过完善经营机制,增强公立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其公益性质,这些都提示我们建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势在必行。
作者:吴丹丹;董宁霞;李光强;贺倩倩;满玉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PTED)治疗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A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8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22例因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ASD而行PT ED的患者,比较分析22例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3、6、9个月的腰腿痛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以及术后9个月Macanb评分。结果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4.4月。术后VAS评分以及ODI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MacNab标准,术后9个月随访时优者10例,良者9例,可者2例,差者1例,优良率81.8%(19/22)。结论 PTED治疗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ASD短期内疗效显著。
作者:郑振阳;孙兆忠;李瑞;任佳彬;刘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非吸烟肺癌患者与吸烟肺癌患者在手术前后相关临床指标的区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某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411例,均经病理学证实。其中非吸烟者(非吸烟组)123例,男49例,女74例,平均年龄63.6岁;吸烟者(吸烟组)216例,男174例,女42例,平均年龄60.6岁;另72例吸烟后又戒烟患者不在研究范围内。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指标的区别,包括肺功能、淋巴结转移率、组织分化程度、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引流液大于150 m L的天数、术后住院天数等。结果全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非吸烟组与吸烟组比较,在肺功能方面前者明显优于后者;淋巴结转移率前者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分化程度上前者高分化型比例高于后者,而低分化型比例明显低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非吸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吸烟组,引流液大于150mL天数前者少于后者,术后住院天数前者少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吸烟肺癌患者较吸烟肺癌患者,肺功能更好,组织分化程度更高,术后肺部感染发生几率更低,恢复更快。
作者:王玉波;徐倩倩;刘洪建;刘建伟;张庆广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观察kisspeptin/kiss1r系统在卵巢黄体中的表达变化,探讨kisspeptin/kiss1r系统在自然流产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溴隐亭构建自然流产大鼠模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检测血清中孕酮(P)、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卵巢中黄体的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卵巢黄体中kisspeptin/kiss1r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妊娠组相比,流产组大鼠的流产率明显增加,血清中P、E2水平明显降低,而L H水平明显升高。 H‐E染色观察流产组大鼠卵巢中黄体体积明显减小,黄体中毛细血管的数量明显下降,卵巢表达的kisspeptin/kiss1r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在流产模型中卵巢黄体表达的kisspeptin/kiss1r系统通过改变机体的激素水平,发挥其调节内分泌的作用。本实验的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流产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作者:寇连翠;骆倩倩;时彦;李红星;张洪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八宝丹处理人肺腺癌A549和SPCA‐1细胞系对顺铂(DDP)抗肿瘤化疗敏感性影响。方法收集人肺腺癌A549和SPCA‐1细胞系进行不同处理,随机分为对照组(空白)、DDP组(4 uM )、(八宝丹+DDP)组(0.75 mg/kg+4 uM ),处理3周,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 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DP组和(八宝丹+DDP)组的 A549和SPCA‐1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1);与DDP组比较,(八宝丹+DDP)组的A549和SPCA‐1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DDP组和(八宝丹+DDP)组的A549和SPCA‐1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与DDP组比较,(八宝丹+DDP)组的A549和SPCA‐1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DDP组和(八宝丹+DDP)组的A549和SPCA‐1细胞迁移数目明显降低(P<0.01);与DDP组比较,(八宝丹+DDP)组的A549和SPCA‐1细胞迁移数目明显降低(P<0.001)。结论(八宝丹+DDP)可以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降低肿瘤细胞的增殖,减少 A549和SPCA‐1细胞迁移数目,增加肿瘤细胞的DDP抗肿瘤敏感性。
作者:成瑜;李洪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阿昔洛韦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近年来,对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益增多,但导致急性肾损伤临床上罕见,某院近期收住本病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义山;丛超;王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检测正常人和牙周病患者唾液及龈沟液(GCF)中一氧化氮(NO)含量,探讨NO在牙周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牙周健康者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30例,分别采集唾液及GCF标本,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唾液及GCF内NO的含量。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唾液及GCF内NO含量与牙周健康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牙周炎患者唾液及GCF内NO含量与牙周临床指标呈正相关。结论牙周健康者、慢性牙周炎患者唾液及GCF中均能检测出NO的存在,唾液及GCF中NO水平高于牙周健康者,提示NO参与了慢性牙周炎的发展过程,唾液及GCF内NO含量与慢性牙周炎炎症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王爱芹;田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自主排尿膀胱功能锻炼法对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103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3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自主排尿锻炼法进行膀胱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测量两组患者术后残余尿量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术后14 d拔除尿管后,实验组有2例残余尿量≥100mL (尿潴留发生率4%),对照组有9例残余尿量≥100mL (尿潴留发生率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3例发生泌尿系感染(发生率5.7%),对照组有11例发生泌尿系感染(发生率22%),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自主排尿锻炼法,能有效促进膀胱功能恢复,预防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郭宝照;于秀荣;薄其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Von Hippel‐Lindau syndrome (V HL 综合征)表现为累及多器官的良、恶性肿瘤征候群,病变位于脑、脊髓、视网膜、胰腺、肾脏、肾上腺和附睾等器官,临床表现多样,较为罕见[1](发病率约为1/36000)。很多医生尤其是专科医生因对本病的整体性认识不足,往往只针对某一病灶进行治疗,不能发现其他系统的病变,常造成漏诊。
作者:刘静;高犇;黄芳;王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吸烟与不吸烟Graves病(GD)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针对性有效降低GD药物治疗复发率。方法选取187例2013年01月至2015年06月于某院内分泌科就诊复查的GD患者,其中未复发者105人,复发者82人,按吸烟与否分为吸烟组及非吸烟组,分别比较吸烟组及非吸烟组中复发与非复发GD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家族史、甲状腺大小、有无突眼、有无精神因素、疗程、FT3、FT4、TG‐Ab、TPO‐Ab、TRAb等一般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的差异;并分别对吸烟组及非吸烟组GD患者相关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吸烟组中GD复发患者组的甲状腺大小、伴突眼、疗程、TG‐Ab、TPO‐Ab、TRAb较未复发组增高(P均<0.01),且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为本组GD复发的危险因素。在非吸烟组中GD复发患者组的性别、年龄、甲状腺大小、有精神因素、疗程、TRAb较未复发组增高(P均<0.01),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为本组GD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吸烟组GD患者药物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有甲状腺大小、伴突眼、疗程、TG‐Ab、TPO‐Ab、TRAb ,非吸烟组GD患者药物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甲状腺大小、有精神因素、疗程、T RA b ,提示在GD患者中根据吸烟与不吸烟患者对相应危险因素进行针对预防,将有助于降低GD药物治疗复发率。
作者:胡红蕾;梁文龙;赵晓东;王淑娟;张洪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20世纪90年代等离子射频消融汽化技术广泛应用于整形和关节外科。1999年美国FDA正式批准该项技术应用于脊柱外科;2002年9月美国实施了第一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percutaneous coblation nucleoplasty ,PCN )。我国李展振等于2001年10月应用该技术行颈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成形术,并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崔晓;王德强;高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总结分析新医改背景下医患关系问题仍旧存在的原因,从政府、医院、患者以及社会四个层面提出可行建议,为合理调整医患利益冲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奠定基础。
作者:刘清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探讨有效、安全、经济的IVIg用量。方法回顾分析某院儿科自2005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经不同剂量IVIg治疗的新诊断儿童ITP的临床资料。根据所用IVIg剂量的不同分为三组:小剂量(1.0g/kg)组、中剂量(1.5 g/kg)组、传统剂量(2.0 g/kg)组,分5 d应用。结果共入组病人98例,小、中、传统剂量组分别为30、35、33例。三组总反应率分别为96.67%、97.14%、100%( P=0.996),血小板(PLT )升至3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2.5、2.3、2.9 d(P=0.355),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的完全反应率分别为86.67%、88.57%、87.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1.000)。结论减低剂量(1.0 g/kg或1.5 g/kg )IV Ig与传统剂量(2.0 g/kg)IVIg比较,疗效相当、不增加慢性转化的风险,且更为经济节约,可被用来治疗新诊断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作者:巩传信;王伟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医疗公共卫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相关问题的对策,以供有关部门参考。方法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医院在医疗公共卫生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结果解决了医院医疗公共卫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论针对医院医疗公共卫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进一步改善了医院医疗公共卫生环境,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作者:王嵩;李士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优选复方槲皮素乳膏稳定剂。方法针对槲皮素的化学性质及影响乳膏外观性状和稳定性的因素,采用正交设计法,以0.5 mol盐酸,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吐温-80、单硬脂酸甘油酯),助溶剂作为可变因素进行考察,选用L9(34)表进行试验。结果佳处方是:0.5 mol盐酸2.4%;十二烷基硫酸钠0.4%、吐温-800.8%、单硬脂酸甘油酯3%;助溶剂3%。结论正交设计法优选出的复方槲皮素乳膏稳定剂性能良好,所配乳膏pH值适中,外观性状好,性质稳定。
作者:樊其忠;李新新;薄明香;胡丽敏;王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黄河三角洲地区高血压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以及社区干预和护理策略相关问题。方法自行设计社区高血压病知识问卷,对118例高血压病病人危险因素、症状知识、危害性知识、治疗知识、预防保健知识进行调查,采取健康教育、运动干预、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药物干预等方法,分析采取干预策略对高血压患者认知水平的影响。结果社区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血压控制率。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策略,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疾病知识认知水平,有效控制血压,预防疾病发展,改善患者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步凤;宋琼;崔景晶;纪象芹;许红梅;王秀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Citrin缺陷病是由于SLC25A13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包括成年发病Ⅱ型瓜氨酸血症(adult onset type2 citrullinemia ,CTLN2)和Citrin缺陷所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eo‐natal intrahepaticcholestasis caused by citrin defi‐ciency ,NICCD)[1‐2]。本病预后良好,病程多为慢性持续性,经对症治疗后,大多在1岁左右缓解,但少数病例起病急,很快进展为肝衰竭,需要肝移植。以急性肝衰竭起病的报道较少见,本文报道1例以急性肝衰竭起病的病例。
作者:崔晴晴;贾秀红;邢朝品;王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采用多种指标将传统换药和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进行临床观察对比,比较两种方法在电击伤创面植皮术前准备方面的优缺点,探讨VSD技术在电击伤创面治疗中有无优势。方法收集某科室98例电击伤患者,共112处电击伤创面,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VSD组和传统换药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创面清洁时间、手术植皮成活率,将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传统换药组和VSD组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平均值分别为5.9±2.5和2.4±1.3,两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传统换药组和VSD组的创面清洁时间平均值分别为(13.5±6.5)天和(9.25±2.5)天,两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传统换药组和VSD组的手术植皮成活率平均值分别为(65±15)%和(90±8)%,两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结论与传统换药相比,在熟练掌握VSD技术的前提下,VSD技术在电击伤创面的临床治疗中,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缩短创面清洁时间,缩短病程及住院时间,提高植皮成活率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辉;崔光怀;傅勇;徐传臻;闫宏山;刘文明;张大鹏;于俊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