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8例

马芹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 妊娠, 产褥期
摘要: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少见,发病率为0.5%[1].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种严重血液病,骨髓造血组织明显减少,导致造血功能衰竭,引起外周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所发生的贫血.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桡动脉起点与形态变异1例

    笔者在解剖一具老年女尸时,发现其左臂桡动脉高位起自腋动脉,且行至桡骨颈平面时又从肱动脉发出的短干汇入,同时伴有正中神经走行的异常,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琳;胡凤爱;孙维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破骨细胞在口腔正畸领域中的研究现状

    来源于单核巨噬系统的造血干细胞,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以及白介素等的诱发下演变成为破骨细胞.破骨细胞是进行骨吸收的主要效应细胞,是一个高度分化的多核巨细胞,直接参与骨吸收.

    作者:郝鹏杰;张晓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3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胆管癌术后复发11例,胃癌术后转移8例,胰头癌9例,乳腺癌术后转移1例,肝癌8例,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引流(PTCD)术(21例),裸金属内支架置入术(17例),2周后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治疗37例,9例胰头癌患者结合聚焦超声放疗.结果 38例患者经皮肝穿技术成功率100%,PTCD或内支架置入2周后,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396.7±278.1 )μmol/L vs(52.3±71.6)μmol/L,P<0.01)],肝功明显改善.1例胃癌术后患者两天内死于内出血,其他3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生存9个月,长21个月.半年内,17枚支架中4例出现阻塞,25根(4例患者放置2根)引流管中因脱出或不通畅更换5条.结论 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是一种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减轻痛苦的姑息手段,引流通畅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作者:王文明;盛玉国;王保华;李乃选;荆秀荣;段新武;许春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8例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少见,发病率为0.5%[1].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种严重血液病,骨髓造血组织明显减少,导致造血功能衰竭,引起外周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所发生的贫血.

    作者:马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63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治愈51例,治愈率为80.95%(51/63),其中非手术治愈率为84.62%(33/39),手术治愈率为75%(18/24).总死亡率为19.05%(12/63).结论 合理的非手术治疗,并把握好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是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王荣华;王云展;王云文;刘纪君;解树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后残留宫颈管积液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4岁,因小便不畅半月,阴道排液8 d入院.B超盆腔包块8.6 cm×6.3 cm×4.9 cm,以盆腔包块待查收入院.患者2年前曾因子宫肌瘤在本院行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作者:董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脂肪细胞因子、PPARγ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进展

    近年来研究发现,脂肪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1],脂肪细胞分泌产生的具有血管活性的激素和细胞因子统称脂肪细胞因子(adipocytokin).

    作者:丁国锋;闫晓红;王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468例甲状腺冷冻切片诊断分析

    术中冷冻切片因诊断准确率高,对术中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而受到重视,故甲状腺的冷冻切片诊断病例较前明显增加[1].为提高甲状腺冷冻切片诊断水平,对我院2001-2005年间甲状腺冷冻切片做回顾性分析.

    作者:田东;徐立萍;马小梅;赵大华;王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电针和功能锻练治疗上肢周围神经不完全损伤的疗效比较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电针、功能锻练治疗上肢周围神经不完全损伤的疗效,探讨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佳方案.方法 将60例患者按神经损伤程度与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运动、感觉功能、实用功能、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结果 电针组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肌电图优于功能锻练组,功能锻练组改善患肢的运动感觉功能及实用功能则优于电针组.结论 电针加快神经生长的修复速度,而功能锻练能促进失神经支配肌肉功能的恢复,二者相结合缩短神经肌肉恢复的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肖桂荣;郝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足背皮肤缺损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由于手术操作简便,成功率高,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2005年1月-2006年11月,我们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伴骨或肌腱外露13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商建磊;张东林;孙胜房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左氧氟沙星致失眠幻觉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37岁,教师.因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感染给以左氧氟沙星0.4 g加入5% GS 250 ml中静脉点滴,约1.5 h滴完,无明显不适.

    作者:杨利华;尹春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外周血细胞膜上CD55和CD59缺陷对鉴别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与贫血的意义

    目的 探讨患者外周血细胞膜上CD55和CD59缺陷对鉴别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s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与贫血(anemia)的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素标记的CD55和CD59单克隆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正常人、3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28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或AA-PNH综合征、38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IDA)、24例巨幼细胞性贫血(MA)、12例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及中性粒细胞CD55-和CD59-的百分率.结果 CD55-、CD59-正常人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均<5%;PNH或AA-PNH患者均>20%;部分再障患者>5%(均<15%).约有40%的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患者CD55-、CD59-红细胞>5%(均<20%);但中性粒细胞CD55-、CD59-百分率均<5%.巨幼贫、自身免疫溶血性盆血患者的CD55-、CD59-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5%.结论 利用流式细胞术同时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膜上CD55和CD59缺陷是临床鉴别诊断PNH、AA-PNH及再障、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巨幼贫及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可靠,较敏感的方法.

    作者:阮月芹;韩兆东;李彩玉;陈佳荣;周玉明;孔祥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梗阻性左半结肠直肠癌一期切除吻合的治疗体会

    左半结肠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我院108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直肠癌一期切除吻合病例,以探讨梗阻性左半结肠直肠癌一期切除吻合的安全性.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梗阻性左半结肠直肠癌并经手术切除、一期吻合者共108例,现将手术技巧及成功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王希水;韩艳梅;江志勇;赵守和;齐春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应用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术后观察体会

    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动物实验和皮瓣血管的解剖学研究,采用显微外科进行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由于该技术能一期修复创面,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病人愿意接受,所以在临床上发展迅速.我院于2004年2月至2005年1月,应用吻合血管的皮瓣及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创面68例,均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高天勤;程春雷;王红丽;高桃;焦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氟达拉宾+阿糖胞苷+粒细胞刺激因子方案治疗难治及复发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多年来,难治及复发急性髓性白血病一直是血液恶性肿瘤领域研究的难点及热点问题.迄今为止,难治及复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尚无理想的化疗方案,缓解率低.近年,有不少学者尝试氟达拉宾联合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及粒细胞刺激因子的方案治疗难治及复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结果令人鼓舞[1~3].本研究采用FLAG方案治疗15例难治及复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显示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三强;吴勤英;刘均港;校鹏举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根管长度电测法准确性的临床评价

    目的 评价全自动根管长度测定仪测定根管长度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需进行根管治疗者147人163颗牙297个根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全自动根管长度测定仪测定根管工作长度,对照组采用手感法估计根管工作长度,充填根管后拍X线牙片了解其准确性.结果 试验组充填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自动根管长度测定仪测定根管长度的准确性较高.

    作者:蔡军;王爱芹;舒静媛;荣丽;慈浩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介入治疗在重度产后出血中的应用(附9例报告)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在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例由不同原因引起产科子宫出血性疾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介入治疗.包括前置胎盘3例,其中合并部分性胎盘植入1例.子宫收缩乏力4例,胎盘早剥1例,剖宫产手术后子宫切口血管破裂1例.结果 9例患者均抢救成功并保留了子宫,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该方法为产科各种原因引起子宫大出血提供了微创、快速、简便的止血方法.

    作者:柳爱华;吴文清;谢红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早期手术治疗脊髓损伤中央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总结早期手术治疗脊髓损伤中央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和经验,以及早期手术治疗的积极意义.方法 对以手术治疗的颈脊髓急性损伤患者中确诊为中央综合征的病例资料为治疗组,与选择非手术治疗的对照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影响疗效的可能原因.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发现,虽然治愈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总有效率(治愈+良好+有效)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脊髓损伤的中央综合征患者,早期进行椎管减压、血肿清除等手术干预治疗可有效减轻脊髓水肿和进行性损伤,缩短病理性炎症反应过程,促进脊髓功能恢复,降低病残率.

    作者:李孟军;吉旭彬;褚秀成;许海宁;李亮;C Fisher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多种术式肱后钢板治疗成人肱骨中下段骨折

    成人肱骨中下段骨折近年来多主张手术治疗,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取多种术式、肱后钢板治疗成人肱骨中下段骨折,取得了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孔庆国;郝新燕;房炳华;牟美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颌面部软组织外伤230例临床治疗体会

    颌面部处于暴露部位,软组织外伤较为常见,而且伤口内常有异物存留,污染严重,给临床清创愈合带来困难,现将我科1996年1月-2006年3月期间230例颌面部软组织外伤后的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建村;程波;刘明叶;赵景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