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丽华;赵慎林;尹兆富;邹毅强;宋道亮;张民
肝性胸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并发症之一,因其较少导致呼吸困难等典型临床表现而易被忽视,其治疗也相对困难.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 20 例肝性胸水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赵秀珍;商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急性脑血管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而合并出现偏侧舞蹈症者较少,现将我院2001年1月-2006年8月住院的急性脑血管致偏侧舞蹈症16例患者病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宋绍国;盖德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急性阑尾炎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发病多见于较大儿童,5岁以后逐年增高,10岁左右多,而2岁以内因饮食内容与习惯,很少发生阑尾炎,但亦有新生儿阑尾炎病例,而且年龄越小,病情越凶险.发病者男孩多于女孩.由于超声诊断技术的提高,仪器设备的进步,又因小儿急性阑尾炎具有特殊的声像表现,故超声已经成为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现将我院2002年10月以来,38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蔡勋;吕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为了解我院妇科住院病人疾病构成情况,探索妇科疾病的变化,对我院妇科2004-2006年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
作者:张丽;王辉;王云芳;于金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大鼠局灶脑缺血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MMP-2)在不同时相的表达,探讨MMP-2与缺血性损伤的关系.方法 制作大鼠自体血栓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在不同时点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MMP-2表达情况,并与假手术组进行对照.结果 缺血6 h后MMP-2表达很少,24 h表达上调,5 d达高水平.MMP-2主要表达在星形细胞、巨噬细胞.结论 缺血后出现MMP-2表达的上调,影响缺血性卒中的转归.
作者:张树平;王桂花;王垣芳;姜文国;栾海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再次剖宫产并非一种特定的方式,而是因客观存在着种种特殊的因素,造成再次手术操作上的困难.本文通过我院1998年10月-2005年10月对改良剖宫产史者进行二次剖宫产术,并选择同期新式剖宫产史者为对照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手术时间、术中腹腔粘连、术后发病率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如下.
作者:刘秀梅;周彩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对育龄期妇女实施宫内放环节育术、皮下包埋节育术和输卵管结扎术是目前我国实施计划生育的主要措施.但由于受术者的性格、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状况和对上述措施的认识不足等原因,部分受术者出现了心理健康状况下降甚至出现心理障碍等现象,为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本研究通过对接受不同节育措施的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对照研究,旨在找出影响受术者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的作用性质,从而为计划生育服务提出新的理论和寻找新的服务视点.
作者:张金凤;宋汝峰;王云创;冯玉珍;杨吉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缺血再灌注组(IR)和缺血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组(IPC).除病理组织学变化外,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中不同灌注时间的PKC和HSP70的变化.结果 病理组织学肾小管评分IPC组均低于IR组(P<0.05),而IPC组和CON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KC的表达IPC组明显高于IR组(P<0.01),并且在再灌注2 h和6 h时,IPC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ON组(P<0.05);HSP70的表达IPC组明显高于IR组(P<0.01),并且在再灌注2 h和6 h时,在IPC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ON组(P<0.01).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PKC的激活以及与HSP70的诱导合成增多有关.
作者:刘少青;沈秀萍;迟玉友;尹洪山;李刚;苏庆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方法,以避免交锁髓内钉固定的条件限制、降低治疗费用.方法 手术均在能透视的普通手术台进行,于髌韧带外侧缘做8 cm的切口,经股骨髁间窝开孔,膝关节屈曲手法复位,依次扩髓,逆行穿入带锁钉.全部闭合复位.结果 经平均20.4个月的随访,所有病人均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良好, Kolmert膝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90.9%.结论 徒手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能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且不受条件限制,费用较低等特点.
作者:陈方民;张新军;窦永峰;房清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自1996年8月-2006年8月,我科共收治呼吸道异物患者437例,现将临床资料及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姜凤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体外分离培养、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方法,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自兔股骨、胫骨及肱骨中分离BMSCs进行纯化、培养.用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维生素C定向诱导B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改良MTT法测定其生长曲线,NBT/BCIP染色法、P-对硝基苯基质法及茜素红染色法检测BMSCs的成骨能力.结果 成骨诱导1~5 d,培养的细胞增殖旺盛,3~5 d即可融合成单层,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细胞增殖速度减慢,出现细胞聚集的现象,培养细胞逐渐汇合呈铺路石状,细胞形态变为胞体较小的立方形,继续诱导,可出现多角形成骨样细胞,胞外基质分泌逐渐增多,胶原堆积、钙盐沉积,10~12 d形成不透光矿化结节,ALP活性增高,茜素红染色阳性,表示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结论 兔BMSCs经体外分离、诱导培养,可以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
作者:李雅娜;孙研;ZHANG Ling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为探讨心理治疗对青年学生社交焦虑症的治疗作用,笔者对26例青年学生社交焦虑症患者采用了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并与单纯药物治疗的26例社交焦虑症患者作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姜雪芹;张玉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临床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31例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应用罗格列酮治疗前后血常规、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体重、血压、肝功、肾功、C反应蛋白、肝脏B超、尿常规等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TG、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胰岛素敏感性明显上升.复查肝脏B超提示8例患者脂肪肝消失.监测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等均无异常变化.治疗过程中出现双下肢浮肿4例,继续观察1~2周或适当加用利尿剂后消退;无明显胃肠道反应、低血糖反应等.结论 罗格列酮降糖效果确切,并有一定降压、调脂的作用,使肝内脂肪浸润减少,副反应轻微,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刘同刚;沙凯辉;张丽;张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帕罗西汀合并认知行为疗法对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符合CCDM-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并且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4分的门诊及住院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帕罗西汀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帕罗西汀治疗,为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结果 在治疗第1、2、4、6周末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尤其对焦虑症状疗效更好,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帕罗西汀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效果优于单用帕罗西汀.
作者:陈红生;崔中兰;王泉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脐带绕颈的价值.方法 对288例足月妊娠妇产前2周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胎儿脐带绕颈情况与产后结果对照分析. 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准确率为95.83%,误诊率为7.59%,漏诊率为2.87%.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安全、可靠、准确性高,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同时分析了误漏诊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作者:谢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常规散瞳检查眼底的必要性.方法 对欲行LASIK手术的1 344例(2 648眼)近视病人,术前常规扩瞳后行间接眼底镜及三面镜检查眼底并详细记录.结果 各种病变眼数897眼,占33.8%,其中73眼(2.8%)发现有视网膜裂孔,802眼(30.2%)有视网膜变性,孔源性视网膜浅层脱离8眼(0.3%),眼底出血3眼.结论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必须行眼底散瞳检查.
作者:宋磊;唐正香;张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以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心律失常为主要特征,是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着小儿的健康.本研究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旨在指导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
作者:霍红娟;王志蕴;张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对成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进行回顾性研究,做内直肌徙后的调整缝线手术,收集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本组病例有一些共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文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在二维声像图上,脂肪肝可分为弥漫型和非均匀型两类,弥漫型脂肪肝可根据肝大和肝边缘钝化、肝实质细密、回声增强、深部回声衰减、肝内脉管网络细或不清、肝肾灰度比阳性等典型声像表现,由二维超声可明确诊断[1];而非均匀性脂肪肝声像表现与肝内的占位性病变有重叠混淆之处.
作者:陈桂华;林佳英;尚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双黄连颗粒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制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其质量标准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但标准中没有连翘的含量测定方法,不能有效的控制药品质量.方中连翘含量大,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其有效成分为连翘苷.为有效控制药品质量,我们试用HPLC法测定双黄连颗粒中连翘苷的含量,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孙玉萍;崔俊凤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