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比较和选用

张文博;张洁;石斗飞;闫晓红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药理作用
摘要:近20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神经内分泌活性过度增高在各种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系统是神经内分泌途径中重要的环节.ACE(血管紧张素化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s)均可拮抗RAAS的作用,因而同属当前重要的心血管药物.两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应用范围大体相似,但也有不同点.ACE抑制剂和ARBs均有多种制剂,这些不同的制剂既存在类似作用,又存在差异.临床如何针对不同的病情和具体的病人选用ACE抑制剂或ARBs及适宜的制剂,是值得考虑的问题,也是本文探讨的目的.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局灶脑缺血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

    目的 研究大鼠局灶脑缺血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MMP-2)在不同时相的表达,探讨MMP-2与缺血性损伤的关系.方法 制作大鼠自体血栓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在不同时点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MMP-2表达情况,并与假手术组进行对照.结果 缺血6 h后MMP-2表达很少,24 h表达上调,5 d达高水平.MMP-2主要表达在星形细胞、巨噬细胞.结论 缺血后出现MMP-2表达的上调,影响缺血性卒中的转归.

    作者:张树平;王桂花;王垣芳;姜文国;栾海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常规散瞳检查眼底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常规散瞳检查眼底的必要性.方法 对欲行LASIK手术的1 344例(2 648眼)近视病人,术前常规扩瞳后行间接眼底镜及三面镜检查眼底并详细记录.结果 各种病变眼数897眼,占33.8%,其中73眼(2.8%)发现有视网膜裂孔,802眼(30.2%)有视网膜变性,孔源性视网膜浅层脱离8眼(0.3%),眼底出血3眼.结论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必须行眼底散瞳检查.

    作者:宋磊;唐正香;张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比较和选用

    近20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神经内分泌活性过度增高在各种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系统是神经内分泌途径中重要的环节.ACE(血管紧张素化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s)均可拮抗RAAS的作用,因而同属当前重要的心血管药物.两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应用范围大体相似,但也有不同点.ACE抑制剂和ARBs均有多种制剂,这些不同的制剂既存在类似作用,又存在差异.临床如何针对不同的病情和具体的病人选用ACE抑制剂或ARBs及适宜的制剂,是值得考虑的问题,也是本文探讨的目的.

    作者:张文博;张洁;石斗飞;闫晓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脐带绕颈的价值.方法 对288例足月妊娠妇产前2周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胎儿脐带绕颈情况与产后结果对照分析. 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准确率为95.83%,误诊率为7.59%,漏诊率为2.87%.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安全、可靠、准确性高,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同时分析了误漏诊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作者:谢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PKC和HSP70表达在缺血预处理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缺血再灌注组(IR)和缺血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组(IPC).除病理组织学变化外,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中不同灌注时间的PKC和HSP70的变化.结果 病理组织学肾小管评分IPC组均低于IR组(P<0.05),而IPC组和CON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KC的表达IPC组明显高于IR组(P<0.01),并且在再灌注2 h和6 h时,IPC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ON组(P<0.05);HSP70的表达IPC组明显高于IR组(P<0.01),并且在再灌注2 h和6 h时,在IPC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ON组(P<0.01).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PKC的激活以及与HSP70的诱导合成增多有关.

    作者:刘少青;沈秀萍;迟玉友;尹洪山;李刚;苏庆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儿急性暴发性心肌炎18例临床分析

    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又称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猛,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确诊有一定难度,诊治如不及时,病死率极高.本研究通过分析1998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例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探讨对其早期诊断及抢救治疗的要点.

    作者:刘云;李晶;李宝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应用GFP标记基因研究RNAi载体的抑制效果

    目的 用绿色荧光蛋白(GFP)反映RNA干扰(RNAi)载体的转染率,以研究RNAi载体的抑制效果.方法 将GFP基因和RNAi片段(特异性针对Bcl-2基因)连接至pC1载体上,构建共表达载体GFP/RNAi及其对照载体,转染293细胞,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GFP转染率,并用TR-PCR分析RNAi抑制Bcl-2 mRNA表达的效果.结果 在293细胞中,GFP的转染率可达85%以上,此时观察到RNAi有效的抑制了Bcl-2 mRNA的表达.结论 在RNAi实验时,可选用GFP等标记基因作为载体转染率的判断标准,以进一步判断RNAi的作用效果.构建的RNAi载体有效的抑制了Bcl-2的表达,为下一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提供科学资料.

    作者:谢书阳;王萍玉;岳真;李有杰;张公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双黄连颗粒中连翘苷的含量

    双黄连颗粒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制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其质量标准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但标准中没有连翘的含量测定方法,不能有效的控制药品质量.方中连翘含量大,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其有效成分为连翘苷.为有效控制药品质量,我们试用HPLC法测定双黄连颗粒中连翘苷的含量,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孙玉萍;崔俊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济宁市2005-2006年艾滋病抗体监测分析

    济宁市自1996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艾滋病(AIDS)流行呈快速增长趋势,报告人数逐年上升,感染群体逐年扩大.为了解本市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现将2005-2006年各类高危人群血清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唐涛;褚楠;张宪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长骨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及CT诊断

    目的 探讨长骨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及CT诊断价值,提高影像诊断正确率.方法 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长骨骨化性纤维瘤全部行X平片检查,其中8例病人行CT检查.结果 16例长骨骨化性纤维瘤X线诊断正确11例,误诊5例; CT检查正确诊断7例,误诊1例.结论 CT检查能够提高长骨骨化性纤维瘤的正确诊断率,显示病变范围较传统X线清晰,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春长;高西杰;姜金凯;燕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聚维酮碘溶液的制备

    聚维酮碘(povidone-iodine,PVP-I),系由碘与聚乙烯吡咯酮所形成的一种可溶性复合物,与皮肤或粘膜等接触后,能逐渐释放出活性碘而产生与碘相似的强大抗菌活性.PVP-I与碘相比,具有挥发性小、水溶性好、作用缓和持久、使用安全无刺激性、无过敏性等优点,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毒的新型外用消毒杀菌剂.可作为外科预防用药和治疗用药,对伤口起到保护作用.现将其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介绍如下.

    作者:栾海云;张树平;李淑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研究

    目的 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体外分离培养、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方法,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自兔股骨、胫骨及肱骨中分离BMSCs进行纯化、培养.用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维生素C定向诱导B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改良MTT法测定其生长曲线,NBT/BCIP染色法、P-对硝基苯基质法及茜素红染色法检测BMSCs的成骨能力.结果 成骨诱导1~5 d,培养的细胞增殖旺盛,3~5 d即可融合成单层,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细胞增殖速度减慢,出现细胞聚集的现象,培养细胞逐渐汇合呈铺路石状,细胞形态变为胞体较小的立方形,继续诱导,可出现多角形成骨样细胞,胞外基质分泌逐渐增多,胶原堆积、钙盐沉积,10~12 d形成不透光矿化结节,ALP活性增高,茜素红染色阳性,表示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结论 兔BMSCs经体外分离、诱导培养,可以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

    作者:李雅娜;孙研;ZHANG Ling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经尿道电汽化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尿道梗阻

    我院1999年11月-2006年6月对19例晚期前列腺癌尿道梗阻患者行经尿道电汽化术(TUVP),均能恢复自行排尿,避免了保留导尿和耻骨上膀胱造口,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相福荣;侯凯;李敬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树突状细胞与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 APC),作为免疫反应的始动者和调控者发挥作用.随着DC培养和分离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发现DC在呈递抗原肽给T或B淋巴细胞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今,DC的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是非特异性免疫(innate immunity)与特异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的联系桥梁.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DC在哮喘疾病中Th1/Th2失衡的形成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营营;冯学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应变率显像技术评价卡维地洛治疗小儿扩张型心肌病疗效的研究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以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心律失常为主要特征,是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着小儿的健康.本研究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旨在指导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

    作者:霍红娟;王志蕴;张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药物联合心理治疗青年学生社交焦虑症的观察分析

    为探讨心理治疗对青年学生社交焦虑症的治疗作用,笔者对26例青年学生社交焦虑症患者采用了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并与单纯药物治疗的26例社交焦虑症患者作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姜雪芹;张玉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脑血管病偏侧舞蹈症16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血管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而合并出现偏侧舞蹈症者较少,现将我院2001年1月-2006年8月住院的急性脑血管致偏侧舞蹈症16例患者病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宋绍国;盖德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肝性胸水20例临床分析

    肝性胸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并发症之一,因其较少导致呼吸困难等典型临床表现而易被忽视,其治疗也相对困难.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 20 例肝性胸水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赵秀珍;商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呼吸道异物437例诊治体会

    自1996年8月-2006年8月,我科共收治呼吸道异物患者437例,现将临床资料及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姜凤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004-2006年我院妇科住院病人统计分析

    为了解我院妇科住院病人疾病构成情况,探索妇科疾病的变化,对我院妇科2004-2006年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

    作者:张丽;王辉;王云芳;于金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