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骨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及CT诊断

郑春长;高西杰;姜金凯;燕军

关键词:骨化性纤维瘤, 长骨, X线平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摘要:目的 探讨长骨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及CT诊断价值,提高影像诊断正确率.方法 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长骨骨化性纤维瘤全部行X平片检查,其中8例病人行CT检查.结果 16例长骨骨化性纤维瘤X线诊断正确11例,误诊5例; CT检查正确诊断7例,误诊1例.结论 CT检查能够提高长骨骨化性纤维瘤的正确诊断率,显示病变范围较传统X线清晰,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血管病偏侧舞蹈症16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血管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而合并出现偏侧舞蹈症者较少,现将我院2001年1月-2006年8月住院的急性脑血管致偏侧舞蹈症16例患者病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宋绍国;盖德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儿急性暴发性心肌炎18例临床分析

    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又称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猛,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确诊有一定难度,诊治如不及时,病死率极高.本研究通过分析1998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例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探讨对其早期诊断及抢救治疗的要点.

    作者:刘云;李晶;李宝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聚维酮碘溶液的制备

    聚维酮碘(povidone-iodine,PVP-I),系由碘与聚乙烯吡咯酮所形成的一种可溶性复合物,与皮肤或粘膜等接触后,能逐渐释放出活性碘而产生与碘相似的强大抗菌活性.PVP-I与碘相比,具有挥发性小、水溶性好、作用缓和持久、使用安全无刺激性、无过敏性等优点,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毒的新型外用消毒杀菌剂.可作为外科预防用药和治疗用药,对伤口起到保护作用.现将其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介绍如下.

    作者:栾海云;张树平;李淑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外科患者术后抗生素应用情况调查

    抗生素应用是外科患者术后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已日趋形成常规化.为了解笔者所在医院外科系统手术患者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对270例手术患者的抗生素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东华;刘春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急性阑尾炎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发病多见于较大儿童,5岁以后逐年增高,10岁左右多,而2岁以内因饮食内容与习惯,很少发生阑尾炎,但亦有新生儿阑尾炎病例,而且年龄越小,病情越凶险.发病者男孩多于女孩.由于超声诊断技术的提高,仪器设备的进步,又因小儿急性阑尾炎具有特殊的声像表现,故超声已经成为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现将我院2002年10月以来,38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蔡勋;吕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离退休老干部症状自评量表与国内常模比较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心理社会因素对老年人心身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开展研究老年人心理卫生,使老年人健康地度过晚年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为了解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为心理疏导与治疗提供依据,我们近年来对178例住院离退休老干部进行了症状自评量表[1]测评与国内常模[2]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方顺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临床观察

    目的 临床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31例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应用罗格列酮治疗前后血常规、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体重、血压、肝功、肾功、C反应蛋白、肝脏B超、尿常规等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TG、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胰岛素敏感性明显上升.复查肝脏B超提示8例患者脂肪肝消失.监测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等均无异常变化.治疗过程中出现双下肢浮肿4例,继续观察1~2周或适当加用利尿剂后消退;无明显胃肠道反应、低血糖反应等.结论 罗格列酮降糖效果确切,并有一定降压、调脂的作用,使肝内脂肪浸润减少,副反应轻微,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刘同刚;沙凯辉;张丽;张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坎地沙坦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重塑的影响

    目的 观察坎地沙坦是否能够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重塑. 方法对60例经过常规检查符合入选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以坎地沙坦为基础的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的降压治疗24周,于试验前、试验结束后超声检测其颈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和内径.结果 坎地沙坦治疗24周后,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减小,内径增大,P值均<0.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应用以坎地沙坦为基础的降压治疗可改善动脉重塑.

    作者:刘俊德;张丙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呼吸道异物437例诊治体会

    自1996年8月-2006年8月,我科共收治呼吸道异物患者437例,现将临床资料及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姜凤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再次剖宫产手术111例临床分析

    再次剖宫产并非一种特定的方式,而是因客观存在着种种特殊的因素,造成再次手术操作上的困难.本文通过我院1998年10月-2005年10月对改良剖宫产史者进行二次剖宫产术,并选择同期新式剖宫产史者为对照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手术时间、术中腹腔粘连、术后发病率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如下.

    作者:刘秀梅;周彩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不同节育措施接受人群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对育龄期妇女实施宫内放环节育术、皮下包埋节育术和输卵管结扎术是目前我国实施计划生育的主要措施.但由于受术者的性格、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状况和对上述措施的认识不足等原因,部分受术者出现了心理健康状况下降甚至出现心理障碍等现象,为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本研究通过对接受不同节育措施的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对照研究,旨在找出影响受术者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的作用性质,从而为计划生育服务提出新的理论和寻找新的服务视点.

    作者:张金凤;宋汝峰;王云创;冯玉珍;杨吉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PKC和HSP70表达在缺血预处理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缺血再灌注组(IR)和缺血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组(IPC).除病理组织学变化外,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中不同灌注时间的PKC和HSP70的变化.结果 病理组织学肾小管评分IPC组均低于IR组(P<0.05),而IPC组和CON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KC的表达IPC组明显高于IR组(P<0.01),并且在再灌注2 h和6 h时,IPC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ON组(P<0.05);HSP70的表达IPC组明显高于IR组(P<0.01),并且在再灌注2 h和6 h时,在IPC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ON组(P<0.01).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PKC的激活以及与HSP70的诱导合成增多有关.

    作者:刘少青;沈秀萍;迟玉友;尹洪山;李刚;苏庆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焦炉工血清p53蛋白的检测分析

    目的 探讨职业接触焦炉逸散物的焦炉工人血清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在肺癌高危人群筛检中的意义.方法 运用蛋白质印迹技术(Westernblot),对接触组118例和对照组50例人群的血清p53蛋白进行检测,比较两组血清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接触组不同工龄组、不同作业地点间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常大量接触焦炉逸散物可使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增加p53基因异常的危险性,从而使焦炉工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

    作者:贾改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长骨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及CT诊断

    目的 探讨长骨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及CT诊断价值,提高影像诊断正确率.方法 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长骨骨化性纤维瘤全部行X平片检查,其中8例病人行CT检查.结果 16例长骨骨化性纤维瘤X线诊断正确11例,误诊5例; CT检查正确诊断7例,误诊1例.结论 CT检查能够提高长骨骨化性纤维瘤的正确诊断率,显示病变范围较传统X线清晰,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春长;高西杰;姜金凯;燕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

    目的 研究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方法,以避免交锁髓内钉固定的条件限制、降低治疗费用.方法 手术均在能透视的普通手术台进行,于髌韧带外侧缘做8 cm的切口,经股骨髁间窝开孔,膝关节屈曲手法复位,依次扩髓,逆行穿入带锁钉.全部闭合复位.结果 经平均20.4个月的随访,所有病人均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良好, Kolmert膝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90.9%.结论 徒手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能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且不受条件限制,费用较低等特点.

    作者:陈方民;张新军;窦永峰;房清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腹股沟疝42例手术治疗体会

    1997年3月-2004年4月我院共收治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患者42例,占同期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治疗患者的9.2%.在行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同时行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忠国;支洪敏;尹洪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应用GFP标记基因研究RNAi载体的抑制效果

    目的 用绿色荧光蛋白(GFP)反映RNA干扰(RNAi)载体的转染率,以研究RNAi载体的抑制效果.方法 将GFP基因和RNAi片段(特异性针对Bcl-2基因)连接至pC1载体上,构建共表达载体GFP/RNAi及其对照载体,转染293细胞,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GFP转染率,并用TR-PCR分析RNAi抑制Bcl-2 mRNA表达的效果.结果 在293细胞中,GFP的转染率可达85%以上,此时观察到RNAi有效的抑制了Bcl-2 mRNA的表达.结论 在RNAi实验时,可选用GFP等标记基因作为载体转染率的判断标准,以进一步判断RNAi的作用效果.构建的RNAi载体有效的抑制了Bcl-2的表达,为下一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提供科学资料.

    作者:谢书阳;王萍玉;岳真;李有杰;张公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根根管形态和颊舌向弯曲情况的观测

    下颌第一磨牙是行使咀嚼功能的重要的牙齿,它萌出早,牙合面沟、窝、点隙复杂,容易龋坏.其根管治疗在牙体牙髓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国内对于下颌第一磨牙根管情况的研究较少,教科书对此仅有简单的描述[1],而其根管系统复杂,变异较大,这些都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困难.本研究的目的是对离体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的根管类型、形态及颊舌向弯曲情况进行初步的观察,以期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

    作者:李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研究

    目的 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体外分离培养、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方法,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自兔股骨、胫骨及肱骨中分离BMSCs进行纯化、培养.用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维生素C定向诱导B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改良MTT法测定其生长曲线,NBT/BCIP染色法、P-对硝基苯基质法及茜素红染色法检测BMSCs的成骨能力.结果 成骨诱导1~5 d,培养的细胞增殖旺盛,3~5 d即可融合成单层,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细胞增殖速度减慢,出现细胞聚集的现象,培养细胞逐渐汇合呈铺路石状,细胞形态变为胞体较小的立方形,继续诱导,可出现多角形成骨样细胞,胞外基质分泌逐渐增多,胶原堆积、钙盐沉积,10~12 d形成不透光矿化结节,ALP活性增高,茜素红染色阳性,表示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结论 兔BMSCs经体外分离、诱导培养,可以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

    作者:李雅娜;孙研;ZHANG Ling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非均匀性脂肪肝的诊断价值

    在二维声像图上,脂肪肝可分为弥漫型和非均匀型两类,弥漫型脂肪肝可根据肝大和肝边缘钝化、肝实质细密、回声增强、深部回声衰减、肝内脉管网络细或不清、肝肾灰度比阳性等典型声像表现,由二维超声可明确诊断[1];而非均匀性脂肪肝声像表现与肝内的占位性病变有重叠混淆之处.

    作者:陈桂华;林佳英;尚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