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芹;陈会昌;李文超;滕彬;张萍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BHID)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4年12月经钻孔冲洗治疗的118例CSDH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治愈117例,死亡1例.出现其它并发症10例.其中血肿复发3例,癫痫发作及脑卒中各3例,张力性气颅1例.结论BHID治疗CSDH较为安全,但仍有一些并发症和一定的死亡率.
作者:周永军;刘慧俭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青壮年头下型和经颈型股骨颈骨折一般不易愈合,目前多采用开放性多根针或加压钉固定加植骨手术,方法较多[1].1991年5月-1999年3月,我科采用空心螺纹钉内固定加股方肌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头下型和经颈型股骨颈骨折26例,疗效满意.
作者:刘礼堂;齐天军;崔华安;李绍荣;孙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理特点为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吸入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哮喘有效的长期控制药物,但存在着起效慢(约7~10 d)以及长期大剂量吸入可致副作用的缺点.β2受体激动剂的吸入制剂是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药物,但长期应用可致受体功能下调,作用减弱.2002年始我院开展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较单一用药较好的效果.
作者:高福泉;李云华;颜卫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脐带血对血友病A(HA)进行产前诊断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24例HA携带者妊娠20~24周时在超声引导下抽取脐血,用一期法检测孕妇外周血及胎儿脐血FVⅢ:C,用ELISA方法检测FVⅢ:CAg及vWF;应用LD-PCR技术对携带者及其胎儿进行内含子22倒位检测,对非倒位者应用Bcl Ⅰ PCR/RFLP分析技术进行间接基因诊断.结果24例携带者血浆FVⅢ:C,FVⅢ:CAg及vWF分别为36%~150%(平均79%±22%),90%~132%(平均102%±18%),92%~141%(平均107%±16%);24例胎儿血浆FVⅢ:C,FVⅢ:CAg及vWF分别为0.9%~90%(平均41.7%±25%),60%~77%(平均69%±16%),58%~74%(平均66%±13%),19例胎儿FVⅢ:C高于34%,5例胎儿FVⅢ:C低于5%;内含子22倒位胎儿1例,倒位携带者3例;Bcl Ⅰ PCR/RFLP连锁分析诊断中型HA胎儿2例.结论脐静脉穿刺取血测定FVⅢ:C是产前诊断HA的可行性手段,应用LD-PCR和Bcl Ⅰ PCR/RFLP基因分析技术可提高HA携带者的诊断率.
作者:张雪芹;陈会昌;李文超;滕彬;张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骨筋膜室综合征常发生于小腿,处理不当可导致小腿坏疽,此时外科医生能做的只有截肢以挽救病人的生命.截肢平面的高低直接影响病人日后的生活质量,但过分追求截肢长度而忽略医疗原则,往往导致残端感染,瘢痕形成,构成不理想残肢,反而不适合装配现代假肢.于2003年7月-2004年7月遇2例病人因追求残肢长度行膝下截肢,形成不良残肢,报告如下.
作者:张新军;房清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对腰椎滑脱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的21例腰椎滑脱患者.结果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3个月.下腰痛症状完全消失者19例.所有患者术中行X线检查发现滑脱椎体完全复位,术后随访复位无变化.结论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具有良好的复位与固定作用,是治疗腰椎滑脱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孙磊;任广军;于益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老年性痴呆是在智能已经获得充分发育以后,由于脑部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严重智能障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人均寿命明显延长,老年性痴呆已经成为严重影响老年身心健康的三大难题(心血管病、癌症、老年性痴呆)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有:①精神行为异常,以失眠谵妄、被害妄想为主;②认知功能障碍,以记忆力障碍,尤其是早期近记忆障碍为主,严重造成定向系乱;③定向力障碍,表现为不知自己的住处,常常走失,不认识自己的家人等.
作者:丁军梅;赵玉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心力衰竭特别是慢性左心衰竭在老年人群中易被误诊.本文22例患者入院后开始均被诊断为支气管炎、感冒合并支气管感染而接受抗感染治疗,结果临床症状逐渐加重,后按慢性左心衰治疗,病情好转明显,现分析如下.
作者:赵晓昙;王燕玲;张惠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乳糜性腹水是腹部手术后少见的并发症[1],我院自1990年以来,进行各种腹部手术2 300例,其中5例出现乳糜性腹水,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延敏;王雪慧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深Ⅱ度或Ⅲ度烧伤,经早期切痂植皮或覆盖自体表皮细胞培养皮片等常有不同程度的瘢痕形成,且外观不整,痛痒难忍,尤其在功能部位往往导致畸形和功能障碍.以往的治疗表明,移植的皮片所含真皮厚度与皮片挛缩程度有直接关系,但自体供皮区切取皮肤越厚,供皮区遗留瘢痕也越重,更不能反复切除.我院自1998年2月-2004年2月,对24例病人实施复合移植手术,疗效满意.
作者:刘之战;夏燕;王明清;肖海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P53蛋白和PCNA蛋白在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对57例肠癌组织进行P53和PCNA检测.结果P53和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4%、75.4%,P53阳性表达率及PCNA强阳性表达率均与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P53基因和PCNA可能与肠癌的浸润、转移及预后有关.
作者:徐永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我科从2000年8月-2004年9月用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胫骨干骨折34例,疗效满意,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朱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前庭大腺囊肿是妇女的一种常见病,治疗方法很多,现多行保留腺体功能的治疗,临床仍常见复发病例.我们采用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治疗前庭大腺囊肿,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晓英;郭雅彬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髓芯减压联合介入及中成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无菌死临床效果.方法自2000年1月-2005年1月治疗早中期股山脉头无菌坏死72例病人,共81个股骨头,按Ficat分期,Ⅰ、Ⅱ期74个股骨头,Ⅲ期7个股骨头,应用髓芯减压联合介入及中成药治疗.结果治疗后股骨头区域血管增加,疼痛缓解或消失,60例经过1~4年随访,有效率达96.67%(58/60).结论改善或重建股骨头血液循环是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的关键,联合疗法疗效满意.
作者:郝秋彦;李爱民;刘毅;曹相勋;王宏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较多,不同地区的主要病因也不相同.欧美国家以酒精性肝硬化为主,我国则以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多见,但酒精性肝硬化亦逐年增加[1].为了解鲁北地区肝硬化病因的特点及其变化,我们对我院近10年来826例肝硬化病人的病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锟;李伟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救治中,尤其是重度中毒时,阿托品效应常不显现或反应迟缓,统称阿托品临床效应低下.我们自2002年1月,对出现阿托品效应低下患者加用多巴胺治疗,通过3年的研究并与既往同期患者比较,发现多巴胺有改善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中阿托品效应低下的作用,明显改善了患者预后.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高茜;王新云;程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12月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518例,无1例严重并发症.本文结合518例LC手术的临床资料,对LC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要点进行探讨.
作者:夏国华;陈强谱;欧琨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室性早搏患者在用索他洛尔治疗前后室性早搏及心率变异(HRV)的变化,以了解索他洛尔对室性早搏、HRV的影响.方法对75例室性早搏病人在索他洛尔治疗前后用动态心电图时域分析法对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进行了检测,并与对照组75例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代表心率总变异程度的SDNN、SDANNI和SDNNI明显下降(P<0.01),代表迷走神经功能的指标YMSSD、PNN50也有所下降(P<0.05).治疗组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显示对室性早搏有效率70.6%,HRV的SDNNI、SDANNI、rMSSD和PNN50均有所升高(P<0.05).结论索他洛尔不但能减少室性早搏,改善症状,而且能提高心率变异性,改善预后.
作者:郭玉良;张玲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前,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前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已取得明显效果,但存在着疗程长,易复发等缺点.我们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甲基睾丸素(甲睾)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欣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心功能的作用.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8例,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于透析结束前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 g,每周3次,疗程3个月;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用心功能检测仪测定患者每搏心输量(SV)、每分钟心搏量(CO)、心脏指数(CI)、左心功能指数(Q-Z)、心肌收缩力(DZ/DT)、心缩力指数(HI).结果治疗组精神状态、体力明显改善,心肌收缩力增强,心功能指数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左卡尼汀可改善透析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刘玉夏;朱丽芹;刘云启;成兆强;高金祥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