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爱香;王泰峰;张志红;王智婷
慢性胃炎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由于以前对其病因不十分清楚,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近20年来,医学界发现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有重要关系,因而也推荐了许多根除HP的治疗方案,并收到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田俊林;董乐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慢性湿疹皮损以苔癣样变为特征,由于慢性湿疹病因复杂,患者瘙痒明显,易反复发作,常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我科自1998年8月开始采用曲安缩松局部注射治疗慢性湿疹患者苔藓样皮损208例,疗效确切,介绍如下.
作者:李海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一种胸科急症,由于病人多以上腹痛就诊,其误诊率高达74%~85%[1],病死率高达25%~100%[2],我院自1992-2003年共收治此类病人5例,现将其诊断、治疗总结如下.
作者:王浩;解兴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股骨远端骨折(股骨髁间骨折、股骨髁上骨折、股骨下段骨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高能量损伤,临床上处理较为困难,其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及膝关节功能受限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作者:张新明;张广亮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纳洛酮早年主要用于全麻手术后催醒,我院近3年来应用纳洛酮抢救内科急危重患者62例,经临床证实,此药不仅能拮抗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而且对非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中毒、休克、急性呼吸衰竭等也有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蓉;张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上颌总义齿纵裂,而且反复纵裂.作者经过反复观察发现一般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系.
作者:张云涛;高晓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再灌注治疗(reperfusion treatment)是指用溶栓剂或球囊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和重新恢复血流.再灌注治疗已成为当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键性措施,并使AMI的预后明显改观.
作者:张文博;范宝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早产是围生儿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生率为5%~15%[1],而胎膜早破是早产的首要原因.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分娩孕妇总数2 424例,其中早产223例,发生率为9.2%,其中胎膜早破早产34例,占早产15.2%.现将胎膜早破早产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彦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干细胞是一群较原始的细胞,他们具有极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及多项分化潜能.在特定条件下,干细胞即可对称分裂为二个新的子代干细胞或二个功能细胞,也可不对称分裂为一个子代干细胞和一个功能细胞,从而使组织和器官保持生长和衰退的动态平衡.
作者:刘庆新;苏长海;张苏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盆腔手术常见是直肠癌根治和子宫全切术.随着子宫肌瘤及癌肿的发病率增高,子宫全切手术和癌肿广泛清扫的病例逐年增加.由于肿瘤的侵润解剖关系不清,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也就难免发生器官的损伤,其中以输尿管损伤为多见.
作者:张金才;李和平;商立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茶薪菇多糖改善疲劳状态下肌力减退的作用.方法:采用脉冲式电流直接刺激离体腓肠肌作为疲劳模型,对比茶薪菇多糖和任氏液分别对同一蟾蜍两离体腓肠肌疲劳的影响.结果:茶薪菇多糖在浓度为0.01 mg/mL、0.05 mg/mL、0.1 mg/mL时,离体腓肠肌达到大收缩幅度10%的时间明显长于在任氏液作用下的离体腓肠肌(P<0.05或P<0.01).结论:在浓度0.01 mg/mL、0.05 mg/mL、0.1 mg/mL下的茶薪菇多糖具有延缓肌肉疲劳的作用.
作者:李宁宁;辛晓林;孙洪兆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糖尿病为全球流行多发病,且患病率有不断增高趋势.据报道90%以上为2型糖尿病,而胰岛素抵抗(IR)和β细胞功能减退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两大病理生理基础,贯穿于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作者:孙国建;李淑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耐药蛋白(LRP)、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多药耐药(MDR)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了42例石蜡包埋的骨肉瘤组织和16例正常骨组织中LRP、PCNA的表达.结果:42例骨肉瘤中LRP、PCNA的表达率分别为42.86%(18/42)、95.24%(40/42).正常骨组织中无LRP的表达,PCNA的阳性率为6.25%(1/16).这两种指标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LRP和PCNA的表达在不同的分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27例患者进行了随访,LRP阳性15例,LRP阴性12例.其2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0%(6/15)、、6.67%(1/15)和75%(9/12)、33.33%(4/12).结论:骨肉瘤预后差与LRP的表达有关,LRP的表达和PCNA的表达无关.
作者:郭树芳;刘玉军;王胜利;李玉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唯一由医源性因素造成的腹壁疝.剖宫产术后切口疝的发生少见,其发生原因比较复杂.近年来我院收治剖宫产术后切口疝患者3例,现对其发病原因及预防作一分析.
作者:陈希宏;许兰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腹部外科再手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临床上并不少见.一般将初次手术后1个月内再手术者称为近期再手术,超过1个月者为晚期再手术,再手术一般都与前次手术密切相关.
作者:曹传玉;沈孝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新生儿肠麻痹多并发于肺炎、脐炎、败血症、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出血性肠炎、硬肿症等新生儿疾病,既往在常规病因治疗的同时,多采用胃肠减压和注射新斯的明等措施,但效果多不够理想.
作者:孙登军;王慧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近年来,贝复济喷雾用于伤口换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与常规换药方法相比,具有疗效明显,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笔者对160例伤口换药的患者进行了观察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姣婷;黄秀芝;栾树荣;曹晓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交替性文氏周期(Alternating Wenckebach periodicity)是以房室间2∶1传导为基础,下传的激动呈文氏周期的心电图表现.交替性文氏周期于1973年由Halpern正式提出,同年Kosowky等[1]提出交替性文氏周期A型和B型,国内1978年孙瑞龙[2]报道交替性文氏周期A型2例,其后陆续有少量病例报道,1999年张念智等[3]提出并报道交替性文氏周期C型.今报告病例并分析如下.
作者:张念智;张慧艳;赵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婴幼儿时期由于上呼吸道解剖特点、免疫特点易患本病,是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咽部,绝大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占90%以上.
作者:孙灵梅;姜淑华;孙桂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患儿,男,2个月,因咳嗽5~6 d以支气管肺炎收住院.
作者:赵国英;马莲美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