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手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治疗

杜立水

关键词:腕关节, 脱位, 骨折固定术
摘要:笔者采用经皮撬拨复位月骨、手舟骨切开复位、自体桡骨茎突植骨、克氏针内固定的方法治疗经手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11例,现报告如下.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铜绿假单胞菌引起创伤感染的药敏结果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在创伤感染中成为主要感染菌种,它引起的感染在临床治疗中成为棘手的问题.为及时控制此类感染,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情况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玉三;周中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他汀类药物应用的新进展

    他汀类(Statins)药物是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不仅能有效地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还能轻度降低甘油三酯(TG)和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当前临床应用广泛的调脂药物.

    作者:张文博;李明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sICAM-1和TNF-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变化,探讨sICAM-1和TNF-α在化脓性脑膜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化脓性脑膜炎患儿17例,对照组20例,同时收集脑脊液和静脉血,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sICAM-1和TNF-α的水平.结果: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sICAM-1和TNF-α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恢复期均恢复正常(P>0.05);伴并发症和后遗症较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的患儿急性期脑脊液sICAM-1和TNF-α水平明显增高(P<0.05或 P<0.01);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sICAM-1和TNF-α与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均无相关性(r=0.3842,0.4218;P均>0.05).结论:sICAM-1和TNF-α参与了化脓性脑膜炎的病理过程,二者可作为化脓性脑膜炎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作者:李春香;唐宁波;方云霞;初清;李丽霞;柳雪梅;蔡维艳;冯雅凡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鱼腥草注射液致孕妇过敏性休克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26岁,孕1产0,孕29周.因发热、咽部疼痛5 d,用药无效(药物不详)而来诊.

    作者:张华香;王子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黄连素香油糊剂治疗唇疱疹的疗效观察

    唇疱疹是口腔科常见病,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以群集性水疱为主要特征.水疱可持续24 h,随后破裂、糜烂、结痂,病程约10 d,愈后不留瘢痕.若继发感染,常延缓愈合,并且病损处出现小脓疱,愈后可出现色素沉着.

    作者:李国华;姜书成;王仁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红外线诱发陈旧性外伤眼白内障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0岁,因左眼渐进性视物不清1年入院.眼部检查:视力Lp(+),晶状体混浊(+++),瞳孔圆,光反应灵敏,眼内视不清.

    作者:邓京凤;黄芳;孙鹏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食管下段、贲门胃底结合部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食管下段贲门胃底结合部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及综合治疗措施.方法:应用X ray钡餐检查及内镜下碘染色活检确诊的食管下段贲门胃底结合部癌患者71例,采用5-Fu及PPD化疗2周后行手术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 ray钡餐确诊14例(19.72%),内镜下碘染色活检确诊69例(97.2%).手术切除率100%,无手术死亡,5年生存率达56.3%.结论:对食管下段贲门胃底结合部癌病人应用X ray钡餐检查及内镜下碘染色活检可提高诊断率,早期发现综合治疗能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及根治性手术切除率.

    作者:刘宝田;李金伟;宋德泉;王娟;赵培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脑胶质瘤患者病理分级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的脑胶质瘤病理分级与瘤内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38例不同病理类型的胶质瘤进行微血管密度测定,利用方差分析判断微血管密度与胶质瘤病理学分级的关系.结果:脑胶质瘤内微血管密度值的大小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测定脑胶质瘤内微血管密度可以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作者:张伟;张元鹏;江玉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卵巢癌患者血IL-2、IL-6、IL-10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研究表明,肿瘤患者体内细胞因子网络系统发生一系列变化,可能是肿瘤逃避机体免疫系统攻击的原因之一[1].我们对卵巢上皮癌患者血浆中IL-2、IL-6、IL-10进行检测,了解其水平变化,探讨其在卵巢癌患者的临床意义.

    作者:刚宪芬;杨淑芝;崔晓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剑突下切口心包开窗引流术治疗心包填塞22例

    心包积液致心包填塞为一临床急症,临床并非少见.我们对22例不同病因引起的心包填塞,用心包开窗引流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讨论如下.

    作者:林贤慧;邹爱琴;邵志远;于洪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癫痫发作后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及多元调控

    癫痫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以短暂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癫痫发作可导致神经元损伤,其中有一部分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

    作者:孙建英;王丽丽;迟兆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手部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

    手部外伤常导致皮肤、肌腱甚至骨的缺损,若不及时消灭创面将导致外露肌腱或骨的坏死,严重影响手的功能及外形,故及时的修复软组织缺损尤为重要.我们采用5种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效果理想,报告如下.

    作者:孟涛;朱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溃疡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36例内科治疗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按治疗情况,分为综合治疗组及对照组.观察其2个月内的治愈率.结果:综合治疗组2个月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治疗为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有临床借鉴价值.

    作者:邱桂珍;刘振举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先天性21三体并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1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儿,男,17 d,第1胎,系足月剖宫产出生,出生后因先天性肛门闭锁,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出院后第4天,因呼吸急促,面部、躯干及四肢有出血点,于2001年8月27日,再次以新生儿肺炎收入院.

    作者:韩爱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亚急性期手术治疗

    我院自1998-2002年对48例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在亚急性期(7~14 d)行钻孔引流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潘继明;王丽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猫抓病10例疗效观察

    1999年9月-2002年9月,我们应用强力霉素联合扶他林、强的松治疗猫抓病10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汪学群;王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夫西地酸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随着抗菌药物种类不断增加及广泛应用,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引起的感染正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其所致严重感染的发生率日益增高,治疗也日见困难.

    作者:张春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α-细辛脑与病毒唑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疗效比较

    喘憋性肺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1],目前较多使用病毒唑治疗,但该药长期应用可引起骨髓抑制和贫血[2].我院于2002年1月至2003年4月,应用α-细辛脑静点治疗45例喘憋性肺炎患儿,并和同期应用病毒唑治疗的36例喘憋性肺炎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对其进行临床评价.

    作者:申兆文;张国文;闫俊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跖骨蜡泪样骨病2例报告

    蜡泪样骨病又称肢骨纹状增生症,是一种罕见的骨质硬化性疾病,常发生于长管状骨、短管状骨及短骨,扁骨少见.现将我院所遇2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本田;孙波;朱学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间歇性外斜视术前辐辏检查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术前辐辏状态与融合功能以及术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54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检查辐辏及融合功能,术后检查眼位及融合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有、无辐辏的两组患者在融合功能方面有显著性差异.手术可使更多术前无融合功能患者术后获得融合功能.结论:术前辐辏检查可快速评价术前双眼融合功能.无辐辏且无融合功能的患者应该及时手术,以期达到功能性治愈.

    作者:刘剑民;刘海燕;许卓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