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升新;李萍;祝成虎
斑疹伤寒是由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以发热、头痛、皮疹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笔者收集了我科近3年来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的7例斑疹伤寒临床资料并分析误诊原因.
作者:陈金波;杨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为了预防脑梗死的复发,我们对1991-2000年在我院住院的548例病人进行了跟踪随访调查,了解脑梗死的复发情况,并按血压正常与否,分为血压控制良好与不良两组,分别对其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石海成;王树德;田俊林;刘树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脐部感染细菌学状况,为临床提供预防及治疗参考.方法:调查我院1997年1月-2002年6月收治的有完整细菌学资料的新生儿脐炎85例,对所获得的98株致病菌的种类及药敏状况进行分析.结果:社会获得性感染主要致病菌为G+球菌(70.5%),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例较高.医院感染主要致病菌为G-杆菌(51.4%),以大肠埃希菌占比例较高.两类感染所分离的细菌均具有多重耐药性,但对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耐药率较低,其次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结论:临床对新生儿脐部感染,特别是有严重感染中毒症状时,应首先考虑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作者:徐继秀;王爱婷;田卫兵;徐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顺铂(PDD)和卡介苗(BCG)化学免疫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88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分为两组:①PDD和BCG交替组44例,PDD 60 mg和BCG 60 mg,每周1次进行交替膀胱灌注,共灌注12次,以后每1个月交替灌注1次,持续2年;②BCG组44例,BCG 120 mg每周膀胱灌注1次,连续6次,以后每1个月1次,持续2年.结果:随访2~7年,平均4年,PDD和BCG交替组复发率为9.1%,BCG组复发率为25%,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DD和BCG交替膀胱灌注预防治膀胱癌术后复发优于单用BCG灌注.
作者:安成涛;安成功;于秋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孕妇26岁,公交车司机,孕1产0.孕30周查体时胎心不规律入院.孕妇月经规律,停经早期无妊娠反应.孕5个月时曾无明显诱因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未诊治好转.孕五个半月时自觉胎动良好,孕24、28周二次查体胎心均好.孕妇既往体健,孕期无病毒性疾病或用药史,无放射线接触史.无糖尿病或先心病等遗传病史.入院查体孕妇无异常,听胎心率约130次/min,强弱不一,呈二联律、三联律样.偶有胎心率120~140次/min且无早搏.辅助检查:①胎心监护无明显基线,记录呈上、下两条点线状,上条约150次/min,不连续;下条约75次/min,不连续,显示器为70~90次/min.
作者:郝凤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颈髓损伤多继发于颈椎骨折及脱位,但也有一部分颈椎过伸性损伤在X线片上未见骨折和脱位征象,被称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此类损伤较易漏诊或误诊.我院自1996年5月-2000年5月共医治颈髓损伤102例,其中无骨折脱位型损伤36例,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李忠华;王廷安;李金伟;张新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髌骨骨折为关节内骨折,移位明显者需手术治疗,以往多采用金属丝棒行张力带固定,缺点是需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我科自1999年3月-2002年3月应用可吸收丝棒治疗髌骨骨折28例,取得成功.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学水;张文涛;刘少举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桡骨下端骨折是常见的骨科疾病,往往伴有下尺桡关节的脱位,如果早期不能正确的复位,导致后期骨折的畸形愈合.下尺桡关节处于脱位状态,腕关节处于桡偏畸形,不但影响了外观,也严重的影响到腕关节的旋转功能,必须通过手术截骨矫形治疗,才能矫正桡偏畸形.过去的手术可行尺骨小头切除,但往往影响到手的握力,并且遗留腕关节的疼痛,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我科应用桡骨下端截骨并尺骨假关节成形术治疗此类病人1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思东;王希兖;朱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急性脑梗死为临床常见病,血小板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血小板的活化参与了这一病理过程,而血小板体积改变反映其活化状态,因此在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中有一定作用.
作者:郑永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进性肾炎(RPGN),起病急,病情进展快,若无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病人多于半年之内死亡.我们分析了我院住院的30例PRGN的临床病理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宗可诚;张红斌;周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利福平胸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利福平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53例,同时与采用异烟肼胸腔注入治疗的对照组54例进行对照.结果:采用利福平胸腔注入的观察组,在胸腔积液消失率、胸水平均消失时间及平均胸腔穿刺次数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其胸膜肥厚粘连及胸腔感染、血气胸等并发症亦均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利福平胸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并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刘伟娟;岳燕凤;张清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自1996年开始我们采用5 ml一次性注射器(7号针头)代替传统骨穿针,进行小儿胸骨骨髓穿刺85例,均获成功,报告如下.
作者:王燕莉;慈惠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近年来性传播疾病(STD)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中尤以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病例增多更为明显,是目前性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探讨NGU的病原体及其临床特点,我们对2000年1月-2001年12月在我院性病门诊确诊的326例男性NGU患者的病原体检查结果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王忠永;杨长海;韩兆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叶女贞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IL-2产生的免疫学作用.方法:用100%小叶女贞水浸出液定期给小鼠灌胃,然后检测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和IL-2的产生.结果:用药组对以上两项免疫学指标均有显著增强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小叶女贞可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孙丰润;邱世翠;张循格;张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在1994年12月-2000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157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其中87例溶栓后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现就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詹志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合并症之一.糖尿病人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将出现持续性蛋白尿,且病情不可逆转,常呈进行性发展,直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因此DN已成为糖尿病病人,尤其是年轻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近年来,随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广泛应用,发现ACEI除有降压作用外,还能降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糖尿病肾病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尿蛋白的排泄量,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改善预后[1~2].我们选用ACEI抑制剂--洛丁新对糖尿病肾病患者104例进行治疗,观察其对蛋白尿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洪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产科常见并发症,笔者回顾性总结1995年7月-2001年7月在本院收治的重度妊高征166例分娩时间及围生儿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伟;刘桂凤;冯玉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为探讨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较好的治疗方法,笔者对58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进行诊刮后,于第5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少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过程中,膀胱内大出血较少见,有时处理起来十分困难.我院1999年1月-2002年6月发现大出血4例,经处理,效果满意,现将我们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尹向东;苏雨行;王学东;孙德马;杨存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伊曲康唑治疗脓癣资料较少,有报道其对小孢子菌的疗效较差[1].近年来我科收治28例脓癣患者,应用伊曲康唑加外用药物治疗,效果良好,分析如下.
作者:王秀敏;王素萍;苏培茂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