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19例临床分析

赵凤英

关键词:子宫切除, 筋膜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患良性病变需切除子宫而又希望不影响生活质量者不断增多.为了探讨减轻病人创伤、提高手术操作及手术质量,我院于2000年1月-2002年1月对119例因病需切除子宫者,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流产漏吸原因分析

    人工流产是妇科终止早孕的常规手术,若漏吸会给患者造成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我院1990-2000年收治人工流产漏吸患者30例,对漏吸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黎萍;周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拮抗剂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肝纤维化的形成原因较多,常表现为一个缓慢而复杂的病理过程,不论何种因素致病,其机制均为肝脏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后引起细胞因子的释放,通过细胞因子-基质-细胞基质的相互作用终使基质沉积于肝脏[1].在肝脏损伤的修复过程中,肝星形细胞(HSC)过度激活促进了肝纤维化的发生.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肝损伤后的修复机制,指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大于降解导致过度沉积,但无假小叶形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肝脏内不同类型的细胞都参与损伤修复过程,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造成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的重要机制.

    作者:胡涛;耿排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cyclinD1、Rb基因产物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cyclinD1、Rb基因产物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cyclinD1、Rb、ER在86例乳腺癌、12例乳腺纤维腺瘤和12例乳腺增生病中的表达.分析这些表达结果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cyclinD1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及ER的阳性率,Rb与组织学分级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yclinD1、Rb基因产物的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无规律性.乳腺良、恶性病变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检测细胞凋亡与合理的基因产物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有一定意义.

    作者:魏寿传;王新营;张祥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腭裂幼儿期的手术治疗

    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腭裂患者存在着解剖形态异常和语音功能障碍.近几年来,多数学者主张在小年龄甚至于婴幼儿期实施手术,取得良好效果.我科自1997年2月至2001年10月为24例1.5~2岁的腭裂患儿实施修补手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王丽芳;孙乐刚;杨佑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56例治疗体会

    据报道在颅脑损伤中慢性硬膜下血肿约占颅内血肿的10%[1].我院自1996年3月至2001年9月共收治此类病人56例,约占同期外伤性颅内血肿的7.2%,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曹思鼎;李虎庆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变化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一种血管活性肽,Yanagisawa等[1]从猪的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笔者检测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急性期患者血浆ET水平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支洪波;高梅兰;鲍秀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肠道感染对肠易激综合征的影响(附96例分析)

    肠易激综合征(IBS)作为一种慢性功能性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近几年发病呈上升趋势,且治疗多不理想.我院近5年收治的IBS患者96例,对其病因检查,发现肠道感染在IBS的致病作用中有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本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微小病变型肾病患者血尿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的测定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MCNS)病人血浆和尿液中浓度变化,探讨其在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用ELISA分析法检测23例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病及缓解期血、尿白介素2受体,同时用3H-TdR掺入法检测患者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MCNS患者在发病期血、尿sIL-2Rα明显增高,于缓解期恢复正常.与对照组相比,发病期间患者尿液中增高的白介素2受体与血清浓度不成比例地异常增高.同时尚发现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与T细胞体外对PHA的增殖反应呈负相关,缓解期恢复正常.结论: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可能为血清中抑制T细胞克隆扩增的一种因子.

    作者:刘玉夏;刘云启;王学彬;王梅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祛痰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0例临床观察

    我院自1987年以来,运用具有燥湿祛痰、理气活血、化瘀通络、滋补肝肾、壮骨生髓之功效的纯中药制剂--祛痰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50例,临床观察结果证实,总有效率达92%以上,收到了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宝营;苏艳美;吕振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治体会

    小儿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以回盲部套叠为多见,包括回结、回盲、回回、结结型,约占肠套叠总数的90%以上,小肠套叠较为少见,并且多发生在手术后,现将我院自1995-2002年共收治小儿急性肠套叠56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李和平;张金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30例

    2001年10月-2003年2月,笔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30例,并与川芎嗪注射液治疗3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60例患者按照有关标准[1]诊断,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2~68岁,平均年龄42岁;发病时间:≤14 d者20例,14+~30 d者3例;听力:<60 dB者13例,>90 dB者8 例;伴随症状:耳鸣25例,眩晕12例.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9~63岁,平均年龄40.5岁;发病时间:≤14 d者18例,14+~30 d者10例,>30 d者2例;听力:<60 dB者10例,>90 dB者6例;伴随症状:耳鸣22例,眩晕9例.两组患者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作者:丁吉江;宫卫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丹参注射液佐治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我们于1999年4月-2001年10月使用丹参注射液佐治支气管肺炎172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房秀芝;吕玉芝;宋田政;姚淑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复方丹参滴丸佐治慢性肺心病80例疗效观察

    复方丹参滴丸是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和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而研制成的滴丸剂,临床应用广泛,笔者将我院近4年来应用复方丹参滴丸佐治慢性肺心病80例并以潘生丁40例为对照.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池元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产后出血36例临床分析

    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者,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如果抢救不及时,可在短期内大量出血,发生失血性休克,导致循环衰竭而危及产妇生命.目前,产后出血在产妇死亡原因中仍居首位.

    作者:蒋淑丽;曹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病人自控镇痛泵镇痛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过去一年中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除外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内分泌疾病及乳房发育缺陷,共19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152例,选用病人自控镇痛泵(PCA泵);B组为对照组46例,用度冷丁50 mg肌肉注射.两组初产妇的年龄、孕周、体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作者:赵慧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支气管结核30例诊疗分析

    支气管结核(EBTB)临床并不少见,活动性肺结核约有10%~40%伴有EBTB[1],但由于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胸部X线往往亦无异常,故易造成误诊、漏诊.笔者对我院1995年1月-2000年1月住院病人中经检查而确诊的EBTB患者30例进行了分析.

    作者:董学敏;王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医院内感染发生,是摆在医务人员面前的重要任务,为掌握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第一手资料,笔者随机从我院内、外、妇、儿4个科室抽取1999-2000年病历484份,结合病情分析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在484份病历中用抗生素者434份,占90%;对同一病人用3种以上抗生素者250例,占51.6%;用2种抗生素者126例,占26%;仅使用一种抗生素者58例,占12%.其中重复用药68例,占14%,重复用药大部分为青霉素钠+环丙沙星,阿莫西林+美洛西林等.

    作者:葛孚美;郭方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鞘内注射氨甲蝶呤加放射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8例报告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生率较高,以小儿ALL高,成人ALL其次;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相对少见,其中M4、M5型发病率较高[1].CNS-L往往是急性白血病复发难治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报告我院近三年采取氨甲蝶呤鞘内注射加全颅、全脊髓放射治疗8例成人CNS-L病人,疗效较好,临床观察8~28个月,无1例CNS-L复发.

    作者:于文征;陈绍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紧急避孕100例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门诊2001年10月-2002年10月无防护性性交后72 h内要求避孕者100例,均符合米非司酮给药条件:①年龄20~40岁;②月经规律;③身体健康;④无禁忌证;⑤妊娠免疫试验阴性.

    作者:崔玉英;黄伟华;杨淑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完全型肺静脉畸形引流(心上型)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0岁,发现心脏杂音20余年入院.查体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口唇青紫.入院诊断:肺静脉异位引流.超声心动图检查:左房前后径24 mm,左右径20 mm,右房左右径49 mm,上下径58 mm,右室左右径39 mm,主肺动脉内径20 mm,右肺动脉内径11 mm,左肺动脉内径10 mm.室间隔厚度及运动幅度正常,其连续性完整.

    作者:徐付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