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桂霞;李建美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小腿开放性骨折的伤口闭合方法.方法:回顾研究本科2000年9月-2002年6月收治的33例小腿开放性骨折病例.其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13~65岁,平均年龄29.9岁.按Gustilo分类法分型:Ⅰ型10例,Ⅱ型15例,Ⅲ型18例(Ⅲ A 5例,Ⅲ B 11例,Ⅲ C 2例).按软组织缺损情况结合骨折类型分别选择清创缝合、骨折复位固定(外固定支架,非扩髓交锁髓内钉)、局部皮瓣、肌肉瓣等方法闭合伤口.对于Ⅲ C型则行急诊截肢术.结果:所有33例病人创面均闭合,伤口愈合时间14~31 d,平均17.6 d.骨折复位及固定牢固,无骨缺损及骨折畸形愈合,无骨髓炎发生.结论:小腿开放性骨折处理关键在于彻底清创、骨折的恰当固定及伤口早期闭合.
作者:刘永涛;刘明廷;孟涛;朱晓东;董圣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自1997年7月-2002年7月行腰大池引流,应用于颅底肿瘤术中引流及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后颅窝术后刀口漏、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外伤性脑脊液鼻漏共2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夏广文;邢海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分析近15年来收治的32例经病理证实的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前行脱落细胞学检查25例,CT检查30例;行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28例,术后随访26例.结果:尿细胞学阳性率为72%,CT阳性率93%.11例术后再发膀胱癌.结论: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较好的定性诊断方法,CT检查是重要的定位诊断方法;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仍是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孙立国;李国峰;张守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肺耐药蛋白(LRP),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l-2)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评估其对骨肉瘤耐药的预测价值.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42例石蜡包埋的骨肉瘤组织和16例正常骨组织中LRP、bcl-2的表达.结果:42例骨肉瘤中LRP、bcl-2的表达率分别为42.86%(18/42)、52.38%(22/42).这两种指标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但两者可协同表达;LRP和bcl-2的表达在不同的年龄组、性别、分型及Enneking分期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27例患者进行化疗评价,LRP阳性组与阴性组对化疗的反应率为14.3%(1/7)及55.0%(11/2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LRP阳性对耐药的预测值为85.7%,LRP阴性对耐药的预测值为55.0%.bcl-2阳性组与阴性组对化疗的反应率为13.3%(2/15)及83.3%(10/1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cl-2阳性对耐药的预测值为86.7%,bcl-2阴性对耐药的预测值为55.0%.结论:LRP和bcl-2等多因素联合作用是骨肉瘤多药耐药性的主要作用机制,联合检测LRP和bcl-2能较好地预测骨肉瘤化疗反应及耐药.
作者:刘玉军;李书忠;郭树芳;王胜利;李玉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肺心病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进行性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加重期常于夜间病情加重,甚至猝死.血压作为一个综合反映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生理指标,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但常规测血压,不能揭示昼夜节律变化的差异,而24 h动态血压监测,提供了能定时观察血压昼夜变化的手段.笔者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了24 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有无昼夜血压节律变化,同时应用硝酸酯类药静脉注射,观察对这种变化有无影响.
作者:钱素泉;周晶华;庞明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溶栓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探讨其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血清CRP的检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了33例AMI患者溶栓前后和30名健康正常人血清CRP水平.结果:AMI患者溶栓前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溶栓再通组与未通组相比血清CRP峰值差异显著(P<0.05);溶栓再通组第7天时血清CRP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动态检测AMI患者溶栓前后血清CRP水平变化,有利于溶栓疗效观察、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
作者:邢月利;杨文东;高乐俊;王艳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作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主要化疗药物之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导致坏死性胰腺炎等严重副作用的病案已有报道,为避免发生以上严重后果,探讨中止用药的临床指征,我科对1994年10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应用L-Asp治疗的21例ALL患儿进行了严密观察,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刘金香;薛永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2002年9月,我皮肤性病科接诊了一位多种病菌感染性病患者,现将其诊断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患者,女,23岁,于2002年8月曾有不洁性交史,半月后分泌物增多,外阴肿胀,尿道口潮红,粘膜水肿;阴道口有脓性分泌物,右侧前庭大腺明显肿胀,表面光滑充血,腺管开口外红肿、触痛,用棉棒压迫腺体周围,流出黄色浓液,宫颈充血、肿胀,宫颈口有黄色脓性分泌物.
作者:孙春梅;于红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MCNS)病人血浆和尿液中浓度变化,探讨其在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用ELISA分析法检测23例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病及缓解期血、尿白介素2受体,同时用3H-TdR掺入法检测患者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MCNS患者在发病期血、尿sIL-2Rα明显增高,于缓解期恢复正常.与对照组相比,发病期间患者尿液中增高的白介素2受体与血清浓度不成比例地异常增高.同时尚发现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与T细胞体外对PHA的增殖反应呈负相关,缓解期恢复正常.结论: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可能为血清中抑制T细胞克隆扩增的一种因子.
作者:刘玉夏;刘云启;王学彬;王梅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一种妊娠期特发性疾病,易引起早产、胎儿窘迫、死胎、死产,临床处理较棘手.近年来我们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并进行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卢克新;闫玉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纵隔淋巴管瘤也称为淋巴管囊肿、囊样水瘤,是纵隔内非常少见的良性肿瘤.临床诊断本病困难,到目前为止仍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报道本病较少,现就我院自1976-2002年共遇见8例的X线和超声资料及其诊断价值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殷慧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多数起病缓慢,其临床表现不一,尤其是早期表现千变万化.笔者5年来共收治以腹泻为首发症状的甲亢11例,皆在出现其典型症状前被忽略甲亢的诊断,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曙芳;毕贞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桥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不清,由于儿童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发育未臻完善,导致血清免疫学对诊断本病存在很大的误诊性[1,2].1994-2001年我科共做甲状腺细胞学诊断527例,其中小儿甲状腺87例,诊断桥本甲状腺炎1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解建军;王德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血栓形成是引起心血管病的重要机制之一,也是心房颤动和一些心血管病治疗措施的重要并发症.抗血栓治疗已成为当前心血管病治疗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适时、正确的抗血栓治疗可降低一些心血管病的病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张文博;宋海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自1987年以来,运用具有燥湿祛痰、理气活血、化瘀通络、滋补肝肾、壮骨生髓之功效的纯中药制剂--祛痰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50例,临床观察结果证实,总有效率达92%以上,收到了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宝营;苏艳美;吕振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工吻合在超低位结直肠吻合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自1999年1月以来4年间治疗低位直肠癌,应用手工吻合行超低位结直肠吻合术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4例,下切线病理均未见癌细胞残留,术后吻合口漏1(7.1%)例,吻合口狭窄1(7.1%)例,刀口液化2(14.3)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手工超低位吻合保肛术可做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一种安全可靠方式.
作者:任鹏;王福贻;刘光生;李洪林;丁文贤;丁维宝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以特异性阴道炎(滴虫性和霉菌性)、非特异性阴道炎(细菌性)多见.目前对此病的治疗方法较多,有的采用全身用药,有的采用单方的甲硝唑泡腾片或洁尔阴泡腾片局部填塞,有的采用乳膏局部涂擦,但临床疗效均不理想,且局部刺激反应较严重.为此我们于1998年8月至2001年3月使用本院制备的妇康泡腾片(甲硝唑与硝酸咪康唑配伍),治疗特异性和非特异性阴道炎240例,收到了良好效果,而且局部无刺激性,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赵淑梅;王玉;丁长玲;尹秀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腭裂患者存在着解剖形态异常和语音功能障碍.近几年来,多数学者主张在小年龄甚至于婴幼儿期实施手术,取得良好效果.我科自1997年2月至2001年10月为24例1.5~2岁的腭裂患儿实施修补手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王丽芳;孙乐刚;杨佑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时常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中伴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病死率高.我院1999年10月-2002年9月应用腹膜透析(PD)抢救6例急性颅脑损伤术后发生急性肾衰竭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衡雪原;陈雯;于建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颅内肿瘤继发癫痫患者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自1985-2002年我院经手术治疗的376例颅内肿瘤继发癫痫病人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继发癫痫的方法及效果.结果:近期癫痫症状消除或服药可完全控制发作者337例,占89.63%;服药可减少发作50%者20例,占5.32%;服药可减少发作10%以上者3例,占0.79%;无改善者2例,占0.53%;手术死亡者14例,占3.72%.术后半年至16年随访到155名患者,其中发作停止不需服抗癫痫药物者108例,占69.68%;服抗癫痫药物可以完全控制发作者12例,占7.74%;服药可以减少发作50%以上者4例,占2.58%;服药可以减少发作10%以上者9例,占5.8%;无改善者1例,占0.65%;死亡者21名,占13.55%.结论:颅内肿瘤继发癫痫的手术治疗宜采用微侵袭的手术方法,只要颅内肿瘤切除彻底,绝大多数病人可以取得显著疗效.手术是治疗颅内肿瘤继发癫痫首选和有效的方法.
作者:孙为群;刘富然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