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敏
目的:探讨cyclinD1、Rb基因产物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cyclinD1、Rb、ER在86例乳腺癌、12例乳腺纤维腺瘤和12例乳腺增生病中的表达.分析这些表达结果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cyclinD1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及ER的阳性率,Rb与组织学分级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yclinD1、Rb基因产物的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无规律性.乳腺良、恶性病变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检测细胞凋亡与合理的基因产物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有一定意义.
作者:魏寿传;王新营;张祥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腭裂患者存在着解剖形态异常和语音功能障碍.近几年来,多数学者主张在小年龄甚至于婴幼儿期实施手术,取得良好效果.我科自1997年2月至2001年10月为24例1.5~2岁的腭裂患儿实施修补手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王丽芳;孙乐刚;杨佑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肺耐药蛋白(LRP),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l-2)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评估其对骨肉瘤耐药的预测价值.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42例石蜡包埋的骨肉瘤组织和16例正常骨组织中LRP、bcl-2的表达.结果:42例骨肉瘤中LRP、bcl-2的表达率分别为42.86%(18/42)、52.38%(22/42).这两种指标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但两者可协同表达;LRP和bcl-2的表达在不同的年龄组、性别、分型及Enneking分期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27例患者进行化疗评价,LRP阳性组与阴性组对化疗的反应率为14.3%(1/7)及55.0%(11/2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LRP阳性对耐药的预测值为85.7%,LRP阴性对耐药的预测值为55.0%.bcl-2阳性组与阴性组对化疗的反应率为13.3%(2/15)及83.3%(10/1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cl-2阳性对耐药的预测值为86.7%,bcl-2阴性对耐药的预测值为55.0%.结论:LRP和bcl-2等多因素联合作用是骨肉瘤多药耐药性的主要作用机制,联合检测LRP和bcl-2能较好地预测骨肉瘤化疗反应及耐药.
作者:刘玉军;李书忠;郭树芳;王胜利;李玉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肺心病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进行性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加重期常于夜间病情加重,甚至猝死.血压作为一个综合反映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生理指标,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但常规测血压,不能揭示昼夜节律变化的差异,而24 h动态血压监测,提供了能定时观察血压昼夜变化的手段.笔者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了24 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有无昼夜血压节律变化,同时应用硝酸酯类药静脉注射,观察对这种变化有无影响.
作者:钱素泉;周晶华;庞明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孤立性食管静脉瘤国内报道很少,作者自2000年10月至2002年2月在3 746例电子胃镜检查中共发现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广利;朱培华;崔淑华;牟爱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人工流产是妇科终止早孕的常规手术,若漏吸会给患者造成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我院1990-2000年收治人工流产漏吸患者30例,对漏吸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黎萍;周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随着实验医学的飞速发展,检测技术日趋先进和自动化,这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实验室自动化水平,更提高了实验结果的敏感性和精密性.为给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依据,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作者:李凤英;谢昌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一种血管活性肽,Yanagisawa等[1]从猪的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笔者检测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急性期患者血浆ET水平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支洪波;高梅兰;鲍秀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发病率高,临床上无特效药物治疗,目前多采用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治疗,且取得一定疗效.近来我们采用刺五加注射液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7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程立岩;胥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分析近15年来收治的32例经病理证实的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前行脱落细胞学检查25例,CT检查30例;行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28例,术后随访26例.结果:尿细胞学阳性率为72%,CT阳性率93%.11例术后再发膀胱癌.结论: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较好的定性诊断方法,CT检查是重要的定位诊断方法;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仍是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孙立国;李国峰;张守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体健康,并且也是导致女性不孕症的重要因素之一.众多研究表明,机体免疫学的变化在该疾病的病理及生理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探讨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及抗精子抗体(AsAb)在EMS患者体内的表达,我们用金标免疫斑点法对35例EMS患者的血清进行了EmAb和AsAb的检测,并以正常妇女作对照.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柳爱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2002年9月,我皮肤性病科接诊了一位多种病菌感染性病患者,现将其诊断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患者,女,23岁,于2002年8月曾有不洁性交史,半月后分泌物增多,外阴肿胀,尿道口潮红,粘膜水肿;阴道口有脓性分泌物,右侧前庭大腺明显肿胀,表面光滑充血,腺管开口外红肿、触痛,用棉棒压迫腺体周围,流出黄色浓液,宫颈充血、肿胀,宫颈口有黄色脓性分泌物.
作者:孙春梅;于红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桥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不清,由于儿童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发育未臻完善,导致血清免疫学对诊断本病存在很大的误诊性[1,2].1994-2001年我科共做甲状腺细胞学诊断527例,其中小儿甲状腺87例,诊断桥本甲状腺炎1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解建军;王德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索甲氨蝶呤(MTX)治疗异位妊娠的佳适用范围.方法:将异位妊娠患者183例随机分两组:A组MTX 20 mg肌注连用5 d,B组MTX 50 mg/m2单次肌注.结果:两组治疗失败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异位妊娠包块<3 cm者成功率为81.8%;包块3~5 cm者成功率为65.3%;包块>5 cm者成功率为57.1%.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β-HCG<1 000 U/L者成功率为80.6%;1 000~5 000 U/L者成功率为76.5%;>5 000 U/L者成功率为37.5%,三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MTX单次肌肉注射效果佳,异位妊娠包块<3 cm、血β-HCG<1 000 U/L者可以作为MTX保守治疗的指征.
作者:张建海;延瑛;于云英;田红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及再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股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的患者6例及再骨折的患者5例,行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加植骨术.其中3例骨缺损较重者,术后给予自体骨髓移植3~5次.结果:随访1~3年,全部病例获骨性愈合,无感染及断钉等并发症.膝关节功能恢复根据Klemm分级标准,优9例,良2例.结论:带锁髓内钉固定牢固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活动,是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及再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李其庆;唐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0岁,发现心脏杂音20余年入院.查体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口唇青紫.入院诊断:肺静脉异位引流.超声心动图检查:左房前后径24 mm,左右径20 mm,右房左右径49 mm,上下径58 mm,右室左右径39 mm,主肺动脉内径20 mm,右肺动脉内径11 mm,左肺动脉内径10 mm.室间隔厚度及运动幅度正常,其连续性完整.
作者:徐付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作为一种慢性功能性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近几年发病呈上升趋势,且治疗多不理想.我院近5年收治的IBS患者96例,对其病因检查,发现肠道感染在IBS的致病作用中有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本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随着现代社会交通和工农业的发展,严重多发伤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科自1999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严重多发伤患者126例,现将早期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爱华;田相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颅内肿瘤继发癫痫患者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自1985-2002年我院经手术治疗的376例颅内肿瘤继发癫痫病人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继发癫痫的方法及效果.结果:近期癫痫症状消除或服药可完全控制发作者337例,占89.63%;服药可减少发作50%者20例,占5.32%;服药可减少发作10%以上者3例,占0.79%;无改善者2例,占0.53%;手术死亡者14例,占3.72%.术后半年至16年随访到155名患者,其中发作停止不需服抗癫痫药物者108例,占69.68%;服抗癫痫药物可以完全控制发作者12例,占7.74%;服药可以减少发作50%以上者4例,占2.58%;服药可以减少发作10%以上者9例,占5.8%;无改善者1例,占0.65%;死亡者21名,占13.55%.结论:颅内肿瘤继发癫痫的手术治疗宜采用微侵袭的手术方法,只要颅内肿瘤切除彻底,绝大多数病人可以取得显著疗效.手术是治疗颅内肿瘤继发癫痫首选和有效的方法.
作者:孙为群;刘富然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麻疹是小儿常见的传染病之一,随着计划免疫的广泛推行,其发病率已明显降低.但近年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加和流感的流行,麻疹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甚至发生局部小流行.我院自2001年10月-2002年3月收治麻疹患儿40例.本文对40例麻疹患儿进行分析,以探讨本次流行的新特点.
作者:吴福玲;冯学斌;赵国英;高俊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