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精氨酸对自体移植猪小肠粘膜Na+-K+-ATP酶活力的影响

王兴华;张元德;傅文政;刘希杰;傅廷亮

关键词:L-精氨酸, 移植, 小肠, 肠缺血再灌注, Na+-K+-ATP酶
摘要:目的:探讨L-精氨酸对自体移植小肠粘膜ATP酶的影响.方法:在建立幼猪自体小肠移植模型的基础上,再灌注期间静脉滴注L-精氨酸150 mg/kg.观察再灌注24、48及72 h时肠粘膜Na+-K+-ATP酶活力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术后48 h,实验组术后72 h肠粘膜Na+-K+-ATP酶活性较正常对照值明显增高;假手术组术后72 h较24、48 h,术后48 h较24 h的肠粘膜Na+-K+-ATP酶活性值显著增高.实验组与假手术组及对照组间各时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幼猪小肠冷缺血再灌注操作后肠粘膜ATP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但应用L-精氨酸并未明显增加ATP酶的活性.应用L-精氨酸预防移植小肠再灌注损伤粘膜的作用尚待进一步探讨.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输精管吻合术64例报告

    近10年来,笔者对64例输精管结扎术后因各种原因而给予重新吻合,吻合端均采用翼状吻合,20例上支架线,44例吻合毕拆除支架线.术后射精有活力精子达80%,配偶受孕率达70%,报告如下.

    作者:宋光乐;文春利;周纪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氟康唑棉片浸润角膜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我院自1998年5月起至今,收住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18例共18眼,应用我院自行配制的0.5%氟康唑滴液敷以消毒棉片于病变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敏;侯爱学;张枫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药物治疗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有密切联系.控制和根除HP后,溃疡愈合率提高,且复发率显著降低.现就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用药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艺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胎盘早剥54例临床分析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往往起病急、发展快,若抢救不及时,可危及母婴生命.笔者就我院1999年9月-2003年2月发生的胎盘早剥54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景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

    腹腔镜手术是近十几年来在外科领域兴起的一种新的技术,具有创伤小、对腹腔内脏干扰轻、术后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部无大的手术疤痕等优点,但亦存在一些并发症,如内脏热损伤、腹内压增高、腹腔内脏血流变化、皮下气肿、气胸、气体栓塞、高碳酸血症、肩部疼痛、恶心、呕吐等.本文就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综述如下.

    作者:徐秀杰;李雪梅;陈强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地卡因解除粘膜疼痛100例效果观察

    近年来,我们应用地卡因的粘膜止痛作用,对100例粘膜病变引起疼痛的患者进行止痛并配合病因治疗,使患者康复过程无痛苦,受到患者欢迎,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云;高雪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电脑骨折愈合仪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电磁刺激骨折愈合是近年来国内外骨科学界使用较广泛的新兴技术,电脑骨折愈合仪(EDIT)产生的内生电疗法对增强骨的机械性能、骨折的愈合、胀痛的消退、减轻疼痛均可产生明显的疗效,现就50例骨折患者骨折治疗中电脑骨折愈合仪的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李玉珍;薄明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扩张型心肌病24例误诊分析

    由于扩张型心肌病(DCM)症状表现不一,体征缺乏特异性,早期DCM无统一诊断标准[1],中晚期DCM亦需进行排除性诊断,因而在临床上误诊率极高.我院2001年1月-2003年3月收治的57例DCM患者中,有24例误诊病例,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王东;耿化之;谢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TGF-β1 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TGF-β1 mRNA表达与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技术,对15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与15例正常人TGF-β1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以TGF-β1/β-actin光密度值之比作为半定量结果.结果:两组受检者均可见TGF-β1 mRNA的表达,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TGF-β1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t=2.134,P<0.05).结论:风心病患者不仅存在瓣膜局部TGF-β1的表达增强,还存在外周血淋巴细胞TGF-β1的表达增强,但它在风心病中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姚玉才;刘志福;赵玉杰;董桂芬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颞骨解剖教学的体会

    耳鼻咽喉因其解剖位置深匿,一直是医学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难点之一,特别是颞骨位置深在,不显露于体表,在日常的教学和医学实践中,通过一般的教学方法,难以给医学生以直观、立体的空间概念,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作者就近10余年来的颞骨教学心得介绍如下,以期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作者:于子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滨州市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效果分析

    为了掌握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工作情况,我们于2001年对全市490家乡、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丽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拉坦前列素与噻吗心安联用对高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眼内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拉坦前列素(latanoprost)和噻吗心安对高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眼内压的相加性影响.方法:将20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例.A组病人给予拉坦前列素,B组病人给予噻吗心安,每日2次,连用1周.1周后所有病人两药联用计1周.结果:第1周后拉坦前列素治疗和噻吗心安治疗的眼内压分别降低(9.1±1.9)mmHg(下降31%)和(6.1±1.7)mmHg(下降25%).两药联用后A、B两组病人眼内压分别进一步降低(2.7±1.4)mmHg(下降13%)和(2.7±1.0)mmHg(下降15%).接受拉坦前列素的患者仅有短暂的轻度充血.结论:拉坦前列素和噻吗心安联用安全有效,即使眼内压在20 mmHg以下也可发挥相加作用.

    作者:周玉梅;张晶;刘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L-精氨酸对自体移植猪小肠粘膜Na+-K+-ATP酶活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L-精氨酸对自体移植小肠粘膜ATP酶的影响.方法:在建立幼猪自体小肠移植模型的基础上,再灌注期间静脉滴注L-精氨酸150 mg/kg.观察再灌注24、48及72 h时肠粘膜Na+-K+-ATP酶活力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术后48 h,实验组术后72 h肠粘膜Na+-K+-ATP酶活性较正常对照值明显增高;假手术组术后72 h较24、48 h,术后48 h较24 h的肠粘膜Na+-K+-ATP酶活性值显著增高.实验组与假手术组及对照组间各时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幼猪小肠冷缺血再灌注操作后肠粘膜ATP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但应用L-精氨酸并未明显增加ATP酶的活性.应用L-精氨酸预防移植小肠再灌注损伤粘膜的作用尚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王兴华;张元德;傅文政;刘希杰;傅廷亮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疏血通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治疗作用观察

    慢性肺心病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急性发作期常伴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和低氧血症.通过药物配伍来提高疗效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笔者自2001年10月至2003年1月治疗肺心病患者5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宝泉;宫红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一氧化氮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糖尿病(DM)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DM并发神经病变、DM无并发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三组人群各30名.所有受试者均于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进行NO、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等项目的测定.结果:DM并发神经病变组的血NO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无并发症组;而且其TC和TG水平均显著高于DM无并发症组和正常对照组,相关分析显示血NO与血清总胆固醇(TC)、HbAlc和病程等呈显著负相关.结论:NO水平的下降可能是引起DM神经病变的重要因素之一;DM患者NO的下降与长期的代谢紊乱有关.

    作者:徐淑凤;徐荣慧;赵清;尹素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临床研究

    为了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我们对85例COPD患者血清中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和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进行了检测,以探讨缺氧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焕英;陈炳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骨肽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症48例疗效观察

    骨质疏松症为中老年人常见的骨代谢失调症,目前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院采用骨肽注射液治疗48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维润;孟爱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小脑炎多颅神经损害的带状疱疹1例

    患者女性,33岁,因右侧头痛、耳聋、耳鸣10 d,加重伴眩晕、恶心呕吐、口眼歪斜、进食呛咳3 d入院.

    作者:商月茹;李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脑出血患者血浆β-内啡肽含量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β-内啡肽在脑出血时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对脑出血患者血浆β-内啡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脑出血患者急性期β-内啡肽含量显著升高(P<0.001).结论:β-内啡肽对脑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长福;安国花;赵冬梅;王桂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观察

    随着爱婴医院的建立,母乳喂养日益普及,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有所增高,光疗虽然有一定疗效,但需住院,传统的治疗药物如鲁米那疗效不佳.我们自2001年10月-2002年10月应用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30例,效果显著.

    作者:徐修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