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琼英;秦小霞;马西霞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行机械通气时应用小剂量甲状腺素的临床疗效.方法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67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32例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甲状腺素组(B组)35例,观察2组血清甲状腺素(T3、T4、TSH)水平及心率、血气(PaO2、PaCO2)变化,记录撤机成功率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B组治疗后3 d时T3、T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aO2、PaCO2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 d左右达正常范围;TSH、心率无明显变化(P均>0.05).A组治疗后各时点T3、T4、TSH水平及心率、PaO2、PaCO2变化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均>0.05).B组治疗后各时点T3、T4、心率、PaO2、PaCO2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撤机成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均优于A组(P<0.05).结论 COPD患者行机械通气时应用小剂量甲状腺素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赵军魁;王云辉;王永军;赵现彬;武巧云;张小科;徐俊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患者,女,68岁,主因腹胀、消瘦、食欲不振1个月来我院就诊.患者3个月前体检, CT发现胰腺头部结构模糊,未进一步检查.1个月前出现上述症状,在县医院B型超声示:上腹部、胰头、胰尾、盆腔多发低密度占位,考虑:转移癌.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后壁1.5 cm×1.5 cm局限性隆起,伴有糜烂.取活检行病理检查示:腺癌.我院病理切片会诊考虑中、低分化腺癌(十二指肠球部后壁),遂收入院.入院查体:体表未及肿大淋巴结.
作者:张建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患者,女,83岁.主因间断性腹胀、腹痛伴恶心、呕吐4 d就诊于我科.近4 d出现咳嗽、咯痰伴胸闷、气短,无胸痛.既往冠心病病史10年,糖尿病病史15年,高血压病史10年.体格检查:血压200/90 mmHg,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作者:佟海锋;王海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患者,32岁,孕26+1周,孕2产1.因在外院行羊水细胞核型分析发现异常,为做脐带血染色体分析来我院就诊.患者2002年足月顺产一女婴,智力低下,染色体核型分析46,XX.再次怀孕20周时,在其他医院进行羊水染色体检测,染色体核型为45,X[21]/46,Xn[2],要求进一步做胎儿脐带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作者:余小平;郭文潮;路璐;梅冰;戎立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酒精性心肌病是一种因长期大量饮酒引起以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特异性心肌疾病.该病可出现慢性心力衰竭、各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现对3年来我院收治的酒精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酒精性心肌病临床特点及预后.
作者:苏丽军;王建中;房志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患者,女,47岁.因间歇性声嘶1年余,加重2个月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头颅无畸形,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喉镜检查:会厌不充血,抬举可,左侧声带游离缘明显向外隆起,延续至左侧声门下,黏膜肿胀,表面光滑,双侧声带运动良好,闭合欠佳,梨状窝无积液.
作者:刘春玲;张少燕;李三立;柳玉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维生素D又称钙化醇,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摄取自食物,经紫外线照射转化为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胆钙化醇).在人的皮下脂肪组织含有7脱氢胆固醇,也就是维生素D3原,经过阳光紫外线照射转变为胆钙化醇,再经过肝脏转化为25(OH)VD3,然后在肾脏进一步羟化成为活性维生素D3.其作用除了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钙磷吸收,在骨骼代谢、骨质形成用于佝偻病的治疗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外,还具有免疫调节、神经、生殖、内分泌、外胚层组织生产等功能,很多临床和流行病学证据表明维生素D是糖尿病的保护因素,2型糖尿病是更易于发生维生素D缺乏的个体.下面就维生素D缺乏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做一探讨.
作者:郭丽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难治性肺部感染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21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7例,采用常规治疗;灌洗组11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床旁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每周2~3次,连续2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发热时间、X线胸部病灶吸收时间、平均住院日、细菌清除率及灌洗前后血气变化.结果 灌洗组临床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发热时间、X线胸部病灶吸收时间和平均住院日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灌洗组灌洗后24h PaO2、SaO2、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高于灌洗前(P<0.01),PaCO2明显低于灌洗前(P<0.01),灌洗过程中患者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床旁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对难治性肺部感染具有明显的疗效,可显著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且较安全.
作者:卓安山;李奕;曾葭;童皖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模拟高原低氧低温环境,建立大鼠低氧低温睡眠剥夺模型,为高原睡眠障碍的深入研究提供平台.方法 选用成年健康SD大鼠25只,建立低氧低温睡眠剥夺模型,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C组)、单纯睡眠剥夺组(SD0组)、低温低氧睡眠剥夺1 d组(SD1组)、睡眠剥夺4 d组(SD4组)、睡眠剥夺7 d组(SD7组),每组5只.在不同时段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和大脑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1)行为学观察:CC组一般情况良好,毛发、皮肤正常,活动灵敏,精神好.SD0组反应迟钝,精神较差.SD1组、SD4组、SD7组一般情况逐渐恶化,皮肤黏膜缺氧严重,精神极差.(2)病理学观察:CC组大鼠海马脑组织结构正常,无水肿.SD1组、SD4组、SD7组随实验时间延长,脑组织水肿逐渐加重,神经胶质细胞增生明显,血管充血明显,少数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结论 大鼠低氧低温睡眠剥夺模型接近高原低氧低温环境,可为高原睡眠障碍的研究提供一定帮助.
作者:刘诗翔;汪洪;孔繁一;周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慢性肾脏疾病(CKD)是指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肾脏病变,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并持续3个月或以上和/或有持续蛋白尿[1].从以上定义中可以看出,eGFR是评价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且可根据eGFR的水平对CKD进行分期.肾功能障碍常伴随有糖脂代谢异常、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血栓形成和炎性反应、血压升高和内皮功能改变[2],而这些因素同时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与发展,因此CKD患者较普通人群具有更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且其AS的患病率也有所增高.AS是一个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且能影响多处血管床的系统性疾病,它常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颈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下肢动脉.
作者:齐疏影;刘力松;凌晨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天麻钩藤饮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对H型高血压阴虚阳亢证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H型高血压阴虚阳亢证患者随机分为A组80例,服用天麻钩藤饮和硝苯地平缓释片;B组80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及叶酸片.均4周为1疗程.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A组降压疗效及症状疗效均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均显著降低,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可有效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王强;莫雪梅;韦斌;王庆高;方显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前冠心病的治疗已从单纯的药物治疗发展到了药物治疗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药物治疗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结合的治疗.CABG于1968年在人体首次取得成功并迅速发展成为有症状冠心病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CABG的手术方式也发展为不用体外循环支持的小切口手术,同时动脉桥的应用增加了手术的成功率,降低了手术风险,改善了患者的长期预后.PCI首次报道于1977年,随着技术的进步,治疗的适应证也越来越宽广.
作者:郝哲;马国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清BNP水平与左室重构之间的关系.方法 175例高血压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为4个亚组:正常构型组35例,向心性重构型组50例,向心性肥厚型组50例,离心性肥厚型组40例;另将50例无高血压的健康人设为健康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血清BNP浓度.结果 (1)高血压病组的BN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向心性肥厚组与离心性肥厚组的BNP水平均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但2个肥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正常构型与向心性重构型组的BNP水平虽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浆BNP与左室质量指数、左心室室壁相对厚度、室间隔厚度和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 有左室重构的高血压患者血清BNP水平明显升高,血清BNP水平与左室重量指数和平均室壁厚度有相关性.血清BNP水平能反映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的存在及其程度;检测血清BNP浓度可能有助于发现高血压左室结构的异常.
作者:曹国良;凌丹芸;施惠华;俞建华;王传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20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灯盏花素+丁咯地尔)和对照组(复方丹参+维脑路通)各60例.治疗14 d测定和评价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灯盏花素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有效率为5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减少,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运动功能改善率为5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灯盏花素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良好.
作者:宋锡欣;夏淑敏;程开敏;林继红;张凌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患者,男, 55 岁.主因反复腹痛、腹胀2年,伴全身乏力4 d,于 2010 年3 月1 日入院.即往有乙肝病史3年,否认高血压、 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入院查体:T 38.3℃,P 75次/min,R 22次/min,BP 128/86 mmHg.全身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腹部轻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
作者:郑红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吸入性麻醉药七氟醚对脐血来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成熟及成熟树突状细胞(DCs)活力的影响.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来源单核细胞,并随机分为3组,即常规培养组(C组)作为对照组、未成熟DC组(I组)和成熟DC组(M组).C组加入重组人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50 ng/ml和重组人白介素-4(rhIL-4)10 ng/ml 共培养12 d,然后加入肿瘤坏死因子(TNF-α)50 ng/ml,持续培养至第14天.I组、M组分别于第6、13天用含2.5%七氟醚的混合气体处理,余同C组.倒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细胞表面免疫表型表达(CD80/CD86、CD83/HLA-DR),MTT法检测DC刺激T细胞增殖活力,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L-12水平.结果 (1)DCs形态学:C组及M组细胞表面有大量较长突起,而I组细胞表面树突状突起短,分支少.(2)CD80/CD86、CD83/HLA-DR表达率:C组、M组、I组分别为(36.9±2.8)%和(12.9±2.4)%、(39.4±2.1)%和(14.4±3.0)%、(19.6±2.6)%和(7.1±1.4)%,I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Cs刺激T细胞增殖活力:C组、M组、I组分别为1.44±0.23、1.37±0.10和0.56±0.12,I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DCs分泌IL-12水平:C组、M组、I组分别为(958±321)pg/ml、(982±408)pg/ml和(377±312)pg/ml,I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可抑制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成熟,但对成熟树突状细胞活力影响不明显.
作者:邢玉英;李伟靖;赵雪莲;刘淑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以减少误诊.方法 收集28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诊疗措施.结果 不典型主动脉夹层中高血压患者居多(96.4%),病程5年以上者夹层发病率高,血脂增高者占57.1%.不典型症状以胸闷、神经系统症状、气短者居多,容易误诊为肺栓塞、脑卒中、冠心病等.X线胸片阳性率76.2%,超声阳性率80.0%,CT和MR阳性率均为75.0%,CTA和MR行造影检查阳性率均达100%,ECG异常变化占58.3%.非典型主动脉夹层首次就诊至非心血管科比例占71.4%.结论 长期高血压不采取干预容易形成主动脉夹层,非典型主动脉夹层容易误诊,高血压就诊患者X线胸片检查应作为常规检查,CTA或MR可以确诊主动脉夹层.
作者:黑希贵;杨明;杨杰;马学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发生中枢性尿崩症(CDI)、高血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AOPP患者32例临床资料,分析发生尿崩症、高血糖的情况,观察比较不同并发症患者的预后.结果 并发CDI的6例患者全部死亡,病死率100%,CDI与非CDI患者血生化、尿比重比较,除BUN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高血糖13例患中,死亡7例,病死率53.8%,高血糖与非高血糖患者比较,血渗透压、尿比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血糖水平升高,病死率呈增高趋势,血糖>14.0 mmol/L者病死率较血糖≤14.0 mmol/L者病死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OPP患者合并中枢性尿崩症或高血糖者病死率极高,近期预后差.
作者:贾嵘;白巧红;朱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采用支撑喉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声带增生性良性组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5例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5例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患者,经过采用支撑喉镜微创手术治疗,并于手术后1~6个月进行纤维喉镜复查,所有病例手术创面光滑平整、无瘢痕形成、组织残留,声音恢复正常,按疗效标准评定,治愈106例(92.2%),好转9例(7.8%).术后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良性增生性病变.结论 支撑喉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操作简便、视野清晰、手术安全、效果良好,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谢绍欣;温富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我院2006年11月-2010年8月采用骨折固定、骨水泥型长柄假体翻修、异体骨粒植骨治疗老年温哥华B2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赫明堂;杨泽晋;张卫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