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亮;彭祥琴;李由;吕锡好
多项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某些胃、十二指肠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低度恶性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样淋巴瘤的重要病因[1,2],也是胃癌的可能病因之一[3].根除H.pylori后,可使患者胃炎消失,治愈消化性溃疡及其并发症[4].单纯根除H.pylori后,溃疡就能成功地愈合,没必要再抗溃疡治疗,因此,不但经济,而且可显著地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使低度恶性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样淋巴瘤部分或完全缓解[5].但是H.pylori感染根治后可复发,并且与消化性溃疡、低度恶性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样淋巴瘤复发密切相关[6,7].H.pylori感染根治后复发可能是原始感染菌株再燃或由新菌株再感染所致.区别是再燃或再感染,有助于对H.pylori感染流行病学的认识,寻找合理的对策,治疗与预防感染.
作者:吴广利;张树林;严玉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及其对肝性脑病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用尿素酶快速染色和瑞-姬染色确定HP的感染,分析肝硬化与十二指肠疾病患者HP感染率的差异;HP感染对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的影响;随访HP阳性与阴性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率;观察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与非出血患者间HP感染的差异.结果:肝硬化与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HP感染无明显差异;HP感染能使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增加,从而使肝性脑病发生率增高;肝硬化并出血与非出血组HP感染无明显差异.结论: 肝硬化患者的HP感染无特异性;HP感染能促使肝性脑病的发生;HP感染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中未起主要作用.
作者:李森林;杜玉兰;付博;谢佳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 病例介绍例1.25岁,农民,G1P0.因产后2 h 15 min胎盘不下,子宫翻出,于2000年10月19日下午2时入院.患者入院前2 h在家自然分娩,0.5 h后胎盘不下,未用宫缩剂,接生员即牵拉脐带,家属用力推压腹部,随之胎盘下降,子宫粘膜翻出,患者腹部剧痛、呼叫,阴道大流血,急诊入院.查体:血压测不到,脉搏微弱,重度贫血貌,下腹部触不到宫底,阴道口外可见一圆形肿物,胎盘约有1/6尚未剥离,及时给予输血、输液、抗休克治疗,剥离胎盘,徒手还纳子宫,宫颈口松弛,还纳顺利,一次成功.宫缩剂加强宫缩,血压渐回升,宫缩渐好转,10 min后宫缩佳,手法复位结束.共输血2 200 ml.产后抗生素预防感染,住院8 d痊愈出院.产后42 d门诊复查,子宫恢复正常.
作者:刘惠玉;乌艳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股骨颈骨折由于股骨头血循环和该部位力传导的特殊性成为骨科临床棘手的难题.我院1993年3月-1998年3月应用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病人38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宝琛;孙昌荣;石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出多种自身抗体,其中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及ENA多肽抗体作为较特异性血清标记抗体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我们对35例SLE患者进行这3种抗体的检测并加以探讨.
作者:高昱;宫照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化疗是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主要手段,而且有取代放疗的趋势.我们应用EOAP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患者16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杨建新;阎春平;牛业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笔者试用曲唑酮合并氟西汀与单用氟西汀,随机治疗单相抑郁症各20例,进行8周的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荣芝;韩金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在涎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对50例涎腺肿瘤病人进行检测.结果:涎腺恶性肿瘤周边及内部均伴有高流速的动脉血流,其收缩期峰值流速(PS)多大于30 cm/ s,与良性肿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多为2~3级,呈树枝状或环绕状.结论:CDE对涎腺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较CDFI更为有效,为涎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及与涎腺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宋少杰;高向东;赵文广;付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自1998年1月至2000年8月间,我院引进微波治疗仪并应用于内镜下止血,疗效显著.为比较传统内镜下注射、微波治疗和二者联合应用在消化性溃疡中的止血疗效,我们将此期间72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三组,分别应用上述方法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桥本甲状腺炎临床极为常见,但由于其表现复杂,临床诊断仍有困难, 对此彩超的检查尤为重要.彩超的明确诊断,对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笔者对20例无合并甲亢的桥本甲状腺炎的彩超声像图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连胜;尚兴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特别是痉挛出现早、病情重的病人死亡率更高.近几年作者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中有15例发生重症脑血管痉挛,经治疗后完全恢复,未留下任何后遗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绪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自1977年10月至2001年5月采用Wihpple手术治疗胰腺癌及壶腹周围癌患者72例.72例中,男44例,女22例;年龄小者38岁,大者72岁,中位年龄57岁.住院时已出现黄疸者60例(95%),腹部隐痛者45例(59.1%),发热者23例(33.3%),白陶土样粪便者12例(16.7%).入院前3~6个月内体重进行性下降5 kg者22例(33%),厌油、胃纳者53例(80%).详见表1,2.
作者:杨宏新;李玉明;杨振林;蒋宏;王荣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患儿,女,3岁,因持续发热12 d入院.患儿于12 d前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每日都达39 ℃以上,呈弛张热,无寒战及抽搐,不伴咳喘,无吐泻.在外抗感染治疗6 d,体温仍波动于37.5~39 ℃之间,并出现颜面浮肿、腹胀、纳差等表现.在本院门诊静滴新青霉素Ⅱ、安美汀4 d,病情无好转,收住院治疗.
作者:杨瑞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试验证明,L-精氨酸雾化吸入能降低哮喘状态下支气管气道的反应性,舒张气管平滑肌,从而改善临床症状[1].笔者对L-精氨酸的应用剂量及应用时间问题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希文;陈志刚;王建国;赵兰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合理用药是指以医学和药学以及相关学科知识指导人们用药.合理使用药物的水平是医疗技术水平的直接反映.目前,人们对西药间或中药间的处方配伍分析较多,而对中西药处方间的配伍分析较少,为了促进临床中西药的合理应用,笔者对我院门诊中西药联合应用的处方进行了分析.
作者:付之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心绞痛及非Q波心肌梗死.笔者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高位硬膜外阻滞(TEA)治疗ACS 3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朱黎晨;袁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尿潴留是产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处理可影响子宫收缩,增加产后出血的机会.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0年6月,采用指压利尿穴治疗产后尿潴留46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迪;孙聪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患者,男,42岁,肝炎病史3年.因纳差、恶心、厌油、乏力、尿黄入院.查体:T 36.0 ℃,P 80 次/min,R 20次/min,B P 16/10 kPa.神志清,精神一般,巩膜及皮肤无明显黄染,肝右肋下1 cm,质韧 ,表面光滑,肝区叩击痛.
作者:李近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早期复极综合征又称过早复极综合征[1],其心电图改变酷似急性心包炎,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通过对我院1997年至2000年收治的26例急性心包炎与26例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如下.
作者:耿景荣;穆俊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低场强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DAI 100例患者, 行常规低场强MRI检查.结果:100例DAI共发现病灶297个,多数病灶呈片状或条状T1WI低或等信号及T2WI高信号;DAI常伴有其它类型颅脑损伤.结论:MRI是DAI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石珍;魏佃生;王学廷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