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外伤患者急救与CT诊断

武庆杰

关键词:颅, 损伤, 颅脑损伤/诊断, 颅脑外伤/治疗, 电子计算机X线扫描
摘要:颅脑损伤是由地震、车祸、坠落、运动和其他外界暴力间接或直接导致头颅部位及脑组织的创伤[J],死亡率高,致残率也高,在神经外科是一种常见的外伤急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颅脑外伤从轻到重依次有头皮裂伤、头皮血肿、颅骨骨折、脑震荡、颅内血肿等.各种各样的交通肇事伤,煤矿爆炸塌方等事故出现是颅脑外伤的主要原因.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不同麻醉方法麻醉对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老年下肢骨折择期手术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即连续硬膜外麻醉组,腰-硬联合麻醉组.喉罩麻醉组,观察3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30 min、术毕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SPG)的变化.结果 3组效果均满意,腰-硬联合麻醉组、连续硬膜外麻醉组所有患者在椎管内阻滞平面出现15 min内,MA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麻醉组分别与腰-硬联合麻醉组、连续硬膜外麻醉组相比较,MAP在手术开始时、术中30 min和术毕3个时刻均有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双管喉罩组患者的MAP、HR在插入和拔掉喉罩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麻醉方式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均安全有效,喉罩麻醉具有其特殊的优越性,各指标较好.

    作者:王守福;王翠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微课与视频反馈在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课与视频反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某医高专检验专业实验课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60人,对照组60人,以细菌检验为实验教学内容,实验组采用微课和视频反馈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其实践技能及实践理论进行考核比较,并对实验组进行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满意度调查.结果 实验组实践技能成绩(83.42±6.90)分及实践理论成绩(85.68±12.4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2.98±11.70分,78.70±10.07分,P<0.01),实验组对该种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达95%.结论 微课与视频反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颖有趣的学习方式,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中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张业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针灸按摩结合运动疗法在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灸按摩结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早期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85例早期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使用神经内科基础治疗加运动疗法.治疗组加针灸治疗和按摩疗法,每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进行脑卒中生存质量评分,3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分.结果 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灸按摩结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早期患者康复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景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原肺动脉高压大鼠重返平原后肺组织中5-HTT基因表达变化

    目的 探讨高原肺动脉高压大鼠重返平原后肺组织中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表达变化.方法 4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8只),高原低压低氧组(H组,8只),重返平原组(R10组,R20组,R30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置于平原常压常氧处喂养,高原低压低氧组和重返平原组置于模拟海拔5000米高原环境喂养建立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重返平原组大鼠建立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后再于平原饲养,应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0.11±0.03)相比较,5-羟色胺转运体mRNA在高原低压低氧组表达明显增高(0.92±0.03,P<0.01),重返平原组10d,20 d组表达增高(0.57±0.02,0.38±0.02,P<0.01),随重返平原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量不断下降,R30组表达无差异(0.14±0.04,P>0.05).结论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在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中表达量明显增高,重返平原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表达降低并逐渐恢复.

    作者:付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微生物学检验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内容涉及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检验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旨在为临床提供感染病原学依据及药物使用指导,是一门专业性强,集理论、实践、经验于一体的课程.微生物学检验课程现阶段校内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多集中于细菌等病原生物的鉴定技术方面,而对于沟通临床辅助临床确定致病原、通过药敏试验指导药物使用、对消毒环境措施进行监控等方面教学有较大欠缺.

    作者:房功思;孟德娣;杨玉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76例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下盏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7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下盏结石的患者,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技术进行治疗,进行回顾性系统总结.结果 全部患者一期或二期手术成功,术后随访24个月结石清除率为100%.结论 利用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技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下盏结石,具有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健;王强东;董振佳;袁秦波;肖旭;颜姚;谢杰;谢文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胸腺五肽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目的 研究胸腺五肽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患者血清IL-10、IFN-γ水平的变化 方法 将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服用替比夫定治疗,观察组在替比夫定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用胸腺五肽治疗.疗程均为24周.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12周、24周时ALT、HBVDNA、IL-10、IFN-γ的变化.结果 治疗12周、24周时观察组患者ALT、HBVDNA的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FN-y含量从第4周开始出现明显上升,而IL-10表现为从第4周起持续下降.结论 胸腺五肽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HBV复制,改善肝功能和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FN-γ、IL-10水平失衡,有助于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免疫力的恢复.

    作者:孙孟炎;胡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AMI急诊PCI术后早期康复的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而且是其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其发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当冠脉内局部血栓形成或者是形成于其它部位的血栓脱落后随血液循环到达冠状动脉,阻塞该部位的血管,而导致该部位发生急性的缺血,从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当其发生时,局部侧枝循环尚未来得及形成,从而导致这一部分心肌的血氧供应不足,发生坏死等现象,易引发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等诸如此类的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心脏带来了不可逆转的损伤.近些年来研究表明,如果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及时给予患者相应处理,使闭塞的血管恢复再通,就可以减轻甚至是避免后续病症的发生.因此,如何快速、有效的使缺血的冠脉恢复再灌注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魏兴艳;张传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品管圈管理模式在CSSD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的工作模式在CSSD清洗人流吸引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4月1日-2014年5月30日回收的人流吸引管176(5,6,7.8号四颗为一套)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回收冲洗、高压水枪冲洗、酶液下超声清洗机清洗10min、漂洗高压水枪冲洗管腔、纯水冲洗、润滑剂保养、压力气枪干燥、干燥消毒,观察组:采用品管圈工作模式,组织质量控制小组,开拓新的思路对人流吸引管清洗细节重新设计优化清洗措施和环节,采用常规回收冲洗、高压水枪冲洗、(40℃的鲁沃夫腔镜酶液下灌注浸泡5 min、手工刷洗、酶液下超声波清洗机清洗10min、漂洗高压水枪冲洗管腔、纯水冲洗、润滑剂保养、压力气枪干燥、干燥消毒.结果 观察组人流吸引管外观合格件数84件,人流吸引管嘴端合格件数22件,人流吸引管内腔合格件数20件 对照组人流吸引管外观合格件数88件,人流吸引管嘴端合格件数44件,人流吸引管内腔合格件数48件.结论 减少了人流吸引管的复洗率和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避免延误装配和包装使人流吸引管的清洗质量标准得到很大的提高.

    作者:戴椿;农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颅脑外伤患者急救与CT诊断

    颅脑损伤是由地震、车祸、坠落、运动和其他外界暴力间接或直接导致头颅部位及脑组织的创伤[J],死亡率高,致残率也高,在神经外科是一种常见的外伤急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颅脑外伤从轻到重依次有头皮裂伤、头皮血肿、颅骨骨折、脑震荡、颅内血肿等.各种各样的交通肇事伤,煤矿爆炸塌方等事故出现是颅脑外伤的主要原因.

    作者:武庆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热压膜全牙列殆垫治疗磨牙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热压膜全牙列殆垫治疗磨牙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制作热压膜全牙列殆对89例磨牙症患者进行治疗,与同期采用热凝树脂间接法殆垫治疗78例进行对照比较,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热压膜殆垫组总体有效率为92.13%,热凝树脂殆垫组总体有效率为79.48%,经过x2检验,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差异性(P<0.05). 结论 热压膜全牙列殆垫治疗磨牙症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陈月梅;景建龙;俞青;杨小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临床病理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健康观念也不断转变,公众对于医院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出较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临床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健康问题,同时也会对决定医院能否获得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如社会声誉、经济效益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医院治疗水平与服务质量的优化与改进途径较多,而临床病理科工作质量控制无疑是其中为关键的一环….近年来,国内大部分医院都对临床病理科工作质量控制给予了高度关注,对于相关软硬件的投入和监管力度也较以往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病理科工作质量控制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需要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进行改进和完善.

    作者:魏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P53和CD44v6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 探讨P53和CD44v6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联性,并分析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制作组织芯片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二步法检测5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8例食管炎症炎组织中P53及CD44v6的表达,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探讨P53和CD44v6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P53和CD44v6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高于在食管炎组中的表达(P<0.05),且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鳞癌病例中的阳性率远高于其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率(P<0.05);P53和CD44v6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202,P>0.05) 结论 P53和CD44v6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明显上调,其高表达预示转移性大及预后较差.

    作者:高洁;刘弯;曹丹;郜慧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眼球穿孔伤发生眼内炎21眼

    外因性眼内炎是眼球穿孔伤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是病原体由外界直接进入眼内,炎症涉及视网膜、脉络膜和玻璃体,表现为眼部剧痛,眼睑、结膜高度水肿充血,眼球突出,运动受限,视力或完全丧失.我院2004年2月-2014年2月,10年间共收治209例眼球穿孔伤患者,发生眼内炎21例,分析发生的原因及治疗经过,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卫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艾司西酞普兰合并经颅磁刺激治疗首发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经颅磁刺激对首发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80例首次发病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经颅磁刺激治疗,而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疗程6周,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所获数据经方差分析、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的第1,2,4,6周末HAMD量表评分及减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合并经颅磁刺激治疗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疗效显著,能缩短疗程.

    作者:孙振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学生业余生活现状

    医学生指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主,同时包括卫生事业管理、预防医学、药学、医事法学等医学相关专业在内的医学院校大学生.业余生活指人们在生活中所享有的自由时间及其在该段时间里自主、自由的生活状态[1].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则可定义为:大学生在课堂之外自由支配的时空里自由选择,表现自我个性、体现价值追求的各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当前我国大学生每年在校时间为280天左右,其中双休日加法定节假日就有90天之多,即除去日常课堂学习和其他必要活动仍有大量闲暇时间.有效利用这部分时间,对优化知识结构、完善人格特征、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应对社会转型期的新挑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2].

    作者:刘鑫;路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精神疾病合并妊娠产妇20例临床护理

    育龄已婚精神患者合并妊娠者时有发生,分娩时有其特殊性.我院产科承担着精神疾病合并妊娠的产妇的接产任务,为使这些特殊产妇平安生产并安全出院,特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20例产妇围产期护理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精神疾病合并妊娠患者20例,年龄19~38岁,平均27.5岁.精神疾病史4~15年,精神科诊断精神分裂症15例,器质性精神障碍5例,其中3例未经精神科系统治疗,4例在精神科治疗至预产期转入产科.20例产妇中有5例行剖宫产术,15例经阴道分娩.经产前产后精心护理,母婴均平安出院.

    作者:田梦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丝素蛋白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蚕丝是由内层的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和外层的丝胶蛋白组成.SF在蚕丝中的含量约为70%~80%,它具有两性荷电的特殊性能,没有毒性,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降解性[1],而且与人体的亲和性也很好,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被加工成各种形状,譬如多孔[2]、膜状[3]以及管状[4]等,对开发中的医用材料来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素材.本文将主要介绍由SF制成的多种医用材料以及5F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前景展望.

    作者:庞永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改善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环境研究

    公共事业单位招聘以及社会招聘均为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途径,但日益增长的毕业生数量使就业难度不断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满意程度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1].医学院校毕业生只有顺应社会发展变化,拓宽就业与择业思路,才能保证实现就业[2].此外,高等医学院校、医疗单位以及社会各种卫生组织也应给予充分重视,确保毕业生良好的就业环境[3].

    作者:罗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依达拉奉在脑外科的应用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在脑部疾病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的1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治疗前后分别予以ESS评分和ADL评分.结果 治疗14天后ESS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0.01),ADL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0.01).基本痊愈57例,显著进步46例,进步17例,无变化9例.显效率79.8%,有效率93%.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在神经外科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作者:李艳民;史春红;马常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杂志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菏泽医学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