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玉敏
目的 研究热压膜全牙列殆垫治疗磨牙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制作热压膜全牙列殆对89例磨牙症患者进行治疗,与同期采用热凝树脂间接法殆垫治疗78例进行对照比较,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热压膜殆垫组总体有效率为92.13%,热凝树脂殆垫组总体有效率为79.48%,经过x2检验,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差异性(P<0.05). 结论 热压膜全牙列殆垫治疗磨牙症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陈月梅;景建龙;俞青;杨小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的工作模式在CSSD清洗人流吸引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4月1日-2014年5月30日回收的人流吸引管176(5,6,7.8号四颗为一套)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回收冲洗、高压水枪冲洗、酶液下超声清洗机清洗10min、漂洗高压水枪冲洗管腔、纯水冲洗、润滑剂保养、压力气枪干燥、干燥消毒,观察组:采用品管圈工作模式,组织质量控制小组,开拓新的思路对人流吸引管清洗细节重新设计优化清洗措施和环节,采用常规回收冲洗、高压水枪冲洗、(40℃的鲁沃夫腔镜酶液下灌注浸泡5 min、手工刷洗、酶液下超声波清洗机清洗10min、漂洗高压水枪冲洗管腔、纯水冲洗、润滑剂保养、压力气枪干燥、干燥消毒.结果 观察组人流吸引管外观合格件数84件,人流吸引管嘴端合格件数22件,人流吸引管内腔合格件数20件 对照组人流吸引管外观合格件数88件,人流吸引管嘴端合格件数44件,人流吸引管内腔合格件数48件.结论 减少了人流吸引管的复洗率和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避免延误装配和包装使人流吸引管的清洗质量标准得到很大的提高.
作者:戴椿;农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易位式教学在《内科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方法 以我校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1~4班为研究对象,共计228人,实验组用易位式教学,对照组用讲授式教学,比较两者在《内科学》教学中教学效果的不同,分析其应用优势.结果 易位式教学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并且在自学能力培养、课堂气氛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效率与满意程度等多方面均好于传统讲授法.结论 易位式教学可应用于《内科学》教学,并值得推广.
作者:庞淑珍;王中英;桑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在高龄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56例高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8例.记录术中不同时间点的心率、血压,记录术后拔管、意识恢复、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结果 麻醉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较诱导前明显下降(P<0.05);插管和切皮时实验组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拔管、意识恢复、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瑞芬太尼比芬太尼更适合高龄患者的麻醉要求.
作者:李学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内容涉及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检验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旨在为临床提供感染病原学依据及药物使用指导,是一门专业性强,集理论、实践、经验于一体的课程.微生物学检验课程现阶段校内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多集中于细菌等病原生物的鉴定技术方面,而对于沟通临床辅助临床确定致病原、通过药敏试验指导药物使用、对消毒环境措施进行监控等方面教学有较大欠缺.
作者:房功思;孟德娣;杨玉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乳腺三算子及血氧功能成像技术在妇女乳腺疾病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乳腺三算子及血氧功能成像技术对女性受检者行健康体检,筛查乳腺疾病患者.结果 体检总人数为4762例,检出乳腺疾病1624例,总患病率为34.10%.其中乳腺增生患病率为86.51%;乳腺炎症及良性肿瘤患病率为12.57%;乳腺癌患病率为0.92%.15例乳腺癌及部分乳腺良性肿瘤已经手术病理切片证实.结论 乳腺三算子及血氧功能成像技术能早期发现乳腺疾病,它经济、便捷、无损伤,在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早诊早治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妇女乳腺疾病的普查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王合兵;肖坚;余丽娜;陈文新;杨炳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56例,依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分为3组,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胱抑素C.采用酶法检测Scr、BUN;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ACR;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胱抑素C.采用C-G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与单纯糖尿病比较显示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P<0.05);临床糖尿病肾病组血清胱抑素C、Scr、GFR水平与单纯糖尿病肾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是预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
作者:刘昌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御神膏在治疗小儿白血病感染中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以常规治疗组为对照组,应用御神膏组为观察组,每组各35人,治疗期间观察化疗过程中发热持续时间、化疗后白细胞持续时间、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浆纤连蛋白(Fn)水平.结果 观察组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浆纤连蛋白(Fn)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 御神膏能有效防治小儿白血病的继发感染.
作者:卜美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公共事业单位招聘以及社会招聘均为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途径,但日益增长的毕业生数量使就业难度不断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满意程度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1].医学院校毕业生只有顺应社会发展变化,拓宽就业与择业思路,才能保证实现就业[2].此外,高等医学院校、医疗单位以及社会各种卫生组织也应给予充分重视,确保毕业生良好的就业环境[3].
作者:罗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儿上消化道异物于内镜下的取出方式.方法 在内镜直视下,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异物的形态、大小,利用现有内镜器械,均采用在全麻下状态取出异物.结果 51例小儿于全麻下经急诊内镜采取适当方式均成功取出异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内镜下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是一种安全快捷、创伤小而且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卫军;戴建军;平旬;钱建清;马晓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原肺动脉高压大鼠重返平原后肺组织中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表达变化.方法 4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8只),高原低压低氧组(H组,8只),重返平原组(R10组,R20组,R30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置于平原常压常氧处喂养,高原低压低氧组和重返平原组置于模拟海拔5000米高原环境喂养建立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重返平原组大鼠建立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后再于平原饲养,应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0.11±0.03)相比较,5-羟色胺转运体mRNA在高原低压低氧组表达明显增高(0.92±0.03,P<0.01),重返平原组10d,20 d组表达增高(0.57±0.02,0.38±0.02,P<0.01),随重返平原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量不断下降,R30组表达无差异(0.14±0.04,P>0.05).结论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在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中表达量明显增高,重返平原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表达降低并逐渐恢复.
作者:付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普外科病房中护理风险管理应用的价值.方法 随机将100例普外科病房中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结果 观察组的护士考核优秀率为(88.36±4.32)%%,护理质量评分为(93.12±4.19)%,医患纠纷投诉为(2.3±1.00)%;对照组护士考核优秀率为(54.02±5.56)%,患者综合满意度为(81.64±1.83)%,护理质量评分为(75.37±3.41)%,医患纠纷投诉为(10.18±1.97)%.护理质量及医患纠纷投诉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病房中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而且对降低医患纠纷投诉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荣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国内外翻译理论研究中两个基本研究途径即语言学途径和文学途径.但这两种研究途径都鲜少涉及译者思维忽然译者翻译活动中心理因素的研究,在翻译过程中,翻译活动属于个人行为,译者的思想、认知对原文的理解和译文的处理极为关键[1].而且翻译过程中心理活动的研究也未形成学科系统.有人主张从学科建设上对译者的心理活动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即建立翻译心理学,他认为翻译心理学是研究译者的认知心理活动、审美心理活动和文化心理活动特征和规律的学科.现将有关认识叙述如下.
作者:孙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蚕丝是由内层的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和外层的丝胶蛋白组成.SF在蚕丝中的含量约为70%~80%,它具有两性荷电的特殊性能,没有毒性,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降解性[1],而且与人体的亲和性也很好,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被加工成各种形状,譬如多孔[2]、膜状[3]以及管状[4]等,对开发中的医用材料来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素材.本文将主要介绍由SF制成的多种医用材料以及5F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前景展望.
作者:庞永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他汀类药物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HMG-COA还原酶是催化体内的乙酰辅酶合成甲羟戊酸(Meva)这个代谢通路中起关键作用的酶.而进一步合成胆固醇和非甾醇类异戊二烯的底物就是甲羟戊酸.在体内,内源性的胆固醇和异戊二烯等参与组成细胞膜的结构、电子的传递、细胞内的通讯、生长和发育过程[1].而且通过调节和控制该酶的活性还能改变类异戊二烯终产物的水平,从而达到改变疾病的病理过程和影响生理过程的目的.现在临床上将他汀类药物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例如:降低血脂;抗氧化并改善内皮组织功能;减轻并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凝聚并防止血栓形成;抗骨质疏松作用;抗肿瘤作用;预防痴呆;抗心律失常作用;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及其子脓毒血症方面的作用等,现据此做如下综述.
作者:韩春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对不同麻醉方法麻醉对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老年下肢骨折择期手术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即连续硬膜外麻醉组,腰-硬联合麻醉组.喉罩麻醉组,观察3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30 min、术毕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SPG)的变化.结果 3组效果均满意,腰-硬联合麻醉组、连续硬膜外麻醉组所有患者在椎管内阻滞平面出现15 min内,MA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麻醉组分别与腰-硬联合麻醉组、连续硬膜外麻醉组相比较,MAP在手术开始时、术中30 min和术毕3个时刻均有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双管喉罩组患者的MAP、HR在插入和拔掉喉罩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麻醉方式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均安全有效,喉罩麻醉具有其特殊的优越性,各指标较好.
作者:王守福;王翠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P53和CD44v6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联性,并分析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制作组织芯片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二步法检测5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8例食管炎症炎组织中P53及CD44v6的表达,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探讨P53和CD44v6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P53和CD44v6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高于在食管炎组中的表达(P<0.05),且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鳞癌病例中的阳性率远高于其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率(P<0.05);P53和CD44v6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202,P>0.05) 结论 P53和CD44v6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明显上调,其高表达预示转移性大及预后较差.
作者:高洁;刘弯;曹丹;郜慧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针灸按摩结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早期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85例早期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使用神经内科基础治疗加运动疗法.治疗组加针灸治疗和按摩疗法,每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进行脑卒中生存质量评分,3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分.结果 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灸按摩结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早期患者康复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景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更年期女性很容易被诊断为其他疾病,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常规的心电图检测过程中,由于时间短,很难将心脏出现的症状和心电图描记相对应[1].通过对有症状的更年期妇女进行全天候的动态心电图检测,就可以明确的发现女性常规心电图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助于加强对更年期女性心电图改变的检测和临床评价,现将有关问题分述如下.
作者:陈丹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正常女性盆底肌成像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 筛选35名无孕育史无盆底疾病的年轻志愿者和10名初产妇,分别对其盆底肌行常规MRI扫描和DTI扫描,测量肛提肌和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部分各向异性分数值(FA),计算其平均值.并使用计算机软件描绘肛提肌和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三维纤维示踪图.结果 35名志愿者肛提肌FA值均值是0.41±0.02,10名初产妇肛提肌FA值均值是0.31±0.02,P<0.05.志愿者肛门括约肌复合体FA值均值是0.70±0.03,初产妇肛门括约肌复合体FA值均值是0.67±0.03,P<0.05.结论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可以对女性盆底肌进行量化分析和三维形态学观察,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提供了新的影像学工具.
作者:马洪舟;赵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