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旁腺腺瘤和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魏志新

关键词:甲状旁腺腺瘤/诊断, 甲状旁腺腺癌/诊断, 甲状腺腺瘤/外科手术, 甲状腺腺癌/外科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腺瘤(PTA)和腺癌(PTC)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85年3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16例本病急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6例患者中,腺瘤15例,腺癌1例.血钙、血清甲状旁腺素(PTH)15例高于正常.B超定位的特异性为91.7%(11/12),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的敏感性为100%(8/8).全部病例均行病变腺体摘除,其中10例行单侧探查,5例行双侧探查,1例PTC行同侧甲状腺叶切除和同侧改良颈淋巴结清扫.术中发现下旁腺较上旁腺更易受累.全部患者临床症状在术后均得到缓解.13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22年,肿瘤无复发.结论 慢性骨病和反复发作的泌尿系结石患者,应为PTA和PTC的疑诊对象,血钙、血清PTH检查是PTA和PTC可靠的定性诊断方法,B超和99mTc-MIBI相结合可对本病获得准确的定位诊断.本病行手术治疗疗效是满意的.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孕妇营养知识态度和膳食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孕妇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今后的营养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K-A-P问卷方式对196名孕妇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的调查.结果 知识水平较高的孕妇膳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水平较高,行为良好,不同职业孕妇对营养了解差异较大;大多数孕妇接受营养卫生工作者的膳食营养指导愿望较为强烈.结论 加强卫生工作者的膳食营养指导,增加人与人的交流,以提高营养知识水平,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促进营养健康.

    作者:刘明哲;刘毅;侯锋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成人腘窝内骨软骨瘤1例

    骨软骨瘤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部位以四肢长骨干骺端为多见,如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骨软骨瘤临床诊断较容易.我院近期收治1例成人腘窝内骨软骨瘤,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云龙;蓝守福;宋孝言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实行Gamma钉内固定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骨折实行Gamma钉内固定的护理体会.方法 针对2005~2006年60例行股骨颈粗隆间骨折手术的患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手术前后护理:(1)术前引导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及安慰.(2)做好手术前的各种准备.(3)术后密切观察病情,肢体正确姿势的护理.(4)术后肢体功能锻炼的指导.(5)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60例手术患者1~2周下地活动,6~18个月随访,除1例骨折移位,2例复位不理想,1例术后继发股骨颈骨折外其他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效果非常满意.结论 对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粗隆间骨折术前、术后患者进行正确合理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莹;罗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骨盆骨折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我院自2000年3月~2006年2月,共收治骨盆骨折患者153例,单纯性骨折51例,其余10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和复合伤,病死率为2%.并发症中多见的为休克、腹膜后血肿、膀胱或尿道损伤.现将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韩玉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原因分析

    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在各级医院基本上都有开展,但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在不同医院也不近相同,我们回顾2004年10月~2005年1月白内障治疗中心白行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郭文华;李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糜蛋白酶在宫腔内人工授精精液处理时的应用

    精液的迟缓液化与男性不育有密切的关系,治疗的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无效时则以洗涤精液后进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为治疗手段.我们对患迟缓液化症患者的精液加入一定量的糜蛋白酶进行预处理,结合优化上游法处理后,进行IUI,通过对52例患者的临床应用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冠;李巧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复合羟基磷灰石进行根管充填治疗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索一种理想的根充剂,使在根周病治疗中根管充填更为理想.方法 采用NPHA及与BMP组成NPHA-BMP复合物进行动物实验.以NPHA和NPHA-BMP复合物进行家兔肌内植入实验,羟基磷灰石(HA)及NPHA则分别植入家兔胫骨内的成骨效应实验.结果 动物实验组织学观察证实:NPHA植入肌肉未见诱导幼稚间充质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成骨作用,但该材料不引起组织排斥反应,生物相容性良好.NPHA-BMP复合物植入肌肉内,则见明显新生骨形成,新生骨成长活跃且与材料呈直接界面,说明NPHA-BMP具有诱导成骨活性的作用;NPHA植入胫骨内观察可见无免疫排斥反应,其生物相容性良好,内联、多孔样结构有利于传导成骨,其成骨量明显多于致密性羟基磷灰石.结论 NPHA具有类似人骨的网状交通孔隙,有利于传导成骨,将其与BMP复合,组成NPHA-BMP复合物,经动物实验证实,该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具有传导和诱导成骨功能,是当前根管充填术中理想的充填剂.

    作者:潘联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经皮肝穿刺肝动脉栓塞术后的护理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恶性度较高的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很高.目前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但由于大部分病人发现时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故非手术疗法在肝癌治疗中占重要地位.

    作者:孙福香;刘纯会;邵靖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性病恐惧症的心理分析研究

    目的 探讨性病恐惧症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72名性病恐惧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并与健康人作对照研究.结果 性病恐惧症患者有36.11%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阳性因子从高到低是焦虑、抑郁、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结论 重视性痛恐惧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对疾病的影响,针对不同状况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和相应的心理护理,以利于疾病的恢复.

    作者:张雪敏;陈彬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02例

    目的 探讨引起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住院分娩的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10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易发因素:流产、引产史55例,占53.9%;臀位20例,占19.6%;双胎13例,占12.7%;妊娠高血压综合征7例,生殖器感染7例,各占6.8%;疤痕子宫2例,占1.96%;糖尿病、前置胎盘、子宫肌瘤各1例,各占0.98%;原因不明者26例,占25.4%.孕28~33+6周新生儿40例,窒息15例,占37.5%;孕34~36+6周新生儿73例,窒息13例,占17.8%.孕28~33+6新生儿死亡5例,占11.25%;孕34~36+6周者无一例死亡.孕28~33+6周新生儿窒息率、病死率均高于孕34~36+6周者.结论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对母婴造成诸多影响,特别是对母婴构成威胁,应在严密监护下适当延长胎龄,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作者:李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致中间型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症.随着急救水平的提高,病死率逐渐下降,但中间型综合征仍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准确判断中间型综合征的出现,及时全面治疗,合理护理,尤其是积极全面护理,可有效降低中间型综合征引起的死亡.

    作者:李洪芬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而引起肺的组织结构功能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还可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作者:朱庆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英汉语介词的有无标记性

    学者们对标记理论进行了从语音学到语义学、从语言学到符号学的多层次、多方位的研究,从而在标记性问题上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作者:陈莹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急性白血病细胞p53表达和化疗耐受的研究

    目的 研究恶性血液病尤其是急性白血病患者P53表达水平及其与化疗耐受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结果 P53蛋白阴性者骨髓缓解率高于阳性者(P<0.05).5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P53蛋白阳性率为37.2%,不存在细胞类型不同的差别(P>0.05).P53蛋白表达不同与化疗耐受有影响.结论 人类急性白血病细胞P53蛋白阳性率很低,检测P53蛋白可以帮助判断白血病患者对化疗的敏感程度,指导预后.

    作者:关建民;刘粤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异位妊娠破裂的抢救与护理

    异位妊娠破裂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当异位妊娠破裂时,可引起腹腔内严重出血,如不及时诊断和抢救,可危及生命.现将异位妊娠破裂的治疗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孙敏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护患纠纷的成因与对策

    随着就医人数的增多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基层医院的护患纠纷也逐渐上升.如何客观、公正、合理地处理好患者的投诉,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形象和声誉,护患纠纷的防范与处理已成为当前护理管理面临的重点和难点之一[1].在工作中如护士注意协调护患关系,重视语言交流技巧的应用,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从各方面严加防范,大多纠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作者:杜微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山仙颗粒联合化疗治疗消化道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山仙颗粒联合化疗治疗消化道癌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 将92例中晚期消化道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山仙颗粒加化疗组(A组、50例),单纯化疗组(B组、42例).两组均完成四个周期化疗.观察各组患者近期疗效、血象、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除A组淋巴细胞外,两组治疗前后血象指标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B组下降更明显;CD3、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A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全血比粘度(ηb)、血浆比粘度(ηp)、纤维蛋白原(Fg)A组降低,B组升高,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活性(t-PA:A)A组升高,B组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山仙颗粒可以通过保护骨髓、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血液高凝状态,在化疗中起到减毒增效作用.

    作者:庞淑珍;吴爱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心痛定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

    膀胱痉挛是前列腺摘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高达80%,其疼痛程度远高于切口疼痛.如何预防和治疗膀胱痉挛,减轻病人痛苦是术后处理的关键之一.我们自1999年4月以来行前列腺摘除术202例,发生膀胱痉挛58例,采用心痛定、利多卡因联合治疗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32例,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魏玉江;文兆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不孕症618对病因分析

    目的 为探讨不孕症的发病原因,借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对618对不孕夫妇进行病因调查,针对发病原因进行治疗.结果 单纯女方异常267对占43.20%;单纯男方异常者126对,占20.39%;双方都异常者225对,占36.40%.女方继发不孕明显高于原发不孕,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男方原发不育发病率高于继发不育,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女方不孕267例中,排卵障碍原发不孕组高于继发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输卵管阻塞者285例,占58.28%,继发不孕组明显高于原发不孕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男方不育26例中,发病率高低依次为弱精子症、少精子症、男方副性腺感染史、免疫因素等.结论 男方不育的因素不应忽视,特别是应该提高各时期的生活质量,任何不孕症均应考虑男女双方的因素.

    作者:张伟;张淑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胃肠道间质瘤诊治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ltumors,GISTs)是起源于消化道或腹部的、KIT(CD117)表达阳性的、富于梭形、上皮形或多形性细胞的间叶源性肿瘤[1],是胃肠道为常见的非上皮源性肿瘤,具有与胃肠道典型平滑肌肿瘤和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不同的特点.

    作者:王志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杂志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菏泽医学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