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农药对植物污染的SOD POD等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程晓平;陈雁君;刘君

关键词:农药污染, 植物污染, POD, SOD, 生物标志物, 植物病虫害防治, 农药残留量测定, 乙酰胆碱酯酶, 微管蛋白聚合, 植物体内, 胃毒作用, 研究者, 脑细胞, 抑制, 昆虫, 接触, 检测, 害虫, 触杀, 虫效
摘要:农药通过抑制昆虫乙酰胆碱酯酶或脑细胞微管蛋白聚合等方式来达到除虫效果,对害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用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上效果明显.当植物接触一定量农药后,通常通过检测农药在植物体内的残留来判断植物受农药污染的程度,所以对植物中农药残留量测定的研究报道较多.但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农药污染对植物生物标志物影响的研究.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沙培林对U251胶质瘤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 研究沙培林对脑胶质瘤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20只BALB/C裸小鼠皮下接种U251脑胶质瘤成功后随机分成4组,分别瘤周注射生理盐水0.2ml,沙培林0.2KE、0.4KE、0.8KE,共8次,解瘤实验.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p53(突变型)、Bax、Fas及Bcl-xs基因的表达.结果 由对照组至治疗组,且随用药剂量增加,Bcl-2及p53(突变型)表达的阳性率逐渐下降,而Bax、Fas及Bcl-xs表达的阳性率则逐渐增加.结论 沙培林局部应用治疗脑胶质瘤,通过对多种基因的调控,促进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的生长.

    作者:赵长地;倪勇;聂振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EGR-1在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目的 检测转录因子EGR-1在人乳腺癌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脂质体法将EGR-1质粒转染入人乳腺癌细胞株,RT-PCR检测EGR-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细胞稳定转染EGR-1质粒后,与阴性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比较,RT-PCR检测见MCF-7/Adr-EGR-1细胞中EGR-1 mRNA较转染前明显增加.结论 转染EGR-1基因后,EGR-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

    作者:孔灵玲;崔文;肖兰;王旭;张国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鸦胆子油乳液作用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病理改变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乳液对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病理改变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5%普萘洛尔软膏外用构建豚鼠耳部的银屑病样病理改变模型,设对照组及不同浓度鸦胆子油乳液治疗组.光镜下观察各组局部皮肤病理变化.结果 鸦胆子油乳液溶液治疗组Baker评分和炎症细胞浸润数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与赋形剂对照组及造模后观察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5%鸦胆子油乳液溶液治疗组与2.5%鸦胆子油乳液溶液治疗组相比,Baker评分及炎症细胞浸润数均存在显著差异.鸦胆子油乳液DMSO溶液外涂未见局部刺激、过敏症状,实验豚鼠各主要脏器未发现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 鸦胆子油乳液DMSO溶液外涂可改善豚鼠耳部银屑病样模型的病理变化,与浓度高低成正相关.

    作者:于腾;邱莹;孙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社会心理因素调查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是近年网络心理学(Cyberpsychology)研究的热点,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1,2,3].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的调查,对当代大学生网络社会问题的主要表征、网络成瘾者个性特征、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作者:高昶;种峰;张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L-精氨酸对大鼠尾核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尾核中一氧化氮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尾核内微量注射L-精氨酸、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生理盐水,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4,8,12,24和48 h大鼠尾核nNOS mRNA表达的变化;新生Wistar大鼠尾核神经元原代培养液中加入L-精氨酸、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生理盐水,观察给药12 h尾核nNOS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大鼠尾核给药24 h内L-精氨酸组nNOS mRNA表达较正常增强(P<0.05),而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组nNOS mRNA表达较正常减弱(P<0.05),48 h恢复正常.体外尾核原代神经元培养,nNOS mRNA表达的变化趋势和在体实验相一致.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尾核中NOS活性是一氧化氮作为神经递质或调质参与中枢痛觉调制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刘玉红;刘海青;白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氨溴索注射剂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氨溴索注射剂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查和统计3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观察记分和血气分析指标(PaO2及PaCO2).结果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调查与体征检查评分及血气指标改善程度经t检验,氨溴索针剂组显著高于溴己新组(P<0.05).结论 氨溴索注射剂对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优于溴已新针剂.

    作者:李芳;李月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护理体会

    原发性脑干损伤是指暴力作用于头部,致使脑干与天幕裂孔发生撞击、牵拉、扭转导致脑干挫伤、出血、水肿等改变.其典型临床表现多为伤后立即陷入持续昏迷状态,轻者对疼痛刺激可有反应,严重时常呈深度昏迷,角膜反射消失,四肢软瘫,生命体征多有早期紊乱,表现为呼吸节律紊乱,心跳及血压明显波动.双侧瞳孔时大时小,眼球位置凝视,一侧或双侧锥体束征阳性.经常出现高热、应激性溃疡、顽固性呃逆,甚至伴发脑性肺水肿,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高,为颅脑损伤治疗上的一个难题.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3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牛秋红;王召平;冯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1例报告

    乳腺中有些癌表现出广泛的化生性改变,如鳞状细胞、梭形细胞和异源性间充质成分化生.有些梭形细胞瘤细胞形态较温和,仅呈轻-中度异型性,呈编织束状排列,此型肿瘤还常常含有鳞状上皮化生区域,近年来,将此型肿瘤命名为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现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1例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报道如下:患者女性,72岁,患者10d前无意中发现左乳肿物,体积1.5cm×2.0cm×1.5cm,质硬,活动差,触痛,无明显桔皮样改变,未及明显肿大腋窝淋巴结,于2005年12月8日收入我院,入院B超示:左乳腺外下象限低回声肿块,癌可能性大.患者完善术前检查,于12月11日进行手术,术中送冰冻,冰冻报告:(左)乳腺化生性癌,次日冰冻返石蜡切片镜检: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无明确的包膜,梭形细胞排列呈条索状,束状,细胞胞质略丰富,核纤细,核异型性不明显,梭形细胞间有散在的上皮样梭形细胞,并有少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作者:李亮;徐芳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牙膏中铜锰镉含量

    目的 建立快速有效的牙膏消解方法和准确灵敏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检测程序.方法 将牙膏用硝酸和高氯酸消解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其中铜锰镉含量.结果 铜锰镉的检出限分别为0.05286,0.04028,0.02785μg/ml,RSD分别为1.5%,2.2%,2.6%;回收率分别为94.0%~94.6%;91.0%~92.0%;85.0%~88.0%.结论 该法灵敏、准确、可靠、检出限低,可适用于实验室常规检测.

    作者:杨金玲;杨海霞;周晖;王长芹;公维磊;张凯;李晶;王秋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丙泊酚及小剂量舒芬太尼辅助局麻用于三叉神经痛手术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局麻下行耳后小切口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择期局麻下辅助静脉镇静镇痛技术下施行耳后小切口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微量泵静脉持续输注舒芬太尼加丙泊酚组(D组)30例和微量泵静脉持续输注芬太尼加丙泊酚组 (F组)30例,观察患者术前(G0)切皮(G1)术中行桥小脑角探查时(G2)微血管减压后或三叉神经感觉后跟部分切断后(G3)以及停药后10min(G4)的SBP、DBP、HR、RR、ECG、SPO2的变化情况,麻醉效果,及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 两组病人基础SBP、DBP、HR、RR、ECG、SPO2相似, RR于G1, G2时 D组高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术中合作度好, F组术中合作度可.结论 丙泊酚及小剂量舒芬太尼辅助局麻用于耳后小切口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手术具有意识恢复快、镇痛作用确切,对呼吸无明显抑制作用、体动反应等不良反应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张湘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后肢接振对雄性兔精子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振动对雄性新西兰兔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组(接振强度为3.02m/s2)、B组(接振强度为6.13m/s2)、C组(接振强度为12.26m/s2)和1个对照组,分别于不同接振强度测定精浆中精子的密度、活动力、活动率、畸形率.通过去透明带仓鼠卵-精子穿透试验和精子低渗膨胀试验评价精子的受精能力.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A、B、C 3个试验组精浆中精子的活动力、活动率、卵子受精率及低渗肿胀率呈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精子的畸形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精子的密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后肢接振可降低精子的活动力、活动率及卵子受精率及低渗肿胀率,增加精子的畸形率,从而影响生殖功能.

    作者:祝海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济宁地区102例唐氏综合征患者核型及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对近2a来收集的102例唐氏综合征(Down′ssyndrome,DS)患者进行细胞生物学检查,分析其核型变化及病因.方法 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做常规染色体G带处理后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经过对确诊的102例DS患者的染色体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发现三种DS患者均有检出(21三体型82.35%;易位型12.75%;嵌合型4.90%),且与双亲工作环境和母亲生育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广泛开展细胞遗传学诊断分析,可以比较精确的检出DS,从而对DS的高危人群及其未来的生育后代情况做出科学的预测.

    作者:高立;樊文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高压氧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高压氧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影响,探讨高压氧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对33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18例和常规治疗组15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患儿高压氧治疗前和治疗后10天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15例比较.结果 高压氧治疗组治疗10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明显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压氧能有效降低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水平,对神经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满宜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花生糊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花生糊在大鼠应激性溃疡中的作用.方法 用束缚水浸应激法复制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模型,肉眼计算胃黏膜溃疡指数及测定胃液pH值,观察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花生糊能显著减轻胃黏膜的病理变化,降低溃疡指数(36.2 vs 60.2;P<0.01),升高胃液pH值(1.67 vs 2.45;P<0.01).结论 花生糊对大鼠应激性溃疡胃黏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朱苏红;申琳琳;程文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壶腹癌及癌旁组织中p16 nm23基因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壶腹癌及癌旁组织中p16、nm23基因蛋白表达,探讨它们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0例壶腹癌标本及癌旁组织中p16、nm23基因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p16和nm23在肿瘤与瘤旁组织中的含量都有明显差异,壶腹癌中p16和nm23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p16和nm23在壶腹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旭;付敬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大鼠脊髓损伤后对红核神经元逆行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对脑红核神经元的逆行性损伤作用 .方法 采用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SCI模型,伤后28d采用辣根过氧化酶逆行示踪技术标记 RN神经元,应用四甲基联苯胺呈色反应显示红核脊髓束神经元的存活情况.结果 SCI后28dHRP标记RN神经元胞体模糊,排列零散,HRP标记RN神经元数目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减少(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鼠SCI后对脑RN神经元和RST具有逆行性的损伤作用,这在SCI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形态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孔令胜;于如同;聂冬丽;陈德勤;赵万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丙戊酸钠对癫痫患儿尿pH值及结晶体的影响(摘要)

    癫痫是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为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而导致临床上出现发作症状,其基本特点为短暂性、发作性和反复性.尿石症是抗癫痫药物少见的不良反应,多种抗癫痫药物可引起尿石症,尿石症的原因复杂,与尿pH值及结晶尿有一定的关系.本文观察了癫痫患儿服用丙戊酸钠前后尿液的变化.以探讨其安全性.

    作者:李秋波;蔡文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洸府河(市区段)铬污染调查与评价

    目的 调查与评价洸府河(市区段)铬污染情况.方法 选择在济宁市区凯赛大桥等八处水域采集水样,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铬(Ⅵ)及总铬的含量.结果 整个洸府河(市区段)水中铬(VI)含量和总铬含量均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GB3838-2002)>Ⅱ类的标准限值,其中凯赛大桥采样点的铬(VI)含量低于Ⅰ类的标准限值,而且,各采样点水中总铬含量均高于铬(VI)含量,说明水中还有其他价态的重金属铬存在.结论 得到洸府河的准确的铬污染参数.并以此为依据分析河水中的铬来源、评价其影响并积极探讨其治理方式、方法.

    作者:郭建丽;张建萍;范坤;张龙穆;赵艳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诊断

    目的 对颅面骨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诊断进行讨论和研究.方法 对CT诊断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0例,对其CT表现进行了分析对照和研究.结果 30例中,29例为多发,仅1例为单发,其中囊样型3例、硬化型16例、混合型11例.结论 CT检查能准确的显示病变部位和范围.

    作者:刁望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CD/UPRT双自杀基因系统对黑色素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目的 探讨尿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UPRT)对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CD/5-FC)自杀基因系统抗瘤作用的增强效应.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pGEX-UPRT,以电穿孔法转化婴儿双歧杆菌,筛选出阳性克隆菌,加入5-FC厌氧条件下培养24h后取其上清,加到B16-F10细胞培养液中,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并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 阳性克隆菌可正确表达UPRT基因.与对照组比较,CD组、UPRT组及CD/UPRT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下降;与CD组及UPRT组比较,CD/UPRT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且CD/UPRT组肿瘤细胞显示出明显的损伤性改变,而CD组、UPRT组变化不如前者.结论 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UPRT基因可明显增强CD/5-FC系统对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的杀伤作用.

    作者:郭志英;任启伟;安丽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