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滨;徐忠法;张元民
目的 积累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治疗贲门癌、食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 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贲门癌30例,下段食管癌16例,中上段食管癌2例.其中肿瘤切除,残胃与食管吻合30例;下段食管癌切除,不游离残胃,采用空肠植入顺蠕动,空肠与食管吻合,空肠再与残胃吻合3例;食管癌切除,采用结肠顺蠕动,经胸骨后,途经颈部与食管吻合,腹部与残胃吻合15例.结果 本组早期无手术死亡.术后1、3、5a随访结果,生存率分别为91.7%、47.9%、18.8%.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贲门癌或食管癌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周广华;刘炳学;宋德玉;孙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IL-1β、NO、Scr及肾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 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缺血再灌注前pHGF干预组(Ⅲ组)和缺血再灌注后pHGF干预组(Ⅳ组).用无损伤动脉夹钳夹大鼠双侧肾蒂45min制成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RIRI)模型.假手术组只暴露双肾,不钳夹肾蒂.Ⅲ组和Ⅳ组分别在术前和术后腹腔注射pHGF 50mg/kg.检测术后12h血清IL-1β、NO和Scr的浓度及病理切片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Ⅰ组血清IL-1β、NO、Scr水平均为低,Ⅱ组各值均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各项均有显著差异(均P<0.01).Ⅲ组和Ⅳ组各项数值较Ⅱ组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两组分别与Ⅱ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均P<0.01).但Ⅲ组和Ⅳ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缺血再灌注12h肾脏病理改变严重,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高,pHGF干预后,肾脏形态学改变明显减轻,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降低;血清IL-1β和NO水平与肾脏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pHGF能抑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IL-1β、NO水平,对IARF在肾脏结构及功能上既有保护作用又有治疗作用.
作者:刘春梅;岳屹囡;蒋红雨;张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考察巯甲丙脯酸在各种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探讨巯甲丙脯酸在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反应机理以及电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方法 采用电化学系统和三电极体系进行不同电极上不同条件下的巯甲丙脯酸循环伏安实验.结果 巯甲丙脯酸在玻碳电极和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较差,而在静汞电极上,并以NaClO4-HClO4溶液为支持电解质时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活性.结论 巯甲丙脯酸分子中的巯基是电化学活性基团,易被电解氧化;该电极过程属准可逆过程;电极反应为单电子转移反应;由此计算出各种动力学参数.
作者:孔凡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清热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的疗效.方法 收集近5a的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黄体酮20mg/d,连用5d,倍美力0.625mg/d,连用20d,周期疗法,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热活血汤,每日1剂,3个月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月经来潮情况和血清FSH、LH、E2、AOA、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变化.所获数据采用χ2和t检验.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停药后月经来潮3个周期以上者,两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LH、E2比较P<0.01,两组治愈率比较P<0.05.结论 清热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除症状疗效相似外,其他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测中老年人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作用.方法 采用12导动态心电图记录系统,对健康中老年人体检者共1860例连续监测24h,并详细记录其检测时间内活动情况.结果 86例有SMI的发生;SMI发作的次数,ST下移大、长时间均以上午6~12点为多;ST段下移越严重,下移时间越长,合并心律失常越多.ST段下移多发生于休息及日常轻度活动时.结论 SMI与心绞痛发作有同等的预后意义,可以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应加强其监测及治疗.
作者:陆红;贾传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于我院妇科施行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138例,其中施行改良阴式非脱垂切除子宫手术的患者111例,术中以不同于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方法,只需切开前穹窿阴道壁与宫颈部交界处,分离膀胱宫颈间隙,剪开前腹膜反折,螺钻翻转出子宫与阴道内.对手术的可行性、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进行观察.结果 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平均65min、出血量215ml、住院时间4.5d.结论 改良阴式非脱垂全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阴式非脱垂全子宫切除术.
作者:曾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不同消毒法对供应室空气的消毒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了3种空气消毒法对我院供应室的无菌物品发放室,清洁物品包装间,污物回收间进了消毒效果的比较.结果 3种处理方式在细菌消亡率上有统计学差异,其中空气净化消毒器效果好;紫外线照射、乳酸熏蒸两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不同的消毒方法对空气中的自然菌都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但空气净化消毒器对空气中自然菌有较强杀灭作用,对人体无损害.
作者:谢景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治45例49耳慢性中耳乳突炎,行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并对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49耳在2个月内全部干耳,平均1.5月.纯音听力较术前提高≥30dB的为6耳(12.24%),20-29dB的为18耳(36.73%),10-19dB的为11耳(22.45%),听力无改善14耳(28.57%).胆脂瘤复发3耳(6.12%).结论 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在清除中耳病灶和重建听骨链的同时,保留了耳部的正常形态,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听力.
作者:程良军;庞太忠;刘冰;张秋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我们通过对4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纪新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化,尤其是膳食结构的改变,直肠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直肠癌病人的腹腔镜手术在有条件的医院得到开展.
作者:姜飚;张志新;刘启龙;刘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和评价自体游离骨膜移植和软骨下骨钻孔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远期效果.方法 用中国白兔40只,在股骨关节面制造6mm×8mm全层软骨缺损,分别进行自体游离骨膜移植和软骨下骨钻孔.术后13个月取材做组织学及电镜观察并进行比较.结果 (1)骨膜移植和钻孔组软骨缺损完全被修复组织填充,修复组织稍高出毗邻软骨,关节表面光滑、平坦,已与毗邻软骨交融;对照组软骨缺损内无正常软骨形态,表面不平,仍为缺损状.(2)骨膜移植和钻孔优势修复组织均为透明软骨,对照组为纤维组织.(3)修复组织厚度:骨膜移植和钻孔组均稍高出毗邻软骨,但与毗邻软骨之间的厚度均无显著性差异.(4)修复组织覆盖缺损的面积:钻孔组与移植骨膜组无显著性差异,但二者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自体游离骨膜移植和软骨下骨钻孔对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远期效果良好,能长期适应关节的生理运动和功能负重,二者的远期效果无明显差异,简单的钻孔术能够替代复杂的骨膜移植.
作者:雷学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干预对改善ICU患者心理状态的有效性.方法 将40例入住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即提出临床问题,查找文献资料,寻找实证,评价相关实证,制订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并于入住ICU第1、3、5天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SDS、SAS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且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显著改善.对照组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烦躁、抑郁等表现.结论 循证护理可显著改善ICU患者的心理状态.
作者:孔秋寒;周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氨曲南对泌尿系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系统,部分药敏试验用纸片扩散法.从氨曲南对泌尿道分离革兰氏阴性致病细菌的体外敏感试验结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氨曲南对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前三位致病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的敏感率为97%、99%、93%.结论 氨曲南对严重的泌尿系感染有效、安全.
作者:高娟;于大鹏;贾印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关节镜下清理加术后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对92例(102膝)骨性关节炎行镜下清理,术后每周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ml,共5周.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根据关节疼痛、活动度、步态及行走功能进行评分,优58例,良17例,可27例.结论 关节镜下清理加术后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张元民;王海滨;赵晓伟;王雷;孔祥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从病理形态学和肝静脉内膜增生角度,探讨肝静脉阻塞型布-加氏综合征的发病机理.方法 收集20例肝静脉阻塞型布-加氏综合征病人的闭塞肝静脉病灶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HE 染色)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myc和P-53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观察闭塞肝静脉病灶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及PCNA、C-myc、P53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肝静脉内膜组织不规则增生,弹力纤维不完整,内见散在平滑肌细胞,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部分透明样变性或玻璃样变性,部分增生区可见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PCNA、C-myc均是强阳性表达,与对照组相比 ,具有显著差异.P53弱阳性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PCNA、C-myc高表达和P53弱阳性表达,启动了肝静脉内膜的极度不规则增生,可能是肝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症发病原因之一.
作者:田志龙;赵守业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子宫颈环锥切术临床意义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采用子宫颈环锥切术对18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进行分类或分组.结果 术前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不相符者占82例(45.1%);相符者占100例(54.9%)术后半年无CIN占172例,治愈率94.5%;宫颈CIN残留5例,占2.74%,术后妊娠12例,足月妊娠阴道分娩4例,剖宫产1例,4例现继续妊娠已达中晚期.早期妊娠人工流产3例.结论 掌握子宫颈环锥切术诊断治疗CIN有很重要的价值.
作者:邵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用乳糖化多聚赖氨酸化学修饰后的拉咪呋啶-乳糖化多聚赖氨酸拉咪呋啶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探讨Lac-PLL-LA的肝靶向性.方法 将LA进行偶联合成后以放射性核素99mTc对偶联物Lac-PLL-LA及LA进行标记,分别通过单光子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SPECT)和γ-放射免疫记数观察其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 (1)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小鼠注射99mTc标记的LA0.5h、2h及5h后肝脏部位显像模糊不清,各时间点99mTc标记的Lac-PLL-LA组小鼠肝脏部位显像剂的聚集程度均明显高于99mTc 标记的LA组,两组显像剂的聚集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2)小鼠注射99mTc标记的Lac-PLL-LA后1到6h,肝脏/血液和肝脏/骨骼肌放射性比值分别从1.24、2.28上升到4.1、12.1,注射99mTc-LA后1到6h,肝脏/血液和肝脏/骨骼肌放射性比值分别从0.28、0.55上升到0.49、1.36.各时间点99mTc标记的Lac-PLL-LA肝脏/血液和肝脏/骨骼肌放射性比值均高于99mTc-LA,差别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Lac-PLL-LA可在慢性乙型肝炎小鼠肝组织中特异性聚集,偶联后的拉咪呋啶能提高对肝脏组织的亲和力,乳糖化多聚赖氨酸能使LA获得较满意的肝靶向性,提高其抗乙肝病毒的作用.
作者:孔令斌;杨景玉;孙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我院胃镜室自2001年1月以来,使用哑铃气囊扩张器对120例中、重度食管狭窄患者进行了胃镜直视下扩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腰椎椎间融合器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我院40例腰椎手术,分为4组,根据X线片观察脊椎滑脱情况、椎间隙高度及植骨融合情况,对各组同一椎间平均椎间高度,椎间角及前凸角术前、术后进行计算、比较.结果 椎弓根固定加椎间植骨加椎间融合器组融合率较其余组明显增高.结论 腰椎椎间融合器在损伤节段形成牢固的生物学融合,固定牢靠,符合生物力学特征.
作者:吕琳;贾代良;蔡国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76例,其中男61例,女15例,机器绞伤36例,砸伤15例,挤压伤13例,脱套伤12例;新鲜创面25例,轻度污染创面33例,严重污染创面8例,皮瓣局部感染7例,经换药,应用抗生素控制,全部患者均顺利成活断蒂.
作者:王翠苹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