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定位立体定向Vim核射频热凝术治疗帕金森病(附6例报告)

赵长地;严伟;胡志琴;刘正清;丁芸;赵贵芹;米吉体·沙克

关键词:帕金森病, 丘脑腹中间核, CT, 立体定向术
摘要:目的评价CT直接定位丘脑Vim核射频热凝术治疗帕金森病(PD)的效果.方法应用CT扫描直接定位Vim靶点,对6例PD病人进行射频热凝毁损治疗,计算术前、术后Webster记分及改善率,评价其疗效.结果 6例PD定位准确,有效率100%,疗效平均为70.6%,仅1例并发对侧肢体轻偏瘫,对症治疗后恢复,随访满意.结论 CT直接定位Vim核射频热凝术治疗PD,安全有效,尤对震颤效果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研究人脑胶质瘤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探讨uPA的表达与人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58例人脑胶质瘤手术切除标本、10例内减压术中切除的正常脑组织标本的uPA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随着胶质瘤恶性度的升高,其uPA蛋白及mRNA表达率和表达水平逐渐增高,而正常组织表达率及表达水平极低.结论人脑胶质瘤中uPA蛋白和基因的高表达反映了胶质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作者:陈剑;赵洪洋;种衍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浅谈HE染色切片着色浅的原因及改进方法

    HE染色法是组织学与病理学常用的切片染色方法,HE染色切片标本是学生观察多的一种切片标本.伊红(Eosin),又名曙红,呈红色粉末状,易溶于水和酒精,市面上有伊红Y和伊红B两种,常用者为伊红Y.一般采用0.5%~1%的水溶液作为染色液;也可用70%~95%的酒精配成0.1%~1%的酒精伊红溶液.伊红溶液是一种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苏木精(Hematoxylin),亦名苏木紫或苏木素,用于细胞核的染色.笔者近在制作一些HE染色科研及教学切片中发现(染液和以前配方相同),HE染色不易着色或着色不均,针对此现象,浅谈几点原因及解决方法.

    作者:王凤琴;孔佑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外用碘伏治疗孕妇念珠菌性阴道炎48例

    目的积累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资料.方法采用0.5%碘伏棉珠彻底擦洗外阴、阴道及穹窿部,每次3遍,每日2次,于第4日阴道分泌物涂片.结果治疗3d阴道分泌物涂片检菌转阴率为83.3%,治疗7d转阴率达100%.结论外用碘伏治疗孕妇念珠菌性阴道炎刺激性小,疗效确切.

    作者:胡素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160例头位难产临床分析(摘要)

    头位难产对母婴的威胁较大,及时识别头位难产,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产科质量的重要环节,现将我院160例头位难产分析如下.

    作者:张梅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CT定位立体定向Vim核射频热凝术治疗帕金森病(附6例报告)

    目的评价CT直接定位丘脑Vim核射频热凝术治疗帕金森病(PD)的效果.方法应用CT扫描直接定位Vim靶点,对6例PD病人进行射频热凝毁损治疗,计算术前、术后Webster记分及改善率,评价其疗效.结果 6例PD定位准确,有效率100%,疗效平均为70.6%,仅1例并发对侧肢体轻偏瘫,对症治疗后恢复,随访满意.结论 CT直接定位Vim核射频热凝术治疗PD,安全有效,尤对震颤效果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赵长地;严伟;胡志琴;刘正清;丁芸;赵贵芹;米吉体·沙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息肿胶囊对家兔利尿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息肿胶囊对家兔的利尿作用和对家兔尿电解质的影响.方法取雄性家兔4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双氢克尿噻组(10mg/kg)、息肿胶囊低剂量组(3g/kg)、息肿胶囊中剂量组(6g/kg)、息肿胶囊高剂量组(12g/kg),称重,标记.方法灌胃给药1次,外生殖器局部麻醉后插入导尿管从膀胱收集尿液,记录5h尿量,用量筒测量尿量,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中氯离子(Cl-)、钠离子(Na+)、钾离子(K+)、钙离子(Ca2+)、镁离子(Mg2+)的含量.结果息肿胶囊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能增加正常家兔尿量.高剂量组能升高尿中Na+、Cl-浓度,降低尿中K+浓度,与NS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息肿胶囊各剂量组引起的尿中Mg2+ 、Ca2+变化与NS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息肿胶囊对正常家兔具有利尿作用,并可增加尿中Na+、Cl-浓度,减少尿中K+浓度.

    作者:陈维刚;曹焕美;王永开;王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上颌窦出血性坏死性息肉56例报告

    上颌窦出血性坏死性息肉是以出血为特征的特殊类型的慢性炎症,常为单侧发病,且伴有骨质破坏,易于上颌窦恶性肿瘤相混淆.故临床上首诊即明确诊断较为困难.现将我院耳鼻喉科1990年2月至2000年10月收治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临床完整资料56例报道如下:

    作者:冯和同;杨继忠;万玉柱;韩在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桥脑出血28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桥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和出血量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现将我院神经内科自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桥脑出血2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梅;刘太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产时应用钙剂减少产后出血量160例临床分析

    目的积累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的治疗经验.方法将16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测产后30min、2h的出血量;产前产后24h血红蛋白变化;第二、三产程时间.结果实验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第二、三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分娩时应用钙剂可减少产妇产后出血.

    作者:王春玲;高爱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4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溃疡(DU)相关发病原因.方法对42例DU患者DU根治前后的胃液pH值、空腹胃酸及氨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DU患者其空腹胃酸、氨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根除HP后,空腹胃酸显著下降,氨浓度明显下降.结论 HP感染使DU患者胃酸分泌增多,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DU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刘香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的手术配合

    多年来,椎间盘突出症的根治性治疗几乎全部采用开刀的方法.开放式摘除椎间盘髓核,由于其手术切口大,剥离组织范围广,出血多,不可避免的软组织损伤、骨损伤、脊柱稳定性受破坏,卧床和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以及常见的神经根粘连或硬膜外腔粘连等缺点,而使患者对手术非常恐惧.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创伤脊柱外科手术已成为当今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热点和主要趋势.

    作者:叶火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联合检测细胞外基质因子对肝纤维化定量诊断方法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血清中常见的多种细胞外基质因子的检测,创建一种无创、简便易行的定量诊断肝纤维化的方法.方法以肝活检为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同时检测肝纤维化和正常对照者血清中的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纤黏连蛋白、血清Ⅳ型胶原、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和血清脯氨酸肽酶,将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建立起用多种细胞外基质因子预测肝纤维化的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肝硬化组和慢性乙型肝炎(重度)以上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别,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慢性乙型肝炎(中度、轻度)>正常对照.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血清Ⅳ型胶原、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和血清脯氨酸肽酶各因素均进入回归方程.以回归方程预测的肝纤维化T值大于0.95者做判断肝纤维化的标准,结果该法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7%和80.0%,符合率为85%.结论肝细胞基质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纤黏连蛋白、血清Ⅳ型胶原、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和血清脯氨酸肽酶是诊断肝纤维化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可以对肝纤维化进行定量预测诊断.

    作者:孔令斌;安锐;孔庆胜;杨志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镍钛欧米茄弓结合Ⅲ类牵引固定矫治乳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镍钛欧米茄弓结合Ⅲ类牵引固定矫治乳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40名上颌正常或稍后缩伴下颌轻度前突或下颌正常的3~5.5岁乳前牙反(牙合)患儿,采用镍钛欧米茄弓结合Ⅲ类牵引固定矫治,并对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在3d~3个月内完成矫治过程.结论镍钛欧米茄弓结合Ⅲ类牵引固定矫治器同时作用于上下颌,在唇倾上前牙的同时纠正下颌的前伸,改善了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和侧面貌,矫治彻底,不易复发,是一种疗效彻底、适应症广、配戴舒适的乳前牙反(牙合)矫治方法.

    作者:耿海霞;董会燕;郭秀娟;丁俊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体会

    外伤性前房积血是眼部挫伤常见的体征,少量积血者,1~7d内积极治疗,可完全吸收,不影响视功能,但严重的前房积血,若处理不当,易发生继发性青光眼、葡萄膜炎、角膜血染等并发症,造成视功能不可逆的损害.现将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前房积血123例回顾归纳如下.

    作者:李鑫;李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家庭环境因素对初中生心理问题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初中学生心理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家庭环境量表(FES),对某市3所中学的1833名初中生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初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相关分析表明SCL-90总分及各项因子分与FES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呈显著负相关,与FES的矛盾性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初中学生心理问题与所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作者:刘继萍;杨旸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H2O2和细胞凋亡

    1 细胞凋亡概述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是指为维护体内稳态,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性死亡,它在正常组织的发育更新、稳态维持和疾病防治中都起重要作用.这种死亡细胞具有与坏死细胞不同的形态特征,包括线粒体损伤,质膜及核膜出泡,染色质凝集,DNA片段化和凋亡小体的形成等.

    作者:韩晓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男护生《护理学基础》实验室操作练习的心理调查

    目的了解男护生对护理学基础心理反应.方法对30名男护生进行<护理学基础>实验室操作练习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男护生对基础护理操作实验室练习存在多种不良心理反应.结论帮助男护生克服不良心理,可提高基础护理操作技能.

    作者:杨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蛋白质组学分析

    目的寻找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对照组脑脊液差异蛋白,从分子水平探讨脑梗死患者脑脊液蛋白整体变化规律.方法取脑梗死患者及对照组脑脊液,用三氯乙酸(TCA)沉淀后,加入裂解液使蛋白质裂解,离心后取上清液上样,行双向电泳(2-DE),染色脱色后,分析所得蛋白质点.结果对照组和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2-DE图谱上均可得到近200个蛋白质点,其中6个蛋白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中含量增加,3个蛋白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中含量减少,11个蛋白质点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特有.结论对照组和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的2-DE图谱存在明显差别,此发现可为研究急性脑梗死病理机制提供线索.

    作者:何华;杨燕;王雪楠;王建国;孔令胜;陈述花;耿厚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伴发心肌损伤对母婴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伴发心肌损伤与母婴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1年11月至2005年6月诊断的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120例行常规心肌酶监测,同期的健康孕妇13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年龄、孕周、产次无显著性差异.结果研究组伴发心肌酶异常者112例,且随病情的加重心肌损伤更加严重,母婴预后与心肌损伤呈正相关.对照组伴心肌酶异常者32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肌酶是反映心肌损伤的灵敏指标,应重视孕期保健,对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倾向者进行常规心肌酶监测,并依据心肌损伤情况进行适时治疗,可有效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赵彤;许乃福;李业奎;吕顺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外伤性颅内出血患者心电图分析

    目的通过对急性外伤性颅内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分析,探讨因外伤引起的颅内急性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特点及发生机理.方法对急性外伤性出血患者术前急查心电图,与术后15~30天的心电图对比分析.结果急性外伤颅内出血患者的心电图表现为:(1)窦性心律失常:主要为窦缓(或伴不齐)和窦速.(2)异位心律失常;可见室早、房早、室颤及室速、逸搏或逸搏心律.(3)ST-T改变:多见轻度改变,少数可见缺血性改变.(4)传导异常:少数可见完全或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和Ⅰ°房室传导阻滞.(5)其他:多见Q-T间期延长、U波增高、P波增高等.结论急性外伤性颅内出血患者心电图改变,主要因颅脑急性损伤,颅内压增高,心脏呈广泛性应激反应所致.

    作者:王友武;陈炳东;戚厚兴;张海苓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