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梅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与生育异常、智力低下等痰病的关系.方法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受检者536例,检出异常核型46例,异常率8.58%,其中数目异常27例,占58.7%,结构异常19例,占41.3%.结论染色体异常是生育异常、智力低下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陶淑玲;杨爱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冷针巩膜穿刺放液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冷针经赤道前巩膜1次穿透放液,并将此方法与传统巩膜切开脉络膜穿刺放液法进行比较.观察72例病人.结果所有病例均放液成功,此法病例术中1例放液欠充分,换取放液点再放液;视网膜下出血1例.采用传统方法病例中视网膜下出血3例,视网膜嵌顿1例.结论此方法较传统放液方法操作简便,相对安全,效果满意.
作者:惠颖;帅开地;谭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患者再次出现排尿困难是前列腺术后比较难以处理的并发症,治疗方法较多,我院针对BPH术后膀胱出口处梗阻患者采用经尿道对梗阻处进行汽化电切术治疗20例,收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厉进雪;刘瑞莲;杨自兵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肝细胞肝癌诊断中的意义患者.方法用ELISA法测定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并与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人对照.结果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明显高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健康对照组.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呈明显正相关.结论SICAM-1水平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可能作为肝细胞肝癌一个新的实验诊断指标.
作者:张昭才;邵泽伟;王文龙;牛焕付;周建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HCV感染的不同临床型HCV核心区、非结构区抗体检测结果及其稳定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IA)检测不同功能区抗体,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其逆转录病毒.结果C区C11与C22抗体检测结果各临床型均具良好的一致性;NS3区C7区与C33抗体检测结果差异较大.单片段C区C11抗体与NS3区抗体C7抗体具有早期检测的价值,各临床型反应性较强(S/CO值较高);且二者互补性较强,尤其HCV相关肝癌.HCV抗体检测不能见出所有HCV感染者,抗HCV阳性者可部分或大部分RT-PCR阳性:RT-PCR能检出HCV阴性标本,且均为急性感染和无症状ALT正常者.HCV相关肝癌HCV抗体和RT-PCR反应性较低.单片段C11抗体极易缺失或(和)变异,阳性者均出现病毒血症中;NS3抗体单独阳性多见,却少与病毒血症共存;NS4.5抗体亦可单独阳性.结论C、NS3抗体出现较早,反应性强,检出率高,具有早期诊断价值.NS4、NS5抗体出现较晚,在慢性感染时检出率较高,HCV抗体检测加入NS4、NS5抗体可提高其检测水平.RT-PCR对确诊HCV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琳伟;于秀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索老年人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特点及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测和分析了326例老年人24h动态心电图.结果326例老年人中SMI 102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性ST-T改变发生时段为:工作阶段发生率高,60.8%,休息阶段占7.8%,工作及休息阶段占12.7%,睡眠阶段占9.8%,各段均有占8.9%.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测是老年人SMI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友武;刘宏;陈炳东;秦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5例使用普通CT,15例使用螺旋CT,全部行平扫,19例行增强扫描.并将普通CT和螺旋CT二者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T检查可准确诊断急性胰腺炎,全面显示其并发症,判断病变的准确范围和程度.结论螺旋CT优于普通CT.
作者:马奎元;陈月芹;孙新海;王林省;张丽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颅内动脉瘤是常见病,发生率占人群的1%~14%,单发动脉瘤首次破裂出血住院病人的病死率为10%~15%,再次破裂出血住院病人的病死率为40%,实际上很多患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没能到医院即死亡[1,2].Pakarinen统计,首次破裂出血经保守治疗存活的病人,35%将在1a内再次破裂出血而死亡,51%将在5a内死亡,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随访1~10a,每年动脉瘤破裂率为0.5%~2.2%,出血后发生严重致残或死亡者超过60%,因此,及时、准确的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以提高其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是目前全球性的医疗保健课题[3~6].随着CT问世,使用脑血管CTA的方法显示颅内动脉瘤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颅内动脉细且迂曲,解剖结构复杂,本文对脑血管CTA及DSA检查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作一综述.
作者:杨位霞;单广振;杨位梅;宋国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瘦素(leptin)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45例男性CHF患者为研究对象,30例男性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测定血浆leptin、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采用氧化酶法测定;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测定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比(WHR)等人体测量指标.结果(1)CHF组血浆Leptin、FINS、Homa-IR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01);两组FPG水平无差异(P>0.05);Pearsonn相关分析CHF组血浆Leptin水平与FINS、Homa-IR呈正相关(均P<0.001);Stepwise回归分析显示:CHF组与血浆leptin水平独立相关的指标为BMI、Homa-IR.结论CHF患者血浆Leptin水平升高与胰岛素抵抗相关;胰岛素抵抗为独立影响CHF患者血浆Leptin水平的因素;CHF患者高Leptin血症、胰岛素抵抗可能共同参与了CHF分解代谢、神经内分泌激活等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张金国;高东升;魏广和;何华;王学忠;杨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马兜铃酸肾病临床特点与病理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上诊断为马兜铃酸肾病42例患者的资料进行临床与病理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有服用含马兜铃酸中药的病史,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肾脏损害,表现为肾性糖尿、夜尿增多、贫血、轻度蛋白尿伴少量红、白细胞尿或管型以及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病理表现多样化,主要表现为肾小管-间质病变.结论马兜铃酸肾病是一种常见病,许多中草药、中成药均可引起本病,临床与病理特点复杂多变.
作者:党艳梅;姜鲁宁;孔秀真;董晨鸿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孕母血清中Zn、Cu含量与胎膜早破的关系.方法选择120例孕周在37~41+5周之间的孕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为临产前发生胎膜早破的孕妇,对照组为未合并胎膜早破者,均于入院后次日晨抽取静脉血2~3ml,测血清Zn、Cu含量.结果观察组对照组血清中Zn含量(0.77±0.99vs1.14±0.297,P<0.05),Cu含量(0.63±0.227vs1.067±0.357,P<0.05).结论胎膜早破孕妇血清中Zn、Cu含量明显低于未合并胎膜早破者.
作者:朱时珍;汤玲;张丽;王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院从1999年3月在人工流产术中试用依托咪酯进行麻醉镇痛,通过265例观察,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艳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例1,男性22岁,因全身皮肤多样水肿样风团伴瘙痒收入院.入院时即感心前区不适,伴心慌、胸闷、胸痛,双肺正常,心律齐,腹软,肝脾未及.心电图示:窦性节律,HR 77次/min,P-P间距规整,ST段V2~V6水平下移0.05~0.1mV,T波V1~V4对称倒置,V5负正双向,Ⅰ、Ⅱ、aVL、V6低平.
作者:王彦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高征孕妇血清β-hCG水平变化及其与胎盘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46例妊高征孕妇和50例正常妊娠孕妇的血清β-hCG水平,对妊高征孕妇胎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妊高征组血清β-hC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妊高征组β-hCG水平升高(≥2M)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妊高征组β-hCG升高者胎盘病变和胎儿预后不良的发生率均高于β-hCG未升高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β-hCG升高可作为诊断和监测妊高征严重程度及判断胎盘损害程度的指标,亦可作为预测胎儿预后的指标.
作者:王长林;杨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乳杆菌(Lactobacillus LB)对小鼠宫颈鳞癌U14的抑瘤作用.方法建立KM和615近交系鼠U14移植瘤动物模型,并随机分组,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的瘤体平均重量和抑瘤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嗜酸乳杆菌(L acidophilus,LA)对两种品系小鼠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前给予LA组小鼠,其移植瘤生长速度显著慢于对照组(P<0.01);LA及干酪乳杆菌(Lcasie,LC)对于小鼠U14移植瘤,亦具有显著抑瘤作用(P<0.01),但LA与LC两组间抑瘤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杆菌对小鼠宫颈鳞癌具有显著的抑瘤作用,可有效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曹蕊;曹卉;李秀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白塞病的临床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7例白塞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与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7例白塞病中口腔溃疡发生率100%,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者占83.8%,生殖器溃疡56.8%,皮肤损害占81.1%.本组30例用激素治疗,病情严重者合用免疫抑制剂.结论白塞病的临床特点以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皮肤损害多见,早期合理应用激素对防止内脏损害至关重要.
作者:赵建宏;郭士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3例HCC组织中的COX-2进行检测,分析COX-2的表达与2a复发率的关系.结果COX-2在H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正常肝组织有显著性差异(P<0.05),COX-2的表达与2a复发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COX-2在HCC组织的表达与2a复发率呈显著正相关.
作者:温新元;孙自强;程相钦;郭东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粘血症MCV、RDW、大型红细胞百分数的变化及与全血低切粘度的相关性.方法防凝静脉血测定全血低切粘度、MCV、RDW,显微镜目测红细胞直径.结果高粘血症患者全血低切粘度与MCV、大型红细胞百分比呈密切的正相关,且相关非常显著.结论MCV和大型红细胞百分数增大是全血粘度增高的主要因素.
作者:闫运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下段食管癌的改良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左胸、左颈二切口行根治食管次全切除,胃经原食管床上提至颈部与颈段食管行改良式单层吻合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876例.结果痊愈出院871例,死亡5例,1a、3a、5a生存率分别与91.5%,64.8%,及31.5%.结论该术式治疗中下段食管癌,近期效果良好,5a生存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郝广玺;赵书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62例病人均因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并发心衰住院治疗.均符合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定的诊断标准.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49~76岁,平均63.0岁,原发病程7~20a,心功能(按NYHA标准)Ⅳ级20例,Ⅲ级12例.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47~77岁,平均年龄64.3岁,原发病程8~21a,心功能Ⅳ级18例,Ⅲ级1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心衰程度各方面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
作者:解振伦;朱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