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夭;章军建;王焱林;王京
目的 评价地氟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1.0 MAC地氟烷组(D1.0组)和1.5 MAC地氟烷组(D1.5组).采用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D1.0组和D1.5组缺血前分别吸入1.0 MAC和1.5 MAC地氟烷40 min.再灌注4 h时,迅速断头取前脑,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线粒体,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Ⅲ、Ⅱ+Ⅲ和Ⅳ的活性,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复合体Ⅰ+Ⅲ和Ⅳ的活性降低(P<0.05);与I/R组比较,D1.0组和D1.5组复合体Ⅰ+Ⅲ和Ⅳ的活性升高(P<0.05);各组复合体Ⅱ+Ⅲ、D1.0组及D1.5组复合体Ⅰ+Ⅲ和Ⅳ的活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体积增大、基质电子密度降低、嵴间隙增宽、破裂、膜崩解;D1.0组和D1.5组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不明显.结论 地氟烷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与提高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Ⅲ和Ⅳ的活性有关.
作者:张兵;魏霞;李文志;崔晓光;周华成;潘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依托咪酯对大鼠海马脑片突触长时程增强(LTP)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断头后取出海马组织,制备厚400 μm的海马脑片.采用细胞外微电极记录技术,记录海马脑片CA1区细胞外群体峰电位(PS).取42张脑片,随机分为6组(n=7):用正常的人工脑脊液(ACSF)灌流海马脑片记录正常的PS,待其稳定后,对照组继续灌流ACSF,不同浓度依托咪酯组分别用含依托咪酯1μmol/L(依托咪酯 1 μol/L组)、2/μmol/L(依托咪酯2 μmol/L组)、5 μmol/L(依托咪酯5 μmol/L组)、10μmol/L(依托咪酯10 μmol/L组)、20 μmol/L(依托咪酯20 μmol/L组)的ACSF灌流,记录PS幅值.另取84张脑片,随机分为12组(n=7):用正常ACSF灌流海马脑片,记录稳定正常的PS 30 min,LIT组继续灌流ACSF,其余各组分别用含依托咪酯l μmol/L(LTP-依托咪酯 1 μmol/L组)、2 μmol/L(LTP-依托咪酯2μmol/L组)、5 μmol/L(LTP-依托咪酯 5 μmol/L组)、10μmol/L(LTP-依托咪酯 10 μmol/L组)、20 μmol/L(LTP-依托咪酯20 μmol/L组)、印防己毒素50 μmol/L(印防己毒素组)、荷包牡丹碱10 μmol/L(荷包牡丹碱组)、CGP35348 5 μmol/L(CGP35348 组)、印防己毒素50 μmol/L+依托咪酯10 μmol/L(印防己毒素+依托咪酯组)、荷包牡丹碱10 μmol/L+依托咪酯10 μmol/L(荷包牡丹碱+依托咪酯组)、CGP35348 5 μmol/L+依托咪酯10 μmol/L(CGP35348+依托咪酯组)的ASCF灌流,记录PS 30 min后,施以100 Hz的高频刺激(HPS),记录PS幅值.结果 与LTP组比较,LTP-依托咪酯2 μmol/L组、LTP-依托咪酯5 μmol/L组、LTP-依托咪酯10 μmol/L组、LTP-依托咪酯20 μmol/L组和CGP35348+依托咪酯组HIS后PS幅值降低(P<0.05或0.01),印防己毒素组、荷包牡丹碱组、CGP35348组HFS后PS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依托咪酯LTP 10μmol/L组比较,印防己毒素+依托咪酯组和荷包牡丹碱+依托咪酯组HIS后PS幅值增加(P<0.01).结论 依托咪酯可通过激活大鼠海马GABAA受体抑制LTP的形成,从而影响学习和记忆功能.
作者:冯春生;岳云;王云;麻海春;张永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认知功能及β淀粉样蛋白(Ap)的变化.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70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n=12)、麻醉组(A组,n=29)和肝部分切除术组(PH组,n=29).A组和PH组于术后1 d(T1)和7 d(T3)时各取7只大鼠,采用Y型迷宫检测术后第1、2、3、7、8、9天时学习记忆能力;于术后1 d(T1)、3 d(T2)和7 d(T3)时取5只大鼠,取左侧海马,并断尾取血,测定Aβ表达;取右侧海马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App mRNA表达.结果 与C组相比,PH组术后学习记忆能力下降,T1,3时血清Aβ浓度降低,T1-3,时海马Aβ含量升高,TI时App770mRNA含量升高(P<0.05);与A组相比,PH组术后学习记忆能力下降,T1,3时血清Aβ浓度降低,T1-3时海马Aβ含量升高,T1时App770 mRNA含量升高(P<0.05).结论 肝部分切除术后大鼠发生短期认知功能减退,可能与海马Aβ含量升高有关.
作者:吴周全;万燕杰;徐静;王彦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血红素加氧酶-1(rAAV-rHO-1)基因转染对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清洁级SD大鼠54只,体重250~300 g,10~11月龄,随机分成3组(n=18):假手术组(SH组)、慢性脑缺血组(IS组)和rAAV-rHO-1治疗组(HO-1组).HO-1组大鼠海马内注射rAAV-rHO-1 2 μ l × 109 v.g.,SH组和IS组注入等容量生理盐水.注射rAAV-rHO-1后7 d时,采用永久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慢性脑缺血模型.大鼠慢性脑缺血2个月后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测定学习记忆功能,随后每组处死15只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海马CA1区ChAT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测定海马CA1区HO-1的表达,光镜下观察海马CA1区病理学结果,并计数神经元;每组处死3只大鼠,电镜下观察海马CA1区超微结构,并计数突触.结果 与SH组比较,IS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海马CA1区神经元计数和突触计数减少,IS组和HO-1组海马CA1区ChAT表达降低,HO-1组海马CA1区HO-1表达升高(P<0.05或0.01);与IS组比较,HO-1组学习记忆能力提高,HO-1组海马CA1区ChAT和HO-1表达升高(P<0.05).结论 rAAV-rHO-1基因转染可抑制大鼠慢性脑缺血后认识功能减退,其机制与升高海马神经元ChAT的表达有关.
作者:王成夭;章军建;王焱林;王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心脏停搏液于心室舒张期诱导心脏停搏,可减少心肌氧耗,减轻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其保护作用存在局限性.心肌缺血后,能量代谢障碍,大量ATP分解,代谢产物乳酸和未被氧化的游离脂肪酸、脂酰辅酶A等蓄积,细胞内酸中毒,抑制兴奋.
作者:高春霖;张永强;吕国义;卢悦淳;邓迺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肝移植术患者围术期血清TNF-α、IL-6和IL-10浓度的影响.方法 择期原位经典肝移植术患者20例,年龄38~52岁,ASA Ⅲ级,肝功能Child评分5~11分,随机分为2组(n=10):异丙酚组(P组)于麻醉诱导后即刻静脉注射异丙酚0.5 mg/kg,然后静脉输注2 mg·ks-1·h-1至术毕;对照组(C组)给予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后即刻(T1)、无肝期之前5 min(T2)、新肝期之前5 min(T3)、新肝期15min(T4)、新肝期60min(T5)、新肝期3 h(T6)和术后4 h(T7)时,采集静脉血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结果 与T1时比较,2组T2-7,时血清TNF-α、IL-6和IL-10浓度升高(P<0.05或0.01);与C组比较,P组,T1-7时血清TNF-α和IL-6浓度降低,T4时血清IL-10浓度降低(P<0.05或0.01).结论 异丙酚可明显抑制肝移植术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释放,对IL-10无影响.
作者:文先杰;梁桦;李恒;刘洪珍;杨承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时脑组织Bid mRNA表达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7日龄雄性SD大鼠90只,体重12~18 g,随机分为3组(n=30):假手术组(S组)、缺氧缺血组(HIBD组)和rhEPO组.HIBD组和rhEPO组建立HIBD模型后,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rhEPO 3 000 IU/ks.于腹腔注射后6、12、24、48和72 h(T1~5)时每组各处死6只大鼠,取左侧大脑组织100 mg,采用RT-PCR法检测Bid mRNA表达,比色法测定caspase-3活性.结果 与S组相比,HIBD组和rhEPO组大鼠T1-5时脑组织Bid mRNA表达上调,caspase-3活性升高(P<0.01);与HIBD组相比,rhEPO组T1-5时脑组织BidmRNA表达下调(P<0.01),T2-4时caspase-3活性降低(P<0.01).脑组织Bid mRNA表达与caspase-3活性呈正相关(r=0.911,P<0.01).结论 外源性rhEPO可通过下调Bid mRNA表达和降低caspase-3活性从而对HIBD后脑组织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崔德荣;许涛;江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会阴部疼痛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阻滞躯体神经,但疗效不太理想[1].奇神经节阻滞可缓解肛门会阴部疼痛[2].阻滞奇神经节的人路包括经肛尾韧带弯针穿刺法和经骶尾椎间盘直针穿刺法[1].
作者:贾和平;金瑞林;李英杰;徐谦;李亚楠;张建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皮下转染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人神经生长因子β(Ad-hNGFβ)基因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佐脲霉菌素(STZ)75 mg/kg的方法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180~220 g,随机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C组)不制备糖尿病模型;取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75只随机分为3组(n=25):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组(DNP组)、Ad-hNGFβ基因治疗组(NGF组)和Ad-LacZ基因治疗组(LacZ组).NGF组和LacZ组分别于STZ注射后21d且痛阈测定结束后双侧腹股沟皮下脂肪接种1.12×1011 PFU Ad-hNGFβ 10 μl和1.12 x 1011 PFUAd-LacZ 10 μl,C组和DNP组不作任何处理.于STZ注射前(基础状态)、注射后21、35、49 d时测定机械痛阈和热痛阈.于注射后49 d且痛阈测定结束后测定血清hNGFβ浓度和背根神经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结果 与基础值和C组比较,DNP组、NGF组和LacZ组STZ注射后机械痛阈和热痛阚均降低.DNP组和LacZ组血清hNGFβ浓度和背根神经节CGRP表达下降,NGF组血清hNGFβ浓度和背根神经节CGRP表达升高(P<0.05);与DPN组比较,NGF组STZ注射后49 d时热痛阈升高,血清hNGFβ浓度和背根神经节CGRP表达升高(P<0.01),LacZ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hNGFβ基因转染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痛,其机制与上调背根神经节CGRP表达有关.
作者:王群;王清秀;冉然;彭成为;钟和英;杨镭镭;马大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脊柱关节手术出血较多(一般为 500~1 500 ml),控制性降压虽可减少术中出血,但仍不可避免输入异体血.急性非等容性血液稀释可减少术中红细胞丢失,缩短红细胞压积(Hct)的低谷期,减少异体血输入[1].
作者:沈文生;任志伟;朱晓勉;何建国;李丹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腺苷预处理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和细胞问黏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择期初次行OPCABG患者40例,年龄44~68岁,随机分为2组(n=20):对照组和腺苷组.腺苷组于冠状动脉吻合前15 min经颈内静脉输注腺苷50 μg·kg-1·min-1,1 min后上调至100 μg·kg-1·min-1,2 min后上调至150μg·ks-1·min-1,输注7 min.输注结束后5 min开始冠状动脉吻合,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监测血液动力学参数.于腺苷预处理前(基础状态)和恢复血流15 min时,取右心耳组织约0.5 g,RT-PCR相对定量法测定心肌TNF-α mRNA和ICAM-1 mRNA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腺苷组心肌TNF-α mRNA和ICAM-1mRNA表达下调(P<0.05),心肌病理损伤减轻.结论 腺苷预处理可通过下调OPCABG患者心肌TNF-α mRNA和ICAM-1mRNA表达,从而减轻心肌损伤.
作者:杨静;杨大烜;叶珏;张毅;李立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剖宫产术前及术中患者常并发高度焦虑,焦虑除导致患者心理创伤外,还可引起机体应激反应,并降低压力反射的敏感性,在硬膜外麻醉时可诱发患者循环功能代偿失调,容易发生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等心血管并发症[1],因此剖宫产术前用药消除患者焦虑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潘云;张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骨骼肌胰岛素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转导通路与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时高血糖的关系.方法 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2组(n=40),对照组(C组)仅开腹暴露肝门部;肝脏缺血再灌注组(IR组)夹闭肝门部血管,30 min后恢复再灌注.分别于术前(基础状态)和再灌注2 h时各取10只大鼠抽取下腔静脉血5 ml,检测血糖、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浓度.再灌注2 h时各组取10只大鼠测定骨骼肌胰岛素受体p亚单位(IR-β)、胰岛素受体底物-1(ISR-1)、PI3K的调节亚单位p85的蛋白表达水平,另取10只大鼠测定上述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C组再灌注2 h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升高,IR组再灌注2 h血糖、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升高(P<0.05或0.01),胰岛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IR组血糖、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升高,IR-β、ISR-1和p85-PI3K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或0.01),IR-β、ISR-1、p85-PI3K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时高血糖的发生与骨骼肌胰岛素PI3K信号转导通路抑制有关.
作者:张莉;刘存明;陈祖萍;王学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脑电熵指数监测全麻患者镇痛水平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全麻腹部手术患者26例,随机分为2组(n=13):试验组和对照组.常规监测行硬膜外置管后,试验组硬膜外注入1%利多卡因5 ml,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8 min后测定阻滞平面,根据结果试验组硬膜外追加1%利多卡因和0.5%罗哌卡因的混合制剂5~10 ml,对照组硬膜外追加生理盐水8 ml.麻醉诱导前确保试验组的感觉阻滞节段超过手术切口范围.连接BIS监测仪和脑电熵指数监测仪监测BIS、状态熵(SE)和反应熵(RE).靶控输注异丙酚(初始血浆靶浓度4 μg/ml)和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2 ng/ml)进行全麻诱导,调整异丙酚靶浓度,维持BIS 40~50.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9 mg/kg,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试验组停止输注瑞芬太尼,对照组继续输注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为2 ng/ml.切皮前3 min每分钟记录BIS、RE、SE、HR、SP、DP、MAP,取其平均值作为基础值,切皮后2 min内要求外科医师停止包括使用电刀在内的手术操作,每分钟记录上述指标.2 min后开始使用电刀,进行正常手术操作,并继续每分钟记录上述指标直到切皮后6 min,取其平均值.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切皮后1 min时对照组BIS、RE-SE、SP、DP和MAP均升高(P<0.05),试验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后3~6 min内2组BIS、RE和RE-SE均升高,对照组BP升高(P<0.05).切皮后1min.对于判断镇痛是否足够的准确性,△SP>△RE-SE>△MAP>△BIS,判断准确性均中等.而在电刀干扰时,只有BP的变化可以作为判断指标区分不同的分组,△SP>△MAP.结论 BIS、熵指数和BP并不能反映镇痛水平,但BIS、RE-SE和BP都能够在镇痛不足的情况下对伤害性刺激表现出明显升高.对于镇痛不足的判断准确性,△SP>△RE-SE>△BIS,准确性均中等.
作者:权翔;叶铁虎;王俏杰;郝绒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色甘酸钠对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级雄性蒙古沙土鼠24只,体重55~70 g,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M组)及缺血再灌注+色甘酸钠组(CS组).分离双侧颈总动脉,夹闭10 min后恢复血流2 h,建立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SH组仅游离双侧颈总动脉,但不阻断脑血流;CS组于再灌注即刻和再灌注1 h时,分别经舌静脉注射色甘酸钠25 mg/kg(生理盐水稀释为25 mg/ml);M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再灌注2 h时处死大鼠,取脑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进行病理学评分;测定脑组织水、丙二醛(MDA)及组胺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与SH组比较,M组病理学评分、脑组织水、MDA及组胺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或0.01);与M组比较,CS组病理学评分、脑组织水、MDA及组胺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0.01).结论 色甘酸钠可减轻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组胺释放和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作者:甘小亮;沈宁;程楠;黑子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人工流产术麻醉需要起效快,苏醒快.异丙酚起效快,苏醒迅速,但镇痛作用弱,瑞芬太尼是一种超短效阿片类镇痛药,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适宜于人工流产术[1,2],但瑞芬太尼的适宜剂量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严春燕;祝继洪;钟泰迪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胃镜检查术患者乳化依托咪酯.芬太尼-咪达唑仑麻醉的效果.方法 拟行胃镜检查术患者400例,年龄18~60岁,体重40~80 ks,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4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PF组)、乳化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组(EF组)、异丙酚-芬太尼-咪达唑仑组(PFM组)及乳化依托咪酯-芬太尼-咪达唑仑组(EFM组),每组100例.采用双盲法给药.静脉注射芬太尼或芬太尼-咪达唑仑0.1 ml/kg,随后静脉注射异丙酚或乳化依托咪酯1 ml/6 s,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停止注射,行胃镜检查术,术中根据患者情况追加少量乳化依托咪酯或异丙酚,保留自主呼吸,面罩吸氧.记录麻醉诱导时间、胃镜检查时间、乳化依托咪酯用量、异丙酚用量、阿托品和麻黄碱使用情况、内镜医师和麻醉科医师对麻醉效果的满意程度及术后苏醒时间;记录术中体动、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心动过缓、低血压、肌阵挛及术后有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PF组和PFM组比较,EF组和EFM组苏醒时间延长,术中低氧血症、呼吸暂停、低血压及注射痛的发生率降低,术中低血压值升高,麻黄碱使用率降低,术中肌阵挛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及头晕的发生率及麻醉科医师满意程度升高(P<0.05);与EF组比较,EFM组术中肌阵挛及术后恶心、呕吐、头晕的发生率降低,低血压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 乳化依托咪酯-芬太尼-咪达唑仑对胃镜检查术患者循环和呼吸功能的抑制程度较轻,术中及术后有关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杨静;罗俊;王晓;刘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2B亚基抗原表位(eNg2B)插人质粒载体pDC515中制备的DNA疫苗(pDC515/eNR2B)免疫大鼠,评价其免疫效应.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PBS组、pDC515组和pDC515/eNR2B组,每组10只.PBS组、pDC515组和pDC515/eNR2B组分别肌肉注射PBS 100 μl、pDC515 100 μg和pDC515/eNR2B 100 μg进行免疫,1周后以等剂量再次免疫.于第1次免疫前、第2次免疫后8、14、21 d时,截尾法采集尾静脉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NR2B抗体水平.于第2次免疫后21 d时处死大鼠取脊髓,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B2B抗体与自身腰段脊髓组织NR2B特异性结合情况.结果 第2次免疫后8 d,pDC515/eNR2B组血清中可检测到NR2B抗体,14 d时达高峰,并高滴度持续至21 d(P<0.05);C组、PBS组和pDC515组均未检测到相应NR2B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到pDC515/eNR2B组血清NR2B抗体可与自身脊髓组织NR2B结合.结论 pDC515/eNR2B可诱导SD大鼠产生体液免疫反应,所产生的自身抗体在血液中可高滴度存在一定时间.
作者:陈建平;田玉科;王公明;杨少兵;杨辉;田学愎;安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颈椎前路减压术患者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联合颈丛阻滞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颈椎前路减压术患者2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30~64岁,颈丛阻滞满意后,在手术开始前5min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初始血浆靶浓度为1.5 ng/ml,术中根据患者情况及手术刺激强度调整目标浓度,每次递增或递减0.2ng/ml,直至镇静达Ramsay镇静评分2~3分,或镇痛达口述镇痛评分(VPS)0~1分,手术结束前5 min停药.于颈丛阻滞前(T0)、颈丛阻滞后10 min(T1)、手术开始后5 min(T2)、30 min (T1)、术中气管牵拉明显时(T4)和术毕(T5)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BIS、Ramsay评分及VPS评分;记录呼吸抑制、肌肉僵硬、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每例患者瑞芬太尼的大血浆靶浓度,计算其平均血浆靶浓度.结果 与T0时比较,各时点MAP、SpO2和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HR降低(P<0.05);Ramsay评分和VPS评分T2时开始升高,T3、T4时达高峰,T5时下降(P<0.05),Ramsay评分均为2~3分,VPS评分均为0~1分,镇静镇痛效果良好.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瑞芬太尼的终血浆靶浓度范围为1.5~5 ng/ml,平均维持浓度为(3.4±1.0)ng/ml.结论 瑞芬太尼低血浆靶浓度TCI联合颈丛阻滞用于颈椎前路减压术安全有效,可以达到清醒镇痛的目的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海云;王国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光学喉镜是继直接喉镜后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喉镜,能在可视的状态下进行气管插管[1,2].Truview可视光纤喉镜(Truview 喉镜)是一种新型的光学喉镜.本研究旨在评价Truview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杨志伟;吴达丰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