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为探讨输精管腔内压强变化与管壁组织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本文采用计算机监控的智能注射装置,测量出兔输精管注射过程中压强变化曲线,并对曲线斜率变化显著的各点作组织学观察.结果输精管腔内压强随管腔容量增加所产生的变化趋势呈固有模式,与个体特性无关;管壁组织学改变与管腔内压强变化幅度有明显的一致性,而与容量绝对值无明确的对应关系.结论输精管腔内压强变化能更好地预测管壁组织学的相应改变,输精管注射节育时,采用测控压强的方法计算阻塞剂用量会更加精确可靠.
作者:杨青;赵小菲;杜桂来;赵刚;彭川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993年至2000年我院前列腺开放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285例,术后发生排尿困难16例.通过回顾性资料分析,现就发生排尿困难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如下.
作者:巴根;孙东翀;王家琛;姜春晓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附睾内注射生理盐水的抗生育效果.方法经输精管向12只成年家兔双侧附睾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0.1 mL/kg).结果注射生理盐水后15~255天,实验兔的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和精子活力呈现一由低转高后至正常的动态变化过程.结论该方法可能是一种简便、无副作用且具可复性的节育方法.
作者:许继德;刘豫安;吉恩生;王珏;于满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正常及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阴茎海绵体的差异和改变对阴茎勃起的影响.方法取10例不同年龄正常及ED病人阴茎海绵体组织,镜下观察阴茎海绵体结构变化.结果 3例ED病人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及弹力纤维减少.老年性阴茎海绵体平滑肌及弹力纤维明显减少.青壮年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及弹力纤维极为丰富.结论阴茎海绵体结构改变对阴茎勃起功能有较大的影响.
作者:贾继浩;高国浑;刘斌;钱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的89锶(Sr)治疗.方法本组11例明确诊断为前列腺癌,并有多个部位骨转移病灶伴有疼痛的病例,采用核素89锶静脉内注射治疗.结果 89Sr治疗后,疼痛缓解率3个月为78.6%;6个月为82.1%;12个月为75.0%.骨转移病灶数量也明显减少.结论应用核素89锶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伴骨转移性疼痛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其能够使患者的疼痛获得较为满意的缓解,甚至消失,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任晓敏;应俊;姚德鸿;叶传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153钐-乙二胺四亚甲基磷酸(153Sm-EDTMP)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疼痛性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疗效.方法 27例疼痛性前列腺癌骨转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用153Sm-EDTMP加内分泌疗法联合治疗,每次剂量范围为1 110~1 480 MBq,每人3~4次.对照组单纯用内分泌治疗.治疗后3个月行骨扫描检查,了解转移灶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骨痛缓解率分别为92.9%(13/14)和76.9%(10/13);骨痛开始缓解时间中位数分别为4天和8天.虽然治疗组骨痛缓解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前者骨痛开始缓解时间明显早于后者(P<0.01).另外,治疗组与对照组骨病灶客观反应率分别为85.7%(12/14)和46.2%(6/13),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53Sm-EDTMP和内分泌疗法联合应用不仅能迅速有效地缓解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而且可破坏骨肿瘤本身,使转移灶缩小或消退,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内分泌治疗.
作者:徐耀庭;黄汝强;许晓文;候永健;谢敏;张豪;陈修诚;白进良;马鹏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近年来,我们在对男性腰腿痛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此类患者的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中老年人群.为了进一步认识ED与腰腿痛的相关性,我们对部分男性腰腿痛患者进行了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问卷调查,现将所得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蔡建平;方加虎;卢子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15%的男性不育有关[1].由于临床上大量抗生素的应用使支原体的耐药株日渐增多.为使临床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我们在对不育患者精液检测支原体的同时开展了药敏试验,实验分析与结果如下.
作者:浦天益;张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前列腺癌为老年男性高发疾病.在欧洲,其发病率为30/10万男人,而在美国为178/10万男人[1,2].在美国其病死率居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肺癌.在亚洲虽然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已呈增长趋势.对前列腺癌的治疗,主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癌的分期和分级、并发症和死亡率来选择根治前列腺切除术还是采用非手术治疗.所以,正确的分期对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以往的经直肠指诊和血中PSA值来进行临床分期尚不准确,目前影像学技术的改进增加了分期的准确性.本文就有关影像学对其分期综述如下.
作者:于满;王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精浆中铁蛋白(Fer)、β2-微球蛋白(β2-MG)和总蛋白质(Tp)含量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和化学法分别检测30例正常生育男性(正常对照组)和62例CT感染不育男性(CT感染组)的精浆中Fer、β2-MG、Tp含量.结果 CT感染组中精浆Fer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β2-MG、Tp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测定精浆中Fer、β2-MG、Tp含量可帮助判断CT感染所致男性不育者的状态,指导临床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
作者:万长春;汪泓;郝宝金;阮长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近年来,因活性氧(ROS)产生过多而引起的男性生殖系统损伤已成为男性不育的重要病因.有关抗氧化治疗在男性不育中的研究已有文献报道[1,2].
作者:商学军;叶章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老年男子部分性雄激素缺乏综合征(Partial Androgen Deficiency in the Aging Male,PADAM)一词反映了男子的雄激素分泌在青年期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这一事实,一部分男子在50岁前后出现雄激素缺乏的临床症状(又称男子更年期综合征),发病率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需要给予睾酮补充治疗,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和预后.
作者:李江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前列腺癌是西方国家中男性第二位常见恶性肿瘤.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虽远低于西方国家,但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条件的改善,其发病率逐渐增加.本文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孙杰;黄旭元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抗精子抗体对精子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抗60KD和抗78KD阳性血清及抗精子抗体阴性血清体外处理精子,比较它们对精子的凝集、细胞毒、穿透高度和顶体反应的影响.结果抗60KD和抗78KD精子膜抗原的抗体都能对精子产生凝集作用和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及降低精子的穿透高度,其中抗60KD精子膜抗原的抗体还能明显抑制精子的顶体酶活性.结论抗精子抗体可通过对精子产生凝集作用和细胞毒作用,以及影响精子的穿透能力和顶体反应来降低精子的生育能力,60KD的精子膜抗原可能和精子的顶体反应有关.
作者:王浩飞;向祖琼;王益鑫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男,40岁.因血脂高在个体诊所用藻酸双酯钠(青岛第三制药厂生产)降血脂,藻酸双酯钠注射液10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300 mL,每天静脉滴注1次.用药5天后出现阴茎异常勃起,12小时后来我所就诊.患者1年前因用藻酸双酯钠引起阴茎勃起3小时采用局部冰敷约20分钟勃起消退.此次见阴茎呈勃起状态,略向腹侧屈曲,呈暗红色,阴茎海绵体坚硬,有明显触压痛,阴茎长14.0 cm,大周径12.8 cm,包皮轻度水肿.常规消毒后,取阿拉明4 mg,用8号针头在阴茎背面距冠状沟近端0.5 cm垂直进针,见暗红色血流回流后注入药物,针孔稍事按压,局部冰敷同时给予口服己烯雌酚5 mg,5分钟后胀痛减轻,30分钟后勃起完全消退,次日阴茎头略有痛感,1周后恢复勃起功能,3个月后随访无异常.
作者:陈险峰;陈新峻;陈功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氯丙咪嗪与帕罗西汀治疗早泄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选择符合DSM-Ⅳ早泄诊断标准的病人80名,随机分为帕罗西汀和氯丙咪嗪两个治疗组,病人每天服用帕罗西汀20 mg或氯丙咪嗪30 mg,4周后用自行编制的问卷评价治疗结果.结果帕罗西汀组有5个病人脱落,氯丙咪嗪组脱落7个,两组之间在疗效和起效时间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氯丙咪嗪组副作用略多于帕罗西汀组.结论两种药都可以用于治疗早泄,鉴于大剂量服用氯丙咪嗪有一定危险性,建议由有经验的医生使用.
作者:陶林;王春华;张宏久;李裕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阴囊Paget病又称阴囊湿疹样癌或阴囊炎性癌,临床少见,易误诊.我院自1994年2月至2001年10月共收治11例,均手术治疗,经病理确诊,报告如下.
作者:李锋;刘毅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慢性前列腺炎是影响成年男性生活质量的常见病,估计全球男人的发病率为9%~14%[1].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分类标准(1995年),慢性前列腺炎分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类)、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PS)(Ⅲ类)以及无症状炎症性前列腺炎(Ⅳ类)三类[2].其中CPPS即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又分为炎症性(Ⅲa)(指EPS中WBC>10/HP)和非炎症性(Ⅲb)(指EPS中WBC≤10/HP)二种.CPPS在慢性前列腺炎中占多数.由于本病病理机制仍不明确,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自1999年11月至2002年3月,我们采用前列通瘀胶囊治疗CPPS 156例,分炎症性和非炎症性二组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作钢;韩银发;李铮;白强;王益鑫 刊期: 2003年第01期